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裡的秋蟲總動員:素輝如水夜風輕,樓外秋蟲側耳聽

2021-01-08 詩詞軒

本期題目:

秋天來了,我們周邊的景物正在變化著原有的色彩和結構,不起眼的小蟲子們也在悄然變化著,螢火蟲的燈不再明亮了,蝴蝶的翅膀變色了,蟬的叫聲更悽切了,螞蚱的彈跳力不夠強了……;而布袋蟲開始做繭過冬了,螳螂為了後代,把大刀砍向了配偶……;而蟈蟈正當肥碩,蟋蟀正當歡快……。

本周就任選一種秋天的蟲子,寫一首七絕。可以專寫一種秋蟲,詠物感懷。也可以以某種秋蟲起興,借物抒情。也可以感事感時,一筆帶到某種秋蟲。

1、蟋蟀

文/我愛我家

素輝如水夜風輕,樓外秋蟲側耳聽。

四十年前恍然見,群童喜覓一聲聲。

【路遠修 #1】為四十年後側耳聽點個讚。

【爾玉1】臨韻通押,庚青韻。通暢可讀。畫面感很強。

【一江春水評1號】由蟋蟀聲引起對兒時回憶。親切感人。投一票。

【一砂妄評 1】這是一首懷舊詩,輕鬆自然,不帶斧鑿之力,卻又頗有回味。

【雪花 選1號】秋夜美如畫

【解之以動 1#】能引起共鳴。

2、初秋登高

文/明茶居

高樓憑倚望蕪城,樓與蕪城仿佛平。

城市囂塵飛不到,詩心閒入暮蟬聲。

【逍遙白 2號】詩風清新,詩意閒適。喜歡。

3、詠蟬

文/真乾

渴飲清風飢食露,三年蟄伏土層住。

一朝蛻變成鳴蟬,響遍山林站高樹。

4、初秋夜

文/風雨同心

素箋堆緒近三更,夏日情懷理未成。

明月呼來驅促織,休潛窗下釀秋聲。

【我愛我家 4號 】只第二句不好

【桃子評4】喜歡結句,投一票。

【逍遙白 4號】呼明月驅促織,真奇思也!夏日情懷猶未理成,而蟋蟀已釀秋聲,教人情何以堪?

【章早早評:4 】 起承轉合流暢,構思巧妙,有餘味。

【雪花 選4號】婉轉有趣

【4號 小雅】讀到這首詩總能想到自己 喜歡在清淺的夜晚一個人看書寫字 做自己喜歡的事 不理會一切的與我無關

【倉西閒客:4號】流暢有味,好詩。

5、秋夜

文/倉西閒客

夜深蟋蟀尚宵徵,復起移簾看月明。

猶是周公尋不見,蟲聲陪我到三更。

【明茶居5】真實動人,敘事自然流暢。

6、秋蚊子(新韻)

