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前奶和後奶的區別,各有什麼好處?

2020-12-03 寶寶知道

母乳前奶和後奶的區別?很多老人說母乳的前奶「有毒」,小孩吃了不好?所以餵奶前要擠掉?那麼,前奶和後奶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時間上來說

從時間上來區分,前奶是指餵奶時剛剛流出來的那部分奶水。

而後奶則是吃過幾分鐘後流出來的奶水。

顏色上來說

從顏色上來說,前奶顏色清淡,有時候甚至跟清水差不多的顏色,多似水樣。

而後奶則是顏色呈乳白色,就像煮的很純的魚湯一樣的顏色,而且質地較濃稠。

營養成分上來說

從營養成分上來說,前奶主要是含有水分,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等成分。

主要作用是補水,這也是為什麼6個月之前純母乳的寶寶不需要喝水的原因,就是因為母乳裡面含有大量水分。

而相較於前奶來說,後奶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能夠為寶寶身體發育提供所需的熱量和能量,這也是為什麼寶寶喝奶就能飽肚子的原因所在。

給寶寶餵奶時的注意事項

1、給寶寶餵奶時不能頻繁換乳房,要將一邊吃空後再吃另一邊,這樣才能吸收到前後奶的營養。

2、餵奶時,要有了泌乳反應,也就是奶陣之後,才會分泌更多油脂,因此,要讓寶寶吃一邊乳房吃久一點。

3、有的老人說前奶沒營養,要擠掉,這是不對的。前奶和後奶都有孩子需要的營養成分,都不能少。(圖文來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前奶和後奶有什麼區別?該如何提高母乳質量呢?
    前奶和後奶有什麼區別?該如何提高母乳質量呢?有些媽媽會憑藉母乳的顏色來判斷營養好不好,看到奶的顏色很淡、很稀,就覺得是「沒營養」,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因為奶水分前奶和後奶,兩者的濃度、顏色、成分都不一樣。
  • 母乳還有前奶和後奶之分?早知道對孩子健康有好處
    看著懷裡的寶寶一口一口用力吃著母乳的滿足勁兒,當媽媽的心裡欣慰至極。母乳營養成分高,又安全,還是寶寶的「移動電飯煲」。好處別提有多少了。榮升為媽媽的欣欣最近卻有點小煩惱。欣欣每次餵奶前都會用手擠下奶,潤潤乳頭,以免皸裂。
  • 闢謠:母乳中前奶是水,後奶才是奶?前奶可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給寶寶餵奶的寶媽應該知道的,在給寶寶餵母乳的時候,前幾分鐘流出來的奶都比較稀,顏色清淡,但寶寶吃一會兒,奶的顏色就會呈現出乳白色,而且質地相對濃稠一些,前幾分鐘的奶就叫「前奶」,後面的則為「後奶」。區別前奶以前老人總說:「前奶是水,後奶才是奶。」所以有人讓把前奶擠掉,讓孩子喝後奶。其實這種做法是錯的!
  • 乳汁還分前奶和後奶,寶寶經常吃到高營養的後奶,發育會更好
    在母乳餵養的漫漫長路上,新手寶媽要面臨很多餵養難題,有些餵養難題比較常見,寶媽產前做好功課,產後哺餵能輕鬆應付。而有些難題是意料之外的,就像母乳「前奶」和「後奶」的區別,不少餵奶時常很久的寶媽都會忽略這個問題。
  • 【母乳那些事】開奶的痛讓我至今都記憶深刻
    寶寶出生後,我所要面臨的「挑戰」那可是比懷孕時要多不知道多少了。首先要過的就是母乳那一關。早在懷孕時,婆婆怕我學潮流,怕影響身材不給孩子吃母乳,而改吃奶粉。所以她幾乎得空就在我耳朵邊給我罐輸母乳餵養的好處,說到激動之處她還會給我舉不少例子。目的就是讓我充分了解母乳餵養,跟奶粉餵養的區別,從而放棄不給孩子母乳的想法。
  • 生活| 高鈣奶、有機奶、脫脂奶、舒化奶…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終於...
    生活 | 高鈣奶、有機奶、脫脂奶、舒化奶…到底有什麼區別?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牛奶吧~ - 生乳 -2010年3月26日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19301-2010,對生乳的定義是:從符合國家有關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擠出的無任何成分改變的常乳。
  • 我的母乳餵養之路:備乳、開奶、下奶
    後期我也查過各方面資料,提到母乳其實沒有不夠的道理,順應自然規律。奶是越吃越多,寶寶吸吮的次數越多,奶就會產的越多,不要一開始就覺得不夠而放棄哺乳加奶粉,那就鐵定不夠了。【迷茫篇】 懷了寶寶後秉著對寶寶負責科學餵養的精神,到處聽孕婦課學習相關知道,又買了好多書還上網查閱,總之是下盡了功夫,可是學的再多都是理論知識,到實踐的時候還是脫了軌。
  • 羊奶有黃金奶源帶嗎?寶寶拉綠便要轉奶嗎?母乳可以餵到多久?
    最好的開罐時間是什麼時候?很多寶媽都有習慣囤奶粉,寶寶有口糧才有安全感;但是奶粉囤多了,新的疑問又來了,昨天我們收到一位寶媽留言:「奶粉保質期兩年,一直不開罐,營養會流失嗎?最好什麼時候開罐?」可能大家會有一個誤區,認為奶粉只要不開罐,在保質期內都不會有變化。
  • 用儲奶袋保存母乳安全嗎? 關鍵在於儲存方法
