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沒有之一,因為一場戰役分裂成八國

2020-11-30 歷史人物故事會

五胡十六國,指的是從西晉末年(公元304年)巴氐人李雄和匈奴人劉淵分別建立「成漢」和「前趙」政權開始,到公元439年「北魏」拓跋燾滅亡「北涼」為止的這段時期,由匈奴、鮮卑、羯、羌和氐等民族在中原地區建立了十六個實力比較強勁的國家——前涼、成漢、前趙、後趙、前秦、西秦、後秦、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胡夏。

這段歷史上的大分裂雖然持續了一百多年,中原地區的政權猶如走馬觀花般更迭,但其中只有一個國家的疆域和實力是最強的,而且沒有之一,那就是由氐族人苻健在公元351年建立的「前秦」政權。

我們應該都聽說過著名的「淝水之戰」,這便是前秦皇帝第三位皇帝苻堅在統一北方後,對東晉政權發起的一場規模浩大的統一戰爭,這幾乎和曹操當年發動「赤壁之戰」的戰略意圖如出一轍。

有意思的是,「淝水之戰」和「赤壁之戰」不僅戰略目的和戰爭規模比較相似,其結局也是相同的——均被南方政權以少勝多,而且戰爭的失敗都和南方將領的「詐降」有著莫大的干係(淝水之戰是朱序,赤壁之戰是黃蓋)。有所不同的是,最後曹操的勢力退回北方尚能自保,而苻堅的前秦則在三年之內土崩瓦解,分裂成了八個大大小小的國家,讓好不容易統一的北方又重新陷入分裂狀態。

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前秦」這個國家的歷史。

氐族首領苻洪曾先後擔任前趙和後趙(從前趙投降到後趙)的將軍,後趙皇帝石虎去世後,後趙政權也陷入內亂,苻洪於是趁機自立。苻洪去世後,兒子苻健繼位,正式建立「前秦」政權。

由於苻健的兒子苻生在位時暴戾無常人心盡失,結果被苻堅等人攻殺,「大秦天王」苻堅也由此正式登上歷史的舞臺。即位後的苻堅重用漢人王猛,採取「休養生息,加強生產」的國策讓前秦迅速變得強大起來,並先後滅掉前燕、前涼、前仇池、代國(北魏前身)等政權統一了北方。

不幸地是,苻堅雖然統一了北方地區的各少數民族,但由於他們之間積怨深重,而且苻堅用人不擇賢愚忠奸並蓄,導致很多少數民族首領在暗中保存實力積蓄力量,所以前秦政權內部並不穩定。然而,急功近利的苻堅不聽王猛等人的勸阻執意南徵,發動「淝水之戰」,意圖一統中華。

史載「淝水之戰」前,志在必得的苻堅號稱「有眾百萬,資杖如山」,「投鞭於江,足斷其流」,但其實際戰鬥力遠不如東晉朝廷新組建的「北府兵」,以至於前秦前鋒受到強攻受挫後,百萬大軍瞬間兵敗如山倒,也引出了「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等著名典故。

「淝水之戰」失利後,苻堅僅率戰前十分之一的兵力回到北方,前秦國力大不如前。不久,苻堅被其手下羌族首領姚萇(後秦開國君主)所殺,北方各少數民族首領也趁機紛紛自立,三年內中原地區便冒出了八個國家,他們分別是前秦、後秦、西秦、後凉、後仇池、後燕、西燕、北魏(北魏不屬於十六國之列)。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後,前秦被後秦所取代,而北魏又逐漸滅亡其它幾個國家統一了北方,中國歷史正式進入南北朝時代。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鑑》、《晉書》

