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聰明得多

2020-12-06 孜然實驗室

流行文化中將尼安德特人輕描淡寫地刻畫為一種遠不那麼聰明的人類。我們對尼安德特人的觀念和描寫經常充滿古代人類形象,他們幾乎是沒有語言、野蠻的卡通人物形象。地質學家威廉·金(William King)於1865年首次介紹了這種人類時,對它們的智力也沒有太高的評價。

從那以後,研究人員改變了他們對尼安德特人智力的看法。近年來的發現表明,我們的遠親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像我們自己。儘管我們對尼安德特人的看法沒有太大變化,但當我們稱這個人類的行為粗魯或不開化時,我們可能錯了。下面是關於這個引人入勝的物種的一些歷史,以及有關它們的能力和成就的新發現。

尼安德特人想像圖

尼安德特人的歷史

地質學家威廉·金(William King)於1864年首次引入了人類的物種。該物種實際上是在十年前在德國的尼安德山谷首次發現的。這導致他們的名字叫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人類學家的早期想法是,可以通過頭骨的形狀和大小來衡量人類的智力。這是進化論關於進化的時代的種族主義思想。尼安德特人被認為比同時世的人類,尤其是當今的現代人類更為原始。

頭骨

最早的尼安德特人化石實際上是在在歐洲發現的,距今43萬-45萬年。他們中的一些人最終移民到了西南亞和中亞。除化石外,還發現了用石頭製成的工具。在身體上,尼安德特人類似於人類,但他們更加粗壯。他們腿短軀幹長,有助於在寒冷的戶外保持溫暖。男性平均身高約164釐米,而女性則高約152釐米。

血統研究發現這段時間裡活著的現代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間交配。人類學家發現,東尼安德特人與大約10萬年前從非洲走出來的人類有著共同的解剖學淵源。如今仍有許多人實際上擁有1-2%的尼安德特人DNA。由於最近的科學發現,現在人們知道尼安德特人實際上比我們想像的要更像我們。

尼安德特人,就像我們一樣

儘管科學界和流行文化曾一度廣泛認為尼安德特人遠不如現代人類聰明,但最近的發現證明了並非這樣。與尼安德特人同時居住在世界上的人類相似,他們使用石頭製成的工具和裝飾品。石頭與骨頭一起被加工成工具。他們還利用白樺樹皮上的焦油,發明了膠水。該膠水能夠將木柄連接到石頭上,做成類似於錘子的工具。他們中的許多人用鷹爪做成的項鍊裝飾自己。他們可以用火來準備食物,而與普遍的看法相反,他們可以用工具來引火。

尼安德特人的鷹爪裝飾物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考古學家香農·麥克弗倫(Shannon McPherron)對尼安德特人和人類同時製造的工具的差異進行了深入研究,以展示其能力。人們認為,早期的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儘管具有不同的特性,但他們並沒有用不同的骨頭和石頭製作工具。通過研究新發掘出來工具,科學家實際上已經看到這些工具用於不同的目的,並且根據其材料和不同的使用者進行了改造。這些工具中的某些形狀至今仍在使用。這表明尼安德特人對製造工具、使用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有複雜的理解。

尼安德特人的石制工具

隨著法國西南部墓葬的發現,人們相信尼安德特人也有某種形式的儀式或精神習俗。在墓內,尼安德特人埋葬了他們的死者。同樣在法國,人們發現了洞穴,這些洞穴擁有將近17.6萬年前由石筍製成的石圈。

關於尼安德特人的象徵能力仍有一些爭論。同時代的現代人類正在使用人物和抽象符號創作洞穴藝術品,而發現的尼安德特人藝術品很少。已發現的藝術品可以追溯到大約6.5萬年前,是西班牙研究人員在洞穴中發現的。科學家們假設這些作品是尼安德特人創作的,因為直到4.2萬年前第一批現代人類才來到西歐。

尼安德特人的巖畫,發現於西班牙

在語言和交流方面,尼安德特人至少能夠發出複雜的聲音。通過研究他們的骨骼,發現他們能夠通過聲音以某種方式進行交流。沒有發現任何文字,很難確定是否使用了正式語言。有趣的是,同一時間或者的現代人類也沒有留下文字或語言的跡象。

總結

最近對尼安德特人的研究得出的一些重要結論是,它們可能與同期的第一批人類並沒有那麼遙遠。我們現在知道,尼安德特人能夠製造火、煮熟的食物、使用複雜的聲音進行交流,並且能夠使用石頭、骨頭和自己發明的膠水製造工具。我們還了解到,與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類交配,我們中有些人甚至還擁有相同的DNA。儘管很難駁斥我們對古代堂兄弟的刻板印象,但這些最新發現證明,他們對堂兄弟的刻板印象比我們最初想像的要多得多。

