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你也可以做到的16種減少塑料汙染的方法

2021-01-14 網信仁布

現今人類生活中的塑料製品多種多樣,包括我們平時咀嚼的吸管,打包剩菜用的塑料盒,汽車的塑料化所導致的塑料使用,電腦,手機外殼也有部分使用的是塑料材質。

這些塑料材質大多數被商家聲稱為「可回收的」,但事實上是一種「降級回收」(Downcycled)——「降級回收」指的是每次回收再利用的物質無法恢復到原來的品質,且有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資源才得以再造。

例如,一個牛奶紙盒無法被回收製造為另一個紙盒,它可能會被製造成為一種低質量的塑料木材,而這種塑料木材是無法進行回收的。

聯合國環境署在其2018年世界環境日的網頁上指出,目前人類每年要生產與全球人口總重量相等的——3億噸塑料垃圾。自20世紀50年代塑料工業飛速發展開始,人類已經生產出超過83億噸的塑料垃圾,只有9%的塑料垃圾被回收利用。

而那些無法回收的塑料廢物則會在垃圾填埋場被深埋或是丟棄到沙灘,河流和大海,這對我們的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例如太平洋垃圾帶——從美國的加州延伸到日本一帶通過洋流將漂流的海洋垃圾聚集形成的兩個巨型的垃圾島。一組聯合國環保署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800萬噸塑料流入海洋。到了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可能比魚還多。塑料中的有毒化合物被動物誤食後,又會通過食物鏈重新送到你的餐桌上。

目前,有60多個國家出臺了遏制塑料汙染的政策,但「歸根結底,要想解決一次性環境汙染——這一時代最大的環境災難之一,需要政府監管,企業創新,個人採取行動。」聯合國在2018年世界環境日公布的報告《塑料的現狀-2018年世界環境日展望》中寫道。

Mother Nature Network介紹了16種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我們自身行動來顯著減少塑料汙染的措施:

1、向塑料吸管說不

其中一個最簡單的減少塑料廢物被送往垃圾填埋場的做法,是拒絕使用塑料吸管。在外面用餐時可以告訴服務員你不需要塑料吸管。如果你習慣使用吸管的話,你可以購買一個可重複使用的不鏽鋼吸管或者玻璃吸管,餐廳很少會看見你自帶吸管的情況下還給你送去塑料吸管。

2、使用環保袋

每分鐘大約有100萬個塑膠袋被使用。有科學家指出,單個塑膠袋可以經過數百年、數千年的時間仍然無法降解。如果你在超市購物時仍然使用塑膠袋的話,那麼是時候作出改變了,購買一些環保袋以備使用有利於減少塑料汙染。但是請別購買滌綸制或者尼龍制的袋子,因為這些材質也是由塑料製成的。選擇棉質的袋子會是不錯的選擇。

3、拒絕食用口香糖

口香糖最初是由天然樹膠或甘油樹脂作為膠體的基礎,當科學家製作出了合成樹膠後,聚乙烯和聚醋酸乙烯酯便逐步代替了天然樹膠。這不僅僅意味著你咀嚼的是塑料,還可能是有毒的塑料。聚醋酸乙烯酯是醋酸乙烯酯的聚合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研究顯示,醋酸乙烯酯引起實驗室的老鼠長出了腫瘤。雖然目前口香糖的回收已經有實現的可能了,但你最好還是忽略這個消息。

4、用紙盒,而不是塑料盒

購買紙盒裝的商品。原材料來自於森林的紙盒更容易回收,而且能比回收的塑料製作更多產品。

5、更多地購買散裝食品

6、更多地使用玻璃容器

儘量將食物放在玻璃容器中,而不是放在塑料容器中,比起將用過的玻璃罐扔掉,不如用它來儲存調料,例如義大利麵醬,花生醬,蘋果醬等。這些玻璃罐也可以在購買散裝食品的時候派上用場。

7、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瓶和一次性杯

根據非盈利組織Food & Water Watch的數據,一次性使用的瓶裝水每年可製造150萬噸塑料廢物,而這些塑料瓶需要4700萬加侖的油來製造。一般的美國上班族每年大約使用500個一次性杯子,而這是你可以防止的不必要的浪費。建議多前往提供玻璃杯或允許顧客使用自己杯子的咖啡店。