相關焦點

  • 五胡十六國中的前涼、後凉、南涼、西涼、北涼,究竟是什麼關係?
    提起西晉王朝滅亡以後——五胡十六國的這段歷史,估計很多人都有點抓狂。「五胡」這五個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還好說,但這「十六國」的名字的確不太好記,而且實際上當時還遠不止有十六個國家,只是後人取其中實力比較強勁的十六個國家作為代表而已。
  • 歷史黑暗時刻:五胡十六國,後趙皇帝石虎下令處死自己兒孫滿堂
    石虎作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第三位皇帝,因為兒子要篡位,被石虎發現,石虎將兒子滿門抄斬。平時石虎的確很希望自己聰慧的小孫子,但為什麼劊子手還是奪過孩子殺掉呢?石虎是誰?又是如何當上一名皇帝的?本文將帶你了解這段歷史趣聞。
  • 熟讀歷史之人都知道「五胡十六國」,但你真清楚它的由來嗎?
    然而,春秋戰國、五代十國這樣的時期卻用不同的命名方式進行斷代。那麼,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稱謂,是基於何種原理而形成的呢?這還得從北魏孝文帝實行的漢化改革說起!通觀從漢至十世紀趙宋的這段歷史,可以說北魏是稱霸中原的王朝中的特例。曹魏、晉都是接受前王朝的禪讓而建立的王朝,與之不同,北魏與後來蒙古族的元朝一樣,不是通過前王朝的禪讓,而是由本民族建立政權的國家。北魏隨著與中原接觸的加深,逐漸完成中國化。北魏建國初期所議定採用的土德,可以說也是中國化趨勢的一種表現。
  • 成漢: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巴氐,一個立國四十年卻沒存在感的政權!
    (夢歸秋辰:第161期)在我國古代五千年文明中,有三個時期是最為複雜的:春秋戰國時期、五胡十六國時期和南北朝時期。但我相信這裡面最讓頭痛的莫過於五胡十六國時期了,這也是很多人一臉迷茫的時期。五胡十六國其實,這段歷史我們可以按匈奴、鮮卑、羯、氐、羌的順序來區分。
  • 西晉後的十六國到底是怎麼回事?一、前涼
    近期看《軍師聯盟》覺得挺有意思,開始看相關資料,看到了下司馬懿的資料,又去找了西晉資料,覺得八王之亂比較亂整理了下資料,結果還是把自己繞進去了,搞錯一個王的年齡和輩分,後來又看了下八王之亂之後的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史書資料,察覺十六國更是個亂。
  • 石勒與張賓:扮豬吃老虎、奔襲滅幽州,五胡十六國時期的謀略經典
    五胡十六國時期,羯族首領石勒扮豬吃老虎,明面上裝孫子迷惑對手,其後卻突然發動奔襲,兵不血刃拿下東晉司空、烏丸校尉王浚,隨後吞併幽州。而這一中國古兵法的經典手筆,出自漢人謀士張賓。羯族人石勒,在八王之亂中迅速崛起。起先,他依附東晉成都王司馬穎的部將公師藩,後來又投靠漢趙政權創始人劉淵,迅速成為匈奴劉氏橫行中原的王牌悍將。
  • 五胡亂華:漢族勢弱,慘遭塗炭,差一點亡國滅種,幸虧數代人的努力...
    五胡亂華 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國家達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後北方被前秦統一,中國呈現出前南北朝特徵。
  • 二戰中最慘的國家,由最強淪為二流,如今還要面臨分裂危機
    英國可以說是二戰中最慘的國家之一,因為這個國家在二戰爆發之前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一場二戰卻讓該國淪為二流國家,甚至如今還要面臨著分裂危機。二戰之前的英國十分的強大,和如今的美國也不呈多讓,只不過兩國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當時的英國熱衷於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殖民地,事實上,這也算是當時各大強國最喜歡做的事情。
  • 如果「五胡亂華」沒有武悼天王冉閔,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首先很多人之所以認識冉閔是因為那道「殺胡令」,很多人都認為是因為他漢人才得以辛存,五胡亂華因為他被徹底終結,但是事實上真是這樣的嗎?實則不然,首先我們知道五胡亂華指的是哪五胡?五胡是匈奴、鮮卑、羯、氐、羌,而冉閔說實話滅掉的只是羯這一族,而且最後他和他的國家還是被前燕給滅了,前燕的哪個民族建立的?是鮮卑族 ,所以最後冉閔還是被五胡給滅了,他既然都是被五胡給滅了,又談何去終結五胡呢?
  • 在混亂不堪的五胡十六國時期,英雄冉閔的最後一戰是怎麼打的?
    在混亂不堪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漢族士民遭到大規模驅逐和屠戮,冉閔作為漢人的一份子,於亂世中扛起漢族復興大旗,屠胡滅石,在列強環視中建立冉魏政權。然而冉魏政權生不逢時,建國僅三年,便在與前燕的生死決戰中身死國滅,由於立國時間短,冉魏甚至都沒有被列入十六國。
