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這位名中醫好厲害,他以中西醫結合治療法破解腫瘤治療難點!

2020-12-05 澎湃新聞

「雖然我們的上班時間是8點,但很多時候沒到上班時間就已經有病人在排長隊,因為他們都想著早點看醫生,早點回家幹農活。規定是死的,我們要根據病人的需要靈活調整時間。」在五邑中醫院江海分院的非藥物治療中心內,院長麥國豐與面前的青年醫生開小會,對他們的工作提建議。

麥國豐正在帶青年醫生會診。受訪者供圖

初見到麥國豐,他正坐在緊挨著醫院大樓的活動板房內辦公。自從調任作為江門市五邑中醫院、五邑中醫院江海分院、禮樂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成的醫聯體負責人後,他便坐進了這個簡陋的辦公室,以醫聯體為橋對接資源,帶領團隊鑽研中西醫結合之路,打造突出中醫特色的基層社區醫療服務……

從名醫轉變為院長,身份的轉變帶來了更多的責任,他說:「不管身在何處,穿上白大褂那天起,我們便要擔起救死扶傷的責任。」

腫瘤基因免疫治療的追隨者

1990年7月,本著「救人治病」的初心,麥國豐回到了江門,以中醫學士的教育背景前往江門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任住院中醫師、主治醫師,專注促成中醫內科的專業化。

隨後,為了填補該院腫瘤內科醫生的空白,麥國豐先後前往南方醫院腫瘤科進修,學習腫瘤臨床及化療、基因免疫治療等內容;在第一軍醫大學攻讀全日制腫瘤學碩士期間,從事乳腺癌基因診斷和治療的研究以及中醫中藥薑黃素在腫瘤分子生物通道的研究。前者讓他完成了該院第一個腫瘤內科治療病房的規範化建設,後者則直接把他引向了「腫瘤基因診斷與治療」的道路。

彼時,正是千禧元年,國外已經出現了基因藥物的上市,國內亦已經逐步開啟了腫瘤基因免疫治療的臨床應用。「這是一場知識革命。」在麥國豐看來,腫瘤基因治療法的出現成為了腫瘤內科治療的有力手段,給癌症病人帶來了新的曙光。

三年學成歸來後,麥國豐傾盡所學,投身於腫瘤綜合治療的臨床實踐,綜合運用化療、生物靶向治療和中藥等多種手段治療惡性腫瘤。同時,他還組建了學習型腫瘤基因治療研究團隊,參與多個科研課題,如2004年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醫療成果三等獎的《腫瘤分子標誌的臨床應用研究》、2006年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的《腫瘤分子診斷和分子靶向治療研究》。

麥國豐正在為病人診斷。受訪者供圖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尤其是腫瘤治療,相關治療技術和理念日新月異,我們唯有快步趕上,方是對病人盡責。」二十九年來,「5+2」「白+黑」成為了麥國豐的生活常態——工作日為病人診斷醫治,周末加班「充電」,奔波在各類學術研討會上或忙碌在研究一線。

促成中西醫結合的牽線人

在朋友圈裡,麥國豐笑稱自己是「喜歡啃硬骨頭」的人。自2014年以來,他便一直專攻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疑難雜症及中醫內科疑難雜症。擁有中西醫教育背景的他,在看待中醫、西醫的爭論上,態度尤為開放:「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在使用基因靶向藥物治療結腸癌、肝癌的過程中,麥國豐他們遇到了新的難題:雖然病人身上的腫瘤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但藥物的使用同時也導致了頑固性高血壓和手足皮下組織的壞死。「如果這種情況控制不了,就要停藥,否則病人便會陷入另一種病痛中。」麥國豐表示,為了解決基因靶向藥物帶來的副作用,他們團隊多方探索嘗試,最終找到了解決辦法,即輔以中醫外治法修復壞死的皮下組織,使得被迫中斷的基因靶向藥物治療可以繼續。

「中醫文化是祖國數千年來的積澱,不能簡單地用『好與壞』概而論之,而應加以善用。」自2017年末到任五邑中醫院江海分院院長後,麥國豐及其團隊結合原有的西醫治療基礎,探索推廣中醫適宜技術治療,成立非藥物療法、兒童手法保健、婦科中醫特色、治未病專科、護理技術骨幹共5個中醫藥特色治療工作小組。其中,非藥物療法的介入,還可以有效地降低醫藥藥品的比例,降低病人們的就醫費用,這也是麥國豐的心思。

