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搶到項羽1/5的屍體被封為千戶侯,家族一直興旺了上千年!

2021-01-08 無風卻起念

在秦朝滅亡以後,劉邦和項羽進行了長達5年的楚漢之爭,最後以劉邦的獲勝,項羽自刎於烏江結束。當時劉邦下令,誰能搶到項羽的項上人頭,賞萬金,封萬戶侯。所以在項羽死後,被劉邦的大軍團團圍住,死後被人五馬分屍一代西楚霸王落得這樣的下場。

當年搶到項羽屍體的五個人分別是王翳、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這五個人都得到了劉邦的獎賞,其中混的最好的要數楊喜,他在劉邦起義的初期就加入了,一直以來只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將領。之後在項羽死的時候,他比較靠前於是搶到了項羽的頭顱。

從此,楊喜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從楊喜開始,往後數千年他的子孫都非常了不起,在歷史上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什麼宰相,大臣,都是他的族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天波府的楊家將。之後到了隋朝楊家的後代楊堅更是成為了開國皇帝。

之後因為楊廣搞腐敗,於是楊家的王朝覆滅。李唐開始,但李世民娶得諸多嬪妃,都是楊家的女兒,就因為當年楊喜得到了項羽的屍體,於是楊家在之後的一千年的時間裡,經久不衰。

唐朝滅亡之後,楊家就開始衰敗了,後來楊家再也沒有顯赫的人物,在歷史舞臺上了。有人說,楊家將不算嗎?楊家將主要是小說家言,在歷史上的地位並沒有那麼強。

有人傳聞是應為,當年這五人在得到了賞賜之後,其中四人都把項羽的屍體隨手丟棄了。只有楊喜藝藝人把他們找齊,拼湊成一具完整的屍體,讓項羽入土為安,所以才會得到如此好報,但我感覺這明顯是瞎扯,歷史上記載的是劉邦把項羽厚葬了。

