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舌尖上的野味,口感不好的穿山甲,為啥被吃到消失?

2021-01-09 美食星推薦

雖然說中國不是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但是土地面積也不算太小。由於地理位置十分不錯,因此就出現了非常多的資源,就好像是野樹、野果、野草、野生動物等等。它們都帶有「野」字,主要是因為都是自然生長出來,裡面含有很多豐富的物質,是能夠直接被身體所吸收,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啦。

不得不說,中國人真的是很會吃,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陸地上行走的,甚至是深海裡遊的,只要是野味,那麼自然就可以成為舌尖上的美食啦。記得,十多二十年前的時候,野生動物的數量還是挺多的,但是如今卻一直處於下降的區別,當然這些都是有實際的數據,如果說你們不相信也是可以去看一下哦。

中國人舌尖上的野味,口感不好的穿山甲,為啥被吃到消失?圖片當中這種野生動物的名字叫做長穿山甲,有些呈現出來的是棕褐色,當然也有些是深棕色,甚至還有銀白色的。一般生活在平原地區或者是一些比較濃密的樹林裡面,外表又有著堅硬的鱗片,主要是用來抵禦一些外來生物入侵或者還是用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根據網絡平臺上的記載,穿山甲處理起來並不是那麼的簡單,需要特別繁瑣的步驟,當然裡面的肉質並不是那麼的好。說句實話,還沒有平常所吃到的牛肉或者是豬肉好。但是數量卻頻繁地出現在餐桌上,主要還是裡面含有大量的物質,據說是有補血的功效,還有一些特殊的功效,所以才會一次次送入口中。

看到這些可愛的野生動物,被一些不良的商家抓起來,然後再送到特製的屠宰場裡面,接著就加入各種調味料烹飪成美食吃掉,小愛心裏面就感覺到特別的不好受。假設,穿山甲真的是能夠給人體帶有很大的好處,但是裡面有沒有存在一些潛危的病毒都還是未知數,吃了沒有問題還好,要是付出代價真的不值得。

現在網絡發展的速度非常快,每一個人都是有一部手機,都是可以看到各種熱門的話題,就好像是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因為吃野味而引起的,導致現在出門都是需要必須佩戴一個口罩才行,沒有口罩的連出門的勇氣都沒有呢。看完之後有什麼想要說的話,歡迎在評論區域裡面告訴一下小愛哦。