為打破「中醫治療起效慢、效果不明顯」的刻板印象,麥國豐除了在腫瘤治療過程中嵌入純中醫治療法,還採取了「中醫治快病」的思維,選擇中醫優勢病種作為切入點介入臨床,如頸椎病、失眠、腰部痛症、神經節調解治療溼疹、神經性皮炎等。

數據統計,今年1-5月間,該院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治療人數為83819人次,收入同比增加342.03%,醫院中醫適宜技術治療收入佔比不斷增長,藥品佔比逐年下降。

補齊基層醫療服務的行動者

「莫醫生,這幾天我的腰頸又開始痛了,你等下幫我調理一下。」8月10日上午,一位年約五十多歲的婦人推開非藥物治療中心的門,衝著正在忙著給病人針灸的莫錦全說。莫錦全介紹,前來看病的多為周邊社區的居民,彼此之間都比較熟悉信任。

2017年11月,江門市五邑中醫院、江海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禮樂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成醫聯體。麥國豐作為五邑中醫院的名醫專家,帶領團隊進駐禮樂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開展中醫特色為引導,提升醫院對周邊社區的醫療服務水平。

其中,非藥物治療中心作為該院中醫綜合服務區(以下簡稱「中醫館」)主要業務科室之一,主要承擔起中醫適宜技術的臨床應用和推廣。此外,還有名醫工作室、中醫調理門診、筋膜治療室、中醫腸道健康管理中心等業務科室。

根據麥國豐的設想,五邑中醫院江海分院不僅要提升區域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還打造成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的培養基地,創建一個省級全科醫師實習基地,為江海區醫務人員和村衛生站村醫提供全科醫生的培訓服務。

「我們的目標是,基層醫療單位能開展45項中醫適宜技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開展40項中醫藥適宜技術,20個村衛生站能夠開展至少20項中醫藥適宜技術。」行走在新建的中醫館內,麥國豐一邊介紹著新近引進的理療設備,包括筋膜松解器、電熱溫針儀、超短波治療儀、低頻脈衝治療儀、磁振熱治療儀、推拿治療床、中藥火療設備等,一邊規劃著醫院未來的發展。

此外,麥國豐還計劃以家庭病床為切入點,通過為鄉醫職業技術培訓,提升社區醫療服務能力,「屆時,我們醫院可以為轄區內有需要的病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門醫療服務,通過鄉醫醫防聯動計劃,引導鄉醫參加家庭醫生和公衛服務,加深鄉醫對中醫適宜技術應用推廣。」

來源:南方+ 文/黃燁倩

往期 精彩回顧

1.

2.

3.

