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立儲難下決斷,康熙不受寵愛,最後卻用一句話輕鬆搞定順治

2021-01-08 悟空談歷史

愛新覺羅玄燁,即康熙皇帝。康熙為清朝做出了非同小可的貢獻,擒拿鰲拜、收復臺灣、抗拒沙俄等等。但是如此風光威武的康熙皇帝,能有如此豐功偉績,形成康熙盛世的局面,還要多虧了順治皇帝立玄燁為儲。

其實,順治皇帝並無心將龍椅寶座交給玄燁,只因造化弄人,玄燁才有幸能登上皇位。若不是這一巧合,中國歷史上恐怕要失去一位優秀的皇帝了。

說來有些滑稽,但是玄燁能夠繼承皇位還要感謝他曾經得過天花病。當然也離不開玄燁自己遠大的志向和美好的品質。

順治掌控政權之後,採取一系列政策穩固自己的政權。天下逐漸穩定下來,順治也考慮起來立儲一事了。順治共有三個皇子,不幸有一子夭折,只剩下福全和玄燁。

順治皇帝的兩個皇后均是由孝莊皇太后選定的,一個是孝莊皇太后的侄女,一個是孫侄女,順治皇帝身邊沒有自己喜歡的女子,自然想要尋找心目中的那個女子,不久,就遇見了董鄂氏,董鄂氏本為順治弟弟的妃子,順治弟弟死後,董鄂氏便成為了順治的妃子。

董鄂氏為順治生下一子,順治本想立他為太子,然而皇子不到四個月大就夭折了。董鄂氏的身體越發消受,最終撒手人寰,順治更是備受打擊,最後臥病不起。

順治皇帝的身體每況愈下,孝莊皇太后更是心急,便催順治帝快快立儲。當時符合繼承條件的只有福全和玄燁兩人,恰巧當時天花猖獗,玄燁又身染天花,為了使其他人也感染,玄燁便被隔離起來,很少和順治皇帝見面。

而且,玄燁的母親庶妃佟氏並不得皇上恩寵,而且玄燁僅為三子,很少會受到順治帝的關注。但是福全卻從小一直生活在宮中,和順治皇帝很是親近。

天花在當時是一種很可怕的存在,多爾袞的弟弟死於天花,董鄂氏死於天花,甚至順治帝也是死於天花。玄燁患上天花時,所有人都不對他抱有希望,只有他的乳母悉心照料他,最終身染天花的玄燁奇蹟般的痊癒了。

不久後,福全和玄燁被順治宣召,問及他們想成為怎樣的皇帝時,玄燁回答說想「成為像父皇一樣偉大的皇帝」。順治感受到玄燁的雄心壯志,玄燁也因此給順治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而且宮中很多人認為玄燁得過天花,對於天花已經有了很強的抵抗力。順治帝這才下定決心,將皇位傳給玄燁。

這才有了威風四振的康熙皇帝,為大清王朝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也正是因為玄燁的一句拍馬屁的「成為像父皇一樣偉大的皇帝」話,再加上感染過天花,所以才使得順治下定決心將皇位傳給了康熙。

參考資料:

