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為什麼不講究醒茶?

2021-01-10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說到醒茶一詞,許多人會認為它是從醒酒那兒借的光。

所謂醒酒,對紅酒文化所有研究者,了解地更為透徹。

講的通俗易懂些,醒酒是就是讓酒體在空氣的感召下,重新清醒過來。

說的稍微專業些,醒酒是讓紅酒進一步氧化,若是陳年紅酒還能沉澱沉澱雜質啥的。

醒酒的目的是為了讓酒體更加豐滿,口感更加醇厚,滋味更加酣暢,喝茶體會更加圓滿,能讓飲酒者喝得更開心愉悅。

醒酒怎麼做?

簡單啊,找個醒酒器,往裡頭倒上要喝的酒,至於醒酒多長時間,那就看酒的年份唄。本號不是紅酒相關公號,故而點到為止。

今日本文的主題——醒茶,和醒酒也有那麼些不解之緣。

所謂醒茶,也就是讓茶葉甦醒的過程。

這個過程,有長有短,同樣還是要看年份說話,瞧見沒這就是年份的魅力,就連醒茶也要看年份。

作為普洱茶發燒友,醒茶一詞您肯定不陌生。如若您是巖茶愛好者,要是醒茶二字感到很陌生,這也正常,因為武夷巖茶本就不大講究醒茶。

這還得從武夷巖茶那放蕩不羈的個性開始說起。

《2》

武夷巖茶,為什麼不需要醒茶?

其一、本就未沉睡,何來「醒」?

現在我們在市面上能接觸到的武夷巖茶,從年份來說籠統分為兩大類。

一是當年製作好的巖茶,二是非當年的巖茶(有可能放了三年,也有可能放了五年,具體看茶農放了多久)。

這兩種巖茶,擁有完全不同的個性特徵。

前者,因十分新鮮,個性鮮明,將「香清甘活」這個四個特點發揮地淋漓盡致。

表現優秀的巖茶基本在一年周期內喝完,這種巖茶壓根就沒機會見到第二年、第三年的太陽,算起來它都還未沉睡,何必要醒茶呢?

後者是屬於多年陳放的茶(具體原因,有自願也有被動),在整體香型的富有度以及茶湯的清晰度上表現不及前者。

且在陳放的過程中,有可能要面臨水汽的進攻,有著返青的風險,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茶農們都會定期將茶拿出來,重新復火,以保證可以長期存放。

在這個復火的過程中,相當於讓巖茶來了一次拉練,處於精神飽滿狀態,且這個活躍期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這類清醒的多年巖茶,也沒有醒茶的必要。

都說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同樣你也沒必要喚醒一款尚未沉睡的茶。

其二、醒茶操作不當,畫蛇添足

醒茶,也是有帶頭大哥的。是的,就是耳熟能詳的普洱茶。

喝普洱茶尤其是陳年的熟普,若是少了醒茶這個步驟,那滋味叫一個……倉味重。

為了驅趕附著在普洱茶(熟茶)表面的特殊氣味,茶友們發明了一個獨門秘方——醒茶。

普洱茶的醒茶法,別具一格。

講究些的,放在一個大的紫砂罐裡頭,放上要喝的茶餅, 蓋上蓋子,放在通風處,讓普洱茶(熟茶)自由呼吸幾天。在風的吹拂下,這些附著的異味開始消散,有的被紫砂罐給吸走,折戟沉沙洗去鐵鏽才能看到它原有的鋒芒,消失的倉味才能讓普洱茶(熟茶)重新擁有香氣與獨一無二的風味。

不講究的,隨意扔在桌面上,大風呼哧吹兩天,讓倉味消失。

至此,醒茶一派就此形成。

而這套醒茶法還真不適合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是一款很挑剔的「二世祖」,要伺候的十分周到,才能讓我們更好地感受到巖骨花香,若是稍微有點不順心,觸碰了它的逆鱗,絕對給你使臉色。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香氣沒了,醇厚感沒了,巖骨沒了,只剩下那可恨的青味在水中逞能,給你口腔爆裂一擊。

