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每年的好巖茶究竟什麼時候上市呢?

2020-11-25 騰訊網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最近,麻花和茶農們聊今年的氣候。

不論是太姥山的茶農,抑或武夷山的茶農,他們都向我們傳達著一條準確的信息。

今年的春季,氣溫普遍要比往年低!

換言之,2020年度的春天,天氣比較冷。

並且,這並非是具體的某天溫度低。

而是縱觀整個春季,氣候和往年的同時期對比,最低溫和最高溫都要低那麼一些。

天氣冷,對於茶樹的生長發育而言,有效積溫的總和略有下降。

天氣比較冷,但又沒有達到凍人的狀態。

所以,大多數的茶樹品種,生發得要比往年慢幾天。

這對茶葉的品質有提升作用。

因為茶樹發育時間更充足了,內質積累和儲存的數量,自然要更豐富。

從這三、四月的天氣看,晝夜溫差略大,而總體溼度下降。

低溫+乾燥,是個能產好茶的年份!

昨天武夷山當地的喊山祭祀儀式,剛剛落幕。

最近少部分的早生種,開始採摘。

步入四月中旬後,茶圈裡關於巖茶的消息,漸漸變多。

這不,麻花最近就接連遇到好幾個相似的話題。

各地春茶(綠茶)紛紛已上新,究竟好巖茶要到什麼時候才上市?

《2》

用一句話總結今年的巖茶上市時間。

那就是,還早著呢!

穀雨將至,五一還遠。

鐵羅漢、水仙、北鬥、肉桂、大紅袍、水金龜、老叢、石乳……

這些巖茶界的重量級嘉賓,還沒有正式採摘。

它們現在還處於發育階段。

瓜沒熟,蒂未落。

這連茶青還沒開採。

現在要去談巖茶新茶上市,時間可真的有些久遠。

待在巖茶圈越久的老江湖,其實對巖茶上市這件事,就越淡定。

想喝一泡滋味感達到極致的好巖茶,心急不得。

列位看官們,大可安心(耐心)等待新茶上市。

此前,麻花和外省的茶友們交流喝茶經驗。

他們對於今年巖茶的品質,充滿期待。

畢竟從三月、四月的天氣情況看,氣候條件真的很不錯。

後面有茶友提,能不能先預先告知今年的好茶上市時間?

凡事預則立。

以免得到時候,錯過了日子,失去了入手好茶的時機!

基於此,本篇麻花專門來聊一聊巖茶上市的話題。

希望廣大茶友們,能吃一顆定心丸,耐心等待新茶上市的好消息。

《3》

如果是為了喝新茶嘗鮮。

那麼按往年的經驗看,我們最快可以在今年六月,邂逅巖茶的新茶。

當然這通常是輕火的高香小品種茶。

譬如,輕火黃觀音、黃玫瑰、 金觀音、黃旦等。

此前常和麻花抱怨(撒嬌)巖茶入門難,重口味,難喝懂的新手茶友們。

等到六月後,建議你們可以嘗試巖茶的高香小品種。

當喝過那些湯水清爽,花香四溢,茶香透天的輕火小品種後。

麻花相信,外界所謂「巖茶都是重口味」的謠傳,不攻自破。

輕火的小品種茶,和其餘巖茶相比上市時間比較早。

因為這些小品種茶,採摘時間早。

基本在四月下旬到五月初,就能夠初制完畢。

巖茶的初制,工序流程較多。

包括採摘、萎凋、搖青、殺青、揉捻、烘乾等步驟。

烘乾完畢後,能夠得到巖茶的半成品——毛茶。

不過這時,一股子青味明顯的毛茶,若非試茶的需要,並不能喝。

還需要經過精製加工。

武夷巖茶的精加工,最為核心命脈的環節,在於焙火。

焙火完畢後, 巖茶才能擁有獨特的巖骨花香風韻。

整個的制茶過程,方才能夠完成。

輕火巖茶的焙火,用時不需要太長。

等到六月初,便能完成精製。

最後在六月中旬左右,就能上市。

輕火巖茶,焙火程度不高。

簡單褪火過後,便能嘗到當年新巖茶的第一口鮮!

