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仙、到肉桂,一次性喝足20幾款神級巖茶,嘴巴不會串味嗎?

2021-01-18 騰訊網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小半個月前,有場高端巖茶線下品鑑會在上海舉辦。

據坊間流傳,現場亮相了不少好茶。包括百年老叢、私人訂製、高端「牛肉」、狀元紅袍、獨家非賣品等天價茶高端茶定製茶在內,共計有20多款頂級巖茶,匯聚一堂,群英薈萃。光是對外流傳出的「茶品名錄」,就讓人閃瞎了眼,噱頭滿滿。

聽到這個消息,一眾茶友被吊足了胃口,勾起了茶癮。這麼多的「天價茶」一次性喝個遍,哪怕喝茶喝到醉, 也不足惜啊。

這些傳說級的神茶,喝起來是怎樣的香氣口感?會不會嘗一口就爽到飄飄欲仙?個別每斤價格過大幾十萬的「非賣品」定價從何得來?僅靠主辦方和生產方提供的報價是否有市場價參考意義?

深挖下去,不禁讓人好奇心滿滿。

但在雪花似紛紛表態喝不起的羨慕嫉妒恨留言裡,有一則很實在的評論,引起了我的關注。

「這群巖茶大神,都是鋼筋鐵胃嗎!連喝20幾款茶,香氣滋味不會混淆,嘴巴不會喝麻喝串味?」

在眾人紛紛被天價概念吸引過去時,務實地弄清這點基礎內容,才是敞亮的學茶態度。反正不懂就問,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如果你想喝懂喝透巖茶,那些奪人眼球的天價茶談資,對新手學茶一點用也沒有。回到現實,如果要連續性喝好幾款茶,該怎麼做,才不會混淆每款茶的獨特香氣滋味,更加通透精準嘗準茶味呢?

《2》

從衝泡方式上規避。

茶具上,選白瓷為上,不會吸附茶香,影響茶味。

專業規範的茶葉審評,高端專業的品鑑分享,乃至客觀中正的鬥茶評比,白瓷蓋碗絕對是巖茶衝泡的主角。不會有紫砂、粗陶等登場機會。

不然,用了個容易吸香的紫砂壺出來,會影響好茶的原汁原味。而在大型公開的鬥茶現場,光是蓋碗估計就得準備成千上萬個,損耗率高,基礎款式的白瓷蓋碗,性價比高且實用,當然是首選。

泡茶用水上,純淨水為上。

不含雜質的純淨水像是一面鏡子,能襯託頂級好茶的本味,不論是專業試茶還是平時泡茶使用,都很實用。反觀那些概念滿滿的礦化水、礦物質水、小分子水等,要當心別交智商稅。

出湯時間上,要快速出湯。

按武夷巖茶的審評泡法,第一衝悶2分鐘出湯,第二衝悶3分鐘出湯,第三衝悶5分鐘出湯。這套一上來就直接悶泡的方法, 會將好茶悶濃悶苦,直接暴露出缺點,方便經過專門培訓的「評茶員」,快速通過五項因子(外觀,香氣,湯色,滋味,葉底)等給出評分,評定好壞。

換言之,審評泡法是給巖茶們紛紛「卸妝」,快速看出美醜媸妍。

但一場高端級的巖茶品鑑會,很少用這麼直接粗暴的方法對待好茶。畢竟飲茶是件修身養性的雅事,快出水衝泡,讓好茶的風採「漸呈式」徐徐展現,嘗到的風味才更美。

何況,哪怕是再厲害的大神,依舊是凡體肉身,沒有鋼鐵般的「鐵胃」,連喝幾杯悶濃的苦茶,滋味好不好喝尚且不說,但喝多了註定會上頭。為避免喝茶喝到暈,別將茶味泡太濃,很有必要。

