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歲時,他寫下了這首詞,轟動了大江南北,贏得「詞聖」美譽!

2020-12-03 張赫赫的小宇宙

說到宋詞,也許蘇軾、辛棄疾等人是我們瞬間會想到的,但是在南宋時期有一位可以稱得上「南宋詞宗」的詞人,與那些聞名於世的大咖們也許在名氣上稍有遜色,但是並不影響他為中國古代詞壇所作出的貢獻。

這位詞人就是流浪一生的——姜夔

姜夔雖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對峙時期,當時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十分複雜、尖銳。姜夔苦有報國心而無用武地。連年的戰爭讓人民的生活變得痛苦不堪,也令姜夔感到無比的痛心。但是由於他身份的局限,也只能對這樣的現狀發出自己的聲音,將自己對於社會的不滿與對國家的赤誠之心全部寫入了他的作品中。

南宋詞人張炎在《詞源》中說:

姜白石詞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不唯清空,又且騷雅,讀之使人神觀飛越」。更有人盛讚「他像詩人中的杜甫一樣,是詞人之聖。

「詞聖」的稱號並不過分,因為一生布衣的姜夔用他那獨創一格的詞風以及創作中的嚴謹、獨特的藝術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在高手林立的南宋時期自成一派。他一改以往婉約詞的傳統風格,與辛棄疾分庭抗禮,成為南宋晚期的詞壇領袖。

今天小赫赫要與大家分享一首姜夔在22歲時寫的一首詞,正是這首詞讓他紅遍了大江南北,被眾多戲院老闆所追捧,這首詞就是他的代表作——《揚州慢·淮左名都》。

淳熙丙申至日,餘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餘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裡,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這首詞寫於姜夔22歲時,他路過揚州看到了由於戰爭使這座繁華的古城變得滿目蕭條之景,悲今懷古、慨嘆往昔,寫下了這首懷念繁華、哀思山河的名作。

上闕

上闕的含義比較好理解:在這淮河以東的名都,我解下馬鞍稍作停留,這裡就是我這段旅程的起點了。但是抬望眼滿目的蕭索,以前的春風十裡一片繁榮,現如今卻變成了一片荒草,滿是薺麥野草。每一處庭院都有金兵胡馬蹂躪過的痕跡,每一個人都討厭說起用兵之事。我沉浸在這樣的思考中不能自拔,不知不覺間已經黃昏時分,悽涼的號角令我感受到了徹骨的寒意,這樣的悽涼充斥著劫後的揚州城。

上闕中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於戰爭的痛恨。雖然在整個上闕中所選取的鏡頭不多,但是層次感分明、對比清晰,先用視覺後用聽覺表達著這座以往繁華非常的揚州城現在的悽涼之景。

視覺:「過春風十裡,盡薺麥青青」、「廢池喬木」+擬人手法,痛斥戰爭!聽覺:「清角吹寒」,寒意本身是一種觸覺感受,但是在此處作者並沒有直接描寫黃昏時分天氣的寒冷,而是通過描寫聽到角聲之後貫穿全身的寒意來表達此時揚州城的空曠與悲涼。兩種感覺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戰爭後「廢」、「空」的揚州城,情景交融吐出了題序中的「黍離之悲」。

下闕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唐朝的杜牧就算有再高超的鑑賞力,也會被此時此刻的場景而吃驚。即使「豆蔻」女子再多嬌豔,那首詩中的詞語再有多麼精工,也難以將今日的場景給人的感受細緻地表達出來。

承接上文中的「春風十裡」,「杜郎俊賞」、「豆蔻詞工」、「青樓夢好」全部都是取自杜牧的詩句,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盛唐時期的揚州與此時的揚州之間的天壤之別。一個是風月繁華,一個是風流雲散!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揚州城中的二十四橋仍然還在,但是橋下的景色已然不同,水中那悽冷的月色,讓人不寒而慄。

繼續從另一個側面寫出了昔日的繁華,反襯了今日揚州城在戰爭的摧殘下蕭條之景。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我現在仍然懷念在二十四橋邊的紅芍藥,可現如今誰又會關心那芍藥在為誰而生、為誰而繁榮?