至於到底誰真誰假,具體已經不得而知,留給我們的只能是無限的遐想。

相關焦點

  • 楚霸王項羽死後被這5個人分屍,結局最終如何?
    漢軍馬上開始了你撕我奪瘋狂搶奪項羽屍體的大混戰,各個大打出手,十幾名漢軍為此喪命,典型的喜事變成了喪事。 經過一番激戰,最終五人於亂軍中分別搶到了項羽的一部份遺體拔得頭籌, 劉邦也兌現了他的諾言,對這5人進行了分封。
  • 楊氏先祖搶到項羽一條腿,劉邦給了多少賞賜?一個豪門誕生了
    中國古代是一個階級固化,等級分明的社會,社會底層的人,想要改變自身的命運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先秦時代,國家選拔人才的方式很簡單也很粗暴,官吏具有世襲官職的特權,即貴族世代為官的制度,平民想當官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世族還存在,世族子弟便能隨時出任某一官職,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先秦時期的百姓便只能是百姓
  • 分屍項羽的五位侯爺,下場及子孫後代發展如何,竟有一脈做了皇帝
    「項羽自刎之後,眾人被項羽自刎的場面驚的大腦一片空白,回過神後,眾人像瘋狗一樣蜂蛹而上哄搶項羽屍首,用來向劉邦邀功,這期間眾多漢軍為搶項羽屍首自相殘殺,最終屍體被分為五份。」其中郎中騎(騎兵侍衛官)王翳砍下了項羽的人頭,被封為杜衍侯,食邑1700戶;騎都尉楊喜砍掉項羽的左腿,被封為赤泉侯,食邑1900戶;郎中騎楊武得到了項羽的右腿,被封為吳防侯,食邑700戶;郎中呂勝砍下了項羽的左臂,被封為涅陽侯。(食邑不詳);郎中騎呂馬童只搶到了項羽一些零碎骨肉,被封為中水侯。(食邑不詳)。五人的下場及後代子孫:1、公元前182年王翳去世,諡號「莊」。
  • 世人知道劉邦懸賞將項羽分屍,卻不知道為侮辱他還幹了這件事
    公元前206年,楚王項羽在巨鹿迎戰秦朝剩下的主力部隊,將秦軍降兵全部坑殺,獲得全面勝利,人稱西楚霸王,後將天下分封給各路諸侯,封劉邦為漢王。可是沒想到的是,4年後,項羽反被劉邦給滅了。
  • 項羽在垓下被5人分屍,他們的結局如何?
    劉邦通常被認為是反覆無常的人,對待功臣的態度也很差,但在殺死項羽這件事兒上,劉邦確實做到了信守承諾。當初垓下之圍,劉邦就說了,誰能殺死項羽,我就封你做侯,這種站前的動員非常具有激勵色彩,尤其是像這種許諾封侯的大願,很多都會打折扣,清朝的曾國藩就是個朝廷說話不算數的例子。
  • 項羽VS世界舉重最高紀錄者,項羽舉重實力被打臉?
    今天小妍與大家一同探討探討項羽的舉重實力。項羽,被稱為西楚霸王,憑藉武力值在中國歷史武將排行榜中可以說是名列前三。他身長八尺,力大無窮,實力直逼孔子實力(詳情請見上章孔子實力分解:孔子被誤解了兩千年的懦弱夫子,實為武術高手那麼咱們先從史料故事來看看項羽的有多強大。
  • 項羽對部下很恭敬,為何人才都跑了?因他不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重回這段歷史,細細分析,項羽的失敗有以下幾點原因一、忌諱封爵,目光短淺魯迅曾這樣評價過拿破崙:「這何等雄偉,然而不要忘記他的身後跟著許多兵。」一語道破了拿破崙的豐功偉績背後是有無數的士兵拋頭顱,灑熱血,為他辛苦賣命。對於項羽來說,士兵不過是自己成為王的工具。客觀來講,他確實是惜才愛才,能做到對部下噓寒問暖,也會有同理心為士兵的死亡感到傷痛。
  • 一目兩眸,嗜殺成性,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西楚霸王——項羽
    但他讀書輟學,學劍半途放棄,連學兵法也不肯學完,基本就是個特大號懶惰的小屁孩。偏生他長大後武功強大得嚇人,一人在太守府斬殺殷通及近百門客,領軍作戰時還百戰百勝,簡直是遊戲裡的BUG。如果他把書讀好,把劍學成然後把兵法啃完,那他豈不是比歷史上的西楚霸王還要逆天?記載中項羽有重瞳,即"一目兩眸",基本就是一隻眼睛有超過一個瞳孔,醫學上稱之為多瞳症,是一種病症。
  • 項羽分封諸侯後,此人率先起兵反抗項羽,兩個月內連殺二王!
    他雖然沒有聽從範增的計謀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但對楚懷王堅持「先入關中者王之」十分不滿。於是,在秦朝滅亡後,項羽憑藉著手中掌握的四十萬軍隊,於次年一方面陽尊懷王為義帝於郴縣,而暗中密令英布、吳芮、共敖將其殺死於南遷途中;另一方面,則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以霸主的身份將天下分成十八個封國,分封給諸侯、部將和降將為王。
  •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垓下戰敗烏江自刎,為何仍被人敬佩?
