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尾鯝魚,南北地方俗稱黃尾魚、黃姑子、黃梢等,屬鯉科,鯝魚鯝亞科。它的特點是頭尖吻鈍,口小,下位成弧形,下頜前有比較發達的角質邊緣,腹部在肛門前方有不明顯的腹稜。黃尾鯝魚身長側扁,腹部銀白色,背鰭灰色,其他各鰭均淺黃色,尾鰭呈麥黃色。體重一般在幾十克到幾百克。這種魚身白尾巴黃,在市場上默默無聞,在釣魚圈卻鼎鼎大名,黃尾鯝魚體長稍扁,肉質鮮美,用來紅燒非常美味!
黃尾鯝是淡水生長的中小型魚類,生活在江河、湖泊的底層。黃尾鯝魚外形漂亮,肉質鮮美,更吸引人的是,它野性十足,上鉤後衝擊力大,有很好的手感和刺激,因此越來越多的釣魚者偏愛垂釣黃尾魚。黃尾鯝的食性較雜,主要以天然水生昆蟲、浮遊生物、底生硅藻、綠藻、蘭藻等為主,是池塘水庫的清潔夫。
南方有一句口頭語:「麥子熟了,尾巴黃了」,就是指在四五月份、江南一帶小麥成熟時,正是黃尾鯝為了產卵需要大量進食的時期。所以這個時節是一年中垂釣黃尾鯝的頭個黃金季節,北方則因為氣候上的差異會有所推遲。每年大麥黃的時候,是釣黃尾鯝的最佳季節。黃尾鯝魚拉力極強,手感極佳,哪怕只有三兩左右的黃尾鯝魚,也能讓魚竿大彎弓,讓魚線噝噝作響。
黃尾鯝肉質細膩,魚味足。無論何種烹調方式都能做出好吃滋味的絕佳魚餐。下面來看看紅燒黃尾鯝的做法吧!
原料:黃尾鯝2條,食用油適量,鹽適量,生薑適量,大蒜適量,黃酒適量,生抽適量,老抽適量,紅辣椒適量,椒鹽少許,蔥花少許。
做法:
1、熱鍋後倒入油,量稍多,撒少許鹽,然後放生薑大蒜。後調到中火,放入魚,等一面煎黃後翻面。
2、倒掉多餘油,開大火,澆入黃酒,生抽老抽,稍加煮後,注入水,漫過魚身。
3、煮開後放入紅辣椒,繼續煮,加糖調味,在這個過程,不時用湯汁澆魚身。
4、等水不多時撒少許椒鹽和蔥花,出鍋裝盤就好。
黃尾鯝魚味鮮肉美,營養價值極高。這道紅燒黃尾鯝,吃起來非常美味,我可以吃3碗飯。小夥伴們,你喜歡吃黃尾鯝嗎?你釣過黃尾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