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燈塔-心靈的成長需要夢想,有夢想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

2021-01-08 睿智燈塔

夢想,是對未來的一種期待,是站在現在去想未來的事,夢想就是一種讓人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是人生的目標,甚至可以視為是一種信仰。

夢想是助人成功的基石,催人奮進的動力,勇往直前的源泉。

夢想這個詞,帶著耀眼的光芒,可平凡可偉大,可近可遠,可具體可抽象。

它可能是馬丁·路德·金呼籲的自由、平等;可能是賈伯斯畢生追求的改變世界、改變未來;也可能是一件漂亮的大衣,一個慵懶的假期,一張滿分的考卷……

周星馳說,「做人如果沒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分別?」

林清玄說,「擁有自己的夢想,就能維持自己的熱情。」

夢想就像是人生路上一盞引路明燈,能照亮前方的路;

夢想就像是一條小船,在經歷了風雨之後,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夢想就像是一串鑰匙,幫助我們打開成功的大門。

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夢想。

睿智燈塔導師盧勤老師,在課程中講,青少年的成長,是需要夢想的,有夢想的孩子飛得更高,有夢想的孩子走得更遠。

盧勤老師說,她非常佩服的一個人是賴斯。

這也是在馬丁·路德·金之外的,另外一位優秀的黑人。

2001年賴斯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時,《紐約時報》周刊聲稱:「賴斯的青雲直上,能讓一代在『呆在監獄會比在某個公司的董事會中任職更有前途』這種信仰下成長的美國年輕黑人明白,『黑色力量』意味著什麼。」

康多莉扎·賴斯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就任國務卿的女性非裔國務卿,在她之前,在美國,從來沒有一個黑人婦女掌握如此大的權力。

而這一切,源自於父親對賴斯的諄諄教導。賴斯的父親曾任丹佛大學副校長,母親是小學音樂教師,姑姑是維多利亞文學博士。優越的家庭環境使賴斯從小就受到了良好教育,她15歲時便成為丹佛大學的學生,學習英國文學和美國政治學。

賴斯家相信這樣一條嚴峻的真理: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子優秀兩倍,他們才能平等;優秀三倍,才能超過對方。

父母告訴賴斯,在伯明罕以外有更多的機會,如果她勤奮學習,力爭上遊,就會得到回報。「你可能在餐館裡買不到一個漢堡包,但也有可能當上總統。」

也正是因為父親的教導,賴斯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會加倍的努力,一直都保持一種優秀的狀態。

也正是因為她這種不懈的努力,最終有能力走進了白宮,成為了美國第一屆黑人國務卿,她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自己,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了更多人。

夢想的力量,讓人在奮鬥的路上不再彷徨。而每一個孩子的生命中,都藏著一顆「夢想」的種子,作為家長,我們要善於發現、呵護並且培養。

而這裡,對家長提出的一個更高的要求是,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夢想,不做孩子夢想的摧毀者。

無論孩子的夢想是成為一個鋼琴家、科學家還是現在大火的李佳琪,我們都應該去呵護他內心的真實想法,並且做出適當的引導。

曾經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故事裡的媽媽問孩子,長大以後的夢想是什麼,孩子回答,我想要當一名清潔工。

孩子的媽媽非常的詫異,但還是耐著性子問,「清潔工每天打掃衛生確實很值得尊敬,但是為什麼你會夢想成為一名清潔工呢?」

「因為,如果我想像他們一樣,把我們的城市打扮的非常乾淨、美麗。」

「嗯,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一定要好好學習,這樣,你就可以發明出很厲害的機器,輕輕鬆鬆的把我們的城市變得很乾淨。」

「是的,媽媽,我要非常努力的學習,發明出更厲害的機器,這樣,清潔工爺爺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每一個夢想都值得被尊重,而孩子的成長,也更需要父母的引導。

如果你的孩子現在還不清楚自己將來想要做什麼,父母可以更多的帶孩子去遊山玩水,開闊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思維,在所見所感中,孩子會發現很多美好的事物,漸漸形成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如果你對於孩子的成長,還有很多的困惑。點擊訂閱,跟睿智燈塔導師一起學習如何成為「智慧父母」。用最通俗的語言,講解最抽象的家庭教育知識,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家庭教育專家。

文章轉載自睿智燈塔公眾號,一個有溫度的分享者,給家長和朋友們帶來更多育兒方法,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並關注!