下闕總體來看都是運用了虛擬的手法,也正是這樣的表現方式讓作品更耐人尋味。最後那朵紅芍藥不知為誰而生,也說明了揚州城的空蕩、悽清!

這《揚州慢》意境豐盛、體悟深刻,這樣深入人心的描寫離不開作者的生活環境以及他的人生閱歷。姜夔也在寫完這首《揚州慢》後,迅速走紅,成為受到各行各業追捧的青年才俊,同時也給陷入生計困頓中的他迎來了新的希望。

相關焦點

  • 蘇軾在野外睡了一夜,醒來時在橋柱上寫下這首詞,成一首千古名作
    而這也是蘇軾人生的一大轉折點。被貶黃州之後的蘇軾,十分悠閒,公務很閒,所以有了很多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段時間,他不僅在城東開墾了一塊坡地,獲得了「東坡居士」的別號,在平時閒暇之餘更是時常外出遊玩,寫下了很多經典的篇章,就像「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之語就是在此期間寫的。
  • 千年才女李清照,寫下這三首詞,雖冷門,可訴盡女子柔情
    她的詞大多談及男歡女愛,今天這三首冷門詞也都訴盡女子柔情,堪稱婉約派的佳作。第一首:《念奴嬌·春思》這首詞的譯文如下:天空在颳風下雨,蕭條的庭院之中層層院門又緊閉著。春天柳樹即將冒新芽,而花朵也要盛開了。寒食節就快到了,又到了令人煩躁的時節。我琢磨奇怪的韻律並寫下詩詞,一扶頭,酒也醒了,心裡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 蘇軾思念親人寫下這首詞,一處分別兩地相思,思念之情被他說透了
    作為宋朝最著名的詞人,蘇軾一生寫下很多著名的詩詞名篇,其中有很多流傳至今還廣為傳頌,蘇軾的寫作題材十分廣泛,可以說他走到哪裡寫到哪裡。蘇軾在杭州做通判的時候就留下不少記錄當時生活的作品,他不僅寫山水,寫百姓,寫朋友,寫歌妓,更寫自己的親人。
  • 李清照16歲時,寫下這首詞,句句是經典,在當時名震京城
    她生性獨立,少女之時俏皮可愛,古靈精怪,不懼世俗之眼光。這位千古第一才女,早在她還是少女之時就已經露出大家風範。以少女之身姿卻寫出了當時名動京師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這才學令當時的文士大家讚不絕口。
  • 丈夫另結新歡,才女寫下首詞鬱鬱而終,新歡留下20個字令人氣憤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這流傳千年的詩句,或許能道出她們中不少人的心聲,比如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北宋才女名叫魏玩。與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相比,她的夫君曾布官位更高,一度做到宰相。但這並不意味著身為宰相夫人的魏玩就過過好日子,她被丈夫留在了江西老家,出身名門的她就這樣等了半輩子,也盼了半輩子。
  • 納蘭性德悼念盧氏的7首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
    納蘭性德在二十歲的時候,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賜淑人。當時盧氏年方十八,婚後夫妻二人感情非常好,但僅僅過了三年,盧氏因難產而死,這給納蘭性德造成極大的痛苦,從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納蘭性德為盧氏寫下了數十首悼亡詞,其中不乏「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
  • 張炎因為一首詞而得到「張春水」的雅號,他的這首詞寫的是什麼?
    他的曾祖父張鎡,是南宋中期的聞名人物,在詩詞方面很有造詣,與陸遊、姜夔等文壇巨擘詩文交流頻繁。張炎祖父張濡,宋末時鎮守獨松關,官居浙西安撫司參議官。父親張樞,為宣詞令,精通音律,善作詞曲,他曾組織發起「吟社」,與詞人周密、楊瓚等人詩酒唱和,成為文壇佳話。張炎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士大夫家庭,他從小就聆聽過父親以及父輩詞友的教導,這對他以後的詞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辛棄疾被罷官,寫下這首狂放之詞,豪邁之中夾雜著無奈
    他不單單是一位豪放派的傑出詞人,更是南宋時期,非常著名的抗金將領。所以,相較於一般文人墨客的附庸風雅,他的作品中包含了更多豪放不羈的個人風格。無論是在文學和武功上,辛棄疾都有著令人讚嘆的功底。在他21歲的時候,他就曾經率領過2000人起義,反抗金國統治者。在22歲時,他更曾經率領50幾個部下,便闖入了擁有數萬人的叛軍大營,並成功將叛軍首領殺死。