《3》

從身體素質上準備。

聽一位四川朋友講過這樣的故事,他們當地的釀酒很出名,有一家知名的窖酒大廠。

據說裡面請了幾位厲害的品酒師,專門做風味上的調整,每天工作光是喝酒,薪資收入還高到讓人羨慕嫉妒恨。

一回,朋友和其中一位品酒師同桌吃飯,發現他夾的菜除了開水白菜,就是清水煮肉片,看起來就少油少鹽,清湯寡水。

朋友作為一個四川人,對此表示驚呆了,人在四川,飲食口味還能吃這麼清淡!不過人家品酒師說了,這是工作需要,飲食要忌重口味,不近菸酒,時刻保持味蕾的敏銳性……

看完這個故事,再來聊回巖茶品鑑,這非常有借鑑意義。為了嘗準茶味,平時養成良好的作息飲食習慣很有必要。

對個別茶友來說,哪怕是戒不了菸酒與無辣不歡,在喝一泡好茶或是應邀參加茶會前,少吃辛辣刺激重口的食物,比如辣油火鍋、大蒜、洋蔥等。

毛爺爺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而麻花要說,有了一副敏銳的味蕾,才能嘗準好茶滋味。如果一口煙就一口好茶。無疑是焚琴煮鶴,浪費好茶資源。

另外,連續喝多款巖茶時,要當心茶醉的問題。像這種一次性喝足20幾款茶的大場面,提前要飽餐一頓,多吃些肉,補充體力,不要空腹上陣,喝茶期間可以吃點清淡的茶點零食等。像每回麻花到武夷山,要是約了別人試茶,事先必定會點一桌肉,不然十幾款茶落肚,每泡茶至少泡過五、六次,坐下來一喝,就直接是四五個小時,再好的胃,也扛不住。會茶醉,會頭暈,得難受好一會。

《4》

從細節處多留心。

巖茶品鑑大會上,一杯茶該如何喝,大有講究。至少不能大口囫圇喝茶,好茶穿腸過,片刻記憶都不留,純粹將喝茶當成解渴,無疑是暴殄天價茶。

專業範兒喝茶,可以參考資深老茶客的做法,運用五招舌功,小口飲入一口茶湯,用啜吸攪推等等,細細感受茶湯的香氣滋味。要是覺得在公開場合呲溜地大聲啜茶有些放不開,不好意思,那麼也要留意兩點,小口喝+慢慢喝,讓茶湯在嘴巴裡停留一會。飲入一口茶後,別急著喝下一口,領略過嘴巴裡的舒適回味,再繼續喝茶也不遲。

連續喝好幾款不同的巖茶,有老叢水仙,有正巖鐵羅漢,有牛欄坑肉桂,以及其它頂級好茶,面對這種場合,為了區分不同好茶間的風味,在喝完一款茶後,可以喝一杯白開水漱口,再繼續,全心全意的品鑑下一款好茶。

當然,做任何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次性嘗試多款巖茶,預先肯定得帶個隨身記錄本,記下它們的香氣滋味層次。

幹茶條索如何,是否勻稱,是否緊結,幹茶香氣如何,衝泡後的蓋香香型,茶湯清透度,湯色深淺,茶湯入口是否順滑,湯感是否醇厚飽滿……

完整地將一款茶喝明白,要記下諸多不同的線索。如果只是走馬觀花,等到喝完茶過後,再去回想,腦海裡仿佛有塊橡皮擦,新鮮印象統統不見了。

同時喝這麼多款茶,不記錄,不總結,不多回味。到頭來,不僅是茶湯滋味香氣嘗到嘴巴裡會「串味」,還很可能,連喝茶的記憶也會錯亂。將一泡大紅袍的香氣,代入為某某老叢水仙,這好不容易喝到眾多好茶,親臨現場學習交流的機會,就白白溜走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有部分同行在學茶喝茶時,就是這樣的敷衍態度。走馬觀花不走心挑茶選茶。然後選茶看走了眼,千挑萬選,結果選中的茶再平庸不過,最後為此買單的,可是自己的忠實粉,白白辜負粉絲的期待!認真踏實是成事的重點,在這點上,與諸君共勉。

