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茶衝泡四宗罪,暴力開泡袋、一次泡半包、溫水衝泡、逢巖茶必悶

2021-01-11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之前遇到一位北方的茶友。

他私信問,為什麼福建人的茶桌上,要放一把剪刀?

額,怎能說呢。

因為俺們平時要泡巖茶啊。

這把剪刀用專業點的說法,得稱它做「 茶剪」。

茶剪是剪巖茶、桐木紅茶等泡袋封口的專業戶。

基本上,麻花桌上的這把鶴嘴茶剪,已經不下有數十位茶友過來留言。

「嘿嘿,咱們用的(茶剪)是同款。」

想來也是,據說單福建本省,就已經消費了過半的正巖茶。

喝巖茶的人多,相應的巖茶小配件當然要跟上。

衝泡巖茶時,要是這幾點沒留意。

分分鐘會讓你的正巖好茶,從100分降到風味平平,表現勉強及格。

泡好一杯巖骨花香的茶湯,得要兩手抓。

一手抓專業泡茶範,一手抓魔鬼細節。

那樣,你的泡巖茶姿勢,才不會讓人挑出毛病。

《2》

巖茶不當泡法之,暴力扯泡袋

武夷巖茶經歷了焙火,條索們格外酥脆、嬌弱、咯嘣脆。

在開啟一包巖茶的泡袋前,用茶剪剪開袋口,是對一泡正巖好茶的尊重。

不然, 粗魯硬扯,你會遇到兩重麻煩。

1.豎向扯開泡袋開口,大半條索被擠壓弄碎。

碎茶既影響一泡好茶的外觀顏值,又增加衝泡困難度。

2.用力往下一撕扯袋口,幹茶咻咻咻飛快灑出。

條索灑出來,鋪滿半張桌子。

剩餘的幹茶還緊緊卡在泡袋內,不好徹底倒出。

相比下,用剪刀剪泡袋開口剪成弧形,或是「一刀切」剪成飛機型。

總之,平整的剪開袋口,能順利妥當的保證幹茶倒入蓋碗裡。

既不影響 優雅、有範兒的泡一回茶。

又不會讓你心疼,正巖好茶的條索被自己活生生擠碎,碰碎。

總之,在巖茶現行的主流包裝形式下。

用上專門的茶剪,剪開巖茶的泡袋封口,當然是比徒手粗魯撕開,來得好。

你好,我好,為茶好!

《3》

巖茶不當泡法之,一次泡半包茶

這裡說一個小仙女的黑歷史。

當初,她最開始接觸巖茶時,鬧了很大的烏龍。

當時我們給她一盒武夷巖茶,正巖的,並且山場還不錯。

讓她帶回去,自己學著喝,學著衝泡練習。

過了小半個月,她過來反饋,「一盒茶太多,我還沒喝完。」

叫她把茶拿過來,一看,差點傻眼了。

原來,她把每一包茶,都撕開喝了半包。

然後,還剩下半包。

這是什麼神奇操作?

得到的答覆曰,巖茶一泡就有8克,我寄己喝不完,一個人喝太浪費,所以只喝了半包。

留下半包,等下次再喝。

……

還真別說,像這樣喝巖茶每次只泡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情況,還不是個例。

有很多新茶友過來,說他們喝巖茶擔心太重口味,所以想著投茶量放少一些。

其實,我不建議這樣的泡法。

並且,在當時還堅決的跟小仙女說。

「沒事,你一次泡8克吧。」

「反正我們家的好茶這麼多。」

"每次只喝半包,和我們平時喝茶嘗到的味道,差遠了。」

山場好,尤其是正巖坑澗山場的巖茶,內部的苦澀物質含量少,不用擔心重口味的問題。

用標準100-110毫升蓋碗泡茶時,每次泡茶8克,才是黃金茶水比例。

泡好一款茶,投茶量,水溫,出湯時間……都有嚴格講究。

投茶量不達標,投茶太少,會讓茶味淡,香氣弱。

像一個人,整天只吃半飽,哪要力氣幹活?

所以,別為了省茶,或者擔心滋味重。

故意減少投茶量 ,每次只放半包4克茶。

那樣做,同樣的好茶喝起來,意思就差遠了!