相關焦點

  • 25年後,97%孩子當不了精英:有好奇心的孩子,更容易成就夢想
    所以,當他到了實地看到腳印之後,才能作出判斷,並第一時間向老師求助確認。 其實,每個孩子天生都有著敏銳的觀察力,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如果孩子能得到父母的支持,會更容易獲得成功。 所以,父母想要孩子長大後有出息,就要在這些小事上花心思、下功夫。
  • 《魔女宅急便》:人生是一場苦旅,我們不失本心,才能走得更遠
    作為普通人,她不能像小鳥一樣有翅膀,也沒有與生俱來的魔女血統可以讓飛翔。但她有畫筆,這隻畫筆讓她完成了飛翔的理想。這條條暗線表明,每個人都有夢想,也都有滿足實現自己夢想的方法。大家對自由的解讀和表達或許不盡相同,但嚮往本身就已經很難得可貴了。
  • 睿智燈塔-孩子比較磨蹭怎麼辦,如何改善孩子磨蹭的習慣
    因此,要想改善孩子磨蹭的習慣,家長可以嘗試用以下幾種方式,而不是一直催促孩子。那麼,孩子比較磨蹭怎麼辦?如何改善孩子磨蹭的習慣呢?以下是睿智燈塔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當你讓孩子5分鐘穿好衣服,10分鐘讀完一篇課文,設定相應的時間,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感受這些時間到底有多長。2、如何改善孩子磨蹭的習慣:儘量把事情交給孩子自己去管理有的孩子磨蹭是因為對家長要求的事不感興趣,故意磨蹭來表達內心不滿。這時候,家長就要反思自己,是否對孩子有過多的控制和管教。
  • 別被《心靈奇旅》騙了!生而為人沒有夢想,還好意思理直氣壯?
    最近電影《心靈奇旅》火爆,獲得9.3分的高分。很多人鬆了口氣,開始為「自己沒有夢想,或者有夢想卻無法實現」找藉口,自我安慰:夢想並不靠譜;生而為人,不必為沒有夢想而抱歉;活著是為了感受生命的美好,而不是成為夢想的奴隸……為什麼電影會引發這麼多共鳴?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呼籲不要為夢想所累?
  • 睿智燈塔-孩子晚上怕黑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黑暗恐懼
    其實,現實生活當中怕黑的孩子有很多。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他們從小就對黑暗產生恐懼感,尤其是在晚上,如果家裡不開燈,她們就會感到不安。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叫做「怕黑恐懼症」。當人處在黑暗的地方時,往往會感到特別害怕,尤其是女性和孩子害怕黑的比較多。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對黑暗的害怕是人類從遠古時遺傳下來的一種本能反應,並且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
  • 《李莎的生活隨想》:責任夢想成長—擁抱你的微笑,活出精彩人生
    當一個人望向外面大千世界的時候,需要的是窗子;但當他一個人面對內在自我之時,需要的是鏡子。作者李莎,是希達工作室創辦人,取得多個碩士研究生的她現就讀於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專業。在這本《李莎的生活隨想》中,她探討了自我生命的哲學,展現了其生活的智慧。在這本生活隨想中,我看到是李莎的自省,是她對自己內心豐盈的思索,是其看遍世界也不忘本心的珍貴心靈。
  • 構建溫暖家園,放飛心靈夢想——上饒市婦聯關愛兒童進安置點活動...
    場景二向日葵班開班以來,受災群眾還不斷領著孩子來向日葵班參加活動。剛來的5歲李偉明小朋友怯怯地躲在媽媽的懷裡,志願者老師立馬上前為小偉明畫了一隻恐龍,讓小傢伙的內心安定了不少。媽媽吳員秀高興地說:「這個活動真好,平常孩子都粘在我的身上,啥事也幹不了,這下好了,孩子有了好去處,我們做父母的就可以少操一份心」。
  • 為夢想奮鬥的勵志句子,總有一句激勵到你的!
    二、趁著夢想還有溫度,人生還有轉機,抓緊時間去奮鬥,不要等到中年時,只能嘆息自己的碌碌無為……三、所有成功的背後,都是苦苦堆積的堅持;所有人前的風光,都是背後傻傻的不放棄。只要你願意,並為之堅持,總有一天,你會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四、別怕光芒太特別,那是你與平庸的區別。在心裡埋下火種,逆風也能燃燒。好奇心,比雄心走得更遠。冠軍,是會讓人上癮的!
  • 朋友圈唯美走心勵志經典早安語錄,懷揣夢想,不放棄
    1、雖然生活過得累一點,但是不能失去夢想。人生需要有追求,夢想需要被堅持。前行路上,要加油努力,疲倦的生活也要堅持下去,甜蜜的生活很快就會到來。新的一天,早安!2、學會給自己鼓掌,即使前行的路上孤身一人,但也要為自己每一次的小成功而慶祝,疲倦的生活離不開自娛自樂,樂觀的人才能走得更遠,更順暢,去實現自己偉大的夢想。3、不管心中的夢想是否能夠如期實現,但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能夠風雨兼程,不遺餘力地前行。生活需要不斷前行,人生的路上,更需要堅強。如果內心不堅定,又怎麼能輕易實現自己的夢想?
  • 幸福家庭夢想秀丨讓孩子享受高質量的陪伴閱讀
    以說、唱、舞、演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展示親子家庭的溫暖和諧,傳承閔行家庭的良好家風,在成功舉辦了五屆的基礎上,今年第六屆幸福家庭夢想秀活動全面升級,面向全市青少年家庭開展網絡徵集,吸引了近千組家庭參加,通過專家評審和電視展演選拔,最終63組家庭脫穎而出,9個節目、17組家庭登上2020「幸福家庭夢想秀」年度展演的舞臺。
