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於餐飲企業的重創有目共睹,但有一些企業效益是受打擊,而有一些企業則是被雙重打擊,甚至可能是滅頂之災……
這段時間,「野生動物」這四個字一直處於風口浪尖,關於野生動物的一紙禁令讓野生動物得到保護,卻同時也讓特種養殖戶陷於迷茫與焦慮當中,類似廣州的榕記、鱷大大鱷魚音樂餐廳、主打烤鱷魚的燒烤品牌「諸鑼記烤串」等餐飲連鎖,更是不知何去何從。
「停業一個月光租金就幾百萬」
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各地企業已陸續復工,原本大受打擊的餐飲行業,也終於有了新生機,不少快餐連鎖店、品牌餐飲店都已逐漸恢復堂食。
但對於榕記老闆王國輝來說,他的連鎖品牌還不知幾何能開門營業。據了解,榕記是有名的蛇宴品牌,在廣東、廣西、湖南有40多家店,面積基本在1000㎡以上,共有員工2000多名。
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這一禁令對中國特種養殖業無疑當頭一棒。而2月25日《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起草,明確將蛇列入了禁食「黑名單」,更是給了養蛇戶、蛇商家雙連擊。
「我們現在全部店面還在停業之中,因為我們是主題餐廳也無法轉型,現在停業一個月的話,光店面的租金都幾百萬。」王國輝表示,目前他只能等,等政策進一步明朗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因為如果是養殖的蛇不能拿來賣的話,應該大部分的店面會倒閉,可能剩下的店面都不會多。」王國輝表示,只要養殖戶這一環出現了問題,像這樣的蛇宴主題餐廳,只能面臨倒閉。
餵還是不喂?養殖戶陷入兩難
野生動物「禁食」令一出,類似蛇、龜鱉、田雞等養殖戶,同樣陷於焦灼與兩難境地。
「現在剛剛好是蛇蛋的孵化季節,蛇是肉食動物,如果不讓養了,你去餵它又不行,但你不餵的話又會餓死,現在真的政策不明朗,模稜兩可。」據王國輝介紹,現在蛇的存量非常大,因為養蛇的幾乎都是農民,貧困戶在養,相對而言養蛇也比較簡單,家裡有個房子,或者有個地方就可以開展養殖,而且投入的資金也沒有太高的要求。
但現在養殖戶面臨的問題是:到底要不要繼續投喂?
「蛇必須要吃東西啊,不吃東西會餓死,又不能放生,但如果投食物的話,如果後面說不能賣了,那到時候本金都拿不回來,對於這些貧困戶來說要怎麼辦?」王國輝指出。
據了解,蛇類養殖行業在國內已超過20年,如眼鏡蛇、滑鼠蛇、王錦蛇、眼鏡王蛇等已經實現人工繁育。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光廣西就有15萬的養蛇從業人員,行業人士指出,「在廣西這15萬人已經投了錢下去,假如他們一夜之間飯碗都沒有了,很多脫貧的養殖戶肯定會返貧。」
知情人士透露,一方面養蛇的大部分人年齡都在45歲到60歲之間,因為養蛇需要的勞動量不是太高,正好為不少謀生技能相對比較薄弱或者年紀較大的農民提供了謀生的出路;但另一方面養蛇的手藝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練出來,不少農民難得把這個手藝學全了,如果後面不能繼續養蛇,其生活將會大受影響。
實際上,包括廣東、廣西、湖南、福建等不少地方都有食用蛇的習慣,整個蛇產業的上下遊目前都已形成規模,總產值接近百億。
人工繁育的「野味」到底該不該禁?
「大部分人包括我們商家和消費者都非常認同禁食野生動物,但是對養殖出來的動物,很多人認為是可以吃的,我們認為野生和養殖應該分開。」王國輝表示。
實際上,自野生動物禁食令頒發以後,不少話題都引起行業內外廣泛關注,其中最具有爭議的就是野生動物和「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概念。
行業人士指出,野生動物的定義是「所有非經人工飼養而生活於自然環境下的各種動物」。因此,按照邏輯,既然一種動物是人工飼養,就不是野生動物,不存在「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這種說法。
很多動物經過長時間人工繁育和養殖,技術成熟穩定。這些動物養殖業已發展到很大規模,從業人數眾多,經濟價值高。例如養殖蛇種的特種養殖業成為中國不少鄉鎮地區的龍頭行業和鄉鎮農民脫貧致富產業。註冊登記在工商網的蛇類養殖場超過8000家。這足以證明特種養殖業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創造大量稅收和就業崗位。
也因此,開放人工養殖動物交易的呼聲越來越高。3月4日晚,國家農業農村部下發了《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明確將中華鱉(甲魚)、烏龜等166種水生動植物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牛蛙等215種水生動物被列入《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
這意味著牛蛙、甲魚、烏龜等水產養殖動物危機正式解除。而陸生動物像蛇、竹鼠、鱷魚、梅花鹿等產業從業者還在苦苦等待。
3月2日晚,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布《廣州市禁止濫食野生動物規定(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擬於2020年3月中旬進行審議,即日起至3月9日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
廣州市人大常委將邀請社會各界人士進行座談,談的內容就是如何細化禁食的具體範圍。廣州市一人大代表指出,這一規定涉及很多方面,比如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檢疫法、畜牧法和漁業等等,所以怎樣在執行中去細化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