《清史稿·卷六·本紀六·聖祖一》

相關焦點

  • 順治去世時,留給康熙4大輔政大臣,為何最後會變成鰲拜專權
    由於多爾袞的專政,順治對輔政大臣比較反感,但遺憾的是,他當皇帝時只有6歲,必須要輔政,才能輔政;而順治死時,康熙只有8歲,又是少年皇帝,需要輔政,才能輔政。為了避免多爾袞再犯,這次他跳過愛新覺羅王族,選了4位外姓大臣為輔政大臣。
  • 鰲拜是忠臣還是奸臣,順治和康熙截然不同的待遇
    鰲拜在康熙時代是個大奸臣,一世英名付之東流,那麼在順治時期呢?鰲拜是順治選定的顧命大臣之一,能作為顧命大臣肯定是有資歷,而且對於順治來講肯定是忠心不二的,肯定需要得到順治認可才行,歷史上的顧命大臣不少,遠的有孔子一直讚頌的聖人周公旦,逃命到吳國的伍子胥,霍去病的異母弟弟霍光,諸葛亮等等。作為顧命大臣能在歷史上留下美名少,能善始善終更少,霍光的後代被滅族了,王莽改制篡位失敗了,鰲拜從一個忠臣變成了一個人人喊打,痛恨的大奸賊。
  • 愛新覺羅專出情種,順治為愛出家,乾隆為愛風流,康熙卻為愛勤政
    海蘭珠在26歲那年入宮,以古代的標準來說,算不上年輕,但是皇太極卻瘋狂的迷戀她,封她為宸妃,並把宸妃居住的寢宮命名為關雎宮,取自於《詩經》裡關於愛情的美好句子: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圖片  當董鄂妃生下四阿哥的時候,順治同樣大赦天下,大有立此子為儲君之意,然而一樣的是,這個孩子也夭折了,同樣痛失愛子的董鄂妃,沒有多久鬱鬱而終,董鄂妃死後,順治一度心灰意冷到要出家為僧!
  • 鰲拜曾是大清忠臣,忠心為主深受順治喜愛,為何最後卻被康熙除掉了?
    按著劇情的安排,小康熙還沒親政以前,這個鰲拜基本上就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而且完全碾壓整個朝廷,甚至快出現了:官員怕鰲老闆不懼康熙之局面。看到沒有,這個鰲拜似乎典型的大奸臣一枚,而且還是那種無視皇帝的權臣。
  • 順治皇帝最愛的董鄂妃,竟然是他的弟媳,順治橫刀奪愛是真的嗎
    按《清史稿》所述,順治感染了天花,最終不治身亡。但《延平王起義實錄》被發現後,卻有不同的說法。延平王就是鄭成功,這部文獻抄本記載,當初順治帝親徵鄭成功,在高崎之戰被火炮擊中後身亡,清將達素畏罪自殺,而清廷對此秘而不宣。《延平王起義實錄》中的說法只是孤證,多數史學家並不認可,但也這讓順治的死因變得撲朔迷離。此外,順治與董鄂妃的故事更是被人津津樂道。
  • 董小宛就是順治寵妃?按年齡計算兩人都可以做母子了
    關於順治的后妃,一直有個說法流傳了很久,順治的寵妃董鄂氏就是明末的秦淮八妓之一的董小宛嗎?這可是個徹徹底底的謠言,按照順治帝,董鄂氏,董小宛的年紀來算的話,董小宛可以說是順治和董鄂氏媽媽輩的人了。
  • 作為順治皇帝遺詔選定的四位輔政大臣之一鰲拜,真的沒有造反嗎?
    我們通過看電視機《康熙大帝》對鰲拜有了些許了解,特別是少年康熙和一群小孩子,用「布庫遊戲」的辦法智擒鰲拜的故事,從中認識了權臣鰲拜的驕橫,也看到了康熙皇帝少年時就非同一般的智慧
  • 順治與董鄂妃的愛情悽清美絕,背後卻藏著很汙的順治殺弟奪妻案
    安史之變爆發,長安失陷,馬嵬坡前,他為「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到時各自飛」做出了生動的詮釋,賜三尺白綾,冷眼看楊貴妃魂歸天國,香消玉殞。和唐明皇比較起來,清順治帝才是不折不扣的痴心絕對、一往情深的情帝。在清朝中央服官的西方傳教士湯若望記述,少年順治帝「和一切滿洲人一個樣,而肉感肉慾的性癖尤其特別發達」,結婚之後,「人們仍聽得到他的在道德方面的過失」。
  • 順治皇帝:愛恨就在一瞬間?
    相持難下!最終,倒是多爾袞又提出了另外一種解決之道:擁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然後二人共同輔佐。而這一議案竟很快得以通過。於是,福臨繼位,改年號為順治。這一年,他只有六歲。一個六歲的孩子,放於今天連幼兒園都沒畢業,但擱當時,卻要主政大清、南面稱帝。
  • 不怪孝莊太后,只怪自己在「順治去世」就變了
    不怪孝莊太后,只怪自己在「順治去世」就變了中國的歷史浩浩湯湯幾千年,經歷過許多的朝代,但是有一個非常相同的地方每一個朝代的皇帝對此都非常的慎重,那就是如何挑選下一任繼承人。而康熙皇帝作為在年幼時就被挑選出來的繼承人。他的天分有目共睹,順治皇帝就是看上了他。天資聰穎。所以才會讓一個年僅幾歲的孩子來當皇帝。中國歷史上那麼多的小皇帝都被作為傀儡康熙皇帝就能除外嗎?
  • 康熙的眾多妃子中,有這樣一個人,讓康熙念念不忘
    有的妃子也會一個月都見不到君王一面,都說紅顏禍水,也的確如此,順治心愛的女子死後,他直接辭去皇帝的身份,不知道跑到哪座深山出家了。康熙的第一任皇后赫舍裡氏去世之後,康熙也很受打擊,他曾經多次跑到赫舍裡氏居住的宮殿,甚至在赫舍裡氏去世的一年內,從沒有召見過後宮中的任何嬪妃。
  • 孝莊太后死後在殿中停屍近40年,為什麼康熙一直不將祖母下葬呢