相關焦點

  • 疫情過後人們將繼續吃野味?心理學解釋野味為何「屢禁不止」
    新冠肺炎爆發,"野味致病"的話題重返熱搜榜。無論是環保人士的倡議,還是政府的立法,都無法阻止中國人對野味的追求。多次疫情後,中國人為何還不漲記性?野味真的是罪魁禍首?已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大概率來自中華菊頭蝠。為病毒提供變異環境而實現感染人類功能的中間宿主極有可能是穿山甲。也就是說,人類很有可能是吃了穿山甲而接盤病毒。
  • 穿山甲要被中國人吃滅絕了?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9.2分的BBC紀錄片,揭開穿山甲走向「滅絕」背後的黑暗貿易,它們會是下一個被人類「吃」到滅絕的動物嗎?陸地上最可愛的「批甲」怪獸穿山甲是一種大眾耳熟能詳的哺乳動物。相信大部分8090後第一次聽到這種動物,都是來自於我們的國民動畫片《葫蘆娃》。但奇怪的是,我們這一代人好像幾乎沒有見過這種動物。
  • 野味黑產業鏈獲利巨大 一隻穿山甲就可獲利近萬
    北青報記者嘗試撥通了網帖中的手機號,對方表示,自己確是「曼瑜伽~婷婷」,但此前並不知道網上有人指控她吃熊掌。她表示其本人並沒有吃過熊掌,而是在網上找的圖片。「那是很早之前的事兒了,我沒吃過熊掌。」  當天,微博網友「網絡偵探福爾摩斯」又在微博上曬出一位「穿山甲公子」,並稱此人多次表示自己喜愛食用穿山甲。
  • 餐桌上的野味 吃了涉嫌違法
    25日,本報報導了「餐廳疑售野味 警方介入調查」一事。   22日,一名網友通過網絡舉報稱,南京某公眾號在2月21日發布了一條名為《南京最貴的8家餐廳與最便宜的8家餐廳》的推文。文中提到一家位於建鄴區某小區的餐廳是「一家專吃野味的餐廳,喜歡鹿胎盤、果子狸、穿山甲、蛇、野生甲魚、野豬肚等野味的吃貨們可以嘗試一下」,並標出人均消費為442元。  當晚,建鄴公安分局興隆派出所連夜組織警力對該場所進行查處,對相關人員進行調查,並傳喚一名工作人員。目前,興隆派出所已對查獲的肉類凍品進行暫扣,並送權威部門進行檢測鑑定,相關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善待野生動物 別讓舌尖上的疫情重演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錯誤觀念下的野味饕餮這並非第一次由野生動物交易、食用引發的疫情。
  • 新冠肺炎下的反思:為什麼中國人那麼愛吃「野味」?
    導語中國人為什麼對野味情有獨鍾?17年前引起SARS疫情的元兇是食用野生動物,而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元兇,有說法也是因為「野味」,這也就意味著,野味帶著相似的病毒捲土重來報復人類。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吃野味的文化居然是從娃娃抓起的。
  • 全球僅剩30頭的加灣鼠海豚,比穿山甲還要珍稀,中國人難道還要吃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綠色和平行動派(ID:greenpeaceinchina)】*作者:時評客最近,因為一些腦殘行為以及越來越多的媒體關注,穿山甲火了。國人的口腹之慾導致穿山甲的數量急劇減少,「保護穿山甲」成了輿論熱點。中國人對於野味的貪婪也真是醉了,穿山甲、熊掌、魚翅...到底要滅絕多少野生動物才肯罷休?
  • 不好吃的穿山甲,快被中國人吃光了
    穿山甲主要的用處,一為食用,二為藥用。其實,又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範疇。穿山甲肉不好吃——至少我認識的不少食用過穿山甲的「食客」都這麼說。即便好吃我也不一定會吃。穿山甲是病毒和寄生蟲比較嚴重的野生動物之一。雖然因為工作的便利,曾經嘗過不少野味,但大學實習時,有一次解剖了野外捕捉的姬鼠,看到其體內大量寄生蟲,即使重口味如我,也忍不住現場嘔了一口。
  • 有多少野生動物,被人類吃到滅絕?
    還沒消退的武漢疫情,不止一次把食用野生動物的問題推到了我們面前,儘管還沒確定新型冠狀病毒來源真的是野生蝙蝠,但不對「食用野味」這一現象加以管制的話,遲早「天上走的,地下跑的,水裡遊的,什麼都吃」的中國人要吃出大問題,當然,全世界也並非只有中國人食用野生動物,可以說整個人類,都有捕殺和食用野生動物的習慣
  • 舌尖上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它們都不利於食用的口感和產生美味的感覺。至於風味,什麼是風味呢?那是一個人吃過某種味道不同的東西留下的記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客觀表達,比如生物鹼、微量元素的濃度,但也是非常主觀的印象。有人會說,一個孩子的味覺系統,沒有受過「汙染」,應該是最可信的。既然我小時候覺得好吃,那應該就是真的好吃。可是,當我的孩子5歲第一次回到東北老家時,對我充滿愛意推介的幾種野菜,完全無法接受。
