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樹嘉塘草原黑頸鶴數量達700多隻 創歷史最高值

2020-11-03 央廣網

央廣網玉樹11月3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馬玉芳 牛銀宗尕)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日前對嘉塘草原黑頸鶴遷徙情況進行實地調研,15個定點觀測點共發現黑頸鶴700多隻,創監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此前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這一區域黑頸鶴數量分別為280多隻、400多隻、500多隻。嘉塘草原成片的溼地和充足的食物,成為越來越多的黑頸鶴遷徙的中轉站。

玉樹州稱多縣珍秦鎮珍秦二村生態管護員日代告訴記者:「我在這裡監測黑頸鶴已經四年了,今年數量最多,黑頸鶴在這裡主要吃溼地附近的蕨麻。」

據了解,2018年到2020年,嘉塘草原還連續三年發現了野生繁殖成功的黑頸鶴雛鳥。由於黑頸鶴生殖繁衍對生態環境要求非常高,野生黑頸鶴繁殖存活率在自然界比較低,現在越來越多的黑頸鶴選擇嘉塘草原「安家落戶」,說明當地各項生態指標良好。

玉樹州稱多縣森林公安局民警扎西才仁介紹:「黑頸鶴的種群數量逐年增多,到這裡來的攝影愛好者和觀鳥愛好者也越來越多,我們通過設立警示牌等,引導他們文明拍攝、文明觀鳥。」