至於醒茶,對於武夷巖茶而言,就是和它唱反調。

若是將巖茶暴露在空氣裡,極為乾燥的巖茶率先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吸收了水分後的巖茶,香氣開始變弱,口感開始變淡,整體品質一落千丈。要是恰好空氣裡有異味,不好意思啊,巖茶保準變得連茶農自己都不認識。

即便是考究地放在紫砂罐裡,也難逃茶香消失、水味變重的結局。

醒茶,對於武夷巖茶的品質而言,並無增益。

其三、巖茶未經後發酵,無需醒茶

由普洱茶(熟茶)的醒茶方式可知,這種暴露在空氣中的做法,對普洱茶(熟茶)的品質大有裨益。這是因為普洱茶(熟茶)屬於後發酵茶,這醒茶步驟就像是一個推力,能將普洱茶的品質送上一個巔峰狀態,讓它以最好的狀態示人。

醒酒是讓單寧柔化的過程,讓紅酒喝起來更加柔滑。

醒茶是讓茶葉異味消失,同時讓物質重現活躍,從而讓茶湯喝起來更加香醇、細膩。

可惜,武夷巖茶不需要!

一來,武夷巖茶不是後發酵茶,不會被異味遮擋原本的滋味,不需要醒茶這一說。

二來,真正能入口的武夷巖茶不該有異味,故而也不需要醒茶這一手段。

以上種種,註定武夷巖茶衝泡不必太過繁瑣。

醒茶,與武夷巖茶而言,那也只是別人家的衝泡方式,和自己沒關係。

《3》

武夷巖茶的正確衝泡方式,請按照下文這樣做!

也有的人問了:那衝泡武夷巖有沒有什麼訣竅,能讓茶更好喝?喝起來更香?更有利於我們品鑑茶葉品質的?

衝泡小技巧,還真是有。

比醒茶更值得關注的是如何運用正確的衝泡方式,讓巖茶走向人生巔峰。

1.充分體會幹茶香,燙壺溫杯不可少

若說要讓巖茶的茶香能被充分感受,衝泡前的熱身環節必不可少。最好用方式,是在燙壺溫杯後,馬上倒入幹茶,利用餘溫加熱。

此時的巖茶,就像進入了汗蒸房法,毛孔一下子被打開,精神抖擻,香氣更容易被捕捉到,焦糖香、堅果香、木質香仿佛被放大好幾倍,存在感暴增。

這才是喚醒武夷巖茶茶香的正確操作方式。

2.體會杯蓋香、落水香,沸水衝泡是關鍵

要進一步感受巖茶的香氣特色,需靠衝泡手段。

最佳手段——100℃沸水泡它。

在沸水衝泡後,芳香物質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蘭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梔子花香、桂皮香、木質香、叢香……這些細膩的香氣變化接踵而至,共同譜寫香氣的篇章,從而產生愉悅感。

3.體味茶湯濃醇風味,學會快出水是竅門

在沸水的加持下,滋味物質還會紛紛溶於水中,從而提供豐富的口腔體驗,甘醇、柔和、順滑、圓潤等口腔體驗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而這些口感的獲取,最關鍵之處在於讓茶多酚、咖啡鹼等物質處於一個比較安穩的狀態,不宜太多,否則易苦澀。

控制茶多酚、咖啡鹼最好的方式,在於出水速度夠快,不要給咖啡鹼與茶多酚太多發揮的空間,這樣才不容易使得湯水味道過於濃烈。

《4》

醒茶誕生之初,是為了讓茶葉品質能有更好的表現,是屬於良性手段。

但生活的經歷告訴我們: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被甲奉若珍寶的方式,在乙這兒卻成了毒藥般的存在。

醒茶,是普洱茶的專寵,卻是武夷巖茶的噩夢。

為何衝泡武夷巖茶我們不會提到醒茶?