《4》

輕火小品種茶,適合白紙型的新人。

而有一定喝巖茶閱歷的茶友,會更關注武夷巖茶的當家品種——水仙與肉桂。

水仙和肉桂,上市時間要較晚一些。

肉桂和普通水仙的採摘,在每年的四月下旬和五月初。

做青過後,在六月迎來第一次焙火。

初焙(走水焙)過後,水仙和肉桂內部的水分,進一步消減。

在此之後,步入剔揀期。

通過手工,或色選機將茶梗和葉片分離,將老葉、蠟片剔除。

屆時,等待茶葉內部殘存的水分,在均勻的從葉脈散發到葉肉的各個部位時。

就可以進行第一次焙火,調整巖茶的品質,讓內在物質進一步醇化。

同時間,還需保留葉片內的原有芳香物質,確保香氣個性的彰顯。

如果一切完成順利。

那,火功較低的水仙、肉桂新茶。

等到六月底,七月初,就能夠喝到。

到那時,全國各地已經處於夏日炎炎,驕陽似火的天氣。

有閒情時,開一泡花香濃鬱的輕火水仙。算是喝茶口味調劑。

七月份到中秋節,是大部分巖茶進一步焙火,鞏固品質的時期。

等到那時,武夷山的茶農們會根據市場的反饋,還有客戶的需要,調整相應的焙火。

根據茶葉品質的具體表現,進行火功上的微調。

按巖茶的正常上市規律,傳統的中秋佳節是個重要的節點。

那時候,大部分中火、中足火功的水仙與肉桂,陸續迎來了上市期。

茶友們若是不想錯過好茶的消息,那在中秋前後,就需要做多準備了。

《5》

提到武夷水仙的採摘與上市,老叢水仙的情況比較特殊。

和普通水仙相比,老叢的適採期,每年約晚半個月時間。

等到五月中旬左右,老叢水仙開始採摘。

而茶青採摘時間偏晚的老叢水仙。

完成一系列的初制步驟後,到焙火環節,放緩了制茶節奏。

老叢水仙, 內質豐厚。

按武夷山人的制茶習慣,斷然不希望它止步在輕火。

文火慢燉後,老叢水仙才能出品。

達到適中火功的老叢水仙,一般在國慶前後上市。

比起大部分的普通水仙,上市期會遲上不少。

對於此,鍾情於老叢湯感和韻味的朋友們,可以多加留意。

《6》

為喝到一杯極致湯感的巖茶,除了要關注新茶的上市期外。

還少不了留意它的最佳適飲期。

喝巖茶的新茶,部分茶友擔心上火的問題。

依麻花看,剛完成焙火加工的巖茶,建議褪火後再喝。

特別是中足火,足火等,火功較高的巖茶。

它們在沒有完全褪火時,火味比較重。

從喝茶品嘗的角度看,建議再多等一等。

等到十一月下旬,或者十二月份的時候。

當年度的中足火巖茶,大部分已經達到了適飲期。

哪怕是部分耐火性較好的巖茶,老叢水仙、鐵羅漢等。

即便是它們焙到了中足火,屆時業已完成褪火。

火氣經過呼吸吐納後,消失殆盡。

到那時,屬於巖茶本身的香氣滋味畢顯。

甘醇的滋味,厚實的湯感,絕對能夠讓一眾巖茶老饕大過茶癮!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同樣是武夷巖茶,水仙、肉桂和大紅袍有什麼特點?真相在這!
    這就是巖茶的特殊性,也是巖茶的不可替代性。有些巖茶,喝過就再也忘不了。《2》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武夷巖茶百年的歷史變更中,有許多的品種漸漸淡出歷史舞臺,也有一些品種成為了巖茶的常青樹和當家花旦。歸結來說,有3種茶屹立不倒,分別為水仙、肉桂、大紅袍。
  • 武夷巖茶品種這麼多,為什麼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紅袍?
    這些名字或接地氣,或有詩意,或熟悉、或陌生,真正能將巖茶喝完的人,少之又少。看完這些節選,也有的茶友感慨:「原來武夷巖茶品種這麼多,我還以為只有水仙、肉桂、大紅袍呢。」論造勢,就是牛欄坑肉桂也要退避三舍。由此,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何獨獨是大紅袍成了萬茶之王。水仙、肉桂,有口皆碑水仙與肉桂,被茶友們熱情地稱為「武夷巖茶當家花旦」。
  • 武夷巖茶千百種,為什麼出名的只有大紅袍、肉桂和水仙?