8、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帶上你自己的盒子打包食物

不論你是要打包外賣還是把餐館裡的剩菜帶回家,建議你自己準備好可重複利用的盒子來裝,而不是餐廳提供的一次性餐盒。

9、多用火柴

如果你需要點蠟燭,燃起篝火或者有其他原因需要點火,請用火柴代替你手上的塑料打火機,這些廉價的塑料打火機會在地下填埋多年或者在死鳥的胃裡被發現。如果你不能放棄使用打火機,請選擇可再填充的金屬打火機。

10、忽略冷凍食品

大多數冷凍食品都提供方便的塑料包裝。即使有些包裝號稱是由環保的紙板製作的,但事實上都塗上了一層薄薄的塑料,雖然放棄冷凍食品很困難,但是這種做法除了對自然環境有益之外,還有一個明顯的好處:你少吃了很多加工食品,並避免了這些塑料包裝在微波爐一起加熱時發生化學反應所產生的有毒物質。

11、不要使用塑料餐具

跟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刀叉,一次性勺子說再見,如果你上班時經常點外賣的話,在公司裡準備一套餐具吧。

12、退回可重複使用的容器

如果你在農貿市場購買漿果和小番茄,你可以繼續使用之前購買時附帶的包裝盒,甚至可以將多餘的包裝盒退回給商店,讓他們重複利用。

13、使用布尿片

據美國環保署稱,在美國每年要丟棄76億磅重的紙尿片,再加上每年需要單獨使用8萬磅的塑料和超過20萬棵樹來為美國的嬰兒們製造紙尿片。換成布尿片不僅會減少你的寶寶製造的碳排放,同時也能更省錢。

14、不要喝瓶裝果汁

比起購買瓶裝果汁,不如在家自製鮮榨果汁或者只是簡單地品嘗新鮮水果。這不只會減少塑料垃圾,同時也對你的身體更好,你會獲得更多天然的維他命和抗氧化劑,攝入更少人工混合的高果糖漿。

15、綠色清潔

如果你的家裡有醋和小蘇打,你就不再需要那些塑料瓶裝的瓷磚清潔劑、廁所清潔劑和窗戶清潔劑等等。製作你自己的清潔產品不僅可以避免使用這些有毒的化學品,還可以騰出一些空間,省下一些現金。

16、用正確的方式打包你的午餐

如果你的午餐盒還是各種一次性塑料盒,那麼你需要對此做出改變了。你可以在家裡把做好的食物和新鮮水果放在可以重複使用的飯盒中,也可以購買大份裝的酸奶和布丁,每次只把需要的量盛入飯盒中即可。

