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通訊員 簡文楊 于田圖/受訪者提供
剔牙時鼻子一癢,竟然誤吞了牙籤,小小牙籤在肚子裡一待就是一個月,本以為會隨大便排出體外,沒想到牙籤竟穿破腸道到了腹腔內,命懸一線……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接診了一位差點因為牙籤而喪命的患者。
「醫生!我等了牙籤快一個月它還沒出來」
患者吳先生來自汕頭,一個月前飯後用牙籤剔牙的時候,突然鼻子一癢,就有打噴嚏的衝動,就是那短短的一吸氣,伴隨著喉嚨的哽噎感,結果誤吞了牙籤,吳先生驚嚇之餘竟然也沒有什麼不適,想著牙籤會隨大便排出體外,也就沒當回事。這一等就是20多天……
7月4號,吳先生出現中上腹隱痛,伴隨發熱,最高體溫至38℃,同時伴有噁心嘔吐。遂到當地醫院就診,經過腹部CT檢查提示腹腔有異物,診斷為局限性腹膜炎,予進食、補液、抗感染等對症支持治療,並建議轉診上級醫院。
7號患者及家屬為進一步治療來中山六院就診,接診該病人並仔細閱讀期腹部CT影像後,該院肝膽外科主任萬雲樂意識到,牙籤已經穿透腸道進入腹腔內了。
為了進一步核實並準確評估患者的病情,為吳先生安排了急診胃鏡檢查。果不其然,胃鏡結果顯示整個胃腔、十二指腸和空腸起始段都沒有看到牙籤的蹤影,唯獨十二指腸球部可以見到一處已經處於癒合期的疤痕。
險象迭生,牙籤究竟在哪裡?
CT結果顯示,牙籤目前所在的位置與人體最大的血管——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非常接近,若再次移位,存在穿破血管引起大出血的危險,在跟患者及家屬詳細溝通病情,最終決定急診為患者行剖腹探查手術。
手術過程中,萬雲樂首先將患者的胃、十二指腸以及全部小腸仔細翻查一遍,確保沒有腸道內的異物殘留後,再進一步探查可疑的地方。
由於牙籤在肚子裡已經有一個月了,局部的炎症水腫使組織、器官間的天然間隙變得模糊不清,黏連十分嚴重,整個手術的難度大大提高,但萬雲樂憑著精細的解剖功底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操作。
幸運的是,經過一番尋找,最終在下腔靜脈與左腎靜脈夾角下方的組織間隙內找到了牙籤的尖端,牙籤找到了!
還好,牙籤並沒有插入到某個重要的大血管裡面,被完整取出。
「這小夥子運氣算不壞了,再戳深1釐米,腹主動脈或者下腔靜脈都可能要穿孔,」萬雲樂說。
誤吞異物怎麼辦?看清楚以下幾點
1.如果吞入後沒有引起呼吸障礙,如嘴唇青紫、嗆咳甚至呼吸停止等現象時,不必急躁,更不要慌張。
2.切莫急於刺激咽喉部或使用藥物強行催吐,企圖將誤入的異物吐出,以免反將異物送至氣管更加危險。
3.應及時就近求醫,並進行影像學檢查,待明確異物位置後決定採取的處置方案。
4.一般來說,這些不小心吞下的東西,除了一些特別大或尖銳的以外,絕大多數都可與食下的食品混雜在一起而最後隨大便排出體外。
為了明確異物是否排出體外或依然停留在體內,方法有兩個:一是作X光檢查,繼續追蹤觀察;二是在誤服異物後48小時甚至72小時內收集所排出的糞便進行檢查,看異物是否排出,一直找到異物為止。
5.萬一異物經過各種方法處理均未能排出體外,或者已經引起胃腸的損傷等事故時,應儘快手術取出異物。此時,可令患者坐下來或臥床休息,不得再隨意走動,等待接受各種處置和手術。
6.如果發現孩子誤吞異物,切忌自行吞服飯糰、饅頭、韭菜等食物,以免加重損傷,增加手術困難,應及時就診,儘早明確診斷、取出異物,對防止併發症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7.如果誤吞入釘子、回行針、碎玻璃等尖銳的、帶尖帶鉤的異物,很難像一般異物那樣順利排出,必須火速去醫院處置。因為這些異物隨時可能鉤住或穿透消化道,造成嚴重的消化道損傷。(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責編 | 崔文燦
審籤|張德鋼
實習生| 葉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