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Gucci不接受阿里、京東,能否接受奢侈品共享平臺?

2020-12-05 百家號

華東創業報導 作者 | 避難所小子

最大眾的水果已經漲價吃不起了,昂貴的奢侈品還有人消費嗎?

不管是貝恩還是麥肯錫,都非常看好中國奢侈品的潛力。2018年,中國人在境內外的奢侈品消費額達到7700億元人民幣,佔到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的三分之一,平均每戶消費奢侈品的家庭支出近8萬元購買奢侈品。中國市場的增長如此之強勁,讓麥肯錫得出一個結論:奢侈品消費,得中國者得天下。

國內奢侈品的銷售渠道,除了品牌的線下門店,線上則分成兩塊,一塊是品牌自建及投資的電商平臺,另一塊是本土電商平臺,如阿里、京東、網易、寺庫等,其他勢力很難再參與競爭。奢侈品市場還有什麼新的機會嗎?

有人從租賃共享的角度做起了文章。星洞,一家奢侈品會員制租賃平臺,想借頂級品牌的吸引力,通過奢侈品共享的方式做會員制的生意。2018年5月,星洞完成6000萬元Pre-A輪融資,由天圖資本領投,前海母基金、老股東青山資本以及明星章子怡跟投。

從目前的效果看,這種做法改變了消費者與奢侈品互動的頻次。而且,一直想把商品銷售握在手裡的奢侈品品牌,對此類生意模式並不反感,原因何在?

共享風興起

說到奢侈品共享,先要從共享衣櫥說起。

共享衣櫥的概念最早來自美國的Rent the Runway,這家成立於2009年,從奢侈品禮服租賃起家的公司,2015年開始轉向日常穿著的租賃,推出「無期限」套餐服務,每月用139美元即可租到日常穿著及首飾,來回的運費和乾洗費都由Rent the Runway承擔。去年馬雲旗下藍池資本投資了這家公司。

在中國,Rent the Runway有一個知名學徒:衣二三。虎嗅曾報導過這家公司,衣二三以以訂閱會員制的方式為女性提供品牌時裝的日常租賃,獲得阿里、軟銀等機構投資。

我們都知道,新商業的出現必然要有相應的消費人群做支持。花唄、白條這些小額貸款的普及,衣二三、星洞等會員租賃平臺以及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的出現,都反映了消費人群的變化。虎嗅文章對這類消費人群有過總結:換新頻率高,能夠接受「斷舍離」;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隨大流;喜歡提前享受,貸款消費。

星洞創始人張俊為連續創業者,2013年,他創建的虎巴股份掛牌新三板;聯合創始人丘卓曾在Burberry及Gucci的中國區任職超過十年。

張俊稱從用戶價值來講,大部分創業項目都是在做某個銷售環節的效率優化,Rent the Runway所展示的是一種除了買賣之外新的交易方式。「以前只有買和不賣,現在可以拿回來用,對於不經常使用,或價格比較高的商品,用戶就可以在平臺上租用,讓平臺成為他們的衣帽間。」

「我認為星洞這樣的共享平臺能給用戶帶來不一樣的價值,用戶放棄了擁有權,但是他們付出同樣的成本,卻能體驗到幾倍的價值。」張俊認為這是為何循環經濟或說共享經濟得以流行的原因。「決定一個商品價值的,應該是有多少人用它,而不是有都少人買它,交易未必反應消費者真正的需求,但按需租賃是商品價值的倒推。」

與衣二三相比,星洞有何不同

回到星洞這家創業公司,同為Rent the Runway的中國學習者,星洞跟衣二三有什麼不同之處?