  • 五常中唯一可能出局的國家,國力衰退面臨分裂,日本印度虎視眈眈
    設立的標準還包括此五國亦為自二戰來保留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這五個國家分別為中國、俄羅斯、法國、美國和英國。 數據表明,印度的GDP達到2.85萬億美元,在各經濟體中排名第七位,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國家之一,甚至印方還多次揚言要在十年後超越日本。
  • 十六國皇帝在位一覽表
    十六國指的是蜀,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前涼,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和夏。從304開始年到439年結束,歷史135年。 蜀又稱成漢是李特於公元303年建立,建都四川成都,公元347年為東晉所滅,經歷7帝44年。
  • 十六國中最讓人痛惜的帝王苻堅,由他統治的前秦是怎樣的呢?
    對歷史感興趣的大家肯定都知道我國歷史中的大分裂時期,小編認為十六國這段歷史真的是挺熱鬧的。在這段時間先後建立了很多的國家可謂是好不熱鬧。而國家多了肯定就會發生內亂啊,爭奪地盤搶資源之類的事情也是常有發生。
  • 五胡亂華時期漢族差點滅絕,那麼後來「五胡」的結局都如何呢?
    、對後世產生影響的主要是五胡十六國。 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一切都變了,由於有了良將以及軍事實力的增強,漢武帝大膽出擊,攻打匈奴,匈奴是連連敗退,只能往西邊遷徙來躲避漢武帝的攻打。一部分匈奴人西遷到了西方,他們好戰的性子照樣沒有改變,只不過這一次他們把矛頭指向了古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的滅亡也離不開匈奴人的原因。
  • 兩腳羊、乞活軍,為何五胡亂華會被稱為我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
    公元316年,西晉滅亡,華夏文明迎來了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持續100多年的「五胡亂華」正式拉開了帷幕。為什麼說這一段歷史是華夏文明最黑暗的時代,我們從兩個關鍵詞就能窺探。
  • 五胡亂華時期的女人為什麼被稱為「兩腳羊」?原因令人難以啟齒
    五胡亂華時期的女人為什麼被稱為「兩腳羊」?原因令人難以啟齒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過多次的亂世,而從公元三零四年到四三九年這一百三十多年間,無疑是最為混亂的一個時期了,可以說,在此期間,戰亂基本上就沒有停止過,而著名的「五胡亂華」便是發生在這一時期。
  • 五胡十六國裡最長的一個政權,倡導儒學,虛己納諫!張寔之死!
    前涼從301年張軌開始算起,至376年被前秦苻堅所滅,長達76年,是五胡十六國裡延續時間最長的政權了!同時這一區域雖偏居一隅,但也算是五胡亂華期間一塊安寧的樂土,成為許多飽經戰亂之中原人士的避難所。十六國期間,由於戰亂不斷,經濟受到嚴重破壞,民間交換以以物易物居多,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在大臣的進諫下,張軌開始鑄造五銖錢,之後錢遂大行,人賴其利,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張寔繼位後,更是鼓勵直言,下令「有面刺孤罪者,酬以束帛;墨翰限孤過者,答筐篚(fei);傍於市者,報以羊米。」
  • 五胡亂華·華夏漢民的浩劫·兩腳羊的黑暗時期
    公元三零四年,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的非漢族政權,形成與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史稱「五胡亂華」。「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 後趙皇帝石虎,為何被稱為十六國最殘暴的皇帝
    五胡十六國這個混亂的時期,是由五個少數民族掌握的時期,前後十六個國家,全都是有少數民族建立,後趙就是其中一個朝代,石虎就是後趙的皇帝,被稱為堪比秦始皇的暴君。石虎是羯族人,後趙的開國皇帝石勒非常喜愛石虎,他小的時候就被很多人認為將來不是一般人,後來連年的徵戰,石勒和石虎母子走散了,石虎在一段時間和母親相依為命,差點死在了亂世中,幾年之後,遇到了劉琨,就他們母子送回到了石勒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