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陝西和甘肅一帶,為什麼把吃飯叫「咥」?咥活的意思很豐富

2021-01-13 西部人文地理

提示:咥,就是多人站在一起吃,哈哈大笑著吃,波瀾壯闊地吃,很粗野也很雄壯地吃。它也許還有兩種寫法,三口加宜,或者,喋。是陝西關中、甘肅河西走廊一帶的方言土音,是吃的一種方式。本義為收拾、拾掇。引申的意思有:咥人,很過癮地打人;咥飯,很過癮地吃飯。現在常用的意思是引申含義,本意已不使用了。

我是在陽關那個地方想起那個字的,dié,怎麼寫,我不敢肯定,隨後想到了那首歌,陽關三dié。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但在其之後,我強烈地想起了dié。

一dié:霜夜與霜晨,遄行遄行,長途越度闗津。惆悵役此身,歴苦辛,歴苦辛,歴歴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二dié:依依顧戀不忍離,涙滴沾巾。無復相輔仁。感懐,感懐,思君十二時辰,商參各一根。誰相因,誰相因,誰可相因。日馳神,日馳神。

三dié:。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飲心已先醇。載馳駰,載馳駰,何日言旋軒轔。能酌幾多巡。千巡有盡,寸衷難泯。無窮的傷感,楚天湘水隔逺濱,期早託鴻鱗。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頻申,如相親,如相親……

Dié是什麼呢?字的意思是重複。一首詞的下片為Dié。在不斷地重複中唱的是,餘音餘韻。這陽關三dié的dié因此也有多個版本,人們根據自身情感所需,傳唱著不同的dié。

請原諒,在這裡,我用拼音來書寫它,說文解字中說,dié是這麼寫的——曡。並解釋了其中的原由:以為古理官決罪,三日得其宜乃行之。所以,從日從宜。但是,後來人們覺得三日太盛,就改成了三個田字。三田加宜,這個dié字,我沒見過,但我想既然能這麼改,為什麼就不能改成三口加宜,也讓它讀作dié呢?一則吃飽了才唱,二則吃得好才唱。三品為品,一口代表一人,三人為眾,三口加宜就是大家吃得美極了!

你可以說我是個俗氣的吃貨,在這麼高雅的曲兒面前還想著吃,但是,沒辦法,民以食為天,更何況,在我們的漢字裡,吃至極致為dié的這麼個字——咥。字典裡還為其附上了這種解釋:陝西關中、甘肅河西走廊一帶的方言土音,是吃的一種方式。本義是收拾、拾掇。引申的意思有:咥人,很過癮地打人;咥飯,很過癮地吃飯。現在常用的意思是引申含義,本意已不使用了。

需要說明的是,我真不喜歡「咥」這個字,雖然它完整地表達了我要說的意思,但它實在是太瘦弱了,看著不雄壯、不過癮。因此,在我的概念裡分明還有這樣一個dié,那就是三口加宜,或者把它變成左右結構,在左邊再加個口,那才叫dié呢!但是,我又造不出字來,也就只能用這「咥」了。

「咥」讓我想到秦人,事實上,它也與秦人有關。今陝西關中、甘肅河西走廊一帶的秦人先民,他們站在一起咥飯,哈哈大笑著,轟轟烈烈地咥,很粗野,也很雄壯。所以,「咥」也有笑的樣子的意思。

有人給「咥」這樣一個基本要求,或者說是要符合以下條件才能達到「咥」的境界:第一,身體要好、食量要大;第二,從事重體力勞動且在餓透之後進餐;第三,飯菜可口且盛食器物要大。除此之外,「咥」時不必坐著、準確的姿勢應該是蹲,其次是站著,進食時還要能發出讓人唾涎的聲音且汗流滿面。

