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蓋屋多個角,子孫恐世勞,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2021-01-07 小小嬴政

「蓋屋多個角,子孫恐世勞」,這是一句關於農村建房的俗語,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給大家普及一點關於中國古建築的知識。在中國古代,建築講究的是四個字,天圓地方。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古建築,例如故宮裡所有房屋,都是按照天圓地方的標準來建的。具體來說,就是整個房屋結構呈現明顯的四方形結構。這和歐洲的一些古堡或者莊園的房屋不同,歐洲人的一些古建築是圓形或者不規則形狀的。

中國古建築之所以要蓋成四方形,就在於中國人認為,房正則人正,房不正則人不正。一個人常年呆在不規則的房子裡,初期確實會覺得有新鮮感,但是時間長了,房屋會對人的大腦產生影響,使人的思維變得混亂。

而方正的房屋則不同,呆在裡面的人會覺得神清氣爽,有種正大光明的感覺。所以大到宮殿,小到普通農家,建築時都是遵循這個理念。如果有人想特立獨行,在蓋房時多弄一個角,那麼就會破壞房屋整體的方正結構,這種人的子孫恐怕後世不會有好報的。

話又說回來,農村為什麼有些人一定蓋屋要多個角呢?可能是出於實用性的考慮吧。比如說,多出來的這個角落,他們可以用於做儲物間,或者放放雜物等等。而且有些人在蓋房時,並不完全是按照圖紙來的,比較隨意。

當修建到某個地方時,他覺得可以在這裡另加一個小型的房屋,於是就叫工人去做,也沒有考慮其它的方面。畢竟農村的民房不像宮殿那樣有嚴格的監管,都是自己在做,自己覺得哪裡合適,隨時可以修改,至於古話說得有點嚇人,靈不靈驗就天知道了。

農村人一直覺得,這種整齊劃一,四四方方的房子能夠給自己的家庭帶來無盡的財氣和福氣。我們不能理解,為什麼外國人喜歡把建築弄成不規則的形狀?不規則的房屋住得舒服嗎?可能這就是文化之間的差異吧。

我們認為,天圓地方才是最好的,不規則的房子勢必將來會對我們的運勢和財氣產生重大影響。搞不好子孫一輩子受到影響,沒有發財的命。哪怕是直到今天,農村人建房依然是堅持這個古老的理念。中間是廳堂,廳堂前供祖先牌位,兩邊是廂房,廂房用來住人,後面是廚房。

這種排列十分錯落有致,從人體工學的原理上來說,也不會導致自己的思維變得混亂。而在城市裡,如果你注意一下就會發現,開發商建房子現在也是遵循這種理念。不僅小的單元是按照四方形來設計的,就是大的格局,即棟與棟之間的排列也是按四方形來排列的。

這是因為中國歷史文化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十分深遠,已經入腦入心了,誰也不會喜歡那種奇形怪狀的房屋。記得日本推理小說家島田庄司有一本小說,是寫發生在一座斜屋裡的犯罪事件,名字就叫《斜屋犯罪》。出現在文藝作品中,不規則的房子確實讓人覺得新鮮,但是真要是出現在現實生活中,那就會讓人很不舒服了。