《4》

巖茶不當泡法之,溫水泡茶

武夷巖茶的加工,焙火是必經之路。

高溫的焙火,能幫助巖茶的品質成型。

對一款茶而言,焙火的過程,無疑是在「歷劫」。

經過焙火後,一款款水仙,肉桂,大紅袍,鐵羅漢們,它們相當於是上過刀山,下過火海。

如此,巖茶從頭到尾就不存在被「沸水燙壞」一說。

相反是,要用燒到滾沸的開水,直接泡茶。

沸水的高溫,能激發高沸點的茶香,促進好茶的深層次茶味釋放。

一言概之,沸水泡茶,更香更好喝。

泡武夷巖茶,要用沸水。

這點,喝巖茶的90%茶客,都知道。

但在實際泡茶時,還是會有不少人,陷入到溫水泡巖茶的誤區。

現在2020年就快過去了,時處深冬,天寒地凍。

氣溫低,一壺燒好的沸水,水溫下降速度快。

很多時候,等泡過了一、兩衝茶湯後。

後幾衝如果沒有重新加熱,燒水壺內的水溫,已經和60、70左右的溫水無異。

燒沸晾涼的水=溫水。

原本當一泡巖茶泡過數衝後,它的內在茶味已經自然減少。

像是馬拉松跑到半程,體力當然會消耗。

後幾衝繼續泡茶時,巖茶的茶味變少,按理更應該要用沸水去泡茶。

水溫高,茶味茶香才能得到充足激發。

不然,喝溫水泡出來的巖茶。

在這個大冬天裡,完全等同是喝溫吞水,沒勁,沒意思!

要是你發覺,自己在泡水仙肉桂時,越泡到後面,茶味茶香越差勁。

排除茶葉不耐泡的因素,不妨多考慮水溫的影響!

《5》

巖茶不當泡茶之,故意悶泡

經常遇到有茶友問,巖茶該悶多久?

或者是,我買了**肉桂,悶30秒再出湯,可否?

仿佛,悶泡對武夷巖茶來說,是件天經地義的事。

但我要說,好茶千萬別悶泡。

內質充足的好茶,快出水更好喝。

山場正的,焙火透的巖茶,內質茶味豐沛,滿滿當當。

用蓋碗泡茶,燙壺溫杯後投入幹茶,將沸水直接均勻注在幹茶上。

待注水到碗沿位置時,合上蓋子,快速傾倒茶湯,徹底瀝乾。

最好是,學一學老頑童的左右開弓,一手注水,一手出湯。

從往下注水開始,到大部分茶湯倒出,最好是10秒以內結束。

一秒鐘的時間,都別刻意耽誤。

除非是這泡茶,之前已經泡過了六、七次左右,茶味已經泡淡。

裡面剩下的茶味物質不多,才需要悶一會,再倒出茶湯。

否則,在一開始泡茶時,直接上來就悶泡,完全是毀茶於無形。

悶出來的是一杯又苦澀,又濃釅的苦湯。

喝濃茶,除了味道不好,超出絕大部分茶客的味蕾承受值外。

還很不利養身。

從方方面面看,喝巖茶都不要悶,快出水為好!

《6》

之前,有網友反駁我們的「快出水」泡茶論。

「這麼這麼快就倒出來,能有茶味?」

「不管你再怎麼說,悶泡才是檢驗茶葉好壞的標準。」

「我喝了這麼多年茶,(都是悶著喝),還用你來教?」

對此我只想說,對於巖茶的悶泡,大家別中毒太深。

只要茶好,何愁快出水沒味道?

另外,一款茶到底有沒有真實力,快出水才是驗金石。

疾風知勁草,烈火知真金。

一款茶葉的內在茶味積累 ,究竟豐厚與否。

一招「快出水」,便可見真章。

泡好一款茶,別一腳踩到坑裡去。

實驗出真知。

到底上面說的泡茶方法,是準,還是不準?

