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皇帝最愛的董鄂妃,竟然是他的弟媳,順治橫刀奪愛是真的嗎

2021-01-10 灞上松

清朝的12個皇帝裡,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的神秘色彩很濃厚。這位皇帝出家的傳聞廣為人知,不過據《清史稿》記載,他並沒有出家。董鄂妃去世後,順治的確有出家的傾向,與海會寺的憨璞和尚相談甚歡,後來僧人玉林琇打消了他出家的念頭。

順治皇帝像

順治十八年,董鄂妃去世半年後,年僅24歲的順治帝也病死了。而民間傳說裡順治帝在五臺山遁入空門,活了很久。

按《清史稿》所述,順治感染了天花,最終不治身亡。但《延平王起義實錄》被發現後,卻有不同的說法。延平王就是鄭成功,這部文獻抄本記載,當初順治帝親徵鄭成功,在高崎之戰被火炮擊中後身亡,清將達素畏罪自殺,而清廷對此秘而不宣。

《延平王起義實錄》中的說法只是孤證,多數史學家並不認可,但也這讓順治的死因變得撲朔迷離。

此外,順治與董鄂妃的故事更是被人津津樂道。古代皇帝的婚姻往往並不自由,遇到董鄂妃之前,順治有過兩個皇后,但他都不喜歡。

兩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后

崇德八年(1643年),年僅6歲的福臨在盛京承襲父位,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及鄭親王濟爾哈朗共同輔政。次年,福臨在北京登基稱帝,改元順治。

順治親政之前,強勢的多爾袞把持朝政,很早就為小皇帝定了一門親事。順治14歲那年,按照婚約迎娶了蒙古親王吳克善的女兒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她還是孝莊太后的侄女,成為順治的第一任皇后。

博爾濟吉特氏和順治算是表親,這樣的親上加親在古代比較常見。然而,順治一點都不喜歡博爾濟吉特氏,她生活奢侈,且天性妒忌,和順治的性情格格不入。實際上這只是託詞,真正的原因是,多爾袞的專權讓順治十分怨恨,看見博爾濟吉特氏,似乎飛揚跋扈的多爾袞就在眼前。

彼時多爾袞已經死了,順治不顧眾大臣的反對,決定廢后,孝莊太后也沒有辦法。於是,博爾濟吉特氏被降為靜妃。

順治的第二個皇后也姓博爾濟吉特,是科爾沁鎮國公綽爾濟的女兒、孝莊太后的侄孫女。她小順治3歲,先前是嬪妃,後被冊封為孝惠章皇后。孝惠章皇后很老實,但順治對她還是沒有多大興趣,找不到愛情的火花。

直到順治遇見董鄂妃。

董鄂妃和董小宛

順治帝與董小宛的故事流傳很廣,不少人以為董小宛就是董鄂妃,其實兩者根本不是同一個人。董小宛是漢人,姓董,董鄂氏則是滿族姓氏的音譯,也被譯作「棟鄂」、「東古」、「冬古」等。

董小宛是明末的秦淮八豔之一,與名士冒闢疆志同道合,後嫁給冒闢疆為小妾。冒闢疆的理想是反清復明,與董小宛情深義重。從這一點來講,董小宛怎麼會喜歡順治。據考證,董小宛去世的時間是順治八年,而董鄂妃死後順治鬧出家,已經是10年後了。

橫刀奪愛

《清實錄順治朝實錄》記載,順治十三年的一道詔書裡說,「朕前奉聖母皇太后諭,內大臣鄂碩之女董鄂氏、立為賢妃。」這裡說了,董鄂氏是內大臣鄂碩的女兒,有關她的傳聞同樣樸素迷離。

據野史記載,讓順治深陷愛河、差點出家的董鄂妃,之前是他的弟媳。

順治十三年的一天,順治帝到慈寧宮給孝莊太后請安,看見了一個亭亭玉立、明豔動人的女眷。順治一見之下驚為天人,認為她就是自己夢寐以求的伴侶。

可是,順治一問才知道,這位佳人已經名花有主了,是和碩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正福晉(大老婆)。而襄親王博穆博果爾卻是順治的十一弟。董鄂氏嫁給博穆博果爾沒多久。

這讓順治很失望,又懊惱不已。但他對董鄂氏念念不忘,就設法把她召到宮中相見。見過幾次之後,順治向她表達了愛慕之情。沒有不透風的牆,很快,15歲的襄親王聽見了風言風語,怒不可遏地闖進宮裡找兄長理論。

襄親王指責哥哥違背倫理,不顧兄弟情義,倆人吵得面紅耳赤。

順治一怒之下,狠抽了弟弟一記耳光,罵他膽大包天,竟敢對天子無禮。襄親王除了生氣,毫無辦法。皇太后聽說了,試圖打消順治的想法,下令趕緊給皇帝選妃。但順治的眼裡只有董鄂氏,根本看不上新選進來的宮女。他表示,非董鄂氏不娶。