首先,星洞是從奢侈品租賃切入,打開星洞APP,裡面大多都是奢侈品包包等配飾,禮服僅佔10%左右。換句話說,相比衣二三,星洞與Rent the Runway更加相近。

張俊表示,選擇從奢侈品切入,一是因為他做了19年生意,一直聚焦在中高端消費身上,例如虎巴服務國際二線,國內一線的高端品牌,是天貓服裝類目平均客單價最高的服務公司之一。他不認同「得屌絲者得天下」的說法,「中低端消費者人數多,去做他們的生意能有很高的數據表現,但從他們身上獲得真正的商業利益卻未必是件容易的事。而且這也是借力,做奢侈品,消費者自然會覺得平臺更高級。」

張俊說最早的時候也有想做「衣二三」,虎巴積累了很多消費者數據,並且倉庫可動用的服裝庫存就有120萬件。但他去了矽谷,見了Rent therunway的投資人,覺得「衣二三」路子並不適合他。「這種商業模式,是要把雙邊市場發揮到極致,比如進來一個付費一萬的會員,匹配價值一萬五的商品,會員人數越多,單個用戶的選擇權也越多,這樣同樣的會員費,用戶可以有更多商品的選擇權。」

他表示,會員制關鍵是看人貨配比,即多少會員配多少貨。衣二三要考慮春夏秋冬和流行的更迭,而越是頭部人群對奢侈品的需求則窄而聚焦。張俊認為這是星洞比衣二三要好的地方,他的人貨配比更容易控制。用張俊的話說就是「全球的女性都喜歡都是這幾十個品牌,它們能穩定地吸引到我想要的中高端人群」。

目前,星洞上有兩千多付費會員,大約有800SKU,平均深度是4個,平均單次租賃時長為13天,張俊說目前星洞上的商品,80%都是租出狀態。「平均一個用戶使用單件商品的天數,與平臺每個SKU的平均深度之間有一個平衡點,達到這個點,理論上每件商品會有一件商品在平臺上等待出租。」

張俊表示星洞的節奏是商品吸引會員,會員多了再增加商品,由於品類原因,節奏點在商品一端,所以更加可控。「進來一個一萬塊錢的會員,便匹配一萬五千塊錢的商品,商品在一年半到兩年後便會下架換新」。

對於成本,張俊表示物流是自己建,養護也是自己的。平均每個會員每年有30次的線下交互,履約成本是恆定的,除去履約成本,星洞的毛利率能做到30%。

通過三個方法,張俊說星洞已經解決正向現金流的問題。

1. 開放平臺合作。目前星洞90%是買斷,10%是合作,未來會加大合作的商品數量,今年跟品牌方的直接合作會達到30%。此外星洞只做奢侈品,其他商品和服務要打通第三方平臺,給會員更多的權益。

2.分期付款。張俊稱由於之前的合作關係,非一線奢侈品星洞能跟經銷商六折拿貨,現在星洞穩定之後,已可以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拿貨。

3.殘值保理。通過金融的方式提前把商品殘值拉回來。張俊表示,他的新三板公司也算上海金山區的納稅大戶,所以當地政府會給他們發布配套的保理基金。

對於星洞的發展,張俊稱會員制並不是以規模取勝,而是要對特定人群形成高粘性,他會在保持現在的平衡的基礎上再做擴張。

租賃能否避免與品牌銷售的衝突?

值得一提的是,張俊說,奢侈品品牌會更願意接受星洞這種平臺,因為它們需要新的溝通方式連接消費者。

中國政府近一年來採取一系列具體措施,例如降低部分奢侈品增值稅、縮小境內外奢侈品價格差異、打擊代購渠道等,刺激本土奢侈品消費的持續增長。同時,國際奢侈品牌不斷加強針對中國市場的服務和影響力,也同樣刺激了消費。

前兩年,國內也有一股奢侈品電商風潮,阿里的Luxury Pavilion,以及緊隨其後的京東TOPLIFE,對於已經佔下大多數中間人群的阿里京東,奢侈品成為其抓取頂層消費人群的重要一環。

不過就在去年,Gucci表示:由於假貨泛濫,Gucci在中國市場不願與阿里巴巴和京東運營的中國電商平臺合作。跟Gucci一樣,不少奢侈品品牌對中國電商平臺懷有疑慮。Louis Vuitton、Prada等品牌就和Gucci一樣沒有進駐天貓和京東,而是選擇在品牌官方線上商城出售商品。

和很多大銷量的標品不同,奢侈品行業的話語權不在渠道,而在品牌。更關鍵的是,這些百年歷史的品牌最看重的不是銷售,而是品牌文化的傳承。「天貓和京東以銷售思維去跟它們談生意,說能給多少流量,帶來多少銷量,這跟奢侈品的需求是錯位的。」張俊說道。