這個標準對於我們現在的人來說有些難,可以把它理解成老碗盛食,「狼吞虎咽」,吃出快樂,吃出氣氛。但在秦人的站姿與進食時的聲響以及大笑與汗流滿面裡,我想到了秦人由遊牧向農耕的轉變,「咥」也許就是從那時候起,被越來越少地應用了。甚至今日,已經基本不被用了。所以,我說的diédiédié應該還有一種懷念,是不斷重複的三dié,diédiédié的懷念。

為什麼叫「咥」呢?在這時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一方面,那時糧食缺,人們體力過重,所以,在一起吃飯時,只顧敞開了大胃地吃,吃了笑、笑了吃,要吃個痛快、吃個爽快,吃出吃本身的境界與美氣來;另一方面,隱含著西北人健壯的體格與豪邁的個性,所以,吃在這裡成了「咥」。

今天,人們還可以在陝西關中、甘肅河西走廊一帶聽到這樣的對話:

「吃畢了嗎?」

「啊,畢了。」

有時,後面還會帶上一句:「咥美了!」

顯然,這「咥」在這裡還隱含著數千年前的秦人吃相。甚至,被滲透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咥活。

「你(娃)幹什麼去了?」

「打工掙了些小錢唄!」

「嘿,你(娃)肯定咥了個大活!」

啥是個「咥了個大活」呢?就是掙大錢了,辦大事了。這是明面上的,比較隱私的意思就不是這樣了——人們把夫妻之事,也可以說成咥活。

「那兩口子幹啥去了?」

「咥活呢!」

它指的就是造人之事。

人生在世,傳宗接代是大事,聯繫到秦人咥飯的樣子,古人所說的「食色性也」也會擲地有聲!

至於,引申的意思,當地的對話往往是這樣的:

「那娃怎麼了,讓你那麼咥他!」

「他就是個壞蛋,我不咥他誰咥他!」

很暴力,也不值得人們懷念,而我要說的是:今天,人們食色的雄風都去哪裡了?為什麼「咥」被起用得越來越少了呢?難道真的是因為文明了嗎?我們還有力氣咥人嗎?

最後,我想弱弱地說一句:咥,在當下還可以寫成這個字——喋,也讀dié,雖然被組成了喋喋不休的漢語成語,被經常用到,但作為動詞,它是口開合、吮吸的意思,喋呷即是形容成群的魚、水鳥吃東西的聲音。那一定很響亮吧?

這也許就是咥了,它在我們走過的漫漫長路上,是軍體拳一樣的有力舞蹈,是殺雞也要用牛刀!一個字,有時能照亮一個力量輝煌的超人時代,在這個字裡,人們就不難理解,秦人為什麼會在那個時候百折不撓地幹出那麼多大事情。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不過是離別時的一種歌唱,這個世界上還能有什麼比吃讓人感覺更美好的嗎?diédiédié啊!