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襄親王面子上掛不住,羞憤之下自盡了,周歲才14。

襄親王死了一個多月,董鄂氏就被順治冊封為「賢妃」,很快又晉封皇貴妃。可是,兩人轟轟烈烈的愛情只持續了4年,董鄂妃就病故了,被追贈為孝獻皇后。

結語:順治是否從弟弟手裡橫刀奪愛,一向存在爭議。據正史記載,襄親王死於順治十三年7月,董鄂氏受封「賢妃」是同年8月,僅此而已。或許這只是時間上的巧合。

參考文獻:《清史稿》等

相關焦點

  • 順治與董鄂妃的愛情悽清美絕,背後卻藏著很汙的順治殺弟奪妻案
    他對楊貴妃的愛,只停留在口頭上。安史之變爆發,長安失陷,馬嵬坡前,他為「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到時各自飛」做出了生動的詮釋,賜三尺白綾,冷眼看楊貴妃魂歸天國,香消玉殞。和唐明皇比較起來,清順治帝才是不折不扣的痴心絕對、一往情深的情帝。
  • 順治皇帝:愛恨就在一瞬間?
    - 1 - 順治皇帝,即愛新覺羅·福臨,為清朝的第三任皇帝,廟號世祖。這位爺六歲登基,十四歲親政,二十四歲龍御歸天,或還有說法是其並未駕崩。但無論如何,他就是這樣走過了自己那十八年的或心酸、或光輝的歲月。而從此,就卸下了扛在兩肩上的大清王朝,傳位於依舊尚在衝齡的愛新覺羅·玄燁。
  • 愛新覺羅專出情種,順治為愛出家,乾隆為愛風流,康熙卻為愛勤政
    皇太極死後,福臨登基,成為順治皇帝,當他長大以後,和他父親一樣,遇到了自己一生摯愛,那就是董鄂妃。她在順治十三年入宮,僅過了一個月,就迅速成為皇貴妃,甚至要不是孝莊太后壓著,他還想廢掉皇后,讓董鄂妃做皇后。
  • 作為順治皇帝遺詔選定的四位輔政大臣之一鰲拜,真的沒有造反嗎?
    歷史上鰲拜並沒有造反,不過他作為順治皇帝遺詔選定的四位輔政大臣之一,結黨營私、居功自傲、大權獨攬,甚至擅殺大臣,其行為已經嚴重威脅到小皇帝康熙行使皇權,所以被少年康熙施計擒拿,最終死於囚禁之所。
  • 順治立儲難下決斷,康熙不受寵愛,最後卻用一句話輕鬆搞定順治
    愛新覺羅玄燁,即康熙皇帝。康熙為清朝做出了非同小可的貢獻,擒拿鰲拜、收復臺灣、抗拒沙俄等等。但是如此風光威武的康熙皇帝,能有如此豐功偉績,形成康熙盛世的局面,還要多虧了順治皇帝立玄燁為儲。其實,順治皇帝並無心將龍椅寶座交給玄燁,只因造化弄人,玄燁才有幸能登上皇位。
  •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愛江山,更愛美人的傳奇色彩!
    「丁巳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要知道作為清軍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正值壯年,嚴謹24歲,突然間撒手人寰,不由的是讓人疑竇叢生。再加上一些文獻和傳說。有人就認為順治皇帝其實並沒有上崩於養心殿,民間傳說最廣的說法是順治因情生變,隨著寵愛的一代名妓董小宛去世而選擇遁入空門。
  • 行森勸順治出家有三個目的:第一個可敬,第二個可笑,第三個可恨
    但是我們且別管剃辮子簡單不簡單,咱們還是來看看當時的情況:順治十七年,二十三歲的福臨剛剛死了最心愛的董鄂妃,而他的活著的最大的兒子福全(長子早夭,所以福全最大)只有八歲,老三玄燁只有七歲,清朝入關剛剛十五年,還是遍地狼煙反抗激烈,連四川還沒完全拿下來。就在這個混亂的時間節點上,行森成功勸說福臨剃度出家,等於拆了清廷的頂梁柱,那麼就會是「沒有最亂,只有更亂」。
  • 順治帝、孝惠章皇后、董鄂妃、貞妃、淑惠妃,竟現身紅樓夢!
    清世祖順治(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是滿清第一位入關的皇帝。死後葬於河北遵化縣清東陵之孝陵。順治帝不僅娶了兩個表妹,還娶了表侄女為妻。清世祖身前有四任皇后等。一、博爾濟吉特·孟古青(廢后):孝莊太后的侄女。她是清代唯一的一位廢后。
  • 清朝冷知識:順治歸天后的滿漢之爭!鰲拜太出乎人的意料了!
    從努爾哈赤一直到順治皇帝,經歷了三代人,才將整個天下的局勢穩定了下來。而這三代人的時間也是清朝開始慢慢融入漢族文化的一個過程,在努爾哈赤歸天之後,甚至不知道皇帝在生死之後還有諡號這樣的事情。所以努爾哈赤死後竟然並沒有諡號,直到兒子皇太極在位的天聰九年,當時的大明王朝有一個叛將,名叫許世昌,他發現了堂堂的努爾哈赤,竟然連自己的諡號都沒有感覺十分的荒謬。
  • 董小宛就是順治寵妃?按年齡計算兩人都可以做母子了