在Gucci風波不久,阿里就跟歷峰集團旗下奢侈品電商Yoox Net-A-Porter成立合資公司。按照官方說法,該合資公司會通過Net-A-Porter和Mr Porter服務中國市場,阿里巴巴為合資公司提供技術、支付、物流等基礎支持和數據選品、消費者洞察等方面的幫助,同時,Net-A-Porter和Mr Porter也將入駐天貓奢品平臺Luxury Pavilion。

而京東,則在今年年初京東是用5000萬美元的價格將Toplife賣給了Farfetch,由其投資入股的Farfetch作為其時尚計劃的延續。不難看出,奢侈品在中國有些兩難。一方面,奢侈品電商其實在中國還沒有找到太好的路子,另一方面,它們對第三方代理都持質疑態度。

那麼,租賃是一個好的方式嗎?

張俊說,消費者購買奢侈品是及其低頻的行為,品牌很難抓住用戶的變化,奢侈品品牌每年要花大量錢請第三方研究消費者。但變成租賃之後,消費者會經常到APP上查看商品,跟消費者的互動頻率會高, 對品牌商有數據價值。並且租賃的形式並不影響奢侈品本身的售賣,不像奢侈品電商會被品牌授權封鎖。

此外,星洞有一家線下體驗店,吸引了很多購物中心來談合作意向,張俊表示:「購物中心招奢侈品的代價很大,星洞是一個很好的替代業態,並且與顧客的互動比奢侈品門店更高頻,會員會優先選擇來星洞換個包,這樣也是一個購物中心的流量入口。」

星洞投資人之一青山資本創始人張野對虎嗅表示,奢侈品租賃的本質,是延長了產品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去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具體到星洞這個案例,張野認為,這個案例首先面對的不是偽需求,市場已經被驗證,只是需要更好的解決方案。而星洞採用高端會員制,與其他聚焦下沉人群的解決方案作出了區隔,因而有自己的市場空間。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本文由 高街高參授權虎嗅網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連結。原文連結:https://www.huxiu.com/article/302165.html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相關焦點