    納米銀儲奶袋中的母乳變味,可能有很多原因。首先,納米金屬一般具有較高的活性,具有催化某些反應的能力,可能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反應。其次,奶本身在存放過程中也會發生變化,只是速度很慢。這種情況需要專門檢測才能知道發生了什麼變化。但可以推測,變味的奶中有含硫化合物,含硫化合物一般具有特殊的味道。」
  • 90後媽媽給住院寶寶送母乳 奶袋上都有一幅溫馨小畫
    這不是什麼手繪本、卡通書裡的內容,而是儲存母乳的奶袋上的一幅幅小畫,作者是紹興一位90後媽媽。她的寶寶出生40幾天時,因為肺炎住院,她每天去醫院送母乳,一天送七八袋,每個奶袋上都有一幅溫馨的塗鴉。寶寶住院12天,她足足在奶袋上畫了八九十張小畫。
  • 母乳媽媽親身體驗告訴你,最痛苦的是漲奶
    導語:都在提倡母乳餵養,但是母乳餵養過程中最痛苦的不是餵奶,而是漲奶。面對這樣的情況,媽媽們依然努力堅持著給孩子進行餵養,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媽媽都感覺這種母乳餵養反而是增強親子關係的一種很好地方式,抱著軟軟的香香的寶寶,任何煩惱都煙消雲散。母乳餵養省時省力,但同樣存在著比餵奶還痛苦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漲奶。漲奶應該是排在母乳餵養出現問題中很靠前的問題。
  • 多餘的奶擠出來給寶寶喝不衛生,可給大人喝?醫生:母乳妖魔化?
    研究發現,寶寶出生後的前三天,分泌給早產兒的初乳比足月兒的初乳蛋白質高,且差異高達35%(0.7 g / dL),此後二者的差距逐漸縮小,至10-12周左右,足月奶與早產奶大致相同。不僅不同月齡的母乳成分不同,就是媽媽同一次餵奶過程中,前奶和後奶的成分配比也都不一樣,泌乳時間越長,母乳分泌的能量越高,脂肪含量越高。
  • 植物奶和動物奶,哪一種更適合腎友?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植物奶和動物奶的區別。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植物奶。雖然被稱作植物奶,但它其實和動物為哺育下一代而產生的乳汁是不一樣的,牛奶、羊奶剛擠出來時不需要人為地處理就可以直接喝,但是植物奶必須經過加工才能獲取,是用植物的種子等部位榨出來的汁液,之所以稱它們為植物奶,就是因為它們從外觀看起來也是乳白色、不透明的液體,而且成分和動物奶相似。
  • 寶媽用儲奶袋前,這一步沒做到,母乳營養流失一半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在哺乳期間,媽媽的產奶量是比較多的,寶寶全身機能發育不夠完全,胃部容量也比較小,就會造成寶寶吃不完但是媽媽又漲奶的情況。或者是媽媽需要工作,但是又要母乳餵養寶寶的時候,就需要儲奶袋,可以用吸奶器把奶水吸出然後倒入儲奶袋中,放入冷藏便於保存。
  • 植物奶和動物奶,區別有多大,這幾類人或許喝植物奶會更好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想,植物奶到底有什麼營養,什麼人比較合適喝它呢?什麼叫植物奶?植物奶其實嚴格來講跟奶毫無關係,只不過植物奶的顏色和味道跟牛奶相像,才這麼取名。植物奶有別於動物奶,並不是直接擠出來的,而是由植物的果實浸泡研磨得來的。大家現在應該了解了,植物奶為什麼叫植物奶了。
  • 為了擠前奶,她們竟然編出了這些理由
    其實大家對於所謂的「前奶後奶」誤區可真不少 經常有媽媽說:要擠掉前奶餵後奶,因為…… 我們今天一起看看讓你擠掉前奶的那些荒唐理由 前奶太髒,要擠掉 不知道說這句話的人是對於母乳餵養這件事的無菌要求達到了什麼程度?
  • 一次性轉奶成功的方法來啦,助力媽媽們順利通過轉奶關卡
    相信以下內容一定能助力媽媽們順利通過轉奶關卡,完成進階。判斷轉奶成功的標誌:睡覺安穩,無積食、嘔吐、腹瀉、便秘等不良反應。想要獲取成功轉奶的秘籍?請往下滑!母乳轉配方奶因為多種原因,從母乳轉奶粉,是絕多數寶寶的必經之路。而想要完成寶寶從母乳到配方奶的轉換,可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希望這2個tips能夠給媽媽們一些幫助!
  • 產後越早開奶越好嗎?關於母乳餵養的一些小知識,寶媽你可知道
    母乳餵養有非常多的好處,大部分的媽媽在產後都希望母乳餵養,所以很多在沒生的時候就比較關心母乳的問題,在準備待產包的時候,為了預防寶寶肚子餓,而自己奶水又沒下來的時候,孕媽媽都會準備一些奶粉以備不時之需。
  • 一分鐘看懂丨如何儲存母乳?儲奶袋到底怎麼用?
    擠出來的母乳可以在常溫下安全保存2-3小時,放在冰箱裡建議不要超過24小時,放在冷凍室裡最多可以保存6個月。母乳解凍後可能會出現脂肪分層現象,這個不影響質量。母乳解凍後應在24小時內食用,決不能再次冷凍。
  • 奶太多=母乳餵養順利?不要被無良催乳師帶偏了
    很多母乳餵養的專業人士都會感嘆當今母乳餵養的大環境差,科學的母乳餵養知識科普不到位、家庭和社會對母乳媽媽支持不夠、母乳餵養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太多等等。而催乳師作為我們中國特色發展出來的一個為母嬰服務的行業本該是首先擁有專業靠譜的理論知識為基礎後才能去給媽媽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