文/玄影衣

腿細身嬌夜裡忙,橫行全賴嘴一張。

秋風今已敲窗起,看爾還能幾日狂。

【雪花 選6號】生動形象

【解之以動 6#】有深意。

相關焦點

  • 秋蟲 - 秋蟲_美文_中國甘肅網
    秋蟲或趴在枯竭的枝幹上,或鑽在泥土的縫隙裡,或藏在泛黃的草叢裡,一片天籟,報告著秋天的信息,彈奏著最原生態、最自然、最可親的音律。正如韓愈所說:「以蟲鳴秋」,四個字道盡了秋的清泠和明澈。  「秋」字的甲骨文即蟋蟀之類秋蟲的象形。有學者釋之:「古人造『秋』字,文以象其形,聲以肖其音,更藉以名其所鳴之季節曰秋。」
  • 秋蟲呢喃古詩詞
    我們常說秋蟲唧唧,這蟲聲卻並不盡如此。它們或明亮,或低沉;或柔婉,若剛健;或隱約,或清晰,就像一部音樂的多個聲部,共同組成了一個美妙而華美的樂章。    最先表現秋蟲的當數《詩經·國風·召南·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聽啊,那蟈蟈在蠷蠷叫;看啊,那蚱蜢在蹦蹦跳。沒有見到我心上的君子啊,我憂愁又焦躁。秋蟲鳴叫,是它們在尋找配偶呢。
  • 秋蟲的地方
    其實這一物候的先知者是秋蟲。下班回家,燈光下,小區花壇裡蟋蟀異常地活躍和繁忙。它們蹦跳著,扇動著靈動的翅膀,唱著秋天的頌歌。高亢嘹亮的歌聲此起彼伏,似在演出二重唱,蹦跳的身影,又似參著跳高或跳遠的運動會,因了它們,小區陡增田園般的趣味。仔細諦聽,遠遠近近、徐徐疾疾,整個大地猶如在彈奏著一支生命的琴、歡樂的琴和富有秋韻的琴。
  • 郊外的家:秋蟲又開始鳴叫
    如果有特寫鏡頭將某一隻秋蟲拉近,你看著它認真地歌唱的樣子,看著它全然不知自己正在被觀看的自然而然的狀態,就會有一種人類童年的渾然,有一種生命之初的完全順乎自然。何以很多人一定要在秋天冬天裡玩鳴蟲,除去聲響的享受之外,另外的內在邏輯大抵就在這裡。
  • 【詩心齋文學詩社】同題現代詩《秋蟲夜吟》詩作集萃(總第009期)
    秋蟲夜吟  禹琴/黑龍江  夜是那麼恬靜  月光如水流星如螢  淡雲如絮擦拭著淡藍的天屏  平湖如鏡嫦娥倒映  岸柳多情弄影奇蹟真的發生了  接收到了同頻的蟲鳴  我禁不住肆意地想  是去年那群蟲回來了  它們也和我一樣 太迷戀這一角夜空  輪迴 也要找尋遺失的夢  我雖聽不懂這秋蟲絮語  但身浸這鏗鏘的旋律裡  尋不到半點傷情  古人常吟秋蟲慘  怎知鳴秋是壯行  唱出斑斕
  • 秋聲賦之秋蟲、鄉音、秋思……
    我心想,籠子做的好,蟈蟈叫的好,關鍵是聽厭了城市嘈雜的聲音,喜歡聽來自鄉野的聲音。於是便買了一隻蟈蟈回家。掛在家裡一盆君子蘭花上,餵它菜葉子。從此蟈蟈在我家裡安了家,每天晚上,它都差不多叫一小時,伴我讀書、寫作、入眠。過了一個月,由於家人的反對,我將蟈蟈帶回五原縣鄉下老家,讓母親幫助養著。後來,母親把它放歸田野。如果沒有意外,此時它應該加入了眾多秋蟲隊伍,在秋野裡合唱呢。
  • 「詩詞鑑賞」秋夜,在古詩詞裡聽秋蟲高歌!
    秋夜,微涼,蟲鳴陣陣,或高或低,或急促或平和,如一曲優雅的鋼琴曲!秋夜聽秋蟲鳴吟,閉目靜享這一純淨的時光,這一刻,清澈而純粹,內心靜謐如水,接近一種禪意的人生。秋夜,在古詩詞裡聽秋蟲高歌!秋蟲唐-白居易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裡。
  • 中華好詩詞|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賞析:《相鼠》大約是《詩經》裡罵人最露骨、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此詩明則描述老鼠,實則是統治者用虛偽的禮節以欺騙人民,人民深惡痛絕,比之為鼠,給予辛辣的諷刺。2《小雅·巧言》節選蛇蛇碩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彼何人斯?
  • 新世界:有徐允諾的地方就有蟈蟈 老北京民俗「冬養秋蟲」是劇情...
    新世界:有徐允諾的地方就有蟈蟈 老北京民俗「冬養秋蟲」是劇情發展的伏筆時間:2020-02-17 12: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世界:有徐允諾的地方就有蟈蟈 老北京民俗冬養秋蟲是劇情發展的伏筆 正在熱播的諜戰大劇《新世界》,一個最大的看點就是它的京味。