  • 聯手歷峰集團投資FARFETCH 阿里要殺入奢侈品電商領域?
    這家奢侈品電商   背後聚齊京東、騰訊、阿里   這一次,FARFETCH並不是簡單地接受阿里投資。   早在2017年,京東直接投資FARFETCH,交易涉及金額達到3.97億美元,成FARFETCH當時最大股東之一。隨後,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便進入了發發奇的董事會;2019年,FARFETCH又通過收購京東旗下奢侈品電商平臺Toplife,在業務整合後順利獲得京東應用程式的一級入口。
  • 紅地毯與白手套,京東做奢侈品電商是認真的
    「奢侈品不僅僅是時尚,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日前在接受知名外媒Essential Retail 專訪時,京東集團副總裁、TOPLIFE業務負責人丁霞如是說。作為京東專屬的奢侈品銷售APP,TOPLIFE上30個品牌在APP上擁有自己的迷你商店,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了溝通的渠道。TOPLIFE網站上的品牌包括Alexander McQueen、Oscar de la Renta、Armani和Mulberry,Burberry正在就入駐網站進行商務洽談。
  • 阿里、京東、拼多多……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入局,能否攪動四萬億家居...
    作為家居市場的一大掘金者,京東進軍家居的「野心」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京東家居家裝頻道正式上線,成為京東快速增長的重點品類之一; 2016年下半年開始,京東平臺上的新興品類及趨勢類目爆發力明顯,裝修服務自上線後複合增長率超過200%;絲漣、席夢思、TOTO等國際知名品牌陸續入駐京東商城。
  • 最前線|阿里巴巴、歷峰集團共同投資FARFETCH,奢侈品線上零售進程...
    趕在雙11購物節期間,奢侈品零售市場又有大動靜。 36氪獲悉,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宣布與瑞士奢侈品集團歷峰共同投資奢侈品電商平臺FARFETCH,合作探索奢侈品線上零售在中國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事實上,阿里早在2017年就開始布局奢侈品電商,推出天貓奢品頻道(Luxury Pavilion),如今天貓已成為全球近200個奢侈品牌打開中國線上零售渠道的選擇;今年5月天貓還推出了針對年輕消費者的新頻道Luxury Soho,充分展現了對在線奢侈品消費場景的重視。
  • LV、Gucci、Cartier…奢侈品戰火為「520」燃起
    原創 每經記者 每經影視最近,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被琳琅滿目的奢侈品「520」攻略「攻陷」了? 圖片來源:LV官方截圖與此同時,Prada讓蔡徐坤出演了全新「520」原創數字項目《愛的公式》;愛馬仕則以抓娃娃機的形式拍攝了名為「愛是抓住那一瞬間的禮物」創意片;Tiffany、Cartier等珠寶大牌也紛紛推出了「520」全球限量款的項鍊或戒指……據時尚商業快訊監測,距離520隻剩下一周的時間,LV、Gucci
  • 順豐與「阿里系」針鋒相對 快遞界一哥或被京東物流「逆襲」
    雖然順豐的領先優勢尚在,但與圓通、中通、申通這些「阿里系」快遞企業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不願意將「一哥」的地位拱手讓人的順豐,在近期持續加碼電商件,將唯品會60%的電商件收入囊中,與「阿里系」快遞公司搶奪市場份額。就在順豐與「阿里系」激烈爭奪時,快遞行業新的王者正在孕育之中,並即將從「夾縫」中完成逆襲,這就是京東物流。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在用戶增長上,拼多多繼續保持高速,與阿里的年活用戶數量差距縮小至2570萬人,阿里用戶增長遭遇瓶頸,月活用戶數據不及市場預期。京東則保持原來的速度繼續增長。資本市場直接進行了「打分」。財報發布後,阿里和京東的股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拼多多大漲20%。隨著股價變動,三巨頭的市值也發生變化。目前阿里依然是中國市值最高的電商平臺,但拼多多和京東正加速趕來,在市值上縮小差距。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目前阿里依然是中國市值最高的電商平臺,但拼多多和京東正加速趕來,在市值上縮小差距。三大電商平臺目前已經全部進入中國市值最高前十大上市公司名單。深燃通過財報,帶大家看看過去的第三季度,電商三巨頭分別做了什麼,以及做得怎麼樣。用戶PK:拼多多京東快馬加鞭,阿里撞上天花板用戶活躍度,是資本市場對電商平臺最關心的指標之一。
  • 奢侈品電商變天,萬裡目入局
    因為是跨境電商,物流這麼快,她簡直不敢相信。諮詢萬裡目上的專屬客服後,她了解到,該平臺對於某些暢銷的美妝護膚品,採用保稅倉模式,所以,跨境電商7~10天的物流時間,就這樣變成兩天到貨。體驗過萬裡目小程序的人會發現,萬裡目無異於北京朝陽區的SKP——一家專門賣奢侈品的shopping mall,賣場裡陳列的LV、Gucci、Fendi、Chanel等品牌在萬裡目上都找得到。
  • 為何接受阿里入股?芒果超媒的電商野望