    秦亡後項羽稱西楚霸王,與劉邦展開了歷時4年的楚漢戰爭,在這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是因後方補給不充足,糧草消耗殆盡,還猜疑亞父範增。最後項羽被劉邦所滅兵敗垓下,又被劉邦軍突圍至烏江邊,最後在那自刎而死,劉邦建立西漢王朝收尾。雖敗猶榮這場激烈的戰爭雖然以項羽失敗結尾,可是他卻雖敗猶榮。
  • 項羽為何不肯過江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還是愛人已死心如死灰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昏庸無道,百姓生活的非常痛苦,很多地方都有起義的隊伍,吳廣、陳勝也在大澤鄉起義,項羽家族也在老家吳中響應起義,項羽從此開始走向歷史舞臺,當時他只有24歲,接著他帶領著起義大軍進入關中,推翻了秦朝的政權統治,名震四方。
  • 曾國藩幾句家訓,揭開家族興旺的秘密
    這樣一位對中國歷史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人物,史學界和公眾對他的評價是多樣化的,有關他的爭議從未停止過,但他治家與教子的理念卻一直被大家所讚賞和學習。曾國藩曾經多次與其弟曾國潢提及「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間,時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的張英,老家安徽桐城的宅子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後來吳家要建新房,想佔這條路,張家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
  • 項羽屍首被五人瓜分後結局如何,三人被除爵,一人後代君臨天下
    項羽臨死前喊出的那首詩,也成為了千古絕唱,正所謂: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而當時劉邦為了戰勝項羽,不惜下了一個殘忍的命令:誰能砍下項羽的腦袋,就能賞千金,封萬戶侯。如此重賞之下,大家都拼死向前,項羽的頭顱也成了漢軍眼中的「香餑餑」,大家都紛紛爭奪項羽的屍首。
  • 連戰一行抵福建 家族千年遷徙愛國心不變(圖)
    追溯一個家族來閩和離閩的足跡  連氏家族 千年遷徙不變的愛國心  本報記者 楊方  跟隨連戰祭祖腳步一起到來的,還有一頁重新映入我們眼帘的家族遷徙史;追蹤連氏家族來閩和離閩的足跡,我們驚奇地發現:  很少有一個家族如漳州馬崎連氏一樣,他們在數千年間的聚散離合與一個民族的興衰榮辱如此合拍
  • 古典時代最後一位蓋世英雄,他死後,中國再無霸王
    而切割得到項羽屍體的五個人,也分別被封侯:呂馬童被封為中水候,王翳被封為杜衍候,楊喜被封為赤泉候,楊武被封為吳防候,呂勝被封為涅陽候。項羽被分屍邀賞後一個月,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今山東曹縣北)之陽舉行登基大典,定國號為漢,是為漢高祖。
  • 攻破項羽老巢,劉邦:「來呀,快活啊!」被教做人:「背水」別狂
    漢王劉邦率領56萬人馬,持續向西楚霸王項羽的首都彭城(江蘇省徐州市)挺進。而此時的項羽,正在齊國「滅火」。這要從項羽滅秦後主持的「封王」說起。項羽封王,隨性而為,導致很多人不服,齊國宰相田榮就在此列。田榮不滿的原因在於,自己的主子原齊王田市被項羽「發配」,封為膠東王;新齊王則由項羽親自「任命」的田都來當。
  • 韓信為兵家四聖之一,項羽號稱西楚霸,兩人誰更厲害?
    項羽和韓信都是秦末漢初領兵打仗的傑出代表,在韓信未出道之前,項羽已經名滿天下了,並自號西楚霸王,在韓信出道後,也正是項羽集團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下面就分析韓信和項羽的帶兵打仗方式和技巧,來分析一下韓信為什麼能夠打敗項羽。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陰人。
  • 項羽,一條逆流而上的魚,可惜被時代的洪流無情吞沒!
    如果說巨鹿之戰代表了項羽英雄之路的最巔峰,那麼一曲《垓下歌》將項羽悲劇命運推向高潮。時局不利空枉費一身才華和能力,悲劇出現在他對自我定位的錯位上。項羽是一條逆流而上的魚,逃不出順流而下的時代洪流。項羽與劉邦聯手推翻暴秦,完美地發揮了身上所有的優點,絲毫不遮掩他的天賦。
  • 父子五人封三個公爵一個侯爵:這個家族為何如此顯赫
    晚清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挽狂瀾於既倒,強行為清朝續命50年,無異於再造社稷之功,卻連一個公爵都沒有封到。不過,有時候清朝的皇帝又很慷慨大方。乾隆時期,有一個顯赫的家族,父子5個人,就封了3個公爵1個侯爵,剩下一個英年早逝,只封了一個雲騎尉世職。這個顯赫的家族,就是傅恆一家。傅恆,字春和,滿洲鑲黃旗人,生於17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