相關焦點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林麗珠:治療腫瘤,中醫到底靠不靠譜?
    隨著人口增長和老齡化程度加劇,我國腫瘤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走高。作為目前尚未攻克的疑難雜症,中醫在腫瘤治療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近年來,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等西醫治療手段不斷發展,中西醫結合逐漸成為攻克腫瘤的探索方向。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林麗珠便是其中的先行者。
  • 晉東南地區中西醫結合胃癌醫學論壇在長治市中醫醫院舉辦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記者陳昊)12月27日,晉東南地區中西醫結合胃癌醫學論壇在長治市中醫醫院舉辦,太原、長治、晉城三地的腫瘤內科專家匯聚上黨,共商胃癌治療策略,中西匯通各揚其長,為學術謀發展,為患者謀良策。
  • 成都中西結合醫院名老中醫進病房 開啟中西「混合雙打」治癌症模式
    「名中醫進病房」是成都中西醫結合醫院「塑名醫、建名科、治專病」為患者服務的一大舉措。這一機制建立後,全院越來越多的中醫大家正走進了病房。中醫大師們採用「辨證施治」的治療辦法,不但一人一方,而且根據病情隨時調整,如同迷蹤拳,中西結合就像遊戲「開掛」一樣,連死神也懵了。
  • 上海政協之友社社員楊金坤:傾力中醫治療癌症
    從無到有的中西醫結合消化腫瘤專業1980年上海中醫大學醫療系畢業後,楊金坤來到龍華醫院。當時的龍華醫院並沒有消化腫瘤專業。「在大家的觀念裡,治療癌症,似乎是西醫的『專利』。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癌症的診斷需要西醫。」楊金坤說。但楊金坤堅信,中醫在腫瘤治療方面,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 張仁濟:我對中西醫結合的看法
    張仁濟先生早在1989年便提出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如今31年過去,其理論不斷被時代所證實,讓我們一起重溫名醫張仁濟對中西醫結合的那些看法吧!「醫不治己「,我只好求治於北京各大醫院,連權威的北京協和醫院也治療過,都無濟於事,每日仍腹痛、腹瀉,這樣折磨竟達兩年餘,我也喪失了信心。西醫對於這種腸炎,居然束手無策,可我又不願就這樣任疾病擺布,經親友勸說與介紹,到名中醫施今墨先生診所求治,僅服用三劑湯藥,二年多的腹瀉便痊癒了,至今未患。
  • 醫生:治療癌症,建議中西醫聯用
    核心提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的18個腫瘤最新診療規範,包括甲狀腺癌、淋巴瘤、卵巢癌等,都體現了中西醫並重的原則,從國家層面肯定了中醫在治療癌症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經濟發展領域曾有過一句名言: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
  • 近半個世紀的「較量」——張繼德和他的中西醫結合抗癲癇故事
    田曉輝在我州的鳳凰縣,有這樣一位勞動模範,他傳承和發展民族中醫藥,在近半個世紀裡不停地與癲癇頑疾「較量」,孜孜不倦地求索「偏方」。40多年來,他用他總結摸索出來的「中醫調衡、西醫定神」的中西醫相結合的辯證施治手段,先後接診10000多人次,幫助5800多名癲癇病患者解除和緩解病痛,讓他們有了全新的生活。
  • 2016北京中西醫結合生殖醫學論壇在海軍總醫院圓滿召開
    此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上海交大第九人民醫院、上海交大仁濟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美國西南醫學中心、美國新希望生殖醫學中心、俄羅斯ICRM國際生殖醫學中心等多家國內外醫院的婦產科、男科、生殖醫學和基礎醫學等學科領域40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中醫如何治療腦腫瘤,中醫怎麼治療腦腫瘤
    核心提示:中醫如何治療腦腫瘤的呢?中醫怎麼治療腦腫瘤呢?相信很多患者都想知道,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血管瘤是臨床上常見的血管腫瘤疾病,根據病理特點可分為良性腫瘤,交界性腫瘤和惡性腫瘤。   中醫如何治療腦腫瘤的呢?中醫怎麼治療腦腫瘤呢?
  • 吃蟑螂能治腫瘤?國醫大師、國家級名中醫都沒用過
    沒拉肚子、視力也很好,看蟑螂有沒有毒性,主要看有沒有傷害視神經,我48歲,一直吃,眼睛好說明蟑螂好。」  國醫大師何任國家級名中醫吳良春  都沒用過  浙江省唯一一位「國醫大師」何任醫師就是位治腫瘤的名家,今年已90高齡。他的女兒何若蘋也是省級名中醫,盡得父親真傳,也是位治腫瘤的名醫。
  • 從5到74張床位的故事——記「紹興名中醫」獲得者、上虞中醫醫院...
    從單純的中醫門診跨到西醫病房,石璐坦言,壓力還真的大,第一個月就瘦了5斤。但現在想來,這些經歷都給了她寶貴的歷練和營養。半年後,醫院計劃在內科闢出一個腫瘤小組。年輕的石璐被安排前往省中醫醫院進修,學習中西醫結合腫瘤治療。回來後,腫瘤小組建起來,她成了小組第一位醫生,也是當時唯一的醫生。所有的「家當」,就是五張病床。
  • 腫瘤患者難以忍受的癌痛,中醫都用什麼中藥治療,一次性說清楚