  • 有夢想 有希望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有夢想的小微企業創業者開始改變方向,試圖尋求跨界發展,共同在挑戰中努力前行。跨界融合小寒過後,天氣也日漸寒冷。於曉娟「全副武裝」裹得嚴嚴實實,騎共享單車來到位於鄭州紫荊山附近的辦公室。這個辦公地點她找了一個月,地理位置不錯,周邊出行、吃飯、購物都很方便,最重要的是比之前辦公室租金便宜一些。
  • 靜水:中年老媽子,還敢有夢想?
    遇見靜水人生 做更好的自己01我和大越越一起,把小越越送至幼兒園,回來路上,天空飄起了小雨,我倆邊走邊聊。她問我:「媽,你還有夢想嗎?」「有,並且這個夢想還不小。」我微笑著回她。此刻我坐在電腦前,回想起這兩年多的生活,依舊是龍馬奔騰,一言難盡。
  • 丟掉人生的夢想清單,專注目標,你的人生才能不被毀滅!
    任何人在一段時間內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就如行軍打戰,你要是全面突進,各路進攻的話,那得多大的兵力,多強的機動能力呀!對個人來說,你列出100個夢想,倒不如列出那麼1-2個夢想,先去實現這幾個夢想,再談如何實現更多夢想,會更有現實意義。馬丁路德金說:I have a dream! 結果感動無數人,激勵幾代人。
  • 《洛克王國》讓孩子的夢想「勇」不止步
    這隻「朝夢想前進的寵物」此次作為接待以寵物人物形象出現在活動現場,從少年宮門口就開始與小朋友們互動,許多小朋友遠遠地見到「迪莫」便跑過去與其親暱擁抱,家長們也不放過這一「快樂」瞬間,給孩子和「迪莫」合影留念。
  • 帶著夢想飛翔
    正是因為有了目標,有了方向,才會朝著目標努力前進,一步步接近目標,實現自己的夢想。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夢想:夢想長大了做一名科學家,夢想長大了當一名白衣天使,夢想長大了當名警察,夢想長大了能開飛機,夢想長大了當明星,夢想……
  • 豆瓣評分9.1的《無翼鳥Kiwi》告訴你:每個孩子都需要放飛夢想!
    這部影片另闢蹊徑,運用誇張的手法賦予了幾維鳥以人類的行為特點,幫助它們圓了飛翔的夢想。什麼是夢想?夢想如風,它的風向就是人們行動的指向。我們不一定能追得到風,但是在逐風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跨過大海,越過山脈,獲得生命的歡愉和精神的飛躍。同樣地,夢想不一定能夠全部實現,但是,它能夠陪伴我們度過艱難的人生,點亮我們枯燥的生活。所以,夢想的實現不一定就是那麼重要,但它一定要有。
  • 爸爸》:父母把未完成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成因及意義
    卻因生活所迫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並最終助力孩子們實現了這個夢想。 今天,我們就借著這個故事,結合現實,探討一下,父母把未完成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成因及意義。一、父母把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成因1、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彌補年輕時自己遺留的遺憾每個父母都有年輕時沒有完成,或者可以完成,卻因各種因素最後沒有實現的夢想。
  • 直播:盧熠翎做客青聽對談夢想季,暢談與夢想和解
    盧熠翎說,其實天賦是有公式的,即喜愛與擅長的結合體便是一個人的天賦。夢想的達成需要堅持盧熠翎說,若想完成夢想,就要將完成夢想的行動力變成人的本能反應。比如我們每天會刷牙,這一行為是與頭腦機制相匹配的,之後這個行為便成為我們日常的本能反應。而達成堅持的基礎,需要設立小目標,不要讓大腦系統阻隔我們與夢想的距離,通過克服大腦中的重重情緒關卡來突破。
  • 歌聲清亮,打開夢想的窗(老師,您好
    資料圖片 近些年來,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日益加強,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廣大鄉村教師隊伍成為撐起基層教育的「脊梁」。他們用信念與堅守、創新與探索打開鄉村教育更廣闊的天空,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 本版將持續關注鄉村教師,透過他們的故事,感受鄉村教育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巨大轉變。
  • 動畫《無翼鳥》:孩子童年時的「夢想」,足以支撐一生的「高飛」
    它憑藉著對夢想的執著,完成了這些艱難的任務。正是有了夢想,給無翼鳥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它才能克服千千萬萬的阻礙,最終在飛翔中綻放出萬丈的光芒。三、 支持孩子的夢想,成為他們背後的力量:實現夢想的過程是坎坷的,光靠孩子一個人的努力是不夠的,家長要成為孩子背後的力量,支持他們,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多一份支持就是給孩子多一份信心,多一份堅持下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