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黃粉蟲和蠟蟲被發現可以分解塑料是對減少塑料都一片樂觀...

2021-01-10 澎湃新聞
X

為什麼黃粉蟲和蠟蟲被發現可以分解塑料是對減少塑料都一片樂觀態度,我們現在卻仍在憂心塑料問題
有了較好的措施為什麼不能大力實施?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已輸入0字

提交

有5個回答

劉永龍 2020-01-09

蟲子分解塑料,本身就是一個歧途,塑料被作為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資源,塑料是資源使用的一個方式,本身需要可持續和閉合循環。分解塑料依然是原來的線性經濟思路,而不是循環經濟思路。
蟲子分解塑料,是一個技術方案,技術方案有實驗室和產業化兩個層面,目前似乎都只是實驗室水平,而不能產業化,分解的速度太慢,與塑料垃圾的增長速度相比,非常不對等。
蟲子分解塑料,還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分解後的後道工序能不能跟上,有無社會需求?這個不是一個簡單的創新想法能決定的。
不能大力實施的措施,可能就是不是一個好的措施,一定是有某個BUG阻礙了自己的成長。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我們人類是會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差,你我的答案可能不同。好的措施不能被實施,那是因為人類整體沒法形成向好的合力。個體的理性,導致集體的非理性,這個社會學的觀點你可以琢磨一下。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盲目樂觀,實際希望渺茫,觸目驚心

為什麼黃粉蟲和蠟蟲被發現可以分解塑料是對減少塑料都一片樂觀態度,我們現在卻仍在憂心塑料問題
有了較好的措施為什麼不能大力實施?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沒有根本解決辦法,地球已經千瘡百孔

想問下您認為白色汙染的問題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呢?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想問下您認為白色汙染的問題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呢?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蟲子分解塑料,本身就是一個歧途,塑料被作為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資源,塑料是資源使用的一個方式,本身需要可持續和閉合循環。分解塑料依然是原來的線性經濟思路,而不是循環經濟思路。
蟲子分解塑料,是一個技術方案,技術方案有實驗室和產業化兩個層面,目前似乎都只是實驗室水平,而不能產業化,分解的速度太慢,與塑料垃圾的增長速度相比,非常不對等。
蟲子分解塑料,還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分解後的後道工序能不能跟上,有無社會需求?這個不是一個簡單的創新想法能決定的。
不能大力實施的措施,可能就是不是一個好的措施,一定是有某個BUG阻礙了自己的成長。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我們人類是會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差,你我的答案可能不同。好的措施不能被實施,那是因為人類整體沒法形成向好的合力。個體的理性,導致集體的非理性,這個社會學的觀點你可以琢磨一下。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謝謝您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Copyright © 2014~2020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相關焦點

