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國家相關部門為了公共利益參照用地實際情況會對農民的土地進行徵用,而國家為了維護農民利益,也會相應的做出補償,由此,我國制定出了徵地補償標準。那麼具體到徵地補償的各項細節性問題又是什麼呢,很多朋友並不太了解,下面就針對徵地補償方面涉及的一些問題為您答疑解惑。
一、徵地補償費用項目
為了保障農戶權益,國家及相關部門對徵地進行一定的補償,規定項目有:土地補償、青苗補償、附著物補償費也就是對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而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安置補助費該項費用是指用地單位對被徵單位因徵地所造成的富餘勞動力而進行的補償費用。比如一家工廠因為被徵地,而停工員工的損失費用,也同樣要由
農村徵地補償標準要求
1、各項徵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准的徵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農村徵地補償糾紛怎麼處理
這也是徵地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情況,出現這一情況後,如果無法通過協商解決的情況,可以走法律處理方式,其中主要包括行政訴訟、行政複議、行政複議裁決、民事訴訟、徵地補償協調、裁決等方式,根據個案的不同特點應當啟動不同的法律程序。
需要說明的是,政府徵用土地必須有合法項目、合理的徵用手續,一切依照程序走,並且應當給予被徵人合理的補償費用,支付方式限定為先補償,再徵用,確保農戶權益,違反該原則的均屬於違法行為。作為被徵人也可以選擇拒絕籤訂徵地補償協議,走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另外要說明的一點是,關於補償費用方面,這個是沒有具體數額的,因為各個地區有差異,被徵用地所處的位置都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國家在這一塊也是由市縣批准徵訂方案,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補償。
最後祝大家新春愉快。
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或者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