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小夥10年收藏數十張鳥籠 最好鳥籠可換輛寶馬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80後小夥10年收藏數十張鳥籠 最好鳥籠可換輛寶馬  
2015-03-10 16:05:53來源:揚州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年03月10日 16:05 來源:揚州晚報 

參與互動

(

)

趙先生收藏的象牙鳥籠

民國線刻老雜鳥籠

小葉紫檀鑲金絲繡眼籠整體

  ■記者 屠明娟

  核心提示

  揚州早茶中一向有提籠遛鳥的休閒文化,當年教場曾有一條雀籠巷,養鳥、馴鳥、逗鳥、遛鳥、喚鳥、賣鳥,記錄下揚州雀籠技藝的歷史繁盛。記者昨了解到,揚州一80後趙先生因從小喜愛養繡眼鳥,從10多年前就開始關注鳥籠,目前已從全國各地收藏數十張鳥籠,最好的一張鳥籠可換一輛寶馬三系車。

  很驚奇!見人拿鳥換籠

  上海無意接觸「南籠大師」

  家住西區的趙先生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常逛花鳥市場,開始只是玩,後因父親喜養鳥,他就跟著一起養,十幾年間,家裡的繡眼鳥都是他飼養。

  20歲那年,在上海花鳥市場看到有人拿鳥跟別人換了一個鳥籠,「就覺得很驚奇。」隨後,他無意中接觸到了「南籠泰鬥」顏虎金,「當年,他已70多歲了,做的籠子跟我平常接觸到的完全不一樣。」趙先生此後不僅喜歡養鳥,還會特別留意鳥籠的說法,「北籠是指北方的籠子,外形樸實,多為素籠;南籠多華麗,雕刻多。」

  收藏年份最早鳥籠

  民國制籠大師乾榮所制

  「後來,我收藏的第一個鳥籠就是顏虎金做的繡眼鳥籠。」趙先生介紹,他養的是繡眼鳥,正好配繡眼鳥籠,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當時花300塊錢買了這個鳥籠,「只在偶爾出門遛鳥時才拿出,遛過後就立馬收起。高檔鳥籠是沒法養鳥的,只有遛鳥時『顯擺』才用,圖個高興。」

  從那以後,趙先生就對鳥籠收藏產生了濃烈興趣。因關注鳥籠,他從泡論壇到加入QQ群,加上現在的微博、微信,認識了全國各地喜好收藏鳥籠的朋友。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昆明、瀋陽……趙先生常去淘貨或長眼力。「有一年去上海花鳥市場,遠遠看到一中年人提著幾隻鳥和幾隻籠子,仔細打聽才知,鳥和籠子都是對方家裡剛去世的老爺子的,他們一家沒人會養鳥,要一起賣掉。」趙先生告訴記者,他毫不猶豫地一口氣全買了,「我一眼看中其中一個鳥籠做工很好,像大師作品,買後才確定這是民國制籠大師乾榮所制,是目前為止我收藏年份最早的鳥籠。」

  10多年收藏數十張鳥籠

  最好的一張可換輛寶馬

  自唐朝以來,全國各地玩鳥已成氣候,而製作鳥籠到了清朝乾隆年間達到極盛。李鬥的《揚州畫舫錄》中就記錄有揚州人「好籠養」,揚派雀籠具有觀賞性、實用性、收藏性,當年揚州教場的雀籠巷應是雀籠製作業興隆的見證。

  目前,趙先生已從雲南、四川、上海等地收藏各式鳥籠數十張。他特意拿出私藏的一個象牙鳥籠,「幾年前,有人要拿一輛帕薩特跟我換,我沒肯換,現在可換一輛寶馬三系了。」

  「為買這些籠子,常常連夜開車去北京、廣州,就是為了確定在網上看到的到底是不是好籠子。」趙先生介紹,鳥籠很少有仿品,但老貨必須親眼看到,完整無損的與有瑕疵的或是主要部分有損傷的,價值完全不同。