相關焦點

  • 看到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的下半句,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俗語作為中華民族5000年發展出來的熟語之一,作為一種約定俗成並且廣泛流行,而且形象精煉的語句,來表現出生活中的一些哲理或者說是道理。一般情況下俗語都是朗朗上口的,都是老人的智慧千年流傳下來的,所以一般都會說個「老話說得好」,今天這句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也是很有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七死八活九歸家」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特別是俗語文化,許多年輕人對此已無人問津,他們認為俗語是傳統文化的糟粕,因此對俗語的情感漸行漸遠。其實,俗語是老祖宗在生產和生活中總結的智慧結晶,細細的品味俗語,就會發現俗語簡練而形象,凝練而深刻,風趣而詼諧。並且包羅萬象,比如說有關獵漁稼穡的,也有關批駁警示的,有關生活經驗的,也有人情世故的。今天咱們就來聊聊下面這則俗語「七死八活九歸家」啥意思?教人如何防「洋辣子」,受教了!
  • 俗語「男人要闖,女人要浪」,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依然適用
    我們拋開那些見於書本的名人名言不談,單就口口相傳,至今不衰的民間俗語,其所囊括的學識和真理,就很值得我們細品和揣摩了。俗語雖起於民間,卻是生活真理的典範,語句雖直白無修飾,卻是包含了生活百態。它們都是老祖宗一步一個腳印地歸納總結,並由後人一步步實踐證明出來的人生精髓,是時間驗證下的產物,更是祖輩先人智慧的體現。
  • 清明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是何講究?老祖宗的警世良言
    農村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是何講究?老祖宗的警世良言在我們這片中華大地上,民族眾多,百裡的風俗不同,喪葬的習俗也各不相同。回到那個時候不僅去世的人是要進棺材裡安眠,還要圈出一塊大面積的風水寶地,來供養逝者在凡間的軀殼。
  • 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例如他們會認為「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什麼意思呢?意思是如果一個人的手指不僅短而且粗的話,那麼這個人就一定是個忙人,而且忙得一生都停不下來。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其實是沒有道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的手指實際上生下來就已經註定了的,跟命運毫無關係。
  • 古人云「好男有毛不過三」,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中華歷史源源不絕五千年,其中最珍貴的東西,就是一代一代歷盡滄桑的老人家的智慧。而這些智慧,大多通過現在在農村流傳的俗語傳世,這些俗語易於傳播,我們每個人大都會念那麼兩句。而俗語的流傳之廣也就從側面正面了俗語中為人處世智慧的正確性。
  •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啥意思?小孩出生時間有什麼說法?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啥意思?小孩出生時間有什麼說法?在中國的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的,有些人覺得這些俗語就是說說而已,又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並沒有可取之處,但是有些人覺得,這些是古人的生活經驗所得,能一直千年延續,就肯定是有道理的,所以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其中也是蘊含了非常多的道理的。尤其是在農村裡,村裡老一輩的老人們,經常會用俗語來說話或者代指,我記得有一句俗語就叫做: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長見識了
    為此,明代鬼才馮夢龍收集了來自民間的各類俗語,涉及教育、生活、為人處世、家庭親情、經商等領域,組合成《智囊全集》,並做出詳細的白話文說明。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想必大家聽說過,便是「富不添丁,窮不添女」。這句俗語表面意思貌似很好理解,可深刻的內涵搞懂,則是需要仔細研究一番。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古人的智慧之談,不可小覷。
  • 俗語「有錢難買天降雨,雨雪臨墳出貴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古人眼裡,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他們覺得人死之後會去另一個世界生活,逝者會在另一個世界保佑自己的後代子孫。之所以會庇佑子孫,主要是子孫後代對待逝者的方式讓逝者感動了,逝者的淚就好比是雨雪,最終都灑在了墳上。如果延伸一下,雨雪打在墳上,也能體現出後代子孫的孝順。當然了,放在現代來講,這就是一個迷信,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大自然千變萬化,不是人類想什麼就會來什麼的。
  • 農村俗語「寒露雷聲發,大旱一百八」是什麼意思?蘊含什麼道理
    文/青夕農村俗語「寒露雷聲發,大旱一百八」是什麼意思?蘊含什麼道理?現在如果要想知道天氣氣溫怎麼樣,大家去看天氣預報之類的就能知道了。可在過去科技還沒有這麼發達,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預測天氣的時候,人們是怎麼判斷天氣變化的呢?人類的智慧和才能永遠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過去的人們更是聰明,這點事兒還是難不倒他們的。