答案簡單粗暴:因為用不著。

對巖骨花香展示毫無裨益的方式,我們為何還要盲目推崇?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武夷巖茶品種這麼多,為什麼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紅袍?
    這些名字或接地氣,或有詩意,或熟悉、或陌生,真正能將巖茶喝完的人,少之又少。看完這些節選,也有的茶友感慨:「原來武夷巖茶品種這麼多,我還以為只有水仙、肉桂、大紅袍呢。」我們不禁在反思:武夷巖茶品種這麼多,為什麼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紅袍?這還要從這三種茶的特性說起。大紅袍,茶中之王,享譽全國說到大紅袍,可以用家喻戶曉來形容。
  • 武夷巖茶千百種,為什麼出名的只有大紅袍、肉桂和水仙?
    武夷巖茶因其特殊地形導致種植方式特殊,號稱巖巖有茶非巖不茶,武夷巖茶品種各類名樅、單樅等加起來多達幾百上千種。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品種裡面出名只有大紅袍、肉桂、水仙和妖精,以及為數不多的單縱、名樅。大紅袍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稱,說到巖茶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大紅袍,說到武夷山大家第一印象是張藝謀拍的「印象大紅袍」,大紅袍簡直成了巖茶的另一個名稱,成了武夷山的文化名片,大紅袍出名主要是文化積澱深厚、產量有限(現在母樹已經禁止採摘)、當作國茶贈送外賓等原因才火起來。
  • 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正山小種簡介
    大紅袍武夷山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譽,為武夷名樅之首,原產於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的高巖峭壁上,據傳明朝永樂年間,舉子進京趕考,途經武夷患病,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住持,贈此茶其飲病癒。舉子高中狀元後將皇帝御賜紅袍蓋於茶樹之上,故得(大紅袍)之名。大紅袍外形緊結、壯實,葉底軟亮勻齊,葉邊帶硃砂色,色澤帶寶色或油潤,湯色橙黃明亮顯金圈。香氣利,濃長、馥鬱,具幽蘭之盛,滋味醇厚,帶有巖韻。水仙武夷巖茶,素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的說法,水仙和肉桂是巖茶當家品種。
  • 普洱茶要醒茶,那武夷巖茶,無論大紅袍、水仙、肉桂,要醒茶嗎?
    當然,最常見的還是普洱那邊的講究。之前在喝茶時,有朋友隨意提到了醒茶的話題。那焙火的武夷巖茶,要不要醒?當時在喝天角的水仙,然後大家各抒己見的聊了起來。也理解不了好好的茶葉為什麼還要沉睡?成品的茶葉,經歷過了乾燥。對武夷巖茶來說,制茶過程更是堪比過五關,斬六將,歷經了做青、揉捻、焙火等。一番複雜的制茶流程下來,對巖茶條索內在的茶味物質而言,無疑是經歷了一場大地震,大波動。
  • 同樣是武夷巖茶,水仙、肉桂和大紅袍有什麼特點?真相在這!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武夷巖茶,以風味獨特,巖韻突出為主。喝過巖茶的朋友,都對它的滋味印象深刻,甚至有些味道的茶,只能永遠停留在記憶中。這就是巖茶的特殊性,也是巖茶的不可替代性。有些巖茶,喝過就再也忘不了。《2》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武夷巖茶百年的歷史變更中,有許多的品種漸漸淡出歷史舞臺,也有一些品種成為了巖茶的常青樹和當家花旦。歸結來說,有3種茶屹立不倒,分別為水仙、肉桂、大紅袍。