來源:智者生活頻道

編輯:尼瑪片多

初審:尼瑪卓瑪

覆審:羅建華

終審:王衛華

聯繫電話:0892-8660603

投稿郵箱:rbxwxb123@126.com

地址:中共仁布縣委宣傳部網信辦

相關焦點

  • 日常生活中可以減少皺紋的一些方法
    如何減少皺紋呢?沒有多餘的時間去美容院做保養?那麼生活中有哪些可以減少皺紋的小妙招呢?下面我給大家分享減少皺紋的方法,通過這些減少皺紋的方法你可以發現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也可以令你減少皺紋,而且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 蚊子受塑料汙染連帶牽動食物鏈
    手中寶mysp研究人員表示,已經觀察到蚊子幼蟲攝入可以通過食物鏈傳遞的微塑料,可能會發現汙染顆粒可能破壞環境的新方法。微塑料 - 從人造產品(如合成服裝,汽車輪胎和隱形眼鏡)中分解出來的微小塑料碎片 - 在世界大部分海洋中亂扔垃圾。它們難以發現並且難以收集,它們可能嚴重危害海洋野生動物,並且當它們穿過食物鏈並汙染水源時被認為對人類健康構成重大風險。現在雷丁大學的研究人員相信他們第一次證明微塑料可以通過蚊子和其他飛蟲進入我們的生態系統。
  • 海鳥被迫在垃圾中築巢 日本西之島塑料垃圾汙染嚴重
    來源:經濟日報據日媒報導,位於日本東京以南約1000公裡的太平洋無人島西之島的塑料垃圾汙染嚴重,岸上散落著被海浪衝來的塑料瓶、牙刷、浮標等汙染物,並對當地海鳥的生存構成了一定威脅。據報導,10月,日本攝影師中村惠美隨測量調查隊登島時,發現到了西之島塑料垃圾的情況。
  • 為什麼黃粉蟲和蠟蟲被發現可以分解塑料是對減少塑料都一片樂觀...
    X 為什麼黃粉蟲和蠟蟲被發現可以分解塑料是對減少塑料都一片樂觀態度
  • 如何解開塑料汙染「死結」
    如何解開塑料汙染「死結」塑料是現代生產生活中最重要的基礎材料,人們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到塑料製品。然而,不規範地生產、使用塑料製品和處置塑料廢棄物,浪費能源資源,加劇了環境汙染、生態破壞,加大了資源環境的壓力。積極應對塑料汙染,事關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也是「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重要任務。
  • 通過使用塑料瓶來減少汙染並幫助他人的10個項目
    每年,數百萬噸的塑料最終在海洋中流失,從而影響環境和生活在其中的動物。考慮到實現對地球有利的變化,許多公司或組織開始尋求最佳策略,以不同方式使用這種材料的廢物,將其轉化為方便減少汙染的產品。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使用這些創作來支持資源有限的人們,這使其具有更大的意義。通過一些方式來保護地球的人們都是非常偉大的。
  • 科學家發現一種吃塑料的毛毛蟲,塑料汙染問題,能否迎刃而解?
    塑料汙染是讓人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自從塑膠袋被發明以來,人們就陷入了對這種廉價、重量輕、便於收納的袋子的破壞性上癮中,每年都有巨量的塑膠袋被生產出來,被廢棄。這些由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尼龍等材料製成的袋子,降解周期極長,短則200年,長則上千年。由於塑料在焚燒的時候會產生有害氣體,唯一的處理辦法就是將其埋於地下,但這樣也會造成土壤的汙染問題。
  • 發現12小時就能消化塑料的蟲子,白色汙染能解決了?
    塑料,作為20世紀最偉大而又最失敗的發明,以其便利性和價格低廉而大量生產,廣泛的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同時也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其也有缺點,說是缺點,完全可以說是優點:塑料的穩定性太高了。高到要用幾百年甚至三千年才能完全分解掉,這些沒有分解掉的,同時是廢棄的塑料,給全球各個地區帶來了嚴重的「白色汙染」。為了不讓這些塑料在陸地上「傷害」人類,人類把垃圾丟向了包容性極大的大海。但是大海不會消解這些垃圾,它只會把這些垃圾沉入海底或者繼續漂在水中,這也算是好的結果,也是暫時的辦法。一直在為這個頭疼的人類,從未停止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 中國科學家發現吃塑料蟲子 或可解決塑料汙染難題
    中國科學家發現吃塑料的蟲子  為解決塑料廢物汙染這一世界環境難題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該突破性研究顯示,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為唯一食源,黃粉蟲幼蟲可存活1個月以上,最後發育成成蟲,其所齧食的聚苯乙烯被完全降解礦化為CO2或同化為蟲體脂肪。這種發現為解決全球性的塑料汙染問題提供了思路。  儘管如此,面對日益嚴重的白色塑料汙染,楊軍教授還是呼籲,公眾在日常生活中應少使用一次性的塑料飯盒、方便袋。
  • 微塑料汙染海洋,貽貝、牡蠣和扇貝汙染最嚴重
    微塑料已被確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但程度要看涉入的量有多少,現在科學家仔細在計算每種食物中的微塑料含量,最新研究發現,海洋生物其中的軟體動物,包括貽貝、牡蠣和扇貝,是所有海鮮中微塑料汙染最嚴重的類別。科學家分析超過50項有關海鮮中微塑性汙染的研究,受調查的海鮮種類涉及世界各地從魚類到貝類的各種物種,結果發現,所有樣品均含有塑料微粒,研究人員共檢測到9種不同類型的塑料,聚丙烯(PP)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最常見的塑料類型,兩者都是世界各地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塑料。而每當人類吃海鮮時,也會把海鮮體內的塑料一起吃進去。