相關焦點

  • 尼安德特人也是祖先,他們比猩猩、猴子聰明,為何還是滅絕了?
    作者:文/虞子期 尼安德特人聰明程度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現代人類的程度,是什麼猩猩,猴子都沒有辦法比較的,這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而尼安德特人的滅絕不是因為生命都有「生老病死」的規律,而是因為外界的影響導致滅絕的。
  • 尼安德特人比猩猩、猴子聰明,為什麼在3萬年前滅絕了?
    尼安德特人早已滅絕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但他們在人類身上留下不少的基因,即使經過數萬年的蕩滌仍然還存在1.5%-2.5%的比例,而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和比猩猩猴子聰明也沒啥大關係,也許用現代國際政治領域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所著的《文明的衝突》來解釋更合適。
  • 尼安德特人比猩猩猴子先進得多,為什麼反而在四萬年前滅絕了?
    無論是低等動物還是高等動物,要適應環境才能生存,這一點對所有動物都是平等的。動物要生存,就要在生態系統中有自己的位置,我們稱為生態位。有位才能活下去,沒有位只能滅絕。競爭和幹涉性的生態原理由於資源有限,多種動物可能同處一個生態位,這樣就會產生競爭。有的動物對競爭對手幹涉很強,必與對方拼個你死我活,有的動物則可以與別的動物和平共處。
  • 可能與尼安德特人基因有關
    研究人員還用英國人群的樣本表明,遺傳了尼安德特人的NaV1.7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疼痛。 「對我來說,這是第一次證明我們可以開始利用當代人作為轉基因模型,去了解尼安德特人的生理特性。」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的 Svante Pääbo 說。Pääbo與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 Hugo Zeberg 共同領導了這項研究。
  • 尼安德特人可能是自取滅:或因近親繁殖和時運不濟
    近日,據外媒報導,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在《PLOS ONE》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滅絕的主要原因是近親繁殖,而不是智人入侵。 一般認為,由於智人更聰明或人數更多,入侵了尼安德特人居住的歐洲和近東地區,導致尼安德特人滅絕。
  • 為什麼尼安德特人會吃自己的同類?
    實際上吃人這個事,在原始的社會中很常見,不僅尼安德特人吃過,現代人類的祖先智人也吃過,那麼古人類為什麼會吃人,其實並沒有一個確切的解釋,但普遍認為和食物的匱乏存在關係,現代的考古研究認為,所有的古人類都起源於非洲大陸,包括尼安德特人,智人,匠人等。
  • 這個神秘人種曾與尼安德特人雜交 還與智人有孩子
    圖1:從六個不同角度拍攝的小女孩骨骼碎片,她的母親是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而父親是丹尼索瓦人(Denisovan)到目前為止,這就是我們對神秘的丹尼索瓦人的全部認知。另一項引人注目的新發現(也在丹尼索瓦洞穴中)描繪了一幅更有趣的畫面,告訴我們丹尼索瓦人也與尼安德特人有過跨種群雜交。
  • 更強壯和腦容量更大尼安德特人為什麼在生存競賽中輸給了智人?
    如果要說誰是最接近智人的物種,那麼非尼安德特人不可,他比智人擁有更粗壯的身體和更大的腦容量,但在最後的競爭中還是敗下來了。有人說這是因為智人的主動獵殺上,但是其實只是自然環境演變所造成的一種無意識的替代,而這個過程持續了很長很長時間。那麼智人靠什麼打敗了尼安德特人呢?
  • 顛覆你的認知:貓比你想像的要聰明得多
    貓比你想像的要聰明,而且是聰明得多。1.貓的大腦很像我們的大腦美BluePearl Veterinary Partners行為醫學服務負責人吉爾·薩克曼博士(Jill Sackman)說,如果您將貓的大腦與狗或人的大腦進行比較,您會發現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遠勝於差異。她解釋說,作為哺乳動物,都有相似的大腦結構和功能。像我們一樣,貓可以感覺到時間的流逝。她補充說,它們會人做夢。
  • 顛覆你的認知:貓比你想像的要聰明得多
    貓比你想像的要聰明,而且是聰明得多。1.貓的大腦很像我們的大腦美BluePearl Veterinary Partners行為醫學服務負責人吉爾·薩克曼博士(Jill Sackman)說,如果您將貓的大腦與狗或人的大腦進行比較,您會發現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遠勝於差異。
