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眾多妃子中,有這樣一個人,讓康熙念念不忘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很多人都羨慕古代的帝王,在後宮中擁有無數長相貌美的妃嬪,每天召喚一位妃子侍寢。有的妃子也會一個月都見不到君王一面,都說紅顏禍水,也的確如此,順治心愛的女子死後,他直接辭去皇帝的身份,不知道跑到哪座深山出家了。康熙的第一任皇后赫舍裡氏去世之後,康熙也很受打擊,他曾經多次跑到赫舍裡氏居住的宮殿,甚至在赫舍裡氏去世的一年內,從沒有召見過後宮中的任何嬪妃。
一開始康熙和赫舍裡氏只是政治聯姻,赫舍裡氏是索尼最為寵愛的孫女,她和康熙在幼年時就已經相識,索尼也始終支持康熙,所以康熙也樂意讓赫舍裡氏當皇后。更何況赫舍裡氏也是孝莊欽點的皇后,康熙一直都很尊敬孝莊,所以只要是孝莊給他做好的安排,他都不會拒絕,包括立後一事。
當年鰲拜一黨的人在朝中勢力很大,年幼的康熙根本鬥不過鰲拜,所以孝莊只得通過選妃來幫助康熙建立自己的勢力。當年鰲拜的女兒也參與選妃,即便康熙和鰲拜之女也有感情,不過,為了清王朝的安穩,孝莊自然不會願意讓康熙迎娶鰲拜之女,最後東宮之主的位子還是給了赫舍裡氏。
不管是為了鞏固政治,還是出於真愛,康熙後宮中總共出現過62位嬪妃,即便一日召一位妃嬪侍寢,也需要2月之餘才能排上號,即便康熙娶了很多女人,不過他的心中始終都無法對赫舍裡氏忘懷。
赫舍裡氏僅僅陪伴了康熙幾年的時間就離世了,赫舍裡氏成為皇后的那幾年,她經常會求爺爺索尼幫助康熙打壓鰲拜。如果不是索尼一家的幫助,康熙也不會如此順利的將鰲拜生擒。康熙在11歲的時候就迎娶了赫舍裡氏,當時年幼的康熙根本不知道情是什麼?但是在和赫舍裡氏相處的數十年裡,也讓康熙和赫舍裡氏之間的感情迅速升溫並升華,他們二人相互扶持,智鬥鰲拜,拉攏大臣,收回權勢。在赫舍裡氏的見證下,康熙也在一步步的成長,然而,好景不長,赫舍裡氏最終還是沒有緣分陪伴康熙長久的走下去。在赫舍芮氏22歲的時候,在生產的過程中難產而亡,出於對赫舍裡氏的愧疚和愛意,康熙對赫舍裡氏所誕下的兒子十分照顧,在他2歲的時候就被立為太子。
赫舍裡氏剛死去不久,那時的康熙才只有20幾歲,很難從一段感情的悲痛中走出來,當時孝莊也十分擔心康熙會走上他爹順治的老路,畢竟順治就因為心愛之人的離世出家了。在赫舍裡氏離世的一年時間裡,康熙經常會到赫舍裡氏生前居住的寢宮中去休息,也是為了悼念亡妻,在這一年中,康熙也在以他獨有的方式為赫舍裡氏守孝,他一年裡都沒有讓任何一位妃嬪侍寢,一直一個人居住在養心殿。古代的帝王能夠做到像康熙這樣的寥寥無幾,即便後來被譽為「痴情皇帝」的乾隆對待富察的感情也沒有康熙對赫舍裡氏的感情深。
看著漸漸長大的太子,康熙覺得這是赫舍裡氏留給自己最美好的禮物,自己一定不能辜負赫舍裡氏的期望,務必要好好的將太子養大成人。畢竟赫舍裡氏當時就是因為生下了太子才去世的,康熙將全部的父愛都給了太子,從小就十分寵愛他,即便太子長大後十分任性,不過康熙從來都不捨得懲罰他。
如果不是太子在40多歲的時候多次央求康熙將朝政大權交給他,估計康熙也不會有廢掉他的念頭,只是可憐了太子,即便他沒有任何治國的本事,不過康熙也從來沒有想過改立太子,太子最後的結局也是他自己造的惡果。
自從赫舍裡氏死後,康熙時常感到孤獨,即便後宮中有很多妃嬪,有些妃子長相貌美,有些才情出眾,有些性格歡快,但是在她們身上都找不到赫舍裡氏的影子。所以後來已經失去此生摯愛的康熙也變的多情,看似後宮中的很多女人都得寵,其實沒有一個妃子能夠真正的走到康熙的心靈深處,此生唯有赫舍裡氏進入了康熙的內心。
赫舍裡氏雖然福薄,去世的較早,不過赫舍裡氏也是讓女人嫉妒的,畢竟她年紀輕輕的就去世了,卻能得到康熙的痴愛,如果赫舍裡氏當年沒有難產離世,康熙肯定會呵護她一生的,您覺得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清實錄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