《5》

一次性喝多款茶,能不能區分出每款茶的鮮明特色?方法很簡單。

避免空腹上陣,避免重口味飲食,喝茶時多細品慢嘗,認真做好記錄……

到頭來,自然不會有喝到香氣滋味「串味」的問題。

說白了,在比誰更會「喝茶」這件事上,關鍵靠走心。

沒有誰,天生下來就會喝巖茶。成為一口茶就嘗出是否正巖,是否真正牛欄坑,是否老叢風味的「喝茶高手」。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茶圈裡,不需要紙上談兵的「理論派」與「空想家」。回到茶味本身,拋開浮誇概念,做到務實喝茶,力求嘗準茶味。

方能,享受到喝茶本身的樂趣。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李麻花,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主筆,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1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水仙、肉桂、大紅袍和奇蘭,這些巖茶,喝起來為啥都是一個味?
    他說,他在外面買了一個巖茶組合,有水仙、肉桂,還有大紅袍和奇蘭。不過奇怪的是,等到他把四款茶都喝過後,覺得都是一個味,這是怎麼回事?麻花覺得,這個話題今天可以和大伙兒們,好好的侃一侃。總而言之,一旦慢慢喝懂了巖茶,就絕對不會再認為,所有的巖茶都是一個味!《3》覺得所有巖茶都是一個味,第二個原因,是喝不慣。所有的茶類裡,武夷巖茶是一道特立獨行的煙火。
  • 同樣是武夷巖茶,水仙、肉桂和大紅袍有什麼特點?真相在這!
    如村姑陳的麻麻,就曾經喝過一款鐵羅漢,至今麻麻對這款茶依舊記憶猶新,只不過,這味道也只能留在記憶裡。村姑陳也曾經喝過一款脂粉味極濃鬱的雀舌,宛若一個粉面美人,妖嬈萬分,直到現在,這味道也永遠只能停留在記憶裡。這就是巖茶的特殊性,也是巖茶的不可替代性。有些巖茶,喝過就再也忘不了。
  •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再說了,這幾袋子薯片,還挺好吃的。」這話一聽,麻花仔細想了想,也有幾分道理。就像買巖茶,要想穩妥不出錯,也可以沿用這個法子。不論是平常自己喝的口糧茶,還是買來送禮,選水仙、肉桂、大紅袍這三類,準沒問題!《2》水仙、肉桂、大紅袍,是巖茶裡的基礎品種。與此同時,還是名氣最大的品種。
  • 一分鐘讀懂武夷巖茶,用簡單的方法辨別水仙、肉桂和名叢!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01》說到巖茶的氣質,那當然要用「豐富深邃」來形容。一款好的巖茶,它自己會說話。香氣馥鬱、湯水柔和、內涵豐富、還很耐泡,或許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優點,經過了排列組合,就讓巖茶具備超高的人氣。一不小心,你就會愛上喝巖茶的感覺。如果遇到一款合適的茶,感覺口腔被茶湯360°無死角地寵溺著,每一滴茶湯都不想錯過!喝到最後,還會砸吧著嘴,回味剛剛咽下去的滋味。巖茶就是這麼奇妙!
  • 武夷巖茶品種這麼多,為什麼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紅袍?