  • 俗語:前高后窪,不孤就寡,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而在這其中,也衍生出了不少的俗語,例如「前高后窪,不孤就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大概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來講述,第一個方面就是房屋本身不能前高后窪,所謂的窪也就是低。蓋房怎麼會出現這樣情況呢?沒有經歷過農村建房的人可能不清楚,農村人房子一般都很大,所以沒有辦法同一時刻全部修建完成,得分開來修。
  • 俗語:人過三十不學藝,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人過三十不學藝」?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就是指農村人過了三十歲以後就不再學習新的手藝了。這句話有道理嗎?要分時代來看,在過去的農村,人們生活困苦,一般是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跟著家裡的長輩學習各種手藝,到了而立之年,手藝正好發揮作用,可以用來養家餬口。
  • 農村俗語:「不說36、不提73、不講84」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農村俗語:「不說36、不提73、不講84」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莊子曾言道:「睡下可起,為生,不可起,為死。如此,是大恐怖」,自呱呱落地之始,死亡便伴隨著人的成長直到最後迎接死亡,儘管這一過程是必然,但大多數人是無法接受的。
  • 俗語:一旋人,二旋鬼,三旋兇過鬼,什麼意思?看看你幾個旋!
    大家好,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已被小編的華麗文採吸引了吧,你一定要成為小妹的鐵桿粉絲哦~俗語是我們中國的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燦爛遺產,我們應該加倍珍惜它的存在。它同樣也是中國悠久文化的代表,映射著古代百姓的生活狀況,蘊含著古代百姓的智慧。
  • 俗語「男怕水蛇腰,女怕小噘嘴」,老祖宗的識人術,都是經驗之談
    俗語「男怕水蛇腰,女怕小噘嘴」,老祖宗的識人術,都是經驗之談在民間就有這樣的一句話,說「別看你識幾個字,就當自己是個文化人」,實際上這句話說得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當是能夠看到,很多真正的一些個智者,往往他們是比較低調的,反倒是一些個無能之人,總是喜歡在誇誇其談
  • 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流傳著許多的俗語,這是先人們智慧的結晶。有些俗語不僅是勸世良言,導人向善;也有些俗語透漏了人情世故,也教會了我們如何生活!對於農民來說,人生不易,前路坎坷,而在人的一生中「何以安家」至關重要,也是在成家立業前需要邁過去的一道彎,在農村,房屋建造有講究,其中就蘊含了多條俗語,今天我們簡要說下以下三則。
  • 古人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如今仍然適用
    我們經常有聽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這句俗語,其實這就是古代百姓教育自己孩子時經常說的話,雖然說現在看來屬於迷信的說法,但是窺見其中蘊含的道理,也是有著很好的警醒意義的,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含義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總結吧。
  • 俗語講:「春宵一刻值千金」,其實下半句才是重點,老祖宗的智慧
    尤其是蘊含著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老話,涵蓋了農村的方方面面。這些俗語對為人之道、農事生產、生活細節、諸事宜忌等方面,都有涉及。看似簡單的俗語,傳承下來的是老輩人的經驗結晶,更是生活智慧的歷史沉澱。古人把發生過的總結成經驗智慧,濃縮成一句話,生動易懂,不過在社會發展中一些俗語慢慢不被人記得,大家記得大概,不記得全部,但其實很多不被記住的才是精華。
  • 俗語說「餵狗別餵飽」,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來自老祖宗的忠告
    ——陳繼儒《幽窗小記》01在我國民間地區,流傳著很多俗語,雖然聽上去有些粗俗,但是蘊含的道理很深刻。作為老祖宗的忠告,如果學到其中的意思,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很多人家都會養狗,但是農村和城市不一樣,農村養狗主要是讓狗看家護院,防止家裡被人偷,而城市養狗一般都是寵物狗,平時帶出去溜溜,算是一個玩伴。這句俗語裡的狗主要是指的農村地區。那麼為何這麼說呢?主要有三點原因。
  • 俗語:「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都是老祖宗經驗之談
    從古至今,老祖宗們給我們留下了各種各樣的老話,尤其是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它是古人歷經千百年來留下的生活經驗智慧,讓現在的人們學以致用。所以來說這農村俗語也教會了我們一些大道理,在前進的路上也少走彎路。那麼,老祖宗說,「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到底蘊含何深意呢?全是老祖宗們的經驗之談!俗話說以貌取人,我們觀察一個人除了他的身形打扮,言行舉止外,首先看到的還是他的臉。那麼臉上最重要的器官是什麼呢?眼睛,鼻子,嘴巴。而「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為什麼說男人要先看鼻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