  現在,趙先生專門用一個書房收藏鳥籠,取名「清沅軒」,「你看老竹子的顏色會越變越紅還有好的包漿,一般的竹子不到那個年份很難產生這種效果,竹子靠的就是『顏值』。」趙先生介紹,鳥籠的材質除了竹子,還有小葉紫檀、象牙等,有的簡約素淨,有的雕花華麗,主題包括十八羅漢、清明上河圖、西遊記等,最講究的鳥籠上面還鑲著金絲,這樣的籠子他也收了一張,價格也不亞於一輛寶馬三系。

  趙先生介紹,一個鳥籠由籠架、籠圈、籠條、籠門、籠抓、籠鉤、託糞板等部分組成,再細緻一點,還包括籠內的棲木、食罐和水罐等,「一個收藏級的鳥籠首先要看做工,其次看材質,第三看是不是大師作品,還有各種細節。」

  趙先生從一個鳥籠裡拿出一個鳥食杯,用一個手電筒對著杯子裡一照,杯子上的花紋立刻變得五彩透明,「這是青花玲瓏杯,是清朝景德鎮出品的,一個價值10萬元。」

相關焦點

  • 80後小夥10年收藏數十張鳥籠 最好鳥籠可換寶馬
    記者昨了解到,揚州一80後趙先生因從小喜愛養繡眼鳥,從10多年前就開始關注鳥籠,目前已從全國各地收藏數十張鳥籠,最好的一張鳥籠可換一輛寶馬三系車。  很驚奇!見人拿鳥換籠  上海無意接觸「南籠大師」  家住西區的趙先生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常逛花鳥市場,開始只是玩,後因父親喜養鳥,他就跟著一起養,十幾年間,家裡的繡眼鳥都是他飼養。  20歲那年,在上海花鳥市場看到有人拿鳥跟別人換了一個鳥籠,「就覺得很驚奇。」
  • 80後收藏數十張鳥籠 最好的一張鳥籠可換輛寶馬
    趙先生收藏的象牙鳥籠民國線刻老雜鳥籠小葉紫檀鑲金絲繡眼籠整體「南籠大師」顏虎金的早期作品:滿回文繡眼籠雲南百年老料滿雕清明上河圖畫眉籠雲南箇舊滿雕黃騰籠記者 屠明娟  核心提示  中國江蘇網3月10日訊 揚州早茶中一向有提籠遛鳥的休閒文化,當年教場曾有一條雀籠巷,養鳥、馴鳥、逗鳥、遛鳥、喚鳥、賣鳥,記錄下揚州雀籠技藝的歷史繁盛
  • 思維|鳥籠效應:遠離鳥籠,拒絕固步自封
    :遠離鳥籠,拒絕固步自封04:25來自安豆職說01心理學家詹姆斯有天和好友卡爾森打賭,他說:「我敢保證不久後,你會養一隻小鳥。」幾天後卡爾森過生日,朋友們都來為他慶祝,詹姆斯也來了,還帶了一支精緻的鳥籠作為生日禮物。卡爾森接過鳥籠想起前幾天詹姆斯說的話,就會意地笑了笑,說:「好你個詹姆斯,你還真想讓我養鳥啊?可惜最後你肯定會失望的,不過還是要謝謝你的鳥籠,我很喜歡他。」說完便將鳥籠掛在了自己的書桌旁。
  • 「鳥籠效應」的小故事
    鳥籠「鳥籠效應」又稱「鳥籠邏輯」。詹姆斯利用這個機會,送給卡爾森一個禮物,是一個精緻的鳥籠。這時,卡爾森笑著對他說:「我只把這個鳥籠,當作一件漂亮的工藝品,你就不要費勁讓我養鳥了。」可是從這件事之後,只要是有客人拜訪卡爾森,就會看到書桌旁邊的,那個空的精緻鳥籠。這些客人,看到之後,都會問卡爾森:「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的?」
  • 《三十而已》:王漫妮升職了,運用鳥籠效應,還你一個匹配的人生
    因為家中多了一個空花瓶,而去買了一束花;因為搭配買的新鞋子,重新買了一套衣服;在財務部幹了10+年,積累了很多工作經驗。鳥籠效應在職場上的表現當一個人期望進入職場後有所晉升時,就會為晉升這個鳥籠,匹配相應的努力;當一個人進入職場後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甚至沒有任何職場規劃時,就會渾渾噩噩只是混日子。