  • 蟋蟀入詩,秋味轉濃:秋蟲錯解孤人意,只把歡歌誦夜長
    秋蟲錯解孤人意,只把歡歌誦夜長。【桃子評16】本詩很好,但是題目是不是可以在酌。投一票。【爾玉16】愁思滿滿。小中見大。【一江春水評16號】為思鄉之情投一票。【章早早評:16】三四兩句略作修改為:秋蟲不解離人意,只顧歡歌徹夜長,感覺更好些,個見[愉快]【古道松風:16#】章法合理,脈絡清晰,語言流暢,轉合句無理而妙!17、蛇(新韻)文/古道松風纏繞施毒萬物驚,行巖攀樹亂殺生。秋冬時運寒風凜,密洞蟄伏怕鼠逢。
  • 選一種秋蟲,寫一首七絕:織娘早嫁河西去,夜夜聲聲更促誰?
    可以專寫一種秋蟲,詠物感懷。也可以以某種秋蟲起興,借物抒情。也可以感事感時,一筆帶到某種秋蟲。7、初秋文/心天一色伏暑蒸騰雨化煙,河光倒柳隱鳴蟬。石橋暮色烘如火,知了悲歌泣九天。8、蟬文/一砂聒耳高枝怨夏長,爍金流火勝晴光。煩蟬豈是無能輩,萬口滔滔欲鬥霜。
  • 秋蟲六憶(4)
    北方名盆,高中讀書時開始購求,迨肄業研究院,因不再養蛐蛐而終止,前後不足十年,有關知識見聞,於幾位秋蟲老宿相比,自然相去遠甚。秋蟲老宿,近年蒙告知盆罐知識者有李桐華、黃振風兩先生。桐華先生謝世已數載,振風先生則健在,惟十年浩劫,所藏名盆已多成瓦礫矣。北京盆罐為養家所重者有兩類,亦可稱之為兩大系列,即"萬裡張"與"趙子玉"。萬裡張鹹知制於明代,底平無足,即所謂"刀切底"。
  • 九首詩詞,走近霜降,帶你告別秋天最後一個氣節
    很多詩人喜歡借秋天表達哀愁,融入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因此也成就了許多千古傳唱的詩詞佳作。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九首詩詞,走近霜降,帶你告別秋天最後一個氣節。1.《泊舟盱眙》(唐·韋建)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鄉國雲霄外,誰堪羈旅情。2.
  • 老北京人愛養秋蟲,養蟈蟈兒者居多,挑選起來有何講究與樂趣?
    老北京人喜歡養秋蟲,像蟈蟈兒、蛐蛐兒、油葫蘆、金鐘兒、秋蟬等都常見,但以愛養蟈蟈兒的居多。那時一過立秋,胡同裡就出現賣蟈蟈兒的了。小販們在城外田間草叢中,尋聲捕捉鳴叫的蟈蟈兒,裝在大籠子裡。回到家,用秫秸杆或麥秸編成各式各樣的小籠子,在封口前把蟈蟈兒放進去,一籠兒裝一個。
  • 雷雨都休眠 還要熱三天 秋蟲開始鳴叫 秋天還會遠嗎
    買蟈蟈  放個彈簧讓蟈蟈叫得更好聽  秋蟲開始鳴叫 秋天還會遠嗎  今年夏天有點不一樣,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北,就連北極都出現了30℃以上的高溫天氣,韓國和日本8月初以來同樣遭遇高溫炙烤,北美大陸也持續被「燜燒」。那麼杭州呢?
  • 王世襄:秋蟲六憶
    天上滿天繁星,地裡遍地蟲聲,蛐蛐也亂叫一氣,分辨不出哪個好。即使聽到幾聲響亮的,也聽不準在哪裡叫。加上道路不熟,不敢拐進岔道,只好順著大車道走。走了不太遠,來到幾棵大樹旁,樹影下黑呼呼的看不清楚。手電一照,原來暴雨順坡而下,衝成水口,流到樹旁窪處,匯成積水。水已乾涸,坑邊卻長滿了草。忽然聽到衝成水口的坡上,叫了幾聲,特別蒼老寬宏,正是北京冬蟲養家所謂"叫頂兒的"。我知道一定是一個翅子蛐蛐。
  • 人間最美是清秋,靜對一山一水的月光,靜聽秋蟲的啁啾,山水清音
    《捎一片紅葉》文/韓星夢裡 常常相遇久別的你 秋雲如絲秋風飄起 紅葉染紅了 天和地走進楓林 無處不詩意拾一片紅葉快遞 遠方的你情似火 葉如詩勝卻 千言萬語今夜那窗外的紅葉等著你寫於二O一九年十月四日清秋,是明淨,是絢爛,是埋藏在歲月風骨裡的溫潤與美麗。沒有哪個時節,能像清秋時節這樣惹人動情。
  • 王世襄在書裡這樣說
    ——秋天,嫌它叫得吵人,如今卻要把它養在錦囊裡。整個臘月它都一直在叫,已經叫到了春天、融入了迎春樂曲。當然,這些蟈蟈兒是人工孵化的。乾隆皇帝也寫過一首《詠絡緯》詩。詩中說:「群知絡緯到秋吟(誰都知道蟈蟈秋天鳴叫),耳畔何來唧唧音(此時為何聽到蟈蟈的叫聲)?」他在這首詩的序中對此作了註解:「皇祖時,命奉宸苑使取絡緯種育於暖室,蓋如溫花之能開臘底也。每設宴,則置繡籠中,唧唧之聲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