親自試一試,絕對見分曉!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李麻花,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主筆,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1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衝泡武夷巖茶,需要醒茶嗎?
    哪個流派的人出來妖言惑眾,說巖茶衝泡前要醒茶的?難道這是普洱茶的小編穿越了,亂入巖茶圈?哎呀呀,若是您也聽信了巖茶衝泡要醒茶,決定照著做,那也先別急。您先得把「醒茶」給鬧明白呀!《2》醒茶是什麼意思?醒茶,指的是讓茶從沉睡狀態甦醒過來。醒,形聲。從酉,從星,星亦聲。「酉」與酒有關。「星」意為「半明半暗的狀態」、「星夜狀態」。
  • 什麼茶具被用來衝泡巖茶肉桂?
    武夷巖茶肉桂,又名玉桂,是武夷著名的系列之一,可以稱之為巖茶在驕傲的兒子,享受成千上萬的榮耀。除了巖茶的味道,它還因其強烈而持久的香氣而受到人們的歡迎。什麼茶具被用來衝泡巖茶肉桂?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武夷巖茶肉桂保質期是多長時間?衝泡步驟是怎樣?
    大家都知道,武夷肉桂茶價值功效尤其多,現如今現代人的生活水平在持續的提升,對生活品質也在持續的產生變化,而對於喝茶更加是需求甚多,怎樣喝健康茶,早已越來越獲得重視,那武夷巖茶肉桂保質期是多長時間呢?衝泡步驟是怎樣的呢?相關的介紹如下!
  • 衝泡武夷巖茶肉桂,蓋碗需滿足三個基本條件!
    白瓷蓋碗作為茶器,承載著衝泡的功能,無疑實用性成了最大看頭。手機那頭的茶友,化身成講師,將白瓷蓋碗的好處一一羅列。這一刻,麻花成了學生,聽著老師的諄諄教誨,重返十八歲。白瓷蓋碗有哪些好?怎麼挑選一款適合衝泡肉桂的蓋碗?衝泡肉桂,蓋碗需滿足三個基本條件。其一,蓋碗不奪香肉桂,巖茶中的香氣王者,以張揚的香氣取勝。
  • 普洱茶要醒茶,那武夷巖茶,無論大紅袍、水仙、肉桂,要醒茶嗎?
    等到這場618結束,開兩瓶酒吧。葡萄,美酒,紅燒肉。喝了酒,吃了肉,再泡杯好茶解膩,可否?閒扯了一會,得到了準奏。有的酒,在喝之前要放在醒酒器裡醒一下。將酒體喚醒後,口感會更柔順。焙火後的巖茶,幹茶的香氣往往聞起來舒服好聞。有一股炭焙得來的焦糖香、堅果香、炒瓜子香。每次剪開泡袋剎那,就能從袋口上聞到茶香湧出。將幹茶倒出來,要麼是放在茶荷上看條索外形顏色,順道再實拍幾張照。
  • 一句話輕鬆解讀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巖茶的不同特性,一學就會!
    綠茶的衝泡方式和衝泡要求也與其他茶類不同,綠茶的芽頭嫩,可用玻璃杯衝泡,加之茶多酚和咖啡鹼等物質被留存下來,對於衝泡的水溫也要要求,最好用90℃左右的水溫衝泡,若溫度過高,容易使綠茶出現苦澀的情況,且會高溫會把茶葉悶黃,從而失去鮮爽的口感。最後提醒茶友們,若您的體質涼,不建議喝綠茶,綠茶茶性寒涼,會傷害腸胃。
  • 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為什麼不講究醒茶?
    在這個復火的過程中,相當於讓巖茶來了一次拉練,處於精神飽滿狀態,且這個活躍期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這類清醒的多年巖茶,也沒有醒茶的必要。都說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同樣你也沒必要喚醒一款尚未沉睡的茶。其二、醒茶操作不當,畫蛇添足醒茶,也是有帶頭大哥的。是的,就是耳熟能詳的普洱茶。
  • 白茶,不能用100°沸水衝泡,燙嘴!
    廚房那頭,湯底的白煙渺渺,鮮辣生香的火鍋開始咕嚕嚕冒開;茶桌這邊,隨手泡裡的沸水也跟著響動,溫杯燙盞,春壽眉的幹茶香飄逸暖香。喜滋滋地端起幾杯茶前往餐桌,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的不僅是火鍋,還有「沸水泡茶不好」這種老生常談的後臺留言。「茶怎麼能用沸水衝泡呢?燙嘴!」茶友如是說。
  • 沒喝過巖茶?你熟知的這3種茶其實都是巖茶
    巖茶,因「巖巖有茶,非巖不茶」而得名。屬於青茶(烏龍茶),以「巖骨花香」的獨特巖韻著稱。主產區為福建武夷山茶區。巖茶花色品種眾多,其中我們熟知的大紅袍、肉桂、水仙就都屬於巖茶之列。 01. 大紅袍 巖茶可細分為「奇種」、「單叢」和「名叢」,其中「名叢」被譽為「巖茶之王」,而武夷名叢中數大紅袍享有最高的聲譽。
  • 同一泡武夷巖茶正巖肉桂,為什麼年前年後喝,味道不大一樣?
