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1943年3月26日生於中國四川省重慶市,一個叫黃角椏的地方。1948年,她隨父母移居臺灣。可以說,這位臺灣女作家的一生是非常傳奇的。
三毛祖籍浙江省定海,據陳平家譜《陳氏永春堂宗譜》記載陳平祖上早期從河南遷往浙江。父陳嗣慶是成功的律師、母繆進蘭,陳平1943年出生於重慶,排行第二,有一個姐姐陳田心與二個弟弟陳聖、陳杰。姐姐陳田心比三毛大3歲。抗日戰爭勝利後跟著父母搬到南京,再遷到臺北。陳平在臺北入讀中正國民小學,1954年考入臺灣省立臺北第一女子中學。小時就喜歡撿拾別人丟棄的物品把玩,自得其樂。
1967年,三毛去了西班牙學習,後來又去了德國和美國。1973年,三毛在西撒哈拉沙漠定居並與荷西結婚。三毛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生命和愛似乎是現實和想像的結合。
「三毛不是美女,一個高挑著身子,披著長發,攜了書和筆漫遊世界的形象,年輕的堅強而又孤獨的三毛對於大陸年輕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像來估價都是不過分的」作家賈平凹對三毛的評價顯示了這位社會名流的人格魅力。
三毛在這一時期的作品有著純粹的文學風格的自戀,是樂觀、開朗、有趣的,她在報紙副刊中不斷的創作,在出版了《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記》和《哭泣的駱駝》等。在三毛的著作中,有許多關於荷西的記錄。
1979年荷西潛水事故發生後,三毛悲慟不已,沙漠承載著她對荷西的愛,她再次踏上了不尋常的路,為了追求自己心中那棵橄欖樹。此外,三毛影響了近兩代人,無數人渴望成為三毛,像她一樣四海為家浪跡天涯。1991年1月4日,三毛在醫院去世,享年4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