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是對未來的一種期待,是站在現在去想未來的事,夢想就是一種讓人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是人生的目標,甚至可以視為是一種信仰。
夢想是助人成功的基石,催人奮進的動力,勇往直前的源泉。
夢想這個詞,帶著耀眼的光芒,可平凡可偉大,可近可遠,可具體可抽象。
它可能是馬丁·路德·金呼籲的自由、平等;可能是賈伯斯畢生追求的改變世界、改變未來;也可能是一件漂亮的大衣,一個慵懶的假期,一張滿分的考卷……
周星馳說,「做人如果沒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分別?」
林清玄說,「擁有自己的夢想,就能維持自己的熱情。」
夢想就像是人生路上一盞引路明燈,能照亮前方的路;
夢想就像是一條小船,在經歷了風雨之後,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夢想就像是一串鑰匙,幫助我們打開成功的大門。
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夢想。
睿智燈塔導師盧勤老師,在課程中講,青少年的成長,是需要夢想的,有夢想的孩子飛得更高,有夢想的孩子走得更遠。
盧勤老師說,她非常佩服的一個人是賴斯。
這也是在馬丁·路德·金之外的,另外一位優秀的黑人。
2001年賴斯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時,《紐約時報》周刊聲稱:「賴斯的青雲直上,能讓一代在『呆在監獄會比在某個公司的董事會中任職更有前途』這種信仰下成長的美國年輕黑人明白,『黑色力量』意味著什麼。」
康多莉扎·賴斯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就任國務卿的女性非裔國務卿,在她之前,在美國,從來沒有一個黑人婦女掌握如此大的權力。
而這一切,源自於父親對賴斯的諄諄教導。賴斯的父親曾任丹佛大學副校長,母親是小學音樂教師,姑姑是維多利亞文學博士。優越的家庭環境使賴斯從小就受到了良好教育,她15歲時便成為丹佛大學的學生,學習英國文學和美國政治學。
賴斯家相信這樣一條嚴峻的真理: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子優秀兩倍,他們才能平等;優秀三倍,才能超過對方。
父母告訴賴斯,在伯明罕以外有更多的機會,如果她勤奮學習,力爭上遊,就會得到回報。「你可能在餐館裡買不到一個漢堡包,但也有可能當上總統。」
也正是因為父親的教導,賴斯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會加倍的努力,一直都保持一種優秀的狀態。
也正是因為她這種不懈的努力,最終有能力走進了白宮,成為了美國第一屆黑人國務卿,她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自己,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了更多人。
夢想的力量,讓人在奮鬥的路上不再彷徨。而每一個孩子的生命中,都藏著一顆「夢想」的種子,作為家長,我們要善於發現、呵護並且培養。
而這裡,對家長提出的一個更高的要求是,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夢想,不做孩子夢想的摧毀者。
無論孩子的夢想是成為一個鋼琴家、科學家還是現在大火的李佳琪,我們都應該去呵護他內心的真實想法,並且做出適當的引導。
曾經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故事裡的媽媽問孩子,長大以後的夢想是什麼,孩子回答,我想要當一名清潔工。
孩子的媽媽非常的詫異,但還是耐著性子問,「清潔工每天打掃衛生確實很值得尊敬,但是為什麼你會夢想成為一名清潔工呢?」
「因為,如果我想像他們一樣,把我們的城市打扮的非常乾淨、美麗。」
「嗯,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一定要好好學習,這樣,你就可以發明出很厲害的機器,輕輕鬆鬆的把我們的城市變得很乾淨。」
「是的,媽媽,我要非常努力的學習,發明出更厲害的機器,這樣,清潔工爺爺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每一個夢想都值得被尊重,而孩子的成長,也更需要父母的引導。
如果你的孩子現在還不清楚自己將來想要做什麼,父母可以更多的帶孩子去遊山玩水,開闊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思維,在所見所感中,孩子會發現很多美好的事物,漸漸形成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如果你對於孩子的成長,還有很多的困惑。點擊訂閱,跟睿智燈塔導師一起學習如何成為「智慧父母」。用最通俗的語言,講解最抽象的家庭教育知識,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家庭教育專家。
文章轉載自睿智燈塔公眾號,一個有溫度的分享者,給家長和朋友們帶來更多育兒方法,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