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 七旬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

2021-01-08 央視網
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 七旬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

原標題:

  夏天裡,為了在炎熱的天氣裡保存食物,冰箱冷凍櫃成為不可或缺的東西,食物得到保鮮,卻不曾想盛食物的塑料盒會成為致命的隱患……近日,蘇州一位70多歲的女士不慎誤吞一次性飯盒冷凍後破裂的塑料殼,經手術取出後不見好轉,後轉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治療,經檢查發現:老人食管破裂導致的胸腔感染嚴重到危及生命!

  老人誤吞飯盒凍裂產生的塑料片,成功取出後卻沒有好轉

  家住蘇州園區的王女士(化名)雖然已年過七旬,但是身體硬朗,性格要強,雖然和大女兒住在一起,卻不願讓女兒負擔、照顧,平時,一個人上街買菜、做飯……

  泡飯是王女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烹調方式,平時剩下來的米飯,第二天,王女士都會把它做成美味可口的泡飯。近日,像往常一樣,王女士從冰箱裡拿出了裝在一次性飯盒裡的隔夜冷飯,準備做泡飯。但是誰也沒有料到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變脆,底部破裂,一塊塑料隨著米飯被倒進了鍋裡。王女士吃飯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潛伏在泡飯裡的透明塑料片。當王女士吃到一半的時候,感覺有東西卡在了喉嚨裡,無論怎樣咽都無法咽下去,王女士就下樓找了大女兒。了解到母親情況後,大女兒匆忙把母親送到就近的醫院。

  據王女士的二女兒介紹,王女士在醫院裡做了緊急的胃鏡下取食管異物的手術,當醫生把異物取出來後,誰也沒有想到會是一塊3cm~4cm的塑料片!王女士的二女兒說:「本以為食管異物取出來後,母親只要掛水消炎就會沒事,可是住在醫院裡連續一周都沒有好轉,一直感覺胸悶氣急、胸痛,實在沒有辦法,我們也只能把母親轉到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多科室聯動膿胸清除引流術,老人轉危為安

  後來,王女士轉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聽完病情主訴,副主任醫師徐春表示:「急診會診中,食管取異物最常見的是雞骨頭和魚刺,塑料片卡住食道,這還是我頭一次遇到。」

  在進一步觀察病人狀況,並結合CT報告分析之後,徐春表示:「患者目前症狀是食管破裂引起,已導致縱膈感染,胸腔感染,如果患者再晚些時候過來,感染灶可能會引起感染性休克或腐蝕主動脈導致主動脈破裂發生致命性大出血。」

  隨後專家們為王女士進行了胸腔鏡下膿胸清除引流術。手術持續了將近4個小時,經過胸外科、手術室、麻醉科、心臟大血管外科等多學科的聯合治療,王女士的手術過程很順利。目前王女士情況穩定,已於7月26日康復出院。

  醫師提醒:應該正確認識食管異物的處理,千萬不能輕視。通過喝醋,甚至猛吞乾飯、饅頭等傳統的方法把異物送到胃裡都是不可取的,也十分危險。因為食管一旦被刺穿,就有可能造成縱膈感染,嚴重時損傷周圍重要的大血管、心臟、氣管,可能危及生命。