  • 環保科普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我們日常使用的水壺、杯子、飯盒、食物包裝都源於這種材料。仍舊以奶瓶舉例,聚丙烯嬰兒奶瓶在嬰兒奶瓶總市場中佔比可達83%。而微塑料脫落是聚丙烯的普遍特性。同時,這些微塑料顆粒可能不止來源於奶瓶脫落,也可能有一部分來源於飲用水。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塑料攝取來源應該是飲用水,普通人每周僅飲用瓶裝水或自來水,就可能攝入多達1769顆塑料微粒。蔬菜和水果也「不乾淨」。
  • 海洋動物中微塑料汙染「哪家強」:軟體動物的微塑料含量最高
    自那以後,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微塑料已廣泛存在於環境中,而且早已進入了人類的生活,進入了人類的食物鏈。(相關閱讀:新研究發現:滿滿一紙杯熱咖啡中,釋放出大量的塑料微粒……)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在想方設法了解食用被微塑料汙染的食物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
  • 聊城發布關於加強公共機構 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聊城發布關於加強公共機構 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2021-01-06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今日話題丨鯨魚胃中有40公斤塑料:海洋汙染比你想像的嚴重得多
    看得見的塑料垃圾只是冰山一角,還有看不見的微塑料已進入人體。文 | 劉文昭最近,菲律賓一條年幼鯨魚擱淺死亡,在它的胃中發現了40公斤的塑料垃圾。這條新聞很快上了熱搜,海洋垃圾汙染再次引發關注。大海上巨大的垃圾帶已為人們熟知,但這些只是肉眼可見的部分。還有很多垃圾已經分解成「微塑料」,進入食物鏈,甚至進入人體。
  • 環保科普|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小百科」  篇五: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據統計,人類迄今生產的83億噸塑料製品中約63億噸已被棄置,其中79%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僅9%被回收利用。陸域垃圾通過河流、雨水衝刷等多種途徑進入海洋,並在海洋環境中不斷累積。據估算,約80%的海洋垃圾來自陸地,其中塑料垃圾約佔垃圾總量的80-95%,全球每年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重量約800萬噸。
  • 你每月吃掉的塑料相當於一張銀行卡,人類已進入「吃塑料」時代
    塑料垃圾 我們知道,塑料耐用、低成本、可塑性高,已經廣泛使用在工業及日常用品中,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但同時,由於普通的塑料無法生物降解,只會碎裂成更小的塑料碎片,這些都是微塑料的來源。
  • 白色汙染有救了?有種蟲子竟能吃塑料!(組圖)
    新華網北京4月26日電據統計,每年全球大約生產8000萬噸聚乙烯用作購物袋和食品包裝袋等日常生活用品。然而,聚乙烯完全降解需要數百年。僅在歐洲,聚乙烯就佔據了全部塑料製品的40%。在歐盟範圍內,38%的塑料製品直接被垃圾填埋。這對生態環境、特別是海洋生物構成嚴重危害。
  • 如何處理悲傷的情緒:12種方法讓你的生活恢復平靜、減少悲傷
    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重新評估認知是很困難的,因為它與你平時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同。並且如果我們一直看不到有希望的一面,會導致更高程度的悲傷和抑鬱感。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通過練習來更好地重新評估我們的認知。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各種練習,進行以下思考:這個事件對我有哪些好處?這個事件對其他人有哪些好處?有哪些事情讓我心存感激?我對這個事件的看法全面嗎?
  • 塑料汙染觸目驚心!寄居蟹居住在牙膏蓋中
    去年,一張死去的信天翁幼雛在北太平洋死去的照片曝光,這張觸目驚心的照片進一步昭示了汙染問題的嚴重性。科學家認為幼雛胃中瓶蓋廢渣、漁網以及塑料碎片都是在其父母餵食時進入體內的。在2010年到2025年15年時間內,約有15500萬噸的塑料被倒入海洋中。足以在每英尺的海岸線放置100袋垃圾。如果將這些垃圾袋疊放在一起,可以壘出一道100英尺的高牆。
  • 即便遠離陸地3200千米,信天翁也難逃塑料汙染殘害
    而那些剛出生的羽翼未豐的年輕雛鳥則生活在一個被塑料碎片所包圍的環境中,事實上,島上被大量塑料包圍,導致信天翁不得不在垃圾堆中築巢。這些照片由美國攝影師兼導演Chris Jordan記錄下的,這是一個位於太平洋距離最近大陸大約3200千米的偏遠島嶼。但事實上,即便是遠離人類活動,汙染仍然不可避免的抵達這裡,並且危害著當地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