  • 法國發現尼安德特人的大量「腳印」,有望解開古人類更多秘密
    該遺址因保存了尼安德特人的腳印、手印、石器和被屠宰的動物骨頭而聞名。附近的洞穴很可能是尼安德特人在不同時期的居住地。科學家們通過觀察腳印的大小和形狀來估計留下腳印的人的年齡。之前的研究已經對尼安德特人的腳的大小和身高進行了相當可靠的比較,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腳印可能來自兒童或青少年。
  • 尼安德特人的最後一條項鍊?4萬年前鷹爪骨曾被人類表親視若珍寶
    鷹爪被認為是尼安德特人最早用來製作珠寶的元素,這種做法大約在12萬至4萬年前傳遍了南歐。現在研究人員的發現再次印證了尼安德特人可能把鷹爪用作裝飾用途。由非洲進化研究所研究員、布法羅大學史前研究研討會成員羅德裡格斯-伊達爾戈領導的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 歷史:你攜帶尼安德特人DNA嗎?你的頭骨的形狀可能會告訴你
    導語:大腦的形狀可能會說明你的尼安德特人。新的研究發現,現代人攜帶來自我們最近的絕種親屬的某些遺傳片段可能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長圓形腦和頭骨。現代人擁有獨特的,相對球狀的頭骨和大腦。相比之下,現代人類最接近的滅絕親屬尼安德特人擁有大多數靈長類動物的細長頭骨和大腦。之前的研究表明,這些對比鮮明的頭骨形狀可能反映了現代人類和尼安德特人的各種大腦區域的大小差異,以及這些大腦區域如何連接在一起。然而,腦組織不會化石化,因此潛在的生物學仍然難以捉摸。
  • 非洲發現尼安德特人頭骨,疑似子彈造成的圓孔,史前文明真存在?
    頭骨傷孔,疑似槍傷尼安德特人要比早期現代人稍矮,身體和四肢十分粗大,平均腦量稍大,它們曾和現代人在同一時空下,一起生活了很久。這顆頭骨表面光滑平整卻有一個圓形傷孔,除圓孔外周圍並沒有其它傷害,也十分的完整,尼安德特人頭骨要遠比現代人大,硬度也十分的高尋常傷害根本無法留下圓孔,而這個圓孔正是這位顆頭骨主人的死因,於是考古學家們猜測這是槍擊後留下的傷害。
  • 解讀《人類簡史》:種族滅絕,當智人遇到尼安德特人(3,4合集)
    進行正題之前,我們要先搞清楚一個概念「生殖隔離」。生物學家通常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把所有生物劃分成為不同的「物種」。所謂同一物種,就是它們能彼此交配,產出下一代。當然了,也有例外,比如雌性科摩多龍就可以在沒有精子的情況下孤雌生殖,這個我們暫不討論。
  • 尼安德特人是由於疼痛基因變異,痛死而滅絕的,這種說法靠譜嗎?
    迄今為止,尼安德特人還是一個神奇的傳說。我把它定義為傳說,並不是說這個世界上還沒有肯定尼安德特人存在過的證據,考古研究早就嚴謹證明了尼安德特人的存在,而且還可能是現代人類祖先之一。但為什麼又說它是傳說呢?這是因為迄今為止,對於尼安德特人的出現和滅絕還沒有一個統一定論,有許多推測還處於爭論階段。
  • 尼安德特人或因此滅絕
    人類與黑猩猩一樣,都是領地意識極強的動物,在群體之間互相競爭時,是否會出現類似的情況,曾與智人共存的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呂宋人、弗洛雷斯人(即常說的「霍比特人」)的滅絕與此有關嗎?我們可以從現在研究較多的尼安德特人滅絕原因中找找答案。
  • 智人與尼安德特人相比有什麼優勢,是憑「運氣」笑到最後的嗎?
    現代人走出非洲不斷擴張時,與古老人群相遇,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故事與尼安德特人相關,二者在爭奪資源的過程中,現代人的祖先可能只用了大概1萬年的時間,就完全取代了尼安德特人,後者逐漸喪失棲息地,最後退到了當今的西班牙半島南部,直到消失。那麼問題隨之而來,取代是如何發生的呢?
  • 尼安德特人和我們到底屬於什麼關係?人類學家為何遲遲沒下定義
    除了非洲之外的現代人裡有1%至4%的基因來源於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是屬於亞種的關係?漸變種?還是獨立物種?還是同一物種?科學家遲遲沒有下定義。我想也許是詞窮了吧,下面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看看科學家們為什麼如此為難。
  • 真正的蜻蜓比你想像的要強大得多!
    蜻蜓這樣的小動物在我們生活中還是很常見的,如果想見到蜻蜓這可愛的動物,那麼夏天你在水邊,就有相當多的機會看見蜻蜓。有大的、小的,各種顏色。想到蜻蜓,它可能在人們心裡的感覺,不就只是一隻昆蟲嗎?那我們今天來好好認識下這樣的昆蟲。雖然每個蜻蜓看起來都不一樣,但是蜻蜓也有許多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