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的家:秋蟲又開始鳴叫

2020-12-05 東方連話

梁東方

即使是伏天也依然寒涼的早晨,帶著潮溼味道的大地氣息源源不斷地從窗口湧進來,像是窗口有一部巨大的空調,這部空調以外面整個天地為外掛,逐一向人間所有的窗口輸運著強大的清涼;一起湧進來的,還有嘀嘀嘀、唧唧唧、咕咕咕的秋蟲之聲。它們在即將立秋的時候,還只在黎明時分才能找到這樣可以提前發揮一下自己秋天的合唱本領的時間段。每一隻蟲子的叫聲都很渺小,但是它們聯合起來還是可以在早晨的安靜裡形成一種分明可以聽到的很大規模。

奇特的是,在這樣很大的規模裡,你依舊可以分辨出它們之中那些單獨的叫聲來,有的高亢一下,有的低沉一下,有的持續高亢,有的持續低沉,高處的樹枝上嘶啞的蟬鳴摻和進來,也絲毫不能有損於這種秋蟲鳴唱的總體恢弘氣勢。而從這無數的聲音裡,你能想像出它們每一隻伏在莊稼地裡唱歌的渺小而認真的樣子。由這宏大聲音分解開來的想像之間裡,一定會有密集恐懼症患者們不願意見到的萬千秋蟲側身整個大地的畫面;不過給我的感覺,卻是爽利和愉悅。我會在將醒未醒的夢裡微笑,我會在繼續睡一會兒的誘惑裡欣然聆聽著起床,小心著不發出任何聲響,以免影響了這盛大的秋蟲之鳴。

秋蟲之聲,和風聲雷聲雨聲雪聲一樣,和鳥鳴狗吠牲口叫一樣,作為自然界的聲響,勝過人間的所有音樂。它們的齊奏和獨唱,它們的間歇和持續,它們無所不及又全無規律的立體全息分布方式,都像是完全偶然的無心插柳之作,但是也都無與倫比地精巧準確不可有任何更移。它們作為宇宙規律的一部分,攜帶著人類最初也應該一樣擁有的美與和諧的密碼,只是當人類已經將那密碼丟失了的時候,它們才以自己的固有形式在予人以令人豔羨的召喚。

如果有特寫鏡頭將某一隻秋蟲拉近,你看著它認真地歌唱的樣子,看著它全然不知自己正在被觀看的自然而然的狀態,就會有一種人類童年的渾然,有一種生命之初的完全順乎自然。何以很多人一定要在秋天冬天裡玩鳴蟲,除去聲響的享受之外,另外的內在邏輯大抵就在這裡。

所謂秋蟲,主要是蛐蛐、蟈蟈、螞蚱、黃蛉、金蛉子、油唧呤、叫咕咕、金鈴子、竹蛉等等。它們鳴唱的器官往往也不是歌喉而是翅膀的快速震顫。它們跳躍奔竄在草棵瓦礫之間,喜歡複雜地形的掩護,喜歡潮溼蓊鬱茁壯肥厚的植被遮擋;它們既是其他動物的食物,也在這個季節裡獲得最多的營養。

秋蟲最活躍的時候往往會因為趨光性而跑到人類生活的現場裡來,它們不知道怎麼就能來到你的窗前甚至床下,會在地板上突然蹦跳飛舞著走過。因為個大肉多,是雞的最愛。因為叫聲好聽,又是秋蟲妮儂愛好者們打著手電尋尋覓覓當在罐子裡、籠子裡養著聽聲的對象物。每年這樣的活動多了起來的時候,就預示著又一年的夏天過去了,美好的秋天,美好而短暫的秋天就在眼前。我始終覺著,給人間報信,說盛夏已過、秋涼將至,這反而是秋蟲最令人讚賞的一項也許並非它們主觀故意的功用;一如大街小巷又開始賣月餅了,就說明秋天真的來了一樣。秋蟲和月餅都在客觀上為尚在高溫中的人們指明了舒適的愉悅的前程。這個前程不需要你個人如何努力,只要沉澱在時間裡,不被當下的時間打到,就終究可以迎來某一天它終於抵達的時刻。

天色微明,蟲聲立刻停住了。現在這個季節,它們還見不得光,光是有溫度的。而鳥叫已經開始,你即使努力傾聽,聽到的也都是鳥鳴了。

不管怎樣,只要可以傾聽秋蟲的鳴叫了,就意味著立秋即將到來,盛夏的酷暑即將過去。這樣的驚豔預期讓人尤其喜悅,比秋蟲本身發出的有節奏的樂音更讓人喜悅。這種嘀嘀嘀、咕咕咕的叫聲以一種既蓬勃又呢噥的神奇格式,散布整個尚在黑暗中的天地之間。作為一天之中氣溫的低點,黎明前的黑暗裡,秋蟲伴奏下寒涼的舒適與白天焦金流石的煎熬之間的巨大反差,使酷暑出現了斷裂的缺口,使人有了信心。