本文配圖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相關焦點

  • 精選10個經典的陝西方言,陝西話,嘹咂咧
    我國古代一共有13個朝代在陝西建都,時間較長的有西周、秦朝、西漢、隋朝、唐朝等,陝西方言歷史悠久、流傳廣泛、文化底蘊很濃。陝西話是我聽過最好聽的方言,具有濃厚的鄉土味,豪爽、擲地有聲,不做作。下面就列舉10個典型的陝西方言。1、麼麻達(mo ma da)麼麻達=沒毛病,一般用在回復別人的請求,表示自己可以順利幹完某事。
  • 好玩又有趣的10句陝西方言,第1句人人都懂,第7句都沒聽過
    你以為的陝西話就是平時電視上看到的嗎?其實並不然,陝西的鄉黨都知道因為陝西橫跨三個氣候帶,因此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有著不同的生活習俗和文化風情,而不同地區也有著各自的方言。陝北、關中、陝南都有各自的地方話,而狹義的陝西話通常指的是關中話。
  • 陝西為什麼叫陝西,陝西古時候叫什麼,陝西歷史的由來
    在古代歷史上,先後共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14個朝代在陝西建都。陝西地區有人類誕生初期的西安藍田猿人,是仰韶文化最集中的發現地,有最具原始社會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遺址和楊官寨遺址,人文初祖炎帝和黃帝的誕生地、部族發源地及陵寢所在地,相傳也是更為久遠的華胥古國或華胥氏的所在。
  • 影視劇中陝西方言的跨文化解釋
    一、陝西方言的概述 陝西方言,是陝西地區人們所使用的方言,從我國的方言區劃分來看是屬於北方方言區中西北次方言區。陝西省從自然地理條件角度被天然劃分為三個部分,秦嶺以南的陝南地區、渭河谷地的關中地區、延安榆林一帶的陝北地區。
  • 「老陝」都不全知道的陝西「10大神秘事件」
    (原標題:「老陝」都不全知道的陝西「10大神秘事件」) 在陝西生活了這些年
  • 北方的碗到了南方就是「盆」,看陝西人咥面的碗有多大?驚掉下巴
    每個地方的人都有當地獨有的飲食習慣,雖然人們都有嘗鮮的心理,但說到底還是更喜歡吃當地的食物,除了食物外,這個地方人的飯量和飲食習慣也跟本地有密切關係,在北方,人們喜歡吃麵食,北方人身高馬大飯量較大,吃飯的碗就跟盆一樣,哪怕只有十歲的小夥,也能很輕鬆的將一大碗面吃光,北方人不論男女,
  • 沒有一隻羊能活著離開陝西,尤其是冬天!
    陝西的水盆羊肉數渭南澄城大荔一帶的最為有名。一份上好的水盆羊肉得是湯色通透,肉質鮮嫩,呼嚕嚕吃起來唇齒留香。師傅取一份羊肉湯燒開,將切好的肉放入,湯滾後盛於碗中。
  • 想不火都不行 陝西餐飲店推出58元「習連套餐」
    家宴種類很多,可以是家人一起吃飯,也可以是在家的一種商務活動。不能籠統地說家宴就是家常菜,這與請客人的身份、類型、級別和商務活動的需求相關。   家宴具體設置什麼菜品,沒有嚴格要求,主要是特色吃食,當然還有個人的口味習慣。核心的內涵是將自己最得意的東西,呈現給客人。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必須要搞「一帶一路「的原因、戰略規劃及時代背景解讀。  「一帶一路」含義解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 陝西甘肅也是大熊貓主要棲息地,為何一提到大熊貓就想到四川成都
    陝西甘肅也是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為何一提到大熊貓就想到四川成都?這就是城市營銷的威力,大熊貓堪稱成都最典型的成功案例之一。現在國內包括國外提到大熊貓第一想到的就是四川、成都、青城山、臥龍等字眼,陝西甘肅同樣是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陝西秦嶺一帶設立面積遼闊的自然保護區,用以保護大熊貓、秦嶺羚牛、雲豹、金錢豹、 紅腹錦雞 、大鯢、金絲猴、 朱䴉等珍稀保護動物。
  • 陝西為啥叫陝西?
    作為地道陝西人,大家一定灰常自豪 額們陝西,人是忒別滴美 額們陝西,水也忒別滴好 那麼你們知道陝西為啥叫陝西嗎
  • 空腹可以吃飯嗎是什麼梗 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火?
    鬥玩網(d.chinaz.com)原創:最近在抖音上冒出一個非常好玩的新梗——空腹可以吃飯嗎?這是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疑問句,畢竟空腹了不能吃飯那什麼時候能吃飯?
  • 山西、陝西兩地為何又叫「三晉」、「三秦」?很多人一頭霧水
    眾所周知,山西又叫「三晉」,陝西又叫「三秦」。它們為什麼會有這個稱呼,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戰國時期,「三晉」是趙國、魏國、韓國三國的合稱。公元前458年,晉哀公繼位不久,六大臣之一的智伯掌握了晉國的實權。他和韓、魏聯手瓜分了範、中行兩座城池,接著又圍攻了趙國都城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