  • 揭秘販賣野生動物地下產業鏈:一隻穿山甲獲利近萬元
    浙江溫州市永嘉縣司法部門近日查處了一起特大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查獲即將流向餐桌的穿山甲、熊掌、娃娃魚、貓豹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製品1500多隻,價值高達上億元。  境外採購境內儲藏銷售 珍稀野生動物貿易形成地下產業鏈  2015年上半年,溫州永嘉警方獲得舉報,永嘉甌北一農家樂有人吃穿山甲。
  • 全球僅剩30頭的加灣鼠海豚,比穿山甲還要珍稀,中國人難道還要吃到它們滅絕?
    國人的口腹之慾導致穿山甲的數量急劇減少,「保護穿山甲」成了輿論熱點。中國人對於野味的貪婪也真是醉了,穿山甲、熊掌、魚翅...到底要滅絕多少野生動物才肯罷休?這不,遠在美國加州海灣的一種海洋動物,也是因為中國人的口腹之慾而頻臨滅絕,這就是被稱為「海中大熊貓」的——加灣鼠海豚。
  • 吃啥穿山甲?龍蝦不好嗎?附清蒸小青龍做法
    當穿山甲被研究表明,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的中間宿主時,多少人為之感嘆。吃啥不好,吃穿山甲!穿山甲作為地球上鱗甲類哺乳動物的唯一後代,已經瀕臨滅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濫食二級保護動物穿山甲是違法行為,但民間依然盛傳穿山甲的神奇滋補功效,導致穿山甲的交易屢禁不絕。
  • 中國人最喜歡吃的7種野生動物,是哪些?有一種,也許你也吃過
    你知道中國人最喜歡吃的野生動物,有哪些嗎?(來源:百度數據根據統計全國和各省野味搜索量的排名所得)除了以上這些,還有很多野生動物,成了我們的盤中餐。不知道大家吃過沒有?反正我小時候曾經被親戚以「是豬肉」、「是好東西」等理由,誆著吃過幾回。
  • 那些被中國人吃沒的動物
    「舌尖上的稀有動物」儘管在價格上令人咋舌,卻依然有其消費市場,這一現象值得反思。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吃什麼」依然是身份和社會地位的象徵。
  • 穿山甲的悲慘命運,已經被吃到瀕臨滅絕
    穿山甲主要靠白蟻和螞蟻為食,有「森林衛士」之稱,是世界上唯一有鱗片的哺乳動物,當他在野外遇到威脅時,穿山甲就會捲縮成一個球,用身上堅韌的鱗片鎧甲遮住身體,這樣做可以免受他們免受捕食者的傷害,然而不幸的是,這也讓人類更容易捕獲穿山甲。
  • 一個穿山甲的自白:我只會打洞,不會治病,你們吃我真的沒有啥用...
    可如今到了現代社會,在奸商口中穿山甲具有各種營養療效的謊言和利益的驅使下,穿山甲這個古老的物種曾多次遭到大規模獵殺,如今已經到了瀕臨滅種的邊緣。 古老的有益動物 全世界共有八種穿山甲,四種分布在亞洲,其餘四種分布在非洲,是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萬年的古老物種。能在地球存活至今並與大自然和平相處,穿山甲對於維持生態平衡絕對是有不可磨滅的功勞的。
  • 2020年黑龍江事業單位招考面試熱點:禁食野味 拒絕「舌尖上的任性」
    黑龍江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以下事業單位備考技巧信息:2020年黑龍江事業單位招考面試熱點:禁食野味 拒絕「舌尖上的任性」,更多關於事業單位,備考指導,事業單位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黑龍江事業單位考試網/黑龍江人事考試網!
  • 大數據揭秘:野味到底被誰吃了?
    然而,總有一些「不走尋常路」的人,出於獵奇、虛榮等心理和「滋補養生」的意願而盯上了野生動物,從蛇、果子狸、鱷魚到野豬、穿山甲、貓頭鷹,甭管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還是水裡遊的、土裡鑽的,統統都想吃進肚子裡——縱然這些野味攜帶一身致命病毒,哪怕營養價值和口感並不佔優,但那些盯上它們的人依然我行我素,而「病從口入」的四字箴言,也被悉數拋諸腦後。
  • 中國人似乎什麼魚都能吃,為啥不吃金魚呢?專家道出其中實情
    中國人似乎什麼魚都能吃,為啥不吃金魚呢?專家道出其中實情 中國人一直以什麼東西都吃聞名全世界,北美鯉魚泛濫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吐槽,要是把廣東人都派過去,那麼用不了多久,這些鯉魚就會從泛濫變成瀕危了,就算是在吃的較為重口多樣化的廣東,也有一種東西是不吃的,那就是金魚,那麼為什麼似乎什麼魚都吃的中國人,基本上不會吃金魚呢?專家道出其中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