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抑鬱症這種疾病經常出現在大家的視野當中,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慢慢的關注起來了,在大家的眼裡抑鬱症的第一印象是情緒低落,其實除了情緒低落還有其他的表現,這種疾病的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這麼簡單,下面我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此文章對你有所幫助,可以轉發出去,讓很多的人了解,下面我們言歸正傳。
抑鬱症近在咫尺
抑鬱症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精神障礙,主要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的特徵,從情緒的輕度不佳到嚴重的抑鬱,它主要的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降低、悲觀失落、思維出現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負自罪、食慾和睡眠非常的差,擔心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生理上會出現多種不適,嚴重的患者會出現自殺或者自殘的思想甚至是行為,有少數的患者會出現嗜睡、暴飲暴食、情緒高漲。
抑鬱症的終身患病機率為6.1%-9.5%,女性的患病率要遠高於男性患病率。
臨床上最基本的症狀有以下這些(多數的患者):
三低:情緒、興趣、經歷會出現很明顯的降低。
三無:無用、無助、無望,患者認為自己的過去很失敗,現在的自己很無能,看不到以後的希望。
三自:自負、自罪、自殺,患者對自己會持有否定的信念,感覺自己是一個罪人,從而造成自殺的念頭甚至是行為。
抑鬱症分三級
臨床來說抑鬱症分為三個等級:輕度抑鬱、中度抑鬱、重度抑鬱,不同的等級症狀和治療的方式也就不同。
輕度抑鬱:症狀比較輕,患者會感到開心不起來,對很多事情不感興趣。但這種負面情緒不至於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持續時間也不會很長,找身邊的人聊一聊就能緩解,不需要用藥,必要時可以去看看心理醫生。
中度抑鬱:症狀比較重,患者會出現情緒低落、消極悲觀、做事效率低、無法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症狀持續的時間會很長,很難自我調整,甚至可以說根本不能自我調節,這個時候已經影響到了生活和學習,但是沒有自殺的傾向,這個時候需要專業的治療,常見的治療方式就是藥物,要記住不要私自亂吃藥物,要醫生開具,同時還可以配合心理治療。
重度抑鬱:比較很嚴重,患者長期睡眠不好,認為活著沒有意義,從而造成自殺的傾向以及行為,這個時候很難去工作和學習,患者要及時的去使用藥物,有條件的可以去住院治療,讓醫生給指定一些治療的方案。
五類人容易被抑鬱症盯上
1、空巢老人:許多抑鬱症老人都會存在「子女不在身邊」「經常見不到孩子」「很少接到孩子的電話」等原因,而誘發這些老人患病的原因有:老伴去世是第一誘因,很多老人在老伴去世3個月內,即出現明顯的抑鬱症症狀;其次是退休,很多老人因生活失去目標,出現心理問題。
2、醫護人員:目前,醫護也成了抑鬱症高發人群,他們由於面臨巨大的工作任務,體力消耗也較大,加上不和諧的醫患關係,進一步加劇了壓力,導致發生抑鬱症。
3、女性:家庭不睦者、為情所困者、孕產婦:女性與男性相比更內向,心理承受能力也較弱,在遇到家庭和婚戀方面的矛盾時,如果一直憋在心裡,不尋求疏解,時間長了,很容易憋出心病。孕產婦由於激素劇烈變化,加上初為人母,角色變化、照顧孩子、兼顧事業和家庭等原因,其中有50%-70%的人會出現反應性抑鬱。
4、白領:白領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為了趕進度、完成指標,加班加點,身體和心理都承受著重壓,久而久之,或是身體垮了,或是精神壓抑、情緒抑鬱了。
5、疾病纏身者: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與抑鬱症的共病率很高,患者長期被疼痛、軀體障礙、康復困難以及工作生活壓力影響,會出現情緒低落、失眠、消極厭世,進而誘發或加重抑鬱症。
對抗抑鬱記住這些自救方法
1.積極暗示:用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2.宣洩壓力:適當宣洩壓力,傾倒「情緒垃圾」,例如養花、烘焙、運動、寫日記、畫畫等方式。
3.轉移注意力:用「我喜歡」來對抗「我厭惡」,將注意力聚焦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
4.溝通交流:與家人親友充分溝通,遭遇困難和心理壓力時,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不要藏著掖著,自我加壓。
5.尋求專業幫助:可向心理醫生尋求幫助,如無法緩解則要向精神心理方面的醫生求醫,進行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