  • 武夷巖茶成百上千種,為啥大家只知道肉桂、水仙、妖精、大紅袍?
    提到武夷巖茶,大家第一印象都是大紅袍,拿武夷巖茶和大紅袍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呢?其實,大紅袍、肉桂、水仙、妖精都屬於武夷巖茶,只不過它們品種不同,大紅袍是武夷巖茶的代表茶品,甚至被作為國茶贈送給外國元首,其實武夷巖茶品種加起來在千種左右。
  •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不論是平常自己喝的口糧茶,還是買來送禮,選水仙、肉桂、大紅袍這三類,準沒問題!《2》水仙、肉桂、大紅袍,是巖茶裡的基礎品種。與此同時,還是名氣最大的品種。若按著名氣選茶,這三種茶裡邊,不論哪一種,都可以拿得出手。這三種茶裡邊,大紅袍成名最早,一度被人視為頂級巖茶的代表。
  • 過去的巖茶都叫大紅袍,現在的巖茶都叫肉桂?
    「武夷山的茶,有一部分就是直接取名為:大紅袍。但是大家都知道,壓根就不可能是母樹大紅袍,有的是二代扦插的,有的是三代扦插的,就是從二代茶樹中選取好的枝丫,再次扦插,能喝到二代扦插的大紅袍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基本上都是三代扦插的。武夷山茶的加工方法有幾百種,奇蘭,水仙,肉桂等等。」 額,看來這位仁兄,對武夷巖茶的誤會可不淺啊。
  • 一分鐘讀懂武夷巖茶,用簡單的方法辨別水仙、肉桂和名叢!
    分別是:1、大紅袍2、鐵羅漢3、白雞冠4、水金龜5、半天妖6、白牡丹7、金桂8、金鎖匙9、北鬥一號10、白瑞香這些茶特徵較明顯,韻味強,風格各異,都是武夷巖茶中品質優異的茶。《05》名詞四:水仙、肉桂水仙和肉桂,大家一定不陌生,被稱為巖茶的當家品種,是目前最普遍的、傳統巖茶。水仙和肉桂常常被放在一起比較,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的說法。水仙茶是漢族茶農創製的名茶,屬於中國茶葉優良品種之一,是福建烏龍茶類中的一種。
  • 水仙、肉桂、大紅袍和奇蘭,這些巖茶,喝起來為啥都是一個味?
    他說,他在外面買了一個巖茶組合,有水仙、肉桂,還有大紅袍和奇蘭。不過奇怪的是,等到他把四款茶都喝過後,覺得都是一個味,這是怎麼回事?麻花覺得,這個話題今天可以和大伙兒們,好好的侃一侃。喝肉桂,喝的是香氣,那股子桂皮香和湯水裡的辛辣感,很有辨識力。喝水仙,喝的是湯質,醇不過水仙,茶湯裡的極醇極厚實的茶味。喝商品大紅袍,咳咳,這點難度比較高,每家的大紅袍風味都不同。大致上說,大紅袍的滋味就是香清甘活,要慢慢悟。
  •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每年的好巖茶究竟什麼時候上市呢?
    鐵羅漢、水仙、北鬥、肉桂、大紅袍、水金龜、老叢、石乳……這些巖茶界的重量級嘉賓,還沒有正式採摘。它們現在還處於發育階段。瓜沒熟,蒂未落。這連茶青還沒開採。現在要去談巖茶新茶上市,時間可真的有些久遠。待在巖茶圈越久的老江湖,其實對巖茶上市這件事,就越淡定。
  • 武夷巖茶入門知識:巖茶三十問,全面詳解,讓你徹底了解!
    大紅袍屬武夷巖茶最具代表的產品,同時由於大紅袍知名度高,往往很多人將武夷巖茶統稱為大紅袍,正如鐵觀音一樣,其實武夷巖茶中有三百多個品種,分為無性系灌木如肉桂,無性系小喬木如水仙,及名叢、優良名叢。 另外我們說的武夷巖茶多指武夷山產的烏龍茶。
  • 紅茶喝之前需要醒茶嗎?聊聊白茶、普洱茶、巖茶的醒茶說!