相關焦點

  • 「玉樹州」稱多縣嘉塘草原黑頸鶴數量達歷史最高值
    近日,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森林公安局調研組對嘉塘草原近期黑頸鶴的遷徙情況進行實地調研,發現黑頸鶴種群數量突破歷史最高值,達到了700多隻。這是繼2017年280多隻,2018年400多隻,2019年500多隻後,首次突破700隻。
  • 青海玉樹黑頸鶴數量達歷史最高峰值
    稱多縣委宣傳部供圖據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委宣傳部30日消息稱,稱多縣森林公安局調研組日前對嘉塘草原近期黑頸鶴的遷徙情況進行實地調研,發現稱多縣嘉塘草原黑頸鶴數量突破歷史最高值,達到了700餘只。這是繼2017年280餘只,2018年400餘只,2019年500餘只後,首次突破700隻,達到歷史最高峰值。黑頸鶴是高原生態變化指示性物種,也是全球十五種鶴類中唯一在青藏高原繁殖和棲息的鶴類。
  • 玉樹黑頸鶴數量達歷史最高峰值
    稱多縣委宣傳部供圖據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委宣傳部30日消息稱,稱多縣森林公安局調研組日前對嘉塘草原近期黑頸鶴的遷徙情況進行實地調研,發現稱多縣嘉塘草原黑頸鶴數量突破歷史最高值,達到了700餘只。這是繼2017年280餘只,2018年400餘只,2019年500餘只後,首次突破700隻,達到歷史最高峰值。黑頸鶴是高原生態變化指示性物種,也是全球十五種鶴類中唯一在青藏高原繁殖和棲息的鶴類。
  • 康巴男兒策馬揚鞭 玉樹嘉塘草原馬背展藝
    康巴男兒策馬揚鞭 玉樹嘉塘草原馬背展藝 (1/5) "← →"翻頁
  • 「黑頸鶴之鄉」青海隆寶鳥類數量再創新高
    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2種,分別為黑頸鶴、胡兀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6種,分別為灰鶴、大鵟、獵隼、紅隼、草原雕,新增加鳥類楔尾伯勞。  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青海省建立的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隆寶鎮境內,保護區總面積達100平方公裡。該保護區地處三江源核心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溼地和保護區之一,擁有典型的內陸溼地和水域生態系統。
  • 「高清組圖」1717隻!雲南大山包越冬黑頸鶴數量創歷史新高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沈迅 通訊員 吳太平 鄭遠見)11月27日,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統計到越冬黑頸鶴1717隻,比2018年11月23日統計到的1623隻多了94隻,這是1990年建立大山包保護區以來越冬黑頸鶴數量的最高紀錄。
  • 1717隻!雲南大山包越冬黑頸鶴數量創歷史新高
    【1717隻!雲南大山包越冬黑頸鶴數量創歷史新高】11月27日,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統計到越冬黑頸鶴1717隻,比2018年11月23日統計到的1623隻多了94隻,這是1990年建立大山包保護區以來越冬黑頸鶴數量的最高紀錄
  • 全國1/4野生鳥類青海有分布
    292種,全國1/4的野生鳥類在青海都有分布;  46種,分布在我省境內的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眾多;  從瀕危時的22隻增長到200多隻,經過多年努力,在我省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種群擴大;  今年3月22日至28日,3.8萬隻水鳥相聚青海湖!
  • 2020年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8次鳥調 最新記錄黑頸鶴116隻
    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84年8月,是青海省建立的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溼地之一,也是我國20世紀80年代建立的第一個以黑頸鶴及其繁殖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僅這次調查,就記錄到了鳥類9目17科4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2種,分別為黑頸鶴、胡兀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6種,分別為灰鶴、大、獵隼、紅隼、草原雕,新增加鳥類楔尾伯勞。並且記錄黑頸鶴116隻,發現黑頸鶴開始集群。
  • 隆寶:中國首個黑頸鶴繁殖保護地
    黑頸鶴引吭高歌最美人間四月天。高原的陽光融化了冰面和凍土表層,隆寶的沼澤和草灘重新恢復生機。繁殖季節到了,歷經長途遷徙,黑頸鶴「guo-guo-guo」的叫聲再次響徹這片高原。你可能不知道隆寶,但應該會知道玉樹;你可能不知道玉樹,但一定會知道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均發源於青海。
  • 1938隻!昭通大山包黑頸鶴數量再創歷史新高,觀鶴指南來了
    今年11月30日,據云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監測和統計,遷飛到昭通市昭陽區大山包保護區越冬棲息的黑頸鶴數量達到1938隻,一舉創造了該保護區從2003年成立並有觀測紀錄以來的歷史最高值
  • 1938隻!雲南大山包越冬黑頸鶴數量創歷史新高!雲南最佳觀鳥地圖速度收藏
    據云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11月30日監測統計發現,今年飛到大山包越冬黑頸鶴數量共有1938隻!!佔了全球黑頸鶴數量的六分之一!這個數據,比2018年11月23日統計到的1623隻多了整整315隻,再次刷新了大山包保護區從1990年成立以來黑頸鶴觀測數量的歷史最高紀錄。
  • 1938隻!昭通大山包黑頸鶴遷徙期數量達到歷史最高
    央廣網昭通11月30日消息(記者陳鴻燕 通訊員蘇燕)昭通大山包保護區黑頸鶴遷徙數據今天達到1938隻。是迄今為止歷年來大山包監測到黑頸鶴數量的最高紀錄。其中大海子溼地1352隻、長會口238隻、海腦殼溼地283隻、殷家碑溼地65隻。水域面積41公頃大海子溼地,是目前我國已知密度最大的黑頸鶴越冬地之一。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是黑頸鶴良好棲息地
    近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北京林業大學郭玉民研究團隊,在取得國家林草局批覆的獵捕15隻國家一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黑頸鶴行政許可後,於7月26日至8月4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了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志工作。
  • 青海玉樹,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
    青海三江源地區位於我國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包括青海省的玉樹、果洛兩個藏族自治州全境以及黃南、海南、海西、三個藏族自治州所轄的澤庫、河南、興海、同德四縣以及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唐古拉山,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43%。
  • 【生態文明建設顯成效】青海玉樹:禁牧減畜集中養殖 牧民變身「管...
    央視網消息:下面來關注生態文明建設,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位藏族小夥子——巴青,他的家就住在青海玉樹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的核心區。他原來是一個放牧員,但從2017年起他成了一名生態管護員。在這幾年裡,巴青見證了身邊草原的一個個變化,「天藍、水清、地綠」成了這片土地的生態名片。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首次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志工作完成
    圖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的黑頸鶴。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 攝圖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的黑頸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 攝中新網西寧8月9日電 (李江寧)9日,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北京林業大學郭玉民研究團隊於7月26日至8月4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了首次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志工作,調查結果表明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黑頸鶴種群比較健康,是黑頸鶴良好的棲息地。
  • 1938隻!佔全球1/6!雲南大山包黑頸鶴數再創歷史新高
    繼11月27日遷徙到昭通大山包的黑頸鶴1717隻,創歷年最高記錄後,11月30日,大山包保護區黑頸鶴遷徙數據再破紀錄,達1938隻,是至今為止歷年來大山包監測到黑頸鶴數量的最高紀錄。其中大海子溼地1352隻、長會口238隻、海腦殼溼地283隻、殷家碑溼地52隻。水域面積41公頃大海子溼地, 是目前我國已知密度最大的黑頸鶴越冬地之一。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完成首次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志工作
    新華社西寧8月9日電(記者王豔)7月26日至8月4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北京林業大學郭玉民研究團隊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首次開展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志工作,調查到黑頸鶴80隻,其中幼鳥佔33.8%,表明這一區域黑頸鶴種群比較健康,是良好的黑頸鶴棲息地。
  • 數量已達1482隻!雲南昭通大山包迎來黑頸鶴遷徙高峰
    據大山包保護區管護局統計的最新數據,截至11月26日10時,已發現1482隻黑頸鶴飛抵大山包越冬。高原精靈」黑頸鶴飛抵大山包,雖然比往年推遲了兩天,但遷徙速度卻十分快。大部分黑頸鶴將在這裡棲息生活200多天,小部分黑頸鶴在大山包中轉休整、補充食物後,還將飛往雲南曲靖會澤、巧家馬樹、貴州草海等地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