  如果不慎誤吞異物,應充分引起重視,要立即停止進食、進水及下咽動作,儘快到醫院就診。

相關焦點

  • 剔牙誤吞牙籤險喪命!小牙籤體內遊走一個月終被取出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通訊員 簡文楊 于田圖/受訪者提供剔牙時鼻子一癢,竟然誤吞了牙籤,小小牙籤在肚子裡一待就是一個月,本以為會隨大便排出體外,沒想到牙籤竟穿破腸道到了腹腔內,命懸一線……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接診了一位差點因為牙籤而喪命的患者。「醫生!
  • 大學生生吞活蛞蝓 生吃野菜險喪命
    大學生生吞活蛞蝓 生吃野菜險喪命時間:2018-03-10 20: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學生生吞活蛞蝓 生吃野菜險喪命 作為三忍之一的綱手大人的召喚獸可謂是火影裡戰鬥力最弱的召喚獸了。但是在現實生活裡,它可能跟我們想的不一樣。
  • 玻璃保鮮盒可以冷凍嗎
    據介紹,冷凍保鮮盒採用優質耐低溫塑料製造,能長期置於冰箱冷凍室而不會變脆。收縮率配合極好的盒身盒蓋,即使在低溫冷凍狀態下也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確保食物間不串味。特別的六面環流造型設計,加速氣流迴旋,迅速冷凍,保鮮了食物的新鮮味道和營養成分,同時大大縮短了常溫下解凍的時間。如何區分冷凍保鮮盒和冷藏保鮮盒?
  • 一次性飯盒也能做花盆?加上水泥巧變漂亮盆栽,後悔之前吃完就扔
    原來鄰居是利用不用的一次性塑料飯盒才做出了這樣造型的花盆。具體將製作的過程分享給大家,喜歡種花的小夥伴們可以自己學著做花盆啦!一次性飯盒也能做花盆?加上水泥巧變漂亮盆栽,後悔之前吃完就扔先準備水泥砂漿以及處理一次性塑料飯盒。找來一個大腳盆,加水攪拌水泥砂漿;將收集的一次性塑料飯盒切割成2半,依次擺開,放在地面上。
  • 學生誤吞文具零件險窒息,泰安這位老師用「海姆立克法」果斷施救
    學生誤吞文具零件險窒息,泰安這位老師用「海姆立克法」果斷施救 2021-01-07 2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7種塑料飯盒,只有這種可在微波爐中加熱!很多人不知道
    你的飯盒真的能用微波爐加熱嗎?要知道,有的餐盒不一定適用於微波爐使用,在加熱過程中會釋放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長期使用會對身體健康造成較為嚴重的損害。 先來看看市面上 常見的可微波加熱的餐盒有哪些呢?
  • 眼鏡蛇誤吞廢棄塑料瓶,痛苦打滾險些喪命
    當地官員稱,這是一條眼鏡蛇,誤將塑料瓶當成獵物吞了進去,所幸最後它將瓶子吐了出來。當地電視臺也報導了這個視頻,主持人稱這段視頻讓人看著十分難受,讓人充滿負罪感,應該禁用一次性塑料,就算做不到也應該妥善處理,這些動物多麼無辜,為什麼要為人類的行為買單。
  • 男孩被恙蟲咬險喪命 恙蟲病高發期須知事項
    男孩被恙蟲咬險喪命 恙蟲病高發期須知事項 news.wehefei.com   發布時間:2017-06-05 17:26:17    來源:中國青年網
  • 惠東一老人吃魚,半個月後才發現誤吞魚鉤,差點沒命了
    > 魚肉不光肉質鮮嫩 而且營養豐富 是很多人喜歡的美食 平時我們比較常聽到的是 吃魚卡到刺 沒想到一80多歲的老大爺吃魚 誤吞魚鉤
  • 海洋生物為何誤吞塑料垃圾?人類也無"萬全之策"
    像這樣有覓食能力的鳥類怎麼會輕易被愚弄,並嘴裡塞滿塑料長途飛行返回巢穴呢?事實上,並非只有信天翁以塑料為食,統計數據顯示,至少180種海洋動物曾吞食過塑料,從微型浮遊生物至巨大的鯨魚。英國捕撈的三分之一魚類的內臟中發現塑料,其中包括我們經常食用的魚類,例如:人們喜愛吃的貽貝和龍蝦等。
  • 保定大車盲區再吞噬性命,七旬老人遭碾壓當場身亡,家屬哭斷腸
    12月27日,網友@好大一棵樹 向《燕南趙北》爆料:今日上午,保定市再次發生一起大車盲區吞噬生命的車禍,一位七旬老人被一輛大車掛倒後碾壓,不幸當場身亡。老人的妻子和孫女趕到現場後,目睹親人在車輪下的慘狀,哭得死去活來。
  • 近日,香港消委會發布調查報告稱,近三成可微波爐加熱的塑料飯盒會...
    近日,香港消委會發布調查報告稱,近三成可微波爐加熱的塑料飯盒會釋放塑化劑——一種對可損害人體內分泌系統的物質,樂扣也榜上有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請繼續閱讀。據悉,PE常用作保鮮膜、塑料膜,PS常用作一次性餐具,PE超過110℃,PS超過70℃,都有可能開始析出塑化劑,不能放入微波爐。 許多廠商往往故意忽略對盒蓋材料的標示,專家提醒消費者儘量避免購買材料標示不清的產品,實在吃不準,就把盒蓋拿去後再把塑料飯盒放入微波爐。