    如果不能起家,豈不是勞民傷財,不合葬之義也?心愛的汝父子,不忍遠去,一定要遵化安厝,我心無遺憾。」公元1687年(即康熙26年),孝莊太后病逝,從清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孝莊太后不願在死後與皇太極合葬,究其原因,其實並不象清史中所記載的那樣,只是因為皇太極沒有對孝莊太后有什麼寵愛,如果不是順治帝即位,沒有「母憑子貴」,孝莊太后後期就很難打上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 幼年康熙為何要殺他?
    說起鰲拜,可能對這個人的了解更多是在影視劇裡,《少年康熙》中的鰲拜也是極其囂張跋扈,畢竟影視劇裡的情節無法考證。有人會問:鰲拜乃三朝元老,為大清的建設和鞏固立下了漢馬功勞,年幼的康熙為何又要殺了他呢?帶著下面的問題仔細了解一下鰲拜就知道為何了。鰲拜是誰?
  • 鰲拜手握40萬大軍,為何寧死也不推翻康熙?你看康熙背後是誰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十六日,康熙召集少年侍衛在宮中玩「布庫」遊戲,就在鰲拜進見的時候,將鰲拜逮捕。當時鰲拜是顧命大臣之一,又是鑲黃旗重要將領,手握40萬大軍,為何鰲拜寧死不推翻康熙呢?首先,鰲拜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崇德二年(1637年),當時皇太極讓碩託、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攻打皮島,毛文龍鎮守的皮島很堅固,清軍久攻不下。
  • 康熙一直被鰲拜欺負,為何其皇祖母孝莊太皇太后也沒出來擺平鰲拜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鰲拜絕對是飛揚跋扈、目無君上而硬行為之,絕非康熙皇帝本意。 鰲拜後續種種藐視少年康熙皇帝之劣跡不勝枚舉,本文就不做一一詳述,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幾個問題:他鰲拜究竟何德何能,有何背景,為何除了蘇克薩哈,滿朝王公文武無人再敢挑戰鰲拜權威?一直充當康熙皇帝「保護傘」,也就是後人都習慣稱她為「孝莊」的皇祖母,為何沒有出面阻止鰲拜?
  • 清朝冷知識:順治歸天后的滿漢之爭!鰲拜太出乎人的意料了!
    順治駕崩後,漢族大臣有一個小心思,除了鰲拜無人識破!在我國的歷史之中,大清王朝這個封建朝代算是比較有名的一個時代了,一方面這是我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距離現代也不過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而已,另外清朝也是北方的滿族入主中原建立的一個王朝。
  • 鰲拜死後,康熙是如何對待其妻子和兒女的?結局令人詫異
    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世祖順治皇帝福臨駕崩。臨終前,順治皇帝將大清皇位傳給了皇三子玄燁,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康熙大帝。同時,順治皇帝安排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全力輔佐當時年僅8歲的康熙皇帝。起初,這四人還能「遵循誓言,和衷共濟」,但是原本排名四人中最後一位的鰲拜,權勢不斷提升,逐步開始專權施政,並與年輕的康熙皇帝產生了巨大的矛盾。
  • 被康熙恨透了的鰲拜,為什麼沒被康熙殺死?
    小時候啥也不懂,卻喜歡在放學後打開電視看《康熙王朝》,這部劇也確實成了諸多小夥伴們青春的回憶。其中讓小編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康熙皇帝與鰲拜之間的鬥爭,也在小編的心中留下了一個作惡多端,非常討厭的鰲拜的形象。但其實歷史上的鰲拜更多扮演的卻是國之功臣和護駕忠臣的形象,與我們在影視劇中認識到的鰲拜相去甚遠。
  • 康熙活捉鰲拜後,為什麼不殺了他?沒有鰲拜,康熙根本當不了皇帝
    ——米·左琴科(蘇)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107字,閱讀約3分鐘康熙八年五月的一天,輔政大臣鰲拜接到皇帝要召見他的旨意,於是照例去南書房拜見皇帝。參觀結束後,康熙皇帝下令給內侍們讓座、喝茶。令他吃驚的是,張伯倫們一擁而上,讓鰲拜猝不及防。接著,康熙帝又命康親王解書等人試鰲拜。不久,解書上書皇帝,說鰲拜有三十條罪狀。
  • 鰲拜雖能力較強,卻有謀反之心,順治為何會指定他為重臣之一?
    鰲拜雖能力較強,卻有謀反之心,順治為何會指定他為重臣之一?文|橘紅的夢在我們所知道的歷史當中,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能夠知道許多的歷史,就像是當時的溥儀這些人物,他們的能力其實可以說並沒有過多的凸顯,但是他們做下的一些錯事,我們卻都非常的清楚,而且在當時還有一個慈禧,慈禧的一些能力也是非常厲害的,不過在清朝的歷史當中,就有鰲拜當時的要謀反,而這樣的事情經過在當時就是被順治封號的,那麼當時的這個順治為什麼會指定鰲拜成為當時的重臣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