    隨便列舉幾個。曾有一位重慶的姐姐和麻花說過:「在我們這裡,大家說巖茶只知道大紅袍,連水仙、肉桂都很少聽說,就更別提鐵羅漢、水金龜、半天妖、金牡丹、黃玫瑰。」聞此言,作為福建人大概會覺得特別吃驚:「咦,不會吧,你們只知道大紅袍?」
  • 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正山小種簡介
    水仙武夷巖茶,素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的說法,水仙和肉桂是巖茶當家品種。水仙茶樹品種屬半喬木型,葉片比普通小葉種大一倍以上,是發源於福建省陽祝山洞的茶樹良種,1985年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評委會認定為國家品種,編號GS13009-1985。
  • 你見識過武夷巖茶大紅袍肉桂水仙,卻未必相逢武夷名叢金柳條!
    昨天武夷山下了一天的雨,估計雨神在福州玩膩了,去遊九曲溪了。動車站出來的一瞬,酷熱再一次籠罩全身。下了七八天雨,一回暖就是豔陽高照,暑熱蒸騰。到了下午,微風到是起來了,絲絲縷縷拂在人臉上,連帶著天上的雲彩也變得細巧如紗。
  •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每年的好巖茶究竟什麼時候上市呢?
    基本在四月下旬到五月初,就能夠初制完畢。巖茶的初制,工序流程較多。包括採摘、萎凋、搖青、殺青、揉捻、烘乾等步驟。烘乾完畢後,能夠得到巖茶的半成品——毛茶。不過這時,一股子青味明顯的毛茶,若非試茶的需要,並不能喝。還需要經過精製加工。武夷巖茶的精加工,最為核心命脈的環節,在於焙火。
  • 肉桂,一款無國界的香料,擁有桂皮香的武夷巖茶肉桂,註定無國界
    《4》從日本人的肉桂卷,到印度人的紅茶,突然想到,咦,武夷巖茶的桂皮香,也是這種香氣。是的,吃肉桂卷的時候,就感覺這股香氣很熟,現在細細想來,那尾調上若隱若現的桂皮香,不就是我們在武夷巖茶肉桂裡喝到的那股香氣嗎?
  • 發人深省,在肉桂的當打之年,武夷山的茶農變得都不會做水仙了?
    很多武夷山的制茶師,可能會覺得,做水仙簡單。把做巖茶的那套工序一代入,就做出蘭花香來了。 人家水仙是自帶花香的,都不需要像做肉桂那麼麻煩,大家又對肉桂要求特別高,非得做出花香果香,果必蜜桃,花必丹桂,要求簡直不要太多。 故而,做肉桂要挖空心思,水仙則只需要順勢而為。
  • 過去的巖茶都叫大紅袍,現在的巖茶都叫肉桂?
    但是大家都知道,壓根就不可能是母樹大紅袍,有的是二代扦插的,有的是三代扦插的,就是從二代茶樹中選取好的枝丫,再次扦插,能喝到二代扦插的大紅袍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基本上都是三代扦插的。武夷山茶的加工方法有幾百種,奇蘭,水仙,肉桂等等。」 額,看來這位仁兄,對武夷巖茶的誤會可不淺啊。
  • 武夷巖茶千百種,為什麼出名的只有大紅袍、肉桂和水仙?
    武夷巖茶因其特殊地形導致種植方式特殊,號稱巖巖有茶非巖不茶,武夷巖茶品種各類名樅、單樅等加起來多達幾百上千種。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品種裡面出名只有大紅袍、肉桂、水仙和妖精,以及為數不多的單縱、名樅。大紅袍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稱,說到巖茶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大紅袍,說到武夷山大家第一印象是張藝謀拍的「印象大紅袍」,大紅袍簡直成了巖茶的另一個名稱,成了武夷山的文化名片,大紅袍出名主要是文化積澱深厚、產量有限(現在母樹已經禁止採摘)、當作國茶贈送外賓等原因才火起來。