  • 【塑料百科】研究發現蠟蟲能分解塑料
    塑料通常很難分解,而人們每年能消費數萬億個聚乙烯塑膠袋。不過,研究人員4月24日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上報告稱,他們可能找到了解決塑料汙染的方法,而主角就是一種被稱為蠟蟲的毛蟲。        「我們發現這些蠟螟的幼蟲能生物降解一種最難分解和最常使用的塑料:聚乙烯。」
  • 研究發現蠟蟲能分解塑料
    研究發現蠟蟲能分解塑料。圖片來源:galleryhip.com 通常,塑料很難分解,而人們每年能消費數萬億的聚乙烯塑膠袋。不過,研究人員4月24日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上報告稱,他們可能找到了解決塑料汙染的方法。而主角就是一種被稱為蠟蟲的毛蟲。 「我們發現這些蠟螟的幼蟲能生物降解一種最難分解、最有回覆力和最常使用的塑料:聚乙烯。」西班牙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研究所的Federica Bertocchini說。
  • 塑料汙染讓人類自食其果,科學家發現蠟蟲能分解塑料或能拯救地球
    現在,全球每年生產的塑料超過3億噸,足夠用來建造50座吉薩金字塔。也由於塑膠的降解速度非常慢,導致塑膠製品的垃圾是如今嚴重影響生態、讓地球汙染日漸嚴重的主要原因。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昆蟲,它們能夠進食並分解我們常見的聚乙烯塑膠袋,速度也比其他生物快了約1400倍!蠟蟲是蠟蛾的幼蟲,它們是種害蟲,經常出現在蜂巢當中,食用裡面的花粉和蜂蠟。
  • 中國科學家發現吃塑料的蟲子 黃粉蟲能吃所有塑料
    楊軍認為,生物降解塑料的思路要開拓,不能只局限於微生物, 可以考慮鱗翅目昆蟲、白蟻等, 海洋中的蛀船蟲和鑽孔蚌能侵蝕聚乙烯和海底電纜,也可考慮從這些生物中分離並克隆能產生活性基團的關鍵酶及其基因。  楊軍團隊的2014年研究發現,蠟蟲(印度谷螟幼蟲)能夠咀嚼和進食聚乙烯PE薄膜,幼蟲腸道分離出能夠降解PE薄膜的兩種菌株,即腸桿菌屬YT1和芽孢桿菌YP1。
  • 科學家發現以塑料為食蟲子 吃塑料排二氧化碳
    西安市第8中學高三學生陳重光家裡為飼餵小鳥而養著黃粉蟲。她無意間發現鋪在蟲盒子裡的泡沫塑料上有細小的噬咬痕跡,是黃粉蟲在吃塑料嗎?陳重光在當生物教師的父親支持下,開始留心觀察,她把黃粉蟲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餵麥麩和菜葉,試驗組逐漸加餵泡沫塑料餐盒片。她發現蟲子確實在吃塑料餐盒,通過稱量還證明蟲子體重在增加。蟲子吃塑料消化得了嗎?
  • 蟲子以塑料為食 黃粉蟲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
    2015年10月2日,據外媒報導,中美研究人員發現黃粉蟲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他們已在黃粉蟲體內分離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細菌,並將其保存。這項研究首次提供了微生物有效降解聚苯乙烯的科學證據,為用生物降解方法治理「白色汙染」提供了新思路。
  • 中國科學家發現吃塑料蟲子 可降解所有塑料
    楊軍認為,生物降解塑料的思路要開拓,不能只局限於微生物, 可以考慮鱗翅目昆蟲、白蟻等, 海洋中的蛀船蟲和鑽孔蚌能侵蝕聚乙烯和海底電纜,也可考慮從這些生物中分離並克隆能產生活性基團的關鍵酶及其基因。楊軍團隊的2014年研究發現,蠟蟲(印度谷螟幼蟲)能夠咀嚼和進食聚乙烯PE薄膜,幼蟲腸道分離出能夠降解PE薄膜的兩種菌株,即腸桿菌屬YT1和芽孢桿菌YP1。
  • 科學家揭示黃粉蟲降解聚苯乙烯塑料證據
    Role of gut microorganisms」(齧食塑料黃粉蟲對聚苯乙烯的生物降解和完全礦化作用:2. 腸道微生物的作用)兩篇姊妹研究論文,首次以全面證據揭示了黃粉蟲齧食降解聚苯乙烯、將其完全降解礦化為二氧化碳、並利用同化為蟲體脂肪,同時證明是其腸道微生物起主導作用,並且分離鑑定了一株降解聚苯乙烯的細菌。此研究成果為解決廢棄塑料汙染環境的問題提供了嶄新的思維。
  • 中國科學家發現塑料天敵,竟是因為一袋生蟲的小米
    塑料被譽為人類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同時也是最糟糕的發明。由於塑料的大量使用,帶來了嚴重的白色汙染問題,塑料在自然狀態下很難降解,往往需要幾百年時間,而人類製造的塑料垃圾不但包圍了城市,還進入了海洋生態系統,現如今科學家在大部分海洋生物體內都找到了塑料微粒的存在,連南極生物也無法倖免。
  • 中國專家發現吃塑料的蟲子,汙染難題有望解決,這種蟲人可以吃
    黃粉蟲又叫麵包蟲,在昆蟲分類學上隸屬於鞘翅目,擬步行蟲科,粉甲蟲屬(擬步行蟲屬)。 原產北美洲,50 年代從蘇聯引進中國飼養,黃粉蟲幹品含脂肪30%,含蛋白質高達50%以上,此外還含有磷、鉀、鐵、鈉、鋁等常量元素和多種微量元素。黃粉蟲可以食用。
  • 會吃塑料的毛毛蟲,解決世界上最緊迫的環境問題之一:塑料廢物
    2017年,當研究人員發現毛毛蟲可能潛在地幫助解決世界上最緊迫的環境問題之一:塑料廢物時,這種微小的蠟蟲從零變成了英雄。這種生物可以刺破塑料,甚至可以刺破聚乙烯,而聚乙烯是一種常見且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目前堵塞了垃圾填埋場和海洋。
  • 蟲子吃塑料:一袋小米帶來的科學突破
