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在居民樓內的推拿店越來越多。(曹雅欣 攝)
冬日街頭,「推拿可治療感冒、咳嗽、發燒、頸椎病、肺炎、神經痛……」一家推拿按摩店LED顯示屏上滾動播放著推拿的「療效」。
如今,推拿生意可謂一天火過一天,小兒推拿也成了給孩子看病的常用手段。在商家宣傳語中,推拿幾乎「包治百病」。推拿真的這麼神奇嗎?市民印象中的「中醫推拿」和這些小店中的「推拿按摩」又有何異同?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推拿從業人員大多「半路出家」,部分店鋪並沒有營業執照,相對嚴格的小兒推拿甚至只花千元就能辦理資質……
推拿小店遍地開花
誠基中心、御景城小區、泉城花園、化纖廠路、花園路……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個小區及商圈,發現推拿生意可謂遍地開花,僅在華龍路東段數百米內就有3家。
在二環西路沿線某小區內,一家在單元樓中經營的推拿店深受小區居民好評,店主劉女士把兩室一廳的住宅變成了減肥、推拿、美容於一體的小店。記者通過熟人引薦來到這家沒有名字的養生店,劉女士向記者展示了自己的工作環境:主臥用於居住,次臥擺放著一張小床,屋內架子上擺滿了精油,包裝盒上寫著客人的名字,此時正有顧客在客廳準備進行推拿。
「一次性床單一客一換,保證乾淨。」劉女士告訴記者,她的推拿技術是在美容院培訓的,對人體經絡十分了解,客戶腰腿疼痛推拿後都能得到緩解。
在這家養生店,牆上的價目板上標註了拔罐、推拿、按摩、刮痧等項目的價格,此外記者沒有看到任何營業執照等證件。劉女士承認自己並非「科班」,「推拿80塊錢一次,一般顧客都是1680元做30次,需要精油的話另外買。」據劉女士介紹,前來推拿的顧客每天都排得很滿。
像劉女士這樣的店,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了很多,不過路邊經營的店鋪大都懸掛了營業執照,對於記者關於資質的詢問,多數商家表示「重要的是手法」。
推拿幾分鐘收費上百元
在大眾點評搜索「推拿」,濟南範圍內顯示出2189個結果,其中大多數為養生會所,小兒推拿約佔200家。治療感冒、咳嗽、腰腿疼痛、痛風、肺炎、神經痛……在商家宣傳中,推拿似乎無所不能。效果真有那麼好?記者採訪到的市民對此褒貶不一。
「我經常帶孩子去做小兒推拿,退燒、止咳效果很好。」市民劉女士有兩個正上幼兒園的女兒,她常光顧的店鋪位於匡山小區。「店面不大,經常需要排隊,店裡的技師經常到全國各地學習,我感覺很靠譜,但是不了解有沒有營業執照和行醫資質,沒聽老闆提過。」
曾在正規醫院體驗過推拿治療的張先生表示,推拿店對背部不過短短幾分鐘的治療,除了身體發燙,感冒症狀並未緩解。「推拿幾分鐘就要收費200元,說真的,覺得不值。」張先生說。
推拿被宣傳得「包治百病」,到底有沒有依據?濟南某康復醫院推拿針灸科室的黃大夫告訴記者,推拿有自己的對應症,對於感冒、咳嗽有效,但絕對不如中西藥物,推拿店內的宣傳不能全信。
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
11月22日,有媒體報導稱,東莞市人民醫院一周接到兩位輕度癱瘓患者,兩人目前都在住院治療,他們面臨的是漫長的恢復期。而在癱瘓之前,他們都曾到推拿店按摩過頸椎。診療醫生指出,他們目前的輕度癱瘓及併發症,很有可能與頸部推拿按摩有關。
「我知道在推拿界有過這種例子,不過概率比較低。」黃大夫說,假設一個老人因為腰痛走進推拿店,那麼他等於放棄了醫院治病的一套流程,沒有拍片子診斷,這種情況下直接進行推拿,實際上是冒了一定風險的。
記者走訪發現,市面上的推拿店有些招牌為「推拿按摩」,有的則是「中醫推拿」,他們之間有何區別?
「推拿和按摩嚴格來說有很大區別,雖然都講究穴位、經絡,但外面的店面良莠不齊。」黃大夫說,他所學的專業是推拿針灸,以他的同學為例,如果畢業後無法順利進入醫院,就有可能自己開推拿診所或進入類似機構工作,這類人一般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行醫資質,但還有一部分就是在醫院或者培訓機構「速成」,不論是理論知識還是經驗都不能令人信服,「大部分還是半路出家」。
準入門檻極低
開一家推拿店,除了必須的營業執照,技師本身還需要什麼資質?記者了解到,這方面的監管還屬於「盲區」,準入門檻極低。
「之前有高級推拿師證件,不過這兩年已經取消了。現在開一個推拿店,不需要技師本身有什麼硬性資質,要求沒有那麼嚴格。」黃大夫說,現在很多機構和門診招人,還是會要求針灸推拿專業畢業,只不過對學歷的要求比較低,中專畢業即可。
在淘寶網,有不少賣家聲稱可以辦理推拿按摩方面的證書。記者諮詢了一個賣家,對方表示只需要提供電子版證件照、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口頭報上學歷,提交資料後30天內下證,並可在「官網」查詢到。賣家所說的「官網」,指的是「全國醫藥衛生人才教育管理中心」網站,證書名稱為「保健按摩師」,「保健按摩師有兩個機構發證,價格分別為660元、850元,含金量差不多。」
此外,辦理小兒推拿技師資質更為火爆,淘寶賣家口中的「推拿按摩」幾乎都默認為小兒推拿,但記者向醫生了解到,小兒推拿相比成人推拿要嚴格得多,有完全不同的理論體系,操作風險也更高,淘寶代辦資質顯然違法違規。
治病「擦亮眼睛」
聲稱能治病的推拿店,究竟算診所還是按摩店?其本質是治病還是保健?
2005年發布的《關於中醫按摩等活動管理中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在疾病診斷的基礎上按照中醫理論和診療規範等試行中醫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方法,屬於醫療活動,必須在醫療機構內進行,非醫療機構不得開展。非醫療機構開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活動,在機構名稱、經營項目名稱和項目介紹中不得使用「中醫」、「醫療」、「治療」及疾病名稱等醫療專門術語,不得宣傳治療作用。
在記者走訪的店鋪中,經營者雖沒有直接將「治病」二字擺上招牌,但「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等病症字眼,還是放在了顯眼位置。
黃大夫表示,自己作為醫生,有責任提醒消費者不要過於相信街邊推拿門店的宣傳,「如果是單純放鬆身體,可以選擇按摩店、推拿店,但如果是有病症需要治療,一定要選擇正規醫院。」
另外,中國醫療行業協會的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提醒,在準備按摩資格證考試時,一定要了解證件的頒發部門,防止不正當機構欺詐,國家人社部頒發的按摩師執業證書才是正規從業資格證。
原標題:推拿小店真能「包治百病」?從業人員大多「半路出家」
[責任編輯:楊凡、彭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