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記者陳鍵興)1946年,在中國人民取得抗戰勝利、臺灣回歸祖國懷抱一周年之際,臺灣同胞曾自發組成「臺灣光復致敬團」赴祖國大陸拜謁黃帝陵。時隔六十載,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10日在此間舉辦座談會,紀念這一充分表達了臺灣同胞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重要歷史事件。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名譽主席、全國臺聯名譽會長張克輝出席座談會並講話。88歲高齡的原「臺灣光復致敬團」秘書林憲親身經歷了60年前的那段歷史往事,他是這次組織「臺灣光復致敬團」後人重返祖國大陸拜謁黃帝陵的發起人。林憲在座談會上表示,由於對李登輝提出扭曲歷史的所謂「兩國論」感到憤怒和憂慮,他產生了組團重往黃帝陵拜謁的想法。他說,當年林獻堂先生率「臺灣光復致敬團」抵達南京後即發表談話說:「如交通便,並擬前往西安,謁黃帝陵,拜告以臺灣六百萬炎黃子孫,二千三百餘方哩版圖已歸祖國,藉表臺灣同胞拳拳之誠,是為本團之唯一任務。」60年前,「臺灣光復致敬團」已祭告軒轅始祖,見證了臺灣人民與土地「已歸祖國」,又何來「兩國論」、「一邊一國」論、「臺灣地位未定論」。
原「臺灣光復致敬團」成員林為恭之子林佾廷說:「在臺灣島上的臺灣人也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們臺灣人家裡的神主牌位仍然告訴著子子孫孫,我們是原鄉人。我們深信,隨著大陸改革開放的不斷進步和臺灣人民的覺醒,『臺獨』終將成為歷史的泡沫。」
居住在大陸的臺灣同胞林為民在發言時說,讓我們重溫林獻堂先生在代表「臺灣光復致敬團」發表談話時提到的那句話:光復後已覺有可愛護的國家、可盡忠的民族,永不願再見到有破碎的國家、分裂的民族。
10日下午,「原『臺灣光復致敬團』後人謁黃帝陵團」成員前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11日,「原『臺灣光復致敬團』後人謁黃帝陵團」一行將赴陝西祭拜黃帝陵。
新聞資料
臺灣光復致敬團
1946年,在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臺灣光復一周年之際,為了表達臺灣同胞回到祖國懷抱的民族感情和認祖歸宗的情懷,增進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消除歷史隔膜,臺灣知名人士自發組織了「臺灣光復致敬團」,赴祖國大陸進行拜謁黃帝陵等一系列活動。
「臺灣光復致敬團」成員包括了林獻堂、李建興、鍾番、林為恭、姜振驤、黃朝清、葉榮鍾、林叔桓、張吉甫、陳逸松、丘念臺、陳(火加斤)、林憲、李德松、陳宰衡等15位來自島內各界的知名人士。
「臺灣光復致敬團」赴祖國大陸的具體活動內容有:拜謁中山陵、晉謁當時中央政府要人、獻金撫慰抗戰陣亡將士家屬、充實教育設備、恭祭黃帝陵。「致敬團」於1946年8月29日抵達上海,10月5日返回臺北,共在祖國大陸活動37天,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受到大陸同胞的熱烈歡迎。
「致敬團」在由西安赴黃陵縣祭陵途中,因雨受阻,於1946年9月12日在耀縣中山中學的體育場舉行了遙祭黃帝陵祭典,宣讀祭黃帝陵文,奉告臺灣已經光復,表達600多萬臺灣同胞重歸祖國懷抱、認祖歸宗之意。林獻堂在代表「致敬團」發表談話時說:「光復後已覺有可愛護的國家、可盡忠的民族,永不願再見到有破碎的國家、分裂的民族。」
(記者陳鍵興)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