    原來,這位科學家偶然間將蟲子與塑料掛上了鉤。塑料能被蟲子「吃掉」?這是否意味著,困擾人類的「白色汙染」找到了終極解決途徑?這樣的期待,讓楊軍的演講迅速成為熱議話題。偶然的科學發現2004年春節,楊軍從家中櫥櫃裡拿出一袋小米準備煮粥時,發現裝米的塑膠袋上有許多孔洞,還有蟲子和飛蛾爬出。
  • 這種蟲子竟能吃塑料!「白色汙染」治理將有新出路?
    一天,她發現家裡的蜂巢上爬滿了正在吃蜂蜜和蜂蠟的蟲子。「我把那些蟲子放在塑膠袋裡綁好之後,便放到了一個房間裡。然後繼續清理蜂巢。等我弄完回房之後,卻發現蟲子爬的到處都是。後來,我發現裝蟲子的袋子上到處都是洞。對此,只有一個解釋:這些蟲子咬破塑膠袋後,逃了出來。這一研究項目當即確立了。」
  • 發現12小時就能消化塑料的蟲子,白色汙染能解決了?
    塑料,作為20世紀最偉大而又最失敗的發明,以其便利性和價格低廉而大量生產,廣泛的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同時也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其也有缺點,說是缺點,完全可以說是優點:塑料的穩定性太高了。高到要用幾百年甚至三千年才能完全分解掉,這些沒有分解掉的,同時是廢棄的塑料,給全球各個地區帶來了嚴重的「白色汙染」。為了不讓這些塑料在陸地上「傷害」人類,人類把垃圾丟向了包容性極大的大海。但是大海不會消解這些垃圾,它只會把這些垃圾沉入海底或者繼續漂在水中,這也算是好的結果,也是暫時的辦法。一直在為這個頭疼的人類,從未停止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 這種蟲子竟然能大口大口吃塑料,厲害了!
    如果蟲子只是啃壞了塑膠袋,那這純屬物理過程,和其他昆蟲用牙齒咬壞沒啥區別。但細心的 Bertocchini 博士發現,如果將蠟蟲磨碎,塗抹到聚乙烯塑料上,也會同樣出現破損的洞!而科學家正正發現,蠟蟲的唾液腺和腸道內存在一種高效能的酶,可以破壞塑料的化學鍵,這也是它們為什麼可以吃掉並消化蜂蠟和塑料的原因。
  • 海南周刊| 三亞南繁院科研人員新發現:黃粉蟲吃塑料排肥料
    在國內,黃粉蟲常被用作飼養魚、鳥、家禽的飼料。  然而,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三亞南繁院)在飼養黃粉蟲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小小的蟲子具有一項神奇功能——將塑料轉化為有機肥。  眾所周知,塑料在環境中難以自然降解,而聚苯乙烯又是其中之最。由於高分子量和高穩定性,普遍認為微生物無法降解聚苯乙烯類塑料。
  • 科學家發現以塑料為食蟲子:吃塑料排二氧化碳
    >黃粉蟲又叫麵包蟲  據新華社電中美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上報告說,黃粉蟲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他們已在黃粉蟲體內分離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細菌,並將其保存。這項研究首次提供了微生物有效降解聚苯乙烯的科學證據,為用生物降解方法治理「白色汙染」提供了新思路。  黃粉蟲又名麵包蟲,被人工大量養殖用作動物飼料。
  • 黃粉蟲不僅能吞食塑料 有毒物質還不會在體內積聚
    (圖片來源:史丹福大學)早在2015年,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宣布,黃粉蟲可以分解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這為解決全球塑料汙染帶來新的希望。但現在研究人員還發現,吞食塑料後,其中的有毒物質並不會在黃粉蟲體內聚集,因此這些蠕蟲還可以被安全食用。在最早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黃粉蟲不僅能夠輕鬆分解聚苯乙烯,而且它們以50%的可生物降解糞便和50%的二氧化碳的比例將其排出體外。這些糞便甚至可以用作農作物肥料。然而,在通常情況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中會被加入一種劇毒阻燃化學物質六溴環十二烷(HBCD)。
  • 中國科學家發現吃塑料蟲子 或可解決塑料汙染難題
    中國科學家發現吃塑料的蟲子  為解決塑料廢物汙染這一世界環境難題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塑料在環境中難以自然降解,而聚苯乙烯又是其中之最,由於高分子量和高穩定性,普遍認為微生物無法降解聚苯乙烯類塑料。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楊軍教授研究組、深圳華大基因公司趙姣博士等在環境學科領域的權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上合作發表了兩篇姊妹研究論文,證明了黃粉蟲(麵包蟲)的幼蟲可降解聚苯乙烯這類最難降解的塑料。
  • 科學家發現一種昆蟲,12小時能吃掉一整隻購物袋,或解決塑料汙染
    我們知道,這些年很多人,很多國家都在被環境汙染問題所困擾。其實人類現在面臨的生存環境還是比較惡劣的,首先就是全球氣候變暖,其次就是塑料汙染。我們知道,塑料這種東西可降解性非常差,一個普通的塑膠袋,可能需要幾百年才會被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