這是秋蟲最初的鳴叫,它們還只能在早晨、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放開歌喉,其他的時間,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溫度還都嫌太高,還都沒有到它們能舒適地覓偶與交配的溫度。它們還在趁著潮溼粘熱的氣溫生長,只有凌晨的時候,它們敏銳地覺察到了已經臨近的秋氣。距離立秋還有幾天時間,天地之間看不見的運轉已經能被小小的秋蟲感受到,它們知道一年之中一段持續並不很長的屬於它們的時間即將到來。

相關焦點

  • 秋蟲呢喃古詩詞
    我們常說秋蟲唧唧,這蟲聲卻並不盡如此。它們或明亮,或低沉;或柔婉,若剛健;或隱約,或清晰,就像一部音樂的多個聲部,共同組成了一個美妙而華美的樂章。    最先表現秋蟲的當數《詩經·國風·召南·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聽啊,那蟈蟈在蠷蠷叫;看啊,那蚱蜢在蹦蹦跳。沒有見到我心上的君子啊,我憂愁又焦躁。秋蟲鳴叫,是它們在尋找配偶呢。
  • 雷雨都休眠 還要熱三天 秋蟲開始鳴叫 秋天還會遠嗎
    買蟈蟈  放個彈簧讓蟈蟈叫得更好聽  秋蟲開始鳴叫 秋天還會遠嗎  今年夏天有點不一樣,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北,就連北極都出現了30℃以上的高溫天氣,韓國和日本8月初以來同樣遭遇高溫炙烤,北美大陸也持續被「燜燒」。那麼杭州呢?
  • 秋蟲 - 秋蟲_美文_中國甘肅網
    秋蟲或趴在枯竭的枝幹上,或鑽在泥土的縫隙裡,或藏在泛黃的草叢裡,一片天籟,報告著秋天的信息,彈奏著最原生態、最自然、最可親的音律。正如韓愈所說:「以蟲鳴秋」,四個字道盡了秋的清泠和明澈。  「秋」字的甲骨文即蟋蟀之類秋蟲的象形。有學者釋之:「古人造『秋』字,文以象其形,聲以肖其音,更藉以名其所鳴之季節曰秋。」
  • 郊外的家:沒有了蚊蠅、壁虎和鳥兒
    郊外的家,門窗封閉遠不像城裡那麼嚴密,偶然進來一隻,初以驚心,理智上卻也在慢慢接受,知道它們之所以進來就是因為敏銳地發現屋子裡有蚊子。所以偶然望見,便會趕緊移開目光,及至後來發展到「喜聞樂見」的程度,每每對於它捕食蚊子的過程看得津津有味;即便沒有正在捕食,只是看見它在牆壁上枕戈待旦,也像是面對自己養的小動物一樣充滿了柔情。
  • 秋聲賦之秋蟲、鄉音、秋思……
    從此蟈蟈在我家裡安了家,每天晚上,它都差不多叫一小時,伴我讀書、寫作、入眠。過了一個月,由於家人的反對,我將蟈蟈帶回五原縣鄉下老家,讓母親幫助養著。後來,母親把它放歸田野。如果沒有意外,此時它應該加入了眾多秋蟲隊伍,在秋野裡合唱呢。
  • 新世界:有徐允諾的地方就有蟈蟈 老北京民俗「冬養秋蟲」是劇情...
    新世界:有徐允諾的地方就有蟈蟈 老北京民俗「冬養秋蟲」是劇情發展的伏筆時間:2020-02-17 12: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世界:有徐允諾的地方就有蟈蟈 老北京民俗冬養秋蟲是劇情發展的伏筆 正在熱播的諜戰大劇《新世界》,一個最大的看點就是它的京味。
  • 秋蟲的地方
    其實這一物候的先知者是秋蟲。下班回家,燈光下,小區花壇裡蟋蟀異常地活躍和繁忙。它們蹦跳著,扇動著靈動的翅膀,唱著秋天的頌歌。高亢嘹亮的歌聲此起彼伏,似在演出二重唱,蹦跳的身影,又似參著跳高或跳遠的運動會,因了它們,小區陡增田園般的趣味。仔細諦聽,遠遠近近、徐徐疾疾,整個大地猶如在彈奏著一支生命的琴、歡樂的琴和富有秋韻的琴。
  • 詩詞裡的秋蟲總動員:素輝如水夜風輕,樓外秋蟲側耳聽
    本期題目:秋天來了,我們周邊的景物正在變化著原有的色彩和結構,不起眼的小蟲子們也在悄然變化著,螢火蟲的燈不再明亮了,蝴蝶的翅膀變色了,蟬的叫聲更悽切了,螞蚱的彈跳力不夠強了……;而布袋蟲開始做繭過冬了,螳螂為了後代,把大刀砍向了配偶……;而蟈蟈正當肥碩,蟋蟀正當歡快……。
  • 郊外的家:布穀鳥開始歌唱
    布穀鳥在天色微明的時候開始在茂密的樹冠裡鳴唱,好像剛剛趕來,又好像夜裡就住在那裡;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它們很難被看到的身影,越是看不見,越是讓人想看。循著它的聲聲鳴唱望過去,突然理解了古人所謂「何處高樓雁一聲」中的「高樓」,其實不過是鳥兒發聲時候的一個最顯著的高大物象而已,鳥兒可能落在了高樓上,也可能僅僅是路過那裡,在高樓的上空鳴叫。
