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獨往今來,婆婆和兒媳婦的關係在這部經書裡幾乎佔了一半之多。在很多家庭裡,很多婆媳的關係都不是很好,能和睦相處,甚至關係親密的婆媳真的是寥寥無幾,有些婆媳相看兩厭,連多說一句話都不肯、有些婆媳是幾乎天天都要打起來、還有一些婆媳,婆婆把自己的兒媳當成了受氣包、出氣筒,非打即罵。在婆媳關係中,兒子的存在很重要,他是婆媳能夠和諧相處的一個重要存在,如果丈夫的情商高,婆婆和兒媳婦之間的關係就算不能做到太過和諧,至少也不會太過仇視,但並不是所有婆婆和兒媳婦之間的關係都會有兒子的調諧的。
風水輪流轉的婆媳
有一位李阿姨,她大半輩子都生活的很辛苦,生活的不如意,大部分都來自於她的婆婆,她和她的婆婆針鋒相對了半輩子,如今她的婆婆早就已經老了,李阿姨的小兒子也已經結婚生子,也早就成了別人的婆婆。
但是在別人眼裡,李阿姨是一個千載難遇的好婆婆。她總是會精心照顧兒媳婦的感受,會給兒媳婦儘可能的幫助,溫暖的關懷和大限度的自由,還不會對兒子的婚姻進行過多的幹擾。很多人都誇讚李阿姨是個好婆婆,但是李阿姨知道,正是因為自己知道當兒媳婦有多苦,她才儘可能的想要兒媳婦更幸福一點,不想讓她再受自己受過的苦。李阿姨這麼做,不僅僅是為了兒子和媳婦的家庭,更是為了她自己的心結。
李阿姨在20多歲的時候認識了自己現在的丈夫,她的丈夫性格憨厚,說話也很溫柔,而且身上沒有那種自我中心的大男子主義,雖然很多人說丈夫有些沒有主見,但是李阿姨卻得覺得這樣很好,她覺得嫁給這樣的男人過日子很踏實,但是李阿姨卻忽略了丈夫這樣聽話的原因。
李阿姨嫁進婆家之後過得很辛苦,對的,是婆婆家,不是丈夫家。因為在這個家裡,婆婆是個說一不二的強勢女人。婆婆幾乎每天都在敲打李阿姨,要李阿姨明白,應該溫順聽話,婆婆說什麼都要順服。在起初的時候,李阿姨也和婆婆發生過矛盾,那個時候婆婆也很年輕,非常的潑辣。每次一和婆婆吵起來,那些尖酸刻薄,不堪入耳的話,總是張口就來。
李阿姨說不過婆婆,就去找丈夫求助,但李阿姨的丈夫很是懦弱,從來不敢維護李阿姨。李阿姨,現在提起來對丈夫還是很是怨憤,她曾經說過,如果不是他的不作為,我的一生不會那麼痛苦,我永遠不會原諒他。在婆婆的家裡,沒有丈夫撐腰的她,做什麼都不會太容易。李阿姨曾經說過,嫁給了他之後,只有生孩子那段時間自己曾經輕鬆過。但是孩子一降生還沒有出月子,自己的苦難來得如此著急,剛生下孩子的第一個月就被婆婆趕著下地洗衣做飯,寒冬臘月的水,冰冷刺骨,凍傷的不止李阿姨的手,還有李阿姨的心。
李阿姨如履薄冰的過了十幾年,婆婆終於在公公去世後顯得蒼老許多,雖然不再那麼凌厲,但是兒女們還是有些畏懼他。隨著年齡的增大,婆婆生了一場大病,這場大病來勢洶洶,很是嚴重,病好了之後,雙腿也不是很管用了,有些時候甚至需要拄拐走路。婆婆終於開始變了,開始對人和藹可親,開始善良了,對著李阿姨,她也終於開始低頭了。女兒遠嫁了,兒子工作也很忙,日常在家的只有李阿姨和婆婆兩個人,李阿姨,現在變成了婆婆唯一的倚仗。
李阿姨的善良,肯定不會對婆婆不敬,只能說三十多年了,自己終於擺脫了婆婆的強勢,擺脫了丈夫的懦弱,可是,自己也老了。
總結
婆媳關係是困擾著大多數中國式家庭的,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年人結婚以後還是要和父母住在一起,有了孩子之後更是吃住都要一起,父母隔代幫忙帶孩子,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不良的婆媳關係已經很少了,但是我們還是要呼籲一下,女人嫁進來,本身就不容易,生兒育女,離開生活多年的家庭,聰明的婆婆會懂得如何和兒媳婦相處,同樣聰明的兒媳更是知道如何經營好一個家庭,更何況女人何苦難為女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