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村民家發現康熙年間《杜氏家譜》手抄孤本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石家莊8月1日電(記者杜一方)河北省南宮市王道寨鄉孝昌村一戶杜姓村民家中,珍藏著一冊清代康熙年間《杜氏家譜》手抄孤本。這本家譜始修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明節,雖歷經330年的風雨滄桑,但保存依舊較為完整。

據了解,新發現的《杜氏家譜》為線裝手抄本,封皮為藍色布皮,冊中共計103頁紅格宣紙。家譜雖然因年代久遠顯得破舊泛黃,卻依然無法掩飾小楷字體的端莊秀麗。族譜序中描述了明永樂三年杜氏自山西洪洞縣遷居南宮孝昌村的經過,記錄了明代崇禎年間陝西澄城令杜國漸,曾參與纂修《大清律》的清代朝議大夫、翰林院侍讀杜鎮,以及清代翰林杜慶元等杜氏名人。

南宮市文保所負責人溫世佳說,《杜氏家譜》經鑑定確係古蹟,由族譜序、目錄、世系、字輩譜等部分組成,先後於同治十一年、光緒三十年、民國二十四年三次重修。其中,族譜目錄共分為八卷,按照乾門、坎門、艮門、震門、巽門、離門、坤門、兌門八門進行設置。