  • 老北京人愛養秋蟲,養蟈蟈兒者居多,挑選起來有何講究與樂趣?
    老北京人喜歡養秋蟲,像蟈蟈兒、蛐蛐兒、油葫蘆、金鐘兒、秋蟬等都常見,但以愛養蟈蟈兒的居多。那時一過立秋,胡同裡就出現賣蟈蟈兒的了。小販們在城外田間草叢中,尋聲捕捉鳴叫的蟈蟈兒,裝在大籠子裡。回到家,用秫秸杆或麥秸編成各式各樣的小籠子,在封口前把蟈蟈兒放進去,一籠兒裝一個。
  • 郊外的家:蒼蠅蚊子和壁虎
    梁東方郊外的家,蒼蠅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偶然看見一個都是大傢伙,黑黑的腿腳和身子,連透明的翅膀也像是黑的了。為什麼看不見小蒼蠅,只要能看到的都像是已經生長了很久了的呢!郊外的家按說比城裡安靜很多,但是基本上聽不見蒼蠅蚊子飛翔的聲音,通常只有睡覺的時候蚊子的嗡嗡嗡才會在耳邊響起。響起也沒有什麼用了,早就支上蚊帳了。現在的蚊子咬人和酷暑裡或者秋天咬人的情況有所不同,現在被咬了只是癢,基本上沒有紅腫,不起包。現在剛剛芒種,似乎還沒有到蚊子的絕對活躍期。早晨起來,天剛蒙蒙亮。
  • 【詩心齋文學詩社】同題現代詩《秋蟲夜吟》詩作集萃(總第009期)
    秋蟲夜吟  常青/山東  一夜秋風  搖落銀杏那扇形的金黃  我的心如秋日的天空  透著高遠明朗  而秋蟲在夜裡低低地吟詠  秋蟲夜吟  文/張馨瑜  秋風起,秋色長  夜漫長,我和秋蟲都沒睡  聽一聲聲低吟淺唱  啃食著夜色  不經意間,時間又滑入一輪季節
  • 烏鴉鳴叫和喜鵲鳴叫究竟意味著什麼?
    俗信以為烏鴉是兇鳥,遇之不祥;如當頭鳴叫,更是災禍發生的預兆。諺雲「烏鴉頭上過,無災必有禍」,「老鴉叫,禍事到」等,均是此類觀念的反映。而在鴉鳴兆兇俗信流行的另一面,也有鴉鳴兆祥風俗的存在。《教坊記》載:南朝宋彭城王劉義康、衡陽王劉義季被文帝囚於潯陽,後赦之。使者奉赦令未到,義季家人來囚院扣門報喜:「昨夜烏夜啼,官當有赦。」少頃,使者到。三國時何晏因事系獄中,有二烏停在何府之上。
  • 選一種秋蟲,寫一首七絕:織娘早嫁河西去,夜夜聲聲更促誰?
    可以專寫一種秋蟲,詠物感懷。也可以以某種秋蟲起興,借物抒情。也可以感事感時,一筆帶到某種秋蟲。7、初秋文/心天一色伏暑蒸騰雨化煙,河光倒柳隱鳴蟬。石橋暮色烘如火,知了悲歌泣九天。8、蟬文/一砂聒耳高枝怨夏長,爍金流火勝晴光。煩蟬豈是無能輩,萬口滔滔欲鬥霜。
  • 探索自然,秋蟲蟋蟀的故事
    這種昆蟲以褐色、黑色居多,有個關於蟋蟀的謎語道出了它的生長環境和形象:「家住暗角落,身穿醬色袍,頭戴黑鐵帽,打仗逞英豪。」蟋蟀卵每年四五月開始孵化,六月間羽化成蟲。成年蟋蟀喜歡棲息在土壤稍為溼潤的山坡、田野、亂石堆和草叢之中。它一般在夏末八月開始發出「瞿瞿——瞿瞿」鳴叫聲,通常在九月初、野外氣溫二十度左右時鳴叫得最歡,十月下旬,氣候轉冷時即停止鳴叫。
  • 蛙類為什麼會鳴叫?
    ,聽取蛙聲一片」,自幼我們在文學作品中就能常常聽到伴隨著蛙聲的各種場景,有稻香水田,也有荷塘月色,蛙聲仿佛成為了田園景色的必備元素。圖3. 印度虎紋蛙示其藍色雙咽下外聲囊。圖片源自bluanimalbio 目前已知兩棲類的鳴叫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廣告鳴叫、警告鳴叫和釋放鳴叫。
  • 薛範:漫步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聯歡節結束後,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人唱著「但願從今後,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惜別莫斯科。這首由蘇聯著名作曲家索洛維約夫和歌詞作家馬都索夫斯基創作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獲得了此屆聯歡節歌曲大賽金獎。薛範很興奮,決意將它翻譯配樂成中文歌曲。然而,兩天過去,他還是沒有拿出滿意的譯文。這天晚上,他放下譯稿,去欣賞一部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