  • 親測一次性塑膠袋禁售,是時候自帶飯盒戒珍珠奶茶
    圖說:對於堂吃顧客要求提供的打包服務,圓苑餐廳提供的是鋁塑盒 裘穎瓊 攝(下同)新民晚報訊 新一輪塑料汙染治理意見從2021年的第一天開始實施,無論是商場超市,還是藥店書店,一次性塑料購物袋都已禁止使用,而餐飲打包和外賣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購物袋。「限塑」範圍進一步擴大,各行各業的商戶們執行情況如何?
  • 雞骨頭卡喉後 男子連吞三饅頭險喪命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羅凱燕很多人都有被魚刺、碎骨卡喉的經歷,不少人也都聽過吞飯、喝醋等處理辦法。然而,這些「土方法」不僅往往效果不佳,還可能給患者帶來二次傷害,嚴重的還可能危及生命。最近,深圳一男子就因誤吞雞骨頭後處理不當,差點送命。日前,方先生和朋友在龍崗南灣一餐館聚餐。在快速的吃了幾口雞肉後,喉嚨處突然傳來一陣刺痛。他馬上意識到:雞骨頭卡喉嚨裡了。他先是聽從餐館老闆和盆友的建議,試圖用吞米飯和饅頭的辦法把骨頭「帶」下去。但三個饅頭下肚,並沒有什麼效果。
  • 棗核卡進老人食管 摳嗓吞饃險「要命」
    1月17號上午,記者在蘇北醫院見到年已七旬的何大爺時,他剛度過手術後的觀察期,很快可以出院了。提起喝棗茶不小心把棗核吞下去的驚險一刻,大爺仍心有餘悸。何大爺拿出一個3釐米左右的棗核說,就是它闖的禍,當時戳在食道裡,下不去、上不來。自己一著急,摳喉嚨、吞饅頭的偏方用個遍,卻越發疼痛難忍。
  • 孩子將溫度計咬碎,誤吞水銀,這位媽媽的做法,醫生連連稱讚
    其實,孩子誤吞水銀的事件挺多的,像是這種口腔溫度計使用不當就容易發生破裂,不僅如此,誤吞水銀多發上在兩三歲的孩子身上,他們好奇心重,如果家長沒有將溫度計收好,孩子拿起來啃咬,也可能會發生誤吞。一旦誤吞,很多家長的反應就是:這東西有毒,孩子都吃下去了,該如何是好呢?
  • 兩歲寶寶誤吃樟腦丸險送命
    兩歲寶寶誤吃樟腦丸險送命    27日中午,揚州一2歲男孩誤吞了家中的樟腦丸,出現明顯中毒症狀,經急送醫院搶救,到昨天下午,孩子意識清醒,脫離了生命危險。
  • 老人三伏天無明顯誘因頭痛 誤以中暑險誤治病良機
    點擊查看 供稿 | 重慶三博長安醫院何大媽(化名)年近七旬,和大多退休老人一樣,喜歡爬爬山、跳跳舞,退休生活過得充實美好。何大媽和其家屬知道病因後惴惴不安,但一切只能向前看,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通過網絡和多方打聽,得知重慶三博長安醫院腦科技術實力雄厚,共享全國知名腦科醫院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的全部專家資源,遂在親人的陪同下於7月3日來我院就診,門診以「顱內腫瘤伴出血」收住院進一步治療。
  • 日常生活中,你也可以做到的16種減少塑料汙染的方法
    而那些無法回收的塑料廢物則會在垃圾填埋場被深埋或是丟棄到沙灘,河流和大海,這對我們的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例如太平洋垃圾帶——從美國的加州延伸到日本一帶通過洋流將漂流的海洋垃圾聚集形成的兩個巨型的垃圾島。一組聯合國環保署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800萬噸塑料流入海洋。到了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可能比魚還多。塑料中的有毒化合物被動物誤食後,又會通過食物鏈重新送到你的餐桌上。
  • 浙江省質監局抽查85批次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產品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7日,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其官網公布2016年浙江省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產品監督抽查結果,該局近期抽查了杭州、金華、台州、嘉興、溫州等5個地區84家企業的85批次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產品,不合格0批次,批次不合格率為0。一次性塑料餐飲具在餐飲服務行業和人們日常生活中被普遍使用,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使用者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