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北島海龜保護人員陳山:
堅守孤島為海龜守好「產床」
-海南日報記者 劉操
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他都會在孤獨的三沙島礁上生活。白天,他會堅持循著海岸線在海龜媽媽下蛋的洞口旁立起保護牌,提醒到訪者別驚擾到它們。入夜後,他會開始一天中最繁忙的工作,沿著數百米的海岸巡邏,時刻望向大海的方向,等候記錄海龜媽媽上岸產卵的過程。在三沙七連嶼北島,4月至11月中的每一天,48歲的三沙北島漁民陳山都會如此重複,為讓海龜有個環境良好的「產床」而克盡職守。
駐島數十年把海龜當朋友
陳山出生於海南的漁民家庭,1970年代便隨祖輩遠赴西沙捕撈作業。「那個時候西沙的海龜就已經很多,有的時候沿著岸邊走,一個晚上就能遇見20幾隻海龜。」陳山回憶,青年時代的自己曾登上東島等島礁,無時無刻都能發現海龜上岸的蹤跡。
在西沙的數十年裡,陳山大多在漁民較少的北島生活,這裡的沙灘和海況非常適合海龜媽媽上岸產卵,陳山將海龜們比做鄰居。「它們隨時都可能登上島,陪著孤單的自己做伴。」
陳山說,他愛海龜。「它們是海洋的精靈,也是福壽的象徵,我們要把它們當成朋友一樣對待!」有時,遇到沙灘上受傷的海龜,陳山會主動上繳或送回海口的保護基地,把它們醫好。
他還會常常幫助遇險的海龜脫離困境。一次,陳山在北島沙灘上巡邏,看到一隻200多斤的大海龜停在沙灘上不動了。原來,大海龜來產卵,下完蛋後退潮了,眼前全是礁盤,回不去了。
「不能讓它一直在沙灘上,不然會曬死的。」陳山立刻叫來同伴,兩個人使盡全身的力氣將海龜挪到岸邊的海水坑裡,看護著它直到漲潮後海龜自己遊回大海。
精心呵護讓更多海龜「光臨」
陳山真正開始從事海龜保護工作,是在2014年。當年,三沙七連嶼工委管委會成立後,北島登記的漁民只有15人,陳山與另外其中7人組成了海龜保護團隊。「我們的使命是,不允許任何人偷偷地捕殺海龜,也不允許任何人吃海龜蛋,此外還要對海龜和海龜蛋進行全方位保護。」陳山說,產卵季到來的時候,大批的海龜借著月色,在海水漲潮時,乘潮爬上海岸活動產卵,而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將他們保護起來。
陳山駐守島礁時間長,對海龜上岸產卵的習性十分了解,只要他在島上生活,就會時常在北島附近海域、岸線巡查。在很多個不眠之夜,北島陷入一片漆黑後,靠著島上幾盞漁燈和手電筒的光亮,陳山尋到了海龜產卵的蹤跡。
看到海龜產卵的點離海水很近,陳山就會想辦法將龜卵轉移到保護站進行人工孵化。「我在島上做好工作是應有的職責,觀察海龜有沒有上岸產卵。一旦發現它們產卵的地方,我們就立起警示牌,將它們保護起來。」
餵養小海龜,陳山也是行家。通常,他會將魚肉剁成泥每天按時按量給小海龜供應,每天都仔細觀察小海龜們的成長狀況。待到小海龜稍微成熟點,陳山就會將它們放在淺水中,讓其適應環境,擇機將它們放歸大海。
「去年海龜上岸的數量比前幾年都多。」通過日復一日的精心照料,陳山覺得海龜越來越適應北島及其附近海域的生存環境了。
「小海龜,你要歸大海了,祝福你們一帆風順,平平安安的。」每當放歸小海龜時都是陳山最為興奮的時候,他手捧著剛剛養大一點的小海龜,將他們放入大海,笑容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