    關於順治的后妃,一直有個說法流傳了很久,順治的寵妃董鄂氏就是明末的秦淮八妓之一的董小宛嗎?這可是個徹徹底底的謠言,按照順治帝,董鄂氏,董小宛的年紀來算的話,董小宛可以說是順治和董鄂氏媽媽輩的人了。
  • 鰲拜是忠臣還是奸臣,順治和康熙截然不同的待遇
    鰲拜在康熙時代是個大奸臣,一世英名付之東流,那麼在順治時期呢?清朝的第二位皇帝皇太極突然去世,當時政局混亂,爭奪皇位的野心家多爾袞兄弟氣勢洶洶,眼看孤兒寡母的皇太極後代處境很是危險。當時的鰲拜官不高,位不顯,只是一個有勇士之名的將領。皇太極去世的時候,多爾袞與豪格的權力鬥爭中,鰲拜也是核心人物之一,他手握鑲黃旗重兵,與兩黃旗大臣盟誓於大清門,堅決擁立先帝(皇太極)之子,並命兩旗精銳護軍全副武裝環衛崇政殿,做好了不惜兵戎相見的準備。
  • 不怪孝莊太后,只怪自己在「順治去世」就變了
    不怪孝莊太后,只怪自己在「順治去世」就變了中國的歷史浩浩湯湯幾千年,經歷過許多的朝代,但是有一個非常相同的地方每一個朝代的皇帝對此都非常的慎重,那就是如何挑選下一任繼承人。而康熙皇帝作為在年幼時就被挑選出來的繼承人。他的天分有目共睹,順治皇帝就是看上了他。天資聰穎。所以才會讓一個年僅幾歲的孩子來當皇帝。中國歷史上那麼多的小皇帝都被作為傀儡康熙皇帝就能除外嗎?
  • 順治皇帝《醒世碑記》對仗憨山大師《醒世歌》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是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第九子,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生於盛京,其母為永福宮莊妃,即孝莊文皇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極駕崩,由於未預定儲嗣,所以在這一突發事件後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與其長子肅親王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爭奪者雙方勢均力敵,相持不下。
  • 順治去世時,留給康熙4大輔政大臣,為何最後會變成鰲拜專權
    順治能當上皇帝,多爾袞功不可沒,這讓順治應該感激多爾袞,但長大後,多爾袞仍然貪戀權勢,不願交權,這使順治對多爾袞由感激變為憎恨,多爾袞死後,順治立即將多爾袞處死。由於多爾袞的專政,順治對輔政大臣比較反感,但遺憾的是,他當皇帝時只有6歲,必須要輔政,才能輔政;而順治死時,康熙只有8歲,又是少年皇帝,需要輔政,才能輔政。為了避免多爾袞再犯,這次他跳過愛新覺羅王族,選了4位外姓大臣為輔政大臣。
  • 手握大權的多爾袞,為何沒有謀權篡位,反而專心輔佐順治
    由於清太宗在位期間沒有立太子,在他暴斃之後就關於誰是下一任皇帝的人選展開了激烈的鬥爭,甚至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有戰爭的發生。在爭奪皇位的人選中,有兩人的呼聲最高,同時也最有實力,分別是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和皇太極的兒子豪格。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最終繼承皇位的不是二人中的任何一個,而是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稱順治帝。
  • 鰲拜雖能力較強,卻有謀反之心,順治為何會指定他為重臣之一?
    鰲拜雖能力較強,卻有謀反之心,順治為何會指定他為重臣之一?其實我們在每次看待鰲拜的時候,經常都會想到電視劇當中的這個鰲拜,而且當時的鰲拜其實可以說是非常的厲害,那麼當時的這個鰲拜真的有這樣的一個心態去威脅康熙嗎?其實從歷史當中的一些記載當中我們就能夠明顯的看出來,當時的鰲拜其實可以說是非常的厲害,厲害到什麼樣的程度呢?
  • 誰愛你虔誠的靈魂,誰又愛你年輕的容顏
    崔鶯鶯不美嗎?為何曾經對她山盟海誓的張生不要她了?那只是因為崔鶯鶯美麗的容顏,比不過宰相之女帶給他的榮華富貴和利祿功名。皇位誘惑不夠大嗎?為何順治為了一個病死的董鄂妃甘願放棄江山?那是因為順治愛上了董鄂妃的靈魂,他的愛情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所以,就算董鄂妃早逝,她也羨煞了從古至今的女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