  • 全手工製作 古城鳥籠一個值10萬
    全手工製作 古城鳥籠一個值10萬 2013-06-19 09:38:15  來源: 成都日報  編輯: 申海娟  責任編輯: 申海娟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一隻鳥籠200萬 標價超黃金?
    張大興展示他的精緻鳥籠。至此,或為目前可查到的最早針對籠中鳥而作的吟誦,以此可推測,也就是說,中國籠鳥的發源,很可能是在18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  從清代以降,籠鳥文化日漸興盛,到今日,中國已經幾乎找不到一個沒有籠養鳥的城市。東南西北,時間賦予養鳥這一「閒人愛好」以沉澱,現在,籠鳥文化的主流方向,可分為京派、粵派、海派,以及年輕的川派。
  • 青島這個村莊做了500年鳥籠 年產鳥籠50萬個
    這裡的村民世世代代做鳥籠,至今做鳥籠的傳統已經延續500多年。如今,全村460多戶村民中,仍有300多戶從事鳥籠製作。近年來,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作為北方地區最大的鳥籠生產基地,大歐村的鳥籠生意也借著電商的東風越做越大,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以及美國、法國、新加坡、中亞等海外地區,每年能為村裡帶來2000多萬元的營業額。「張院的簸箕,毛子埠的升,大歐的鳥籠進了京。」
  • 臨安有群走勞斯萊斯定製路線的手藝人 專做鳥籠
    「製作鳥籠有很多講究,最看重的就是材料和工藝,製作鳥籠的材料就是竹子。」江紅星說,他們村裡雖然種植了不少竹子,但因砍伐間隙太短,質地不好,不適合做鳥籠。  做鳥籠最好選高山竹,海拔在400米以上,生長期5年以上,竹竿直徑12寸以上,竹節均勻,表面沒有色斑,竹皮清爽,這樣的竹子質地才好,便於保存。
  • 「鳥籠村」出非遺大師 製作鳥籠最高賣15萬元
    晉寧「鳥籠村」出了非遺大師 製作的鳥籠最高賣15萬元記者 期俊軍 通訊員 普婭婷 文 記者 劉筱慶 攝雲南網訊 今年文博會上,晉寧展區的兩個「非遺鳥籠」賣出了10萬元高價,它們都出自非遺大師楊春之手,他製作的雕花鳥籠中
  • 鳥籠世家手藝傳百年 如今月入幾十萬
    在陝西省西安市灑金橋附近的西倉鳥市,一個編鳥籠、賣鳥籠的攤點據說已經存在了上百年之久。如今,這個鳥籠攤點幾乎成為西安玩鳥圈子最熟悉的地方,愛鳥人士只要買了鳥,都會到這裡來挑個好籠子。11月24日,在西安市西倉鳥市,鳥籠攤的主人張師傅正在細心編制鳥籠,因為每天買鳥籠得人比較多,所以張師傅一個人幾乎編不過來。張師傅表示,編鳥籠的手藝是從他的父親那裡傳過來的,父親跟著爺爺清末明初就開始在這裡編鳥籠,賣鳥籠,算下來已經有一個世紀了。張師傅自己是三十多年前接過父親的手藝,開始在這裡編鳥籠賣。
  • 匠心貴州之鳥籠:千竹萬絲見奇巧
    在四百年的歷史長河裡,卡拉鳥籠不斷演化,如今已是造型各異、做工精巧的工藝品。卡拉鳥籠的手藝,也一直代代傳承著。爺爺和父親都會做鳥籠,王玉和很小的時候,就利用課餘時間給他們當幫工——破竹、拉絲、打孔。而後他又拜師村裡手藝最好的老匠人楊通元,直到學成出師。如今,這個鳥籠製作技藝傳承人,已鮮有精力製作鳥籠了,他連任二十一年村支書,一步步將鳥籠 " 蛋糕 " 從小做到大。
  • 圖文:鳥籠鋪開致富路-用竹子編制鳥籠
    圖文:鳥籠鋪開致富路-用竹子編制鳥籠   12月1日,貴州省丹寨縣卡拉村村民龍德芬在用竹子編制鳥籠。丹寨縣卡拉村13年前人均收入不足400元,人均口糧200多公斤,是全縣有名的特困村。