    據此前公告,芒果超媒控股股東芒果傳媒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其持有的9364.79萬股無限售流通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26%,轉讓價格不低於66.23元/股。11月16日晚,芒果超媒公告控股股東徵集轉讓部分股權進展,截至公開徵集截止時間,控股股東芒果傳媒收到阿里創投1家意向受讓方以有效形式提交的申請材料。據此前公告,芒果超媒控股股東芒果傳媒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其持有的9364.79萬股無限售流通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26%,轉讓價格不低於66.23元/股。
  • 貓狗Q2財報對比:阿里整體數據搶眼 京東增速快
    貓狗Q2財報對比:阿里整體數據搶眼 京東增速快阿里電商平臺收入是京東5倍 8據阿里財報顯示,4-6月份,阿里中國零售市場的交易總額(GMV)為人民幣8370億元(約合126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6730億元增長24%。其中,來自淘寶平臺的交易額為人民幣5080億元(約合760億美元),同比增長19%。來自天貓平臺的交易額為3290億元(約合500億美元),同比增長34%。
  • 阿里京東「貓狗大戰」上演五連戰 火藥味十足
    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士對華商報記者說,南方市場京東進不來,北方市場阿里巴巴想進去也很難,而這次派去打京東的兩條業務線——天貓超市、天貓電器城,恰恰都是京東最擅長的兩條業務線;行業競爭存在「長板理論」和「短板理論」,無論是發揮長處還是彌補弱點,都是天貓的策略。據悉,早在七月底,阿里力推天貓超市,首先在北京市場砸7億元,用來補貼用戶。
  • 豐收季,阿里京東拼多多永輝等搶灘農貨市場,誰是贏家?
    產地端扶持:農業+技術、資金、人才,幫助產地實現科學、規模化生產目前阿里、京東、拼多多、永輝等零售巨頭在上遊的扶持主要包括以下做法:京東物流自建自營的模式極大保證了其服務品質。作為國內最大的生鮮電商冷鏈宅配平臺,京東冷鏈物流已經布局全國300多個城市,其中超過220個城市實現了當日達和次日達。京東生鮮冷鏈日均倉庫訂單處理能力已達100萬件。目前,京東還在採取較為「輕」的模式擴張。今年4月份,京東物流已正式對外發布京東雲冷鏈計劃。
  • 阿里京東拼多多推動農村電商大發展;項目推薦:京東植物工廠
    「要聞」1、數據顯示:阿里京東拼多多推動農村電商富農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6322.8億元,相比2017年上半年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4402億元,同比增長44%。相關政策不斷出臺助推,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與農村的互動越發良性化,農村電商在興鄉富民過程中扮演起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阿里「集齊」四通一達,京東系眾郵快遞入局成鯰魚?
    去年底完成入股,阿里集齊四通一達韻達4月29日發布年報信息顯示,阿里巴巴成為韻達股東之一,持股2%,雖持股不多,但也標誌著阿里在入股方面,「集齊」了「四通一達」的快遞巨頭。有知情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阿里入股韻達早在數月前已經完成,因持股比例未達到披露標準,所以一直沒有公開。
  • 電商三巨頭財報PK:阿里最賺錢,拼多多用戶漲最猛,京東營收加速
    其中阿里還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年度活躍用戶最多,也最會賺錢;京東該季度則繼續穩健,在用戶增長上卯足了勁,淨收入也高於預期;拼多多後生可畏,瘋狂撒錢攬客,與阿里的年度活躍用戶差距縮小到2500萬,並實現首次季度盈利。吃瓜群眾看著熱鬧,冷靜的資本市場則用真金白銀投票。財報發布後,阿里美股市場跌2%,京東跌7.41%,拼多多漲20%。
  • 易改衣:奢侈品改衣師的生意經
    有市場就有需求,需要改衣,這一點在奢侈品服飾市場也不例外,其中需要合身修改範圍佔成衣的35%,高端改衣的市場非常巨大,僅Giorgio Armani、GUCCI及Hugo Boss的改衣市場規模就在2000萬元以上。   而這一部分的需求,在中國正在快速增長,而增長的原因則離不開中國奢侈品消費的增長。
  • 阿里、京東、美團、電通等電商行業營銷模型匯總
    本文作者對阿里、京東、美團、電通等電商行業的營銷模型進行了匯總,看看這些大廠是如何做好營銷的。過去的2、3年是自己做產品經理比較有意思的一段時間,也是很重要的一段時間,因為這段時間除了做功能外會更多的去接觸業務本身,從業務的初始和角度來做產品,我們對應的思考模型會不一樣。前段時間把霍普金斯的《科學的廣告》又看了一遍,霍普金斯是誰?
  • 傳阿里擬對Farfetch投資3億美元 並共同成立1家中國合資公司
    11月3日消息,據The Information報導稱,有知情人士消息透露,阿里巴巴正在與奢侈品時尚零售商Farfetch討論投資事宜。具體而言,阿里擬對Farfetch投資約3億美元,並與Farfetch成立一家中國合資公司。
  • 網際網路巨頭反腐進行時:阿里零容忍,百度老虎蒼蠅一起抓
    其實不然,看看阿里、京東、騰訊、百度這些BAT大佬這幾年在反腐方面的舉動,你就明白了。阿里:受賄欺詐零容忍「永不行賄」是馬雲的人生格言,也是阿里企業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阿里成立了廉政部門以推進市場的透明化和公平,防止腐敗行為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