溫世佳介紹,《杜氏家譜》記載了當時的地理、環境、民俗等,對研究冀南地區以及南宮遷民歷史和民俗民風具有寶貴的參考價值。

相關焦點

  • 杜氏宗親捐資600多萬建杜氏紀念館,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作為米脂的「四大家族」之一,自金正定年間(1217-1222)始祖杜欽以來,米脂杜氏在米脂已經生活了700餘年,綿延族孫30世,現有族丁十餘萬眾,分布於晉、陝、冀、魯諸省及海外。一直以來,米脂杜氏家族都是英傑輩出,並在我國歷史上書寫了一筆筆的濃墨重彩,實可謂是陝北地區的名門望族。走近米脂萬豐裡杜氏家族,從京兆府到萬豐裡,杜姓的起源很早。有人認為「酒聖」杜康是杜姓的始祖。
  • 杜氏家譜大全! 權威發布!杜家人必看!
    5臺灣地區的杜姓明神宗萬曆年間(1573—1619年),福建、廣東等地的杜姓人開始向臺灣謀生。明思宗崇禎年間(1628—1643年),大臣杜三策曾奉命出使臺灣。之後,杜姓人便有進入臺灣謀生的,至清代始有記載。清康熙六十年(1722年),在臺灣苗慄縣墾耕的移民中就有杜姓人。
  • 編修《中華杜氏通譜》中值得探討的幾個問題
    20多年來,本人為編修本縣、本地區的杜氏宗譜、聯譜和全國的《中華杜氏通譜》(以下簡稱《通譜》),曾到全國諸多省(市』)走訪杜氏宗親,拜訪專家學者,結識了不少有熱心、有水平的譜牒行家,並查閱和學習了很多質量較高的家乘族譜資料。同時,也發現一些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如族譜基礎資料的準確性和世系傳承的可信性等等。
  • 有的古籍是孤本,為什麼就不能多抄錄一本呢?
    所謂古籍孤本,意思是說,該書在歷史上是有記錄可查的(即上了古時的圖書目錄或者影響很大、廣為流傳),並且,現存的該書的古籍刻本只剩下了一本。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你現在依據古籍孤本,抄寫或者複印多少本,都叫做現代製作的副本,與所謂孤本,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 陝西嵐皋杜氏:正德樹人 防患未萌
    他的很多詩,都反映出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安史之亂,故國播遷,他「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眼見百姓疾苦,他「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被清代學者浦起龍譽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也是因安史之亂日漸平息而狂喜,可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 康熙獵犬——河北細犬
    康熙獵犬又稱康熙細犬,康熙細犬又因地域不同分化出山東細犬、陝西細犬、河北細犬、蒙古細犬四種類型。康熙細犬最早起源於遼代,是康熙大帝當年狩獵時的最喜愛的,經常被當作護衛犬來用,因而得名康熙獵犬。河北細犬是國家優良的犬種之一,河北細犬的奔跑速度快,可以追得上奔跑的兔子,所以被當地人用來獵兔。河北細犬聰明伶俐,性格穩重、忠誠乖順,具有貴族風範,屬珍貴品種。河北細犬是由山東細犬中的滑條通過改良而成的,性格及特徵與山東細犬基本一致。
  • 《我的尋根/家譜情結》——《家譜與尋根》代序
    但我還是抱著一絲希望,希望能有一點淵源。經他查訪後,提供的照片說明其祖於明朝洪武年後(七年間),先後從南京大柳巷周邊移民至河州周家嘴落腳,後稱柳家嘴。與我們並無關係。2015年8月,我有幸找到一部藍田《柳氏家譜》。此譜,修撰於嘉慶六年(1801年),為邑拔貢柳成梅所撰,其子柳甲為嘉慶十五年(1810年)舉人。雖然是殘譜,只有一篇譜序殘部及世系。
  • 康熙對他仁至義盡,雍正上臺抄了他家,從興盛走向落寞
    曹雪芹劇照其實曹雪芹的祖父和父親一直都擔任江寧製造,長達60多年。康熙對這件事情能幫忙則幫忙,能糊弄則糊弄,有大臣在朝廷上上奏這件事情,康熙皇帝也糊弄過去了。後來曹雪芹的祖父去世之後,朝廷查出有很大的虧空,但是康熙皇帝最曹家非常仁慈,並沒有追究責任。而是想到了一個別的方法,讓其他的官員把這個窟窿給補上,然後讓曹雪芹的父親繼續擔任這個官位。
  • 康熙獵犬河北比格獵犬
    康熙獵犬又稱康熙小獵犬,康熙比格犬按地域可分為山東比格犬、陝西比格犬、河北比格犬和蒙古犬類。康熙比格犬起源於遼代,他是康熙大帝年最喜歡的獵犬,他常被用作護衛狗,因此被命名為康熙獵犬。河北犬是全國優秀犬種之一,河北狗的奔跑速度可以追上奔跑的兔子,因此被當地人用來獵殺兔子。河北好狗聰明、穩重、忠誠、聽話,風格高貴,屬於珍貴品種。河北狗由山東狗的滑塊組成,他的性質和特徵與山東基本相同。河北身高約56-75釐米,體重約20-30公斤,他苗條,高高,優雅,輕如燕子,非常美麗。
  • 蔡元培的祖籍就在我們陳蔡 村民帶家譜來紹興求證
    但這一直沒有文字記載,現在我們發現了我們的家譜上有『恭五十六政公』這個人,這與蔡元培自傳中所說的先祖是恭政公可能是同一個人。」昨天上午,諸暨市東白湖鎮陳蔡村的蔡水清、蔡國安、蔡勤學3位村民,拿著蔡氏家譜,來到紹興市名人故居管理處辦公室,他們欲求證我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祖籍就在他們的村。
  • 村民用一張古代的試卷練毛筆字,專家看到了,發現竟然是孤本
    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度,起源於隋朝大業年間,廢止於清代光緒末年,歷經了1300多年的歷史。是歷代封建王朝選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主要途徑,也是眾多寒窗學子尋求功名,光耀門楣的必經之路。 在這悠悠1300年間,共產生過狀元近800人,其中有名有姓,可考的狀元郎就有600多人。
  • 他是康熙寵臣,《康熙王朝》中魏東亭原型,曹雪芹的祖父
    魏東亭是康熙的伴童、帶刀侍衛,後來就任南京,成為江南一帶的封疆大吏。魏東亭的一生可謂是極盡恩寵,但事實上,歷史上並沒有魏東亭此人,他只是二月河在書中虛構的人物。不過,魏東亭的出現並非作者憑空捏造,而是有歷史原型。魏東亭的原型叫做曹寅,是康熙年間的封疆大吏,曾任職江淮鹽漕監察御史,為康熙管理江寧織造,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
  • 貪心不足蛇吞象,抄曹雪芹家的下場
    曹雪芹的曾祖父是江寧織造,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皇帝的保姆,祖父是康熙皇帝的伴讀兼御前侍衛,一家子與康熙皇帝關係十分的親密,所以,曹雪芹年輕的時候在南京的江寧織造府那生活可是富貴風流,是標準的紈絝子弟。但是好景不長,到了雍正一朝,曹家逐漸沒落了,織造款項虧空又轉移財產,加上之前在九子奪嫡中又站錯了隊伍,最終竟然獲罪被抄家。
  • 講述古代中國法治故事 河北隆堯發現明代萬曆年間碑刻
    隆堯發現明代萬曆年間碑刻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龔正龍)日前,記者從隆堯縣委宣傳部獲悉,該縣文物保護人員近日進行縣域文物普查時,發現一通明代「巡撫都察院禁諭明文」碑。碑文屬官府禁令告示,記載了兩個村莊圍繞集市相爭80年的詳細過程及官府判案經過。
  • 李氏家譜大全,李家人必看!【來源+字輩+祖訓+郡望+遷徙】
    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緒、良、澤、啟、廷、封、長、振、 家、聲、大、禎、祥、國、祚、雍。三修新派:忠、孝、功、名、顯、詩、書、道、業、隆。派次:宏、開、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錫、 賢、良。
  • 清朝康熙年間,湘潭發現一塊墓碑,墓主是幾代皇帝尋找的人
    (劇照)孝,就是家和萬事興,家裡不吵了,社會自然也就更穩定。所以,關於孝道的那些故事,便會一直傳下來。當然,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很多都不可行,太殘忍。比如,郭巨為了省口飯給老媽吃,便想把兒子埋了——你想過老太太的感受嗎?她真的願意埋了孫子,自己活嗎?但今日要講的這個,卻還比較中性。它是「戲彩娛親」。
  • 康熙年間已有「機槍」,若量產世界格局不是這樣
    康熙年間已有「機槍」,若量產世界格局不是這樣!真的嗎?據兵器史記載是這樣的。世界火槍的鼻祖是中國南宋時期的「長竹杆火槍」,發明人是陳規。這種槍需要2、3人操作,被後人譽為「現代管形火器鼻祖」世界步槍鼻祖是南宋的「突火槍」,這種槍已經開始使用子彈,那時候叫「子窠」,射程150步。
  • 康熙年間,浙江發現祥瑞御獸,頭頂長角,一下咬死三隻老虎
    而在清朝康熙年間,就出現過兩次關於傳聞中已經不存在的純黑老虎的記載,向如今已經沒有黑虎可看的我們展現了黑虎的風採。    1666年,也就是康熙五年年初的時候,在浙江省寧波市慈谿就出現過一次黑虎現身的事件。
  • 且看杜氏家族和襄陽
    杜甫的祖宗是地地道道的襄陽人,但你是否知道:最早到襄陽的杜氏家族名人是誰?杜氏家族是什麼時候落籍襄陽的?杜氏家族為什麼要遷出襄陽?襄陽對杜甫的詩歌創作有什麼影響? 杜預南下襄陽,接替羊祜擔任荊州都督一職,晉荊州(首府在襄陽)和吳荊州(首府在江陵)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