  • 老師自製鳥籠有意外收穫 半月逮住5隻老鼠/圖
    2月28日上午,長沙理工大學教師宿舍樓裡,剛回家的斌先生看著鳥籠裡一隻正四處躥跳急找出路的老鼠,有幾分小得意。「過年以後,這已經是第5隻了,而且個個又大又肥。」    自製鳥籠的意外收穫    斌先生說,年前自己跟朋友用鐵絲和木架做了一隻鳥籠,本來是用它在下樓遛彎的時候捉斑鳩玩的。沒想到,斑鳩沒捉到,倒是抓到了幾隻人人喊打的老鼠。
  • 精品鳥籠身價不菲
    在不久前舉行的一次拍賣會上,有一隻唐雲自用竹鳥籠,估價2萬元至3萬元,成交價為20.7萬元。與一般鳥籠相比,這隻鳥籠最大的特點就是其上有唐雲在籠邊繪的桃花圖、遊魚圖,江寒汀在籠頂繪的石榴圖,蘇淵雷在籠邊書寫的行書。拍賣市場上,鳥籠的最高價已突破千萬元。
  • 電商之風颳到即墨大歐村 大歐鳥籠遠銷海內外
    吳金昌說,如今大歐村460多戶村民中,有320多戶從事鳥籠製作。年產鳥籠50萬套,價格在數十元到上萬元不等。  一個鳥籠從原料到成品需要經過100多道工序,每個步驟都包含著複雜工藝和精雕細琢。框圈的「加料蒸煮撤漿」是鳥籠製作的核心技藝,蒸煮時間的長短、火候把握及蒸煮的工序都十分考究。「大歐鳥籠大多是竹籠,選料以江西、安徽出產的上好楠竹、慈竹等為主,也有梧桐木、檀木作為輔料。」
  • 揚州宮廷鳥籠大師攜作品參展 鳥籠鉤上雕刻三國故事
    昨日,記者從486非遺集聚區了解到,揚州宮廷鳥籠大師王玉生也受邀參展,帶去了他所製作的精美宮廷鳥籠。最新款宮廷鳥籠首次亮相揚州大師現場展示雕刻技藝揚州工藝美術大師王玉生告訴記者,此次他不僅攜帶了自己的代表作赴澳門,還現場展示了仿雍正年代的黃豆豆鳥籠門花雕刻技藝,「展覽現場參展者眾多,他們滿懷新奇地體驗了揚州傳統的宮廷鳥籠工藝,展示區域每天人氣都非常旺。」
  • 涿州範陽文化園大型鳥籠展積極籌備中
    為了能讓大家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同時為大家能夠有更多更大驚喜,鳥籠鳥具協會、範陽文化園、鳥籠鳥具組委會、全體鳥籠藝人正積極參與,研究活動細節,後期逐步對外予以說明補充。第一排左起:春竹坊創始人——史德春、鳥籠鳥具協會會長——葉冠林、範陽文化園董事長——李廣春、張記手工坊——張京、御竹園——劉建偉第二排左起:羅寧、羅偉光、謝蘭軍、藝德堂——沈東、朱士良第三排左起:孟鑫漆藝——孟鑫、籠之魂——張勝利、靈芝竹苑——尤阿朋、史德偉、於紅永、於大維
  • 一隻鳥籠十幾萬元 上海鳥食商在杭覓得商機
    一看遇上知己,李先生的話匣子也打開了,「這個鳥籠是象牙包金絲,掛鈎是清朝的鐘民鉤,光一個鳥籠就值十幾萬元,應該是這次大會中最好的一個了。」  也許是為了配合一下主人,籠中的「秀眼」(杭州話叫「竹葉青」)滴溜溜唱了一大串,潘榮根拍手稱讚,「這隻鳥不錯,它心情好的時候,絕對可以唱上五六十個字。」  知音難覓。
  • 鳥籠造句和解釋_鳥籠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鳥籠(niǎo lóng)。養鳥的籠子。[艾蕪《石青嫂子》:「校長室的廊下,掛起了鳥籠。」]鳥籠在教材中的例句:1、我便用吊蘭長長的、串生著小綠葉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4、珍珠鳥)2、我把鳥籠掛在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