    武夷巖茶因其特殊地形導致種植方式特殊,號稱巖巖有茶非巖不茶,武夷巖茶品種各類名樅、單樅等加起來多達幾百上千種。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品種裡面出名只有大紅袍、肉桂、水仙和妖精,以及為數不多的單縱、名樅。大紅袍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稱,說到巖茶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大紅袍,說到武夷山大家第一印象是張藝謀拍的「印象大紅袍」,大紅袍簡直成了巖茶的另一個名稱,成了武夷山的文化名片,大紅袍出名主要是文化積澱深厚、產量有限(現在母樹已經禁止採摘)、當作國茶贈送外賓等原因才火起來。
  • 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正山小種簡介
    大紅袍武夷山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譽,為武夷名樅之首,原產於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的高巖峭壁上,據傳明朝永樂年間,舉子進京趕考,途經武夷患病,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住持,贈此茶其飲病癒。舉子高中狀元後將皇帝御賜紅袍蓋於茶樹之上,故得(大紅袍)之名。大紅袍外形緊結、壯實,葉底軟亮勻齊,葉邊帶硃砂色,色澤帶寶色或油潤,湯色橙黃明亮顯金圈。香氣利,濃長、馥鬱,具幽蘭之盛,滋味醇厚,帶有巖韻。水仙武夷巖茶,素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的說法,水仙和肉桂是巖茶當家品種。
  • 過去的巖茶都叫大紅袍,現在的巖茶都叫肉桂?
    霎時間,自帶光環和流量的「母樹大紅袍」,引發了數百個留言討論。 「我還以為大紅袍好大一根老樹呢,結果是這幾根枝枝。」 「特意去遊玩了一次,失望至極!我以為是野生大茶樹,至少也是樹啊,有點樹齡感吧!別人介紹時我還找在哪呢?怎麼沒看到?
  • 武夷巖茶成百上千種,為啥大家只知道肉桂、水仙、妖精、大紅袍?
    提到武夷巖茶,大家第一印象都是大紅袍,拿武夷巖茶和大紅袍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呢?其實,大紅袍、肉桂、水仙、妖精都屬於武夷巖茶,只不過它們品種不同,大紅袍是武夷巖茶的代表茶品,甚至被作為國茶贈送給外國元首,其實武夷巖茶品種加起來在千種左右。
  •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就像買巖茶,要想穩妥不出錯,也可以沿用這個法子。不論是平常自己喝的口糧茶,還是買來送禮,選水仙、肉桂、大紅袍這三類,準沒問題!《2》水仙、肉桂、大紅袍,是巖茶裡的基礎品種。與此同時,還是名氣最大的品種。若按著名氣選茶,這三種茶裡邊,不論哪一種,都可以拿得出手。
  • 水仙、肉桂、大紅袍和奇蘭,這些巖茶,喝起來為啥都是一個味?
    他說,他在外面買了一個巖茶組合,有水仙、肉桂,還有大紅袍和奇蘭。不過奇怪的是,等到他把四款茶都喝過後,覺得都是一個味,這是怎麼回事?麻花覺得,這個話題今天可以和大伙兒們,好好的侃一侃。喝肉桂,喝的是香氣,那股子桂皮香和湯水裡的辛辣感,很有辨識力。喝水仙,喝的是湯質,醇不過水仙,茶湯裡的極醇極厚實的茶味。喝商品大紅袍,咳咳,這點難度比較高,每家的大紅袍風味都不同。大致上說,大紅袍的滋味就是香清甘活,要慢慢悟。
  • 一分鐘讀懂武夷巖茶,用簡單的方法辨別水仙、肉桂和名叢!
    可是喝巖茶,是一件極費工夫、極考驗基礎的活兒。想要喝明白巖茶,你得先了解,你杯子裡讓你回味無窮的,到底是什麼茶。今天,村姑陳就帶大家來重新複習一遍巖茶裡的常見品種,以及一些高頻率名詞!學習新技能的時間到!《02》名詞一:名叢武夷巖茶種類繁多,各有名稱和派系。
  • 武夷巖茶中,所謂的百年老叢「肉桂」,是什麼來歷?
    提到武夷山的巖茶,任憑是不懂茶的人,也能知道有大紅袍的存在。畢竟,大紅袍是巖茶界的老江湖,是茶王嘛。然而從客觀上看。當今巖茶界最負盛名的茶,其實是肉桂。因為按市場銷量看,肉桂要高於大紅袍。這些年來,武夷巖茶裡的各種「肉」,牛肉,馬肉,豬肉……更加是頻頻露臉,知名度節節攀高。在省內喝茶的時候,不論是在閩北還是閩東,最常見的待客茶是各式的肉桂。可見,肉桂是真的足夠火。
  • 你見識過武夷巖茶大紅袍肉桂水仙,卻未必相逢武夷名叢金柳條!
