脂肪肝是良性病?這一觀點早在40年前就被推翻了!
得益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梅奧診所在1980年首次報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危害,醫療界才逐漸認識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NASH正屬於中等嚴重程度的NAFLD)本身就是一個嚴重的疾病。
脂肪肝的危害
時至今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為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全球健康問題。
目前,全球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約為6.3%~45%,而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多數國家NAFLD患病率處於中上水平(>25% ),也就是說每4個成人中就有1個NAFLD患者。
而在我國,NAFLD已成為第一大慢性肝病和健康體檢肝生物化學指標異常的首要原因。並且,越來越多的B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合併NAFLD,嚴重危害生命健康。
NAFLD是一種進展性疾病。病情最溫和的症狀是肝臟中脂肪不斷積累,但如果發生慢性炎症,就會成為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而高達30%的NAFLD會發展成NASH。
NASH和病毒性肝炎等病因一樣,也會引起肝臟功能下降,任由脂肪肝發展,10~15年內就會出現到不可逆的纖維化,大大增加個體發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同時也會增加嚴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此外,NAFLD不僅會導致肝病殘疾和死亡,還與代謝症候群、2型糖尿病、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結直腸腫瘤等的高發密切相關。NAFLD 患者通常合併肥胖症(51.3%)、高脂血症(69.2%)、高血壓病(39.3%)、2型糖尿病(22.5%)以及代謝症候群(42.5%)。
脂肪肝的發生機制
多數觀點認為,NAFLD是在遺傳基礎上發生胰島素抵抗和脂質代謝異常的結果。
幾乎所有的肝脂肪變都是繼發性(即原因明確)的,除了通常人們熟知的肥胖、熱量過剩、運動不足等會引起脂肪肝外,還有繼發於肝細胞內脂質的進入、合成、氧化以及分泌的多條途徑的功能紊亂,如使用藥物、飢餓、嚴重手術減肥或脂質代謝紊亂等。
如何消除脂肪肝?
0 1
及時查知是否患有脂肪肝
醫學檢查準確檢查脂肪肝的方法有三個:
1.肝臟超聲,是診斷肝脂肪變的首選方法,但需注意其診斷脂肪肝的敏感性有限。超聲難以診斷<20%的肝脂肪變,在體質量指數(BMI)>40 kg/m2時超聲診斷脂肪肝的準確性下降。 2.肝彈性,簡便易實現,是目前臨床評估脂肪肝的常用方法。 3.CT核磁,定量評估肝臟脂肪含量,但需特殊的設備且價格昂貴。發現脂肪肝同時還需要了解血脂以及肝功能腎功能等情況檢查,根據患者各方面不同情況以制定個性化幹預方案,方能奏效。
0 2
了解脂肪肝形成的誘因
脂肪肝患者通常存在營養過剩、肥胖、肌肉衰減症候群(肌少症)和代謝症候群等相關表現,並且往往存在一些不良行為。
比如偏食挑食(過分追求高營養、高熱量、高脂肪食物)、不規則進食(集中進餐、快速進餐、過量進餐和夜間進餐),導致營養失衡,飲食中的脂肪含量尤其是飽和脂肪酸過多等問題。
比如惰性行為,以車代步、以坐電梯代替走樓梯等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助長了人的惰性。不愛活動和鍛鍊的人,熱量消耗少,多餘的熱量容易轉化為脂肪而沉積下來,更容易發生脂肪肝。
0 3
減重
NAFLD證據最強的、首要的治療就是「減重」 。只要體重能夠減掉5%~10%,包括發炎狀況、纖維化、肝指數異常等都可以減緩甚至恢復。
減重主要原則是控制熱量、消耗脂肪,就是俗話說的「少吃多動」:
1.適當控制膳食熱量攝入,建議每日減少500~1000大卡熱量; 2.調整膳食結構,建議適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衡膳食,限制含糖飲料、糕點和深加工精緻食品,增加全穀類食物、ω-3脂肪酸以及膳食纖維攝入; 3.一日三餐定時適量,嚴格控制晚餐的熱量和晚餐後進食行為。 4.避免久坐少動,建議根據患者興趣並以能夠堅持為原則選擇體育鍛鍊方式,以增加骨骼肌質量和防治肌少症。
適當減少進食量還有很多好處。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度,活化細胞中的線粒體,讓細胞隨時保持活躍,提高消耗熱量的效率,讓身體減少製造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減少細胞老化,減少癌變機率。
0 4
科學減脂
究竟如何減才能做到第一真的減脂肪,第二減下去不反彈?這時,我們就需要了解科學減脂原理究竟是怎樣的。
脂肪代謝、脂肪的分解是獨特的,是需要多種脂肪分解酶和輔酶參與的,這一點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燃燒功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控制熱量的同時,需要保持全面的營養平衡。
脂肪肝的逆轉消除,是個系統工程,不僅涉及飲食、運動、睡眠、心理、戒除不良嗜好等多個角度的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還包含臨床醫學、營養學、心理學、運動學等多專科協同合作。
因此,需要患者與醫生雙方共同努力,多角度、多維度、多層次的協同作戰!
【來源:上海黃浦】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