  • 武夷巖茶茶湯的厚和薄決定著一款巖茶的品質,不論大紅袍水仙肉桂
    味薄的茶湯,是輕的、寡的、平的、淡的,好像一層薄紗輕輕拂過,不能掀起波瀾。這樣的茶,難怪會遭人唾棄,簡直就是冷淡系列。同為茶,一個是滋味濃鬱,另一個卻是滋味寡淡,真真是「同茶不同命」。細究其中的緣由,茶湯的厚與薄,和巖茶的山場、樹齡以及工藝有關。
  • 武夷巖茶成百上千種,為啥大家只知道肉桂、水仙、妖精、大紅袍?
    提到武夷巖茶,大家第一印象都是大紅袍,拿武夷巖茶和大紅袍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呢?其實,大紅袍、肉桂、水仙、妖精都屬於武夷巖茶,只不過它們品種不同,大紅袍是武夷巖茶的代表茶品,甚至被作為國茶贈送給外國元首,其實武夷巖茶品種加起來在千種左右。
  • 那些年我聽過的,誤人子弟的武夷巖茶「肉桂」論道,你被誤了嗎?
    山場靠近哪個範圍,應該是接近某坑口,前後相差不過幾百米,樹齡怎麼看都有百年,採青大概是幾號,是室內倒青…… 總之恨不得將一泡茶的製作過程還原。 仿佛這泡茶,他是一路親眼,從採摘到加工,全程參與。 三分真,七分假,說得頭頭是道。
  • 普洱茶要醒茶,那武夷巖茶,無論大紅袍、水仙、肉桂,要醒茶嗎?
    那焙火的武夷巖茶,要不要醒?當時在喝天角的水仙,然後大家各抒己見的聊了起來。今天麻花偷個懶,將幾位老朋友的觀點整理整理,和列位看官們再來聊聊這個問題。《2》什麼是醒茶?一番複雜的制茶流程下來,對巖茶條索內在的茶味物質而言,無疑是經歷了一場大地震,大波動。試問,巖茶怎麼會沉睡呢?再退一步看,若非有復焙的條件,將巖茶存成老茶的成本很高。
  • 沒喝過巖茶?你熟知的這3種茶其實都是巖茶
    巖茶花色品種眾多,其中我們熟知的大紅袍、肉桂、水仙就都屬於巖茶之列。 01. 大紅袍 巖茶可細分為「奇種」、「單叢」和「名叢」,其中「名叢」被譽為「巖茶之王」,而武夷名叢中數大紅袍享有最高的聲譽。
  • 此肉桂非彼肉桂,武夷巖茶中的當家品種,武夷肉桂!
    今天介紹的這款烏龍茶,就是武夷肉桂,聽這名字,確定是茶嗎?這不是平時燉肉所放的香料,怎麼變成茶了呢?此肉桂非彼肉桂,只是同字同音,武夷肉桂是武夷非常著名的一款巖茶,而不是吃的香料。兩者有何關係,下面給大家慢慢道來。
  • 除了水仙、肉桂、大紅袍,武夷巖茶裡,黃觀音是名叢嗎?
    花樣繁多的武夷巖茶,品種數量遠超108將。其中有一款茶,江湖人稱外號——透天香,是今天的主角。這裡要提的並不是肉桂,而是黃觀音。黃觀音的香氣,個性突出,擁有香透天的梔子香。一個院子裡,栽下寥寥幾棵。六、七月間開花的時候,一庭梔子香。甚至於,香氣的濃鬱爆炸程度,有些過了。香到撣都撣不開,讓過去矯情的文人雅士們,認為其品格不高。
  • 武夷巖茶肉桂好苦澀啊,這是它的品種特徵嗎?
    苦到煞口,讓人喝到味蕾麻痺的情況,肯定不是好茶的表現。另外,苦味重並不是肉桂的品種特徵。肉桂作為武夷山的名叢,作為武夷巖茶的當家花旦。它的品種香氣是桂皮香。桂皮香,在茶葉的香型裡很有個性,獨樹一幟。接連喝過幾杯茶湯,可以產生通泰、舒暢的暢快感。故而,在形容肉桂的獨特風味時,往往會用辛銳、辛辣等詞彙。茶香銳而高遠,更能彰顯「香不過肉桂」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