    這款全武夷山年產只有150斤左右的巖茶,是一個古老的原住民。在武夷山的歷史,幾乎跟肉桂一樣長。但是,它卻沒有肉桂那樣大的名氣,只為它不高產,不像肉桂生殖能力強,繁殖快,便沒有獲得茶農和茶科所的青睞,成為種植最廣泛的一個樹種。
  • 除了水仙、肉桂、大紅袍,武夷巖茶裡,黃觀音是名叢嗎?
    作為巖茶中的香氣擔當,黃觀音那濃濃的透天梔子香,實為濃墨重彩的一筆。《2》話說這天,麻花為什麼要專門提起黃觀音呢?因為周末和朋友喝茶時,她提到了一件事,「黃觀音是名叢嗎?」到最終這部分難伺候的名叢,產量越來越來少,逐漸消失在巖茶江湖內。其次,黃觀音的產量大,性價比高。105黃觀音,屬中葉類,早生種。每年的穀雨過後,就陸續迎來開採。
  • 發人深省,在肉桂的當打之年,武夷山的茶農變得都不會做水仙了?
    做得好的黃觀音可以拿來拼配出優秀的大紅袍,或者取個牛逼的名字能賣個高價! 而懶得動腦子的人,也可以很好消費黃觀音——直接把黃觀音當肉桂賣,反正消費者都喝不懂,反正比水仙銷量高! 甚至,每到第二年年初,茶農要清理庫存,備好充足的資金做新茶。
  • 普洱茶要醒茶,那武夷巖茶,無論大紅袍、水仙、肉桂,要醒茶嗎?
    那焙火的武夷巖茶,要不要醒?當時在喝天角的水仙,然後大家各抒己見的聊了起來。今天麻花偷個懶,將幾位老朋友的觀點整理整理,和列位看官們再來聊聊這個問題。《2》什麼是醒茶?一番複雜的制茶流程下來,對巖茶條索內在的茶味物質而言,無疑是經歷了一場大地震,大波動。試問,巖茶怎麼會沉睡呢?再退一步看,若非有復焙的條件,將巖茶存成老茶的成本很高。
  • 沒喝過巖茶?你熟知的這3種茶其實都是巖茶
    巖茶花色品種眾多,其中我們熟知的大紅袍、肉桂、水仙就都屬於巖茶之列。 01. 大紅袍 巖茶可細分為「奇種」、「單叢」和「名叢」,其中「名叢」被譽為「巖茶之王」,而武夷名叢中數大紅袍享有最高的聲譽。
  • 判斷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的好壞,有什麼標準?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喝巖茶,你是按什麼標準選的?」那麼,喝武夷巖茶,到底要怎麼找感覺呢?最初,麻花在開始喝巖茶時,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沒有特定的節奏感。今兒,張三這喝點,明兒,李四那喝點,遇上好喝的,就多喝幾杯,順便問幾點問題。等到了自己買茶選茶時,要怎麼判斷巖茶好壞,卻不知從無處下手。
  • 從水仙、肉桂,到大紅袍,數數這些年巖茶界的那些「重口味」炒作
    嚯,還以為是什麼呢,原來是徹頭徹尾的外山高香網紅茶!不得不說,這種玩「專供」、「內部分享」、「僅限**銷售」等噱頭的巖茶,確實深諳了人性的弱點。有關「得不到」和「已失去」,最能撩人心。這玩炒作,玩噱頭,玩的就是人性!
  • 武夷巖茶茶湯的厚和薄決定著一款巖茶的品質,不論大紅袍水仙肉桂
    在春節期間,若是茶友們有什麼想問的,有啥想了解的,儘管找村姑陳哈~畢竟,誰沒個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喜歡關心我們終身大事的。咳……抖完包袱,進入明天的主題。呃,是今天的主題——巖茶茶湯的厚與薄,是由什麼決定的?等等,麻花姐姐,你不要說太快,先來解釋一下,「厚」是啥?「薄」又是啥?
  • 買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是買品質,還是以價格論茶?
    不把價格標高一些,誰會認為它是好巖茶?《4》世人對深藏於丹山碧水深處的武夷巖茶,了解太少。然而,買武夷巖茶的時候,如果也是用這樣的標準去判斷,那鐵定翻車。交上一大票學費在所難免。有一些制茶師,是傳承人,自重身份,他做的茶,未必是正巖茶,但可以肯定的是,價格一定不便宜。這種巖茶,定價憑的是身份地位與技術。
  • 肉桂和大紅袍哪個更好?
    肉桂和大紅袍哪個更好?肉桂和大紅袍全部都是武夷山巖茶中的名茶,但具體來說是肉桂在不少方面是遠不如大紅袍的。大紅袍那可是有「巖茶之王」、「茶中之王」的稱謂。肉桂是武夷山巖茶的當家的品類,以肉桂樹品類的茶樹命名的名茶,成茶外形緊結呈青褐色,湯氣香味刺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