    第三個是腫瘤間接引起的癌痛:癌症患者的體力會逐漸下降,此時一旦感染就會導致局部有癌痛的不適,特別是癌細胞的骨轉移更是會讓人痛不欲生,也是非常痛苦的通常在西醫的治療上,通常的治療方法有放化療治療、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和注射治療。但是因為副作用和患者身體狀況的原因,有些患者並不適用。中醫也可以緩解癌痛。
  • ...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抗疫科普】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七版)中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彭 康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醫方案也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完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剛正式發布,《通知》要求各醫療機構在醫療救治工作中要積極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
  • 癌症治療是西醫好還是中醫好?選擇手術、放化療,還是中藥?
    其中關於中醫、西醫對癌症的治療效果,爭議頗大,有些人認為西醫對身體損傷大,有些認為中醫療效慢。 中醫西醫究竟誰治癌症好?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中醫西醫治癌症,各有優劣 從癌症的治療手段上來看,目前主要以西醫為主,但對於中西醫治療癌症的關係要辯證看待,兩者各有優勢,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們各種治療的必要性,不能互相取代,但可以很好地結合。
  • 長沙評選出19名長沙市名中醫(名中藥師),重點培養63名傳承人
    中西醫結合辨證施治 風溼病特色引領發展名中醫名片 胡筱薇 長沙市名中醫,長沙市第三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主任醫師「以為自己這輩子不能下床了,沒想到手術沒能解決的問題,中醫有這麼好的療效!」46歲的劉女士已有10多年的類風溼關節炎病史,近年病情加重、關節壞死,手術後仍然只能臥床休息,生活無法自理。
  • 中西醫結合 有效防治糖尿病併發症
    威海市中醫院內分泌科目前擁有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6名,其中博士1名、碩士5名,在中西醫結合防治糖尿病方面具有獨特診療經驗,療效顯著。 去年,他突然自覺雙下肢水腫明顯、尿中泡沫多、間歇性跛行,經住院檢查發現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下肢動脈閉塞。主管醫師畢曉娟給予西藥降糖、改善循環、降尿蛋白治療,中醫方面給予中藥湯劑益氣養陰、補腎化瘀,加之臍灸、熱敏灸、穴位貼敷等。畢曉娟還多次與患者溝通,進行飲食宣教、心理疏導,在患者的積極配合和醫院的精心治療下,患者出院前複查尿蛋白明顯下降,水腫消失。
  • 成都中醫腫瘤研究院:中醫如何用植物藥軟堅散結
    成都口碑好的中醫腫瘤醫院趙春天主任談,在《黃帝內經》雲"堅者消之"、"結者散之",這種治法後來便形成了軟堅散結之法,即指的是用軟堅藥物治療濁痰瘀血等結聚有形病證的一種方法。軟堅藥物味多鹹,黃帝內經《素問·髒氣法時論》就曾記載:"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中醫認為,腫瘤重要病因病機之一是痰濁凝聚,"痰為氣所激而上,氣為痰所隔而滯,痰與氣搏不能流通"。
  • 國醫專家帶你一起來了解腫瘤治療的根本大法「扶正療法」
    國醫專家帶你一起來了解腫瘤治療的根本大法「扶正療法」 2020-05-02 04: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戴娟獲評第四批「湖南省名中醫」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戴娟。紅網時刻12月30日訊(通訊員 譚盼盼)12月30日上午,湖南省中醫藥大會在長沙召開。會上,湖南省直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戴娟獲評「湖南省名中醫」稱號。戴娟教授從事中醫內科臨床工作35年餘,擅長於內科和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雜症等,如咳嗽、喘病、哮病、胸痺、心悸、不寐、汗證、中風後遺症、胃脘痛、水腫、鬱病、痺症、月經不調、痛經、乳癖、脫髮、黃褐斑、卵巢早衰、更年期症候群、腫瘤疾病的治療調養等,也擅長於中醫體質辨識及中藥膏方的健康養生調養,在中醫的預防保健防病治病方面頗有造詣,臨床療效顯著。
  •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皮膚科疑難病會診中心2021年1月21日會診
    2021年1月21日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皮膚科疑難病會診中心【會診通知】皮膚病患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部分皮膚疑難病患者更是存在診斷難、掛號難、治療難、反覆就醫等現象,他們迫切需要皮膚科專家聯合會診服務,明確診斷、給予安全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