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多措並舉,確保黑頸鶴及其他遷徙候鳥在該保護區安全、順利、舒適越冬。
最近一段時間,來保護區科考的人員會發現,每隔幾天,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大橋管理所工作人員就要把採購的玉米用小型車輛運到觀鶴大堤,用船轉運到鳥島岸邊由人工搬運到庫房中,再進行人工分撒,把玉米投放到鳥島的各個區域。
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大橋管理所一位工作人員說:「我們每年都在鳥島上種馬鈴薯餵黑頸鶴,等馬鈴薯吃完的時候,為了幫助黑頸鶴安全越冬,我們每隔幾天要投放一次玉米。」
近年來,隨著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到保護區越冬的候鳥也不斷增多。為最大限度減少遷徙候鳥對保護區周邊村民生產生活的影響,降低人鶴、人鳥矛盾,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一是持續開展愛鶴護鳥宣傳,增強村民的生態保護意識;二是在保護區劃出180多畝土地,通過只種不收等方式種植馬鈴薯、蔓菁、蘿蔔等黑頸鶴及其他遷徙候鳥喜歡的農作物,供其覓食;三是根據黑頸鶴及其他遷徙候鳥覓食情況,實時投放玉米等補充性食物。
今年整個冬季,為確保黑頸鶴、灰鶴等遷徙鳥類在保護區內安全、舒適、順利越冬,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大橋管理所計劃在候鳥棲息地投放玉米20萬公斤、馬鈴薯27萬公斤。
本報特約記者秦本林 陳其海 晏水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