    相信不少同樣愛喝巖茶的朋友,也會有似曾相識的疑惑。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2》原因一:存放的時間不一樣。炭焙後的武夷巖茶,風味不是一成不變的。等到褪火後再去衝泡,火氣變小了。本真的風味更顯,滋味感更好。這時,就屬於一款巖茶的芳華正好,適合衝泡的時候。喝巖茶,講最佳賞味期。足足兩個月多的時間,會浪費一款好茶不少的「好時候」。
  • 判斷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的好壞,有什麼標準?
    如生長在慧苑坑、水簾洞、牛欄坑、蓮花峰、馬頭巖等正巖山場的水仙,在剛開始衝泡時,就能嗅聞到清晰的蘭花香,清幽、持久,而不甜膩妖媚,十分的清雅。隨著一衝又一衝的加水衝泡,杯蓋中的蘭花香,依舊縈繞在其中,細品茶湯,能感受到湯水裡,落入了不少茶香。
  • 從水仙、到肉桂,一次性喝足20幾款神級巖茶,嘴巴不會串味嗎?
    《2》 從衝泡方式上規避。 專業規範的茶葉審評,高端專業的品鑑分享,乃至客觀中正的鬥茶評比,白瓷蓋碗絕對是巖茶衝泡的主角。不會有紫砂、粗陶等登場機會。 不然,用了個容易吸香的紫砂壺出來,會影響好茶的原汁原味。而在大型公開的鬥茶現場,光是蓋碗估計就得準備成千上萬個,損耗率高,基礎款式的白瓷蓋碗,性價比高且實用,當然是首選。
  • 聊聊白茶、普洱茶、巖茶的醒茶說!
    正山小種,該如何衝泡呢?《3》桐木關正山小種衝泡要點。準備茶器:100-110毫升左右的白瓷蓋碗衝泡用水:純淨水投茶量:5克衝泡水溫:100℃注水方式:環壁注入出湯時間:快出水在正山小種衝泡的這些要點中,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有失。
  • 同樣是武夷巖茶,水仙、肉桂和大紅袍有什麼特點?真相在這!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武夷巖茶,以風味獨特,巖韻突出為主。喝過巖茶的朋友,都對它的滋味印象深刻,甚至有些味道的茶,只能永遠停留在記憶中。這就是巖茶的特殊性,也是巖茶的不可替代性。有些巖茶,喝過就再也忘不了。《2》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武夷巖茶百年的歷史變更中,有許多的品種漸漸淡出歷史舞臺,也有一些品種成為了巖茶的常青樹和當家花旦。歸結來說,有3種茶屹立不倒,分別為水仙、肉桂、大紅袍。
  • 什麼是巖茶,我敢保證,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01》  說到巖茶,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雖說巖茶名聲在外,但很多茶友並不了解何為巖茶。  尤其是外省的朋友,說到巖茶基本上是將大紅袍與其劃上等號。  究竟什麼是巖茶?巖茶又有什麼特點?
  • 除了普洱茶、黑茶,綠茶、武夷巖茶、紅茶、白茶有醒茶的必要嗎?
    第二步,衝泡。茶好,喝茶成功了一半,剩下的部分,需要衝泡來成全。茶泡得好,方不辜負草木的靈氣。確立了目標,我們會適時調整衝泡方式。比如,有的茶在衝泡前,需要醒茶。最典型的代表,是我們熟悉的普洱茶、黑茶。《2》普洱茶、黑茶,醒茶如何操作?
  • 買價格上萬的綠茶、紅茶、巖茶、白茶,還是有碎茶,感覺虧大了
    焙火後武夷巖茶, 條索易斷易裂,剪開泡袋倒出幹茶後,個別碎茶屑會因靜電作用,附著在包裝內側。 梗葉蓬鬆的白茶壽眉,梗葉易分離,葉片易扯碎。 撬開一餅乾燥的生普,哪怕再小心謹慎,也難免會有碎葉。 可見,茶葉有點碎,完全是正常現象。
  • 你知道你的馬頭巖肉桂茶,為什麼衝泡出來會沒有香氣嗎?
    在多次國家級名優茶評比中,作為巖茶典型代表參評,均獲金獎。九十年代後武夷巖茶躋身於中國十大名茶之列,主要也就是依靠它的奇香異質。出口港澳、東南亞、日本、英國等國家和地區。馬頭巖肉桂特點:肉桂除了具有巖茶的滋味特色外,更以其香氣辛銳持久的高品種香備受人們的喜愛。
  • 水仙、肉桂、大紅袍和奇蘭,這些巖茶,喝起來為啥都是一個味?
    說白了,那位新茶友,因為是剛開始接觸巖茶,味道喝不慣。所以,才會覺得所有的巖茶,那四款巖茶,喝起來都是一個味道。其實,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問題不難解決。等到喝茶的經驗慢慢豐富後,順其自然,就能輕鬆的喝出不同巖茶的區別。
  • 此肉桂非彼肉桂,武夷巖茶中的當家品種,武夷肉桂!
    此肉桂非彼肉桂,只是同字同音,武夷肉桂是武夷非常著名的一款巖茶,而不是吃的香料。兩者有何關係,下面給大家慢慢道來。武夷肉桂產地是在福建省的武夷山,自古有這樣的一句話,叫做蟠龍巖之玉桂,皆極名貴。說的玉桂就是指武夷山的肉桂茶,因香氣似桂皮味,所以把它俗稱叫做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