    有巖茶,也有紅茶。巖茶,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水仙、肉桂,都來自於正巖核心產區,根正苗紅的正巖茶,坑澗茶,更是有和牛欄坑肉桂同一個山場的牛欄坑水仙。覺得牛欄坑肉桂價高,可望不可即,選擇牛欄坑水仙,倒是不錯的選擇。加上這款牛欄坑水仙,竟有牛欄坑肉桂的風採,更是令李麻花驚呼:「這完全是花水仙的價格,喝到了肉桂的品質,簡直是賺大發了!」
  • 武夷巖茶中,所謂的百年老叢「肉桂」,是什麼來歷?
    提到武夷山的巖茶,任憑是不懂茶的人,也能知道有大紅袍的存在。畢竟,大紅袍是巖茶界的老江湖,是茶王嘛。然而從客觀上看。當今巖茶界最負盛名的茶,其實是肉桂。因為按市場銷量看,肉桂要高於大紅袍。這些年來,武夷巖茶裡的各種「肉」,牛肉,馬肉,豬肉……更加是頻頻露臉,知名度節節攀高。在省內喝茶的時候,不論是在閩北還是閩東,最常見的待客茶是各式的肉桂。可見,肉桂是真的足夠火。
  • 又是石乳,又是肉桂,這泡武夷巖茶藏著什麼貓膩?
    茶客B:(看一眼),切,這不就是兩種茶拼在一起的大紅袍嘛。茶客A:大紅袍是大紅袍,這可是石乳+肉桂!茶客B:這拼進了石乳的肉桂,難道不叫大紅袍嗎?……茶桌上這段掰不清的關係,從源頭看起來還是取名不當的鍋。武夷巖茶的江湖裡,只有不專業的掌柜,才會這樣胡亂的貼標取名。將一泡大紅袍標成石乳肉桂之類的大雜燴,可有誤導之嫌!
  • 肉桂,一款無國界的香料,擁有桂皮香的武夷巖茶肉桂,註定無國界
    麵包烤熟後,麵條脹大,肉桂粉便有一部分從麵條壁中間被擠了出來,溢灑在卷團的面上,飄揚著那著名的桂皮香。輕輕地咬一口,麵條鬆軟,肉桂粉因為塗得厚,且用材講究,口腔裡,便濃鬱地充斥著肉桂的桂皮香氣。《4》從日本人的肉桂卷,到印度人的紅茶,突然想到,咦,武夷巖茶的桂皮香,也是這種香氣。是的,吃肉桂卷的時候,就感覺這股香氣很熟,現在細細想來,那尾調上若隱若現的桂皮香,不就是我們在武夷巖茶肉桂裡喝到的那股香氣嗎?
  • 除了水仙、肉桂、大紅袍,武夷巖茶裡,黃觀音是名叢嗎?
    花樣繁多的武夷巖茶,品種數量遠超108將。其中有一款茶,江湖人稱外號——透天香,是今天的主角。這裡要提的並不是肉桂,而是黃觀音。黃觀音的香氣,個性突出,擁有香透天的梔子香。香到撣都撣不開,讓過去矯情的文人雅士們,認為其品格不高。在麻花看來,梔子花開的香氣挺好聞的,天然花香不算俗氣。作為巖茶中的香氣擔當,黃觀音那濃濃的透天梔子香,實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 你見識過武夷巖茶大紅袍肉桂水仙,卻未必相逢武夷名叢金柳條!
    是屬於山溫水軟的江南,是屬於山明水秀的武夷。據說它的名字由來,是因為它的葉片,形似柳樹的葉子——細瘦、窄長,且不分枝條和樹幹,全身皆長滿了碧綠的嫩葉子,極似二月的江南風景,煙柳垂楊,翠堤春曉。這款全武夷山年產只有150斤左右的巖茶,是一個古老的原住民。
  • 此肉桂非彼肉桂,武夷巖茶中的當家品種,武夷肉桂!
    今天介紹的這款烏龍茶,就是武夷肉桂,聽這名字,確定是茶嗎?這不是平時燉肉所放的香料,怎麼變成茶了呢?此肉桂非彼肉桂,只是同字同音,武夷肉桂是武夷非常著名的一款巖茶,而不是吃的香料。兩者有何關係,下面給大家慢慢道來。
  • 肉桂 武夷巖茶中的珍饈美饌 全肉宴
    武夷巖茶 無肉不歡喝過肉桂的人都領略過它的濃烈,相比起水仙的柔和,肉桂就顯得「霸氣」多了。肉桂除了具有巖茶的滋味外,更以其辛銳持久的香氣著名, 茶喝下去 滿口茶氣,勁道足,回甘快。桂皮香、是肉桂的品種香、更是根植在肉桂基因中的香味, 素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之說,因此 也多被用於拼配其它茶中, 如 :為大紅袍拼配的主要原料。武夷肉桂又名玉桂,為無性系品種,茶樹為大灌木型,樹勢半披張,梢直立。樹高與寬幅可達2米以上。,分枝尚密,節距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