  • 22歲他萬人中取敵人首級,是戰場上最靚的仔,文採竟能賽過王陽明
    首先,他的為文,自然無需多說,中國文化史上唯一一位與蘇軾並稱的豪放派大詞人,有「詞中之龍」的美譽,「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清朝大學者陳廷焯曾有一段關於蘇軾和辛棄疾的評價:「蘇辛並稱,然兩人絕不相似:魄力之大,蘇不如辛;氣體之高,辛不逮蘇遠矣。」
  • 「詞聖」鍾奕勉獲中娛網「藍V」認證微博2次「欽點」
    獵狐網消息:日前,世界最強歌星(詞曲創作水平加上唱功的綜合實力最強)、世界頂尖詞人、世界頂級作曲人、中國「詞聖」鍾奕勉榮獲亞洲娛樂圈的一線門戶網站——中國娛樂網(中娛網)的新浪「藍V」認證微博的2次「欽點」並保持置頂於中娛網「藍V」認證微博的左欄頂部,在亞洲歌壇、中國歌壇產生了強烈良好震蕩反響及深遠影響
  • 當人生不得志時不要認輸,讀讀黃庭堅的這首詞,心情豁然開朗
    蘇軾第一次看到黃庭堅的詞時,就很驚訝,感嘆還有如此超凡絕塵出色的文採,世上已很久看不到這樣的佳作了。有名家的讚賞,黃庭堅的詞更加名震四方。黃庭堅從小就是小神童,家裡讀過的書都能背誦。他的舅舅到他家,隨便取出一本書,他都會背,還能講出道理來,讓他舅舅很驚訝,認為外甥是不可多得的千裡之才。他6歲就寫了一首牧童詩,聲名遠揚。8歲送進京趕考舉士的才子一首詩,也是令人欽佩。
  • 深夜夢見亡妻,他寫下「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13字讓人淚崩
    我相信也沒有問題,因為我們都學過北宋大文豪蘇軾一首著名的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的題材就是能讓人不忍卒讀的——悼亡詞。  所謂「悼亡詞(詩)」,一般指的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其中「悼亡」二字,包含了經年不改的思念、悱惻纏綿的深情,以及深入骨髓的愴痛,讓人讀後思緒萬千,久陷傷情,難以自拔。
  • 22歲老奶奶、32歲上古神獸!花樣滑冰冠軍批高難度傷害運動員身體
    導讀:22歲老奶奶、32歲上古神獸!花樣滑冰冠軍批高難度傷害運動員身體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體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一場春雨後,辛棄疾學李清照寫下此詞,似信手拈來卻越讀越有味道
    一場春雨後辛棄疾急著辭官回家耕地,於是便隨手寫下了這首詞,全詞通篇大白話卻句句一語雙關,越讀越有味道。《行香子·三山作》南宋.辛棄疾好雨當春,要趁歸耕。況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側聽簷聲。恨夜來風,夜來月,夜來雲。花絮飄零。鶯燕丁寧。怕妨儂、湖上閒行。天心肯後,費甚心情。放霎時陰,霎時雨,霎時晴。
  • 豪邁的蘇軾,寫下三首出人意料的豔詞,讓人不好意思讀下去
    他的豪邁讓人讚嘆,讓人欽佩,他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從容,也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灑脫;他有「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的飄逸,也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情。不過,作為一位全能型的文人,蘇軾的詞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他不僅有豪情萬丈,其實也有兒女情長。兒女情長的蘇軾,曾經為亡妻寫下過「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 一歌姬向蘇軾敬酒,他一見鍾情,當場寫下一首求愛詩,驚豔千年
    人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蘇軾這話說的沒錯,蘇軾豁達樂觀,他的詩詞總是能帶給人一種力量,同時,人們也說蘇軾是一個「不正經」的詩人。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蘇軾的妻子是王弗,在他們新婚時,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 蘇軾的這三首詞,每一首都難以超越,越讀越覺得有味道
    坦然的心態,豁達的人生觀,成為蘇軾應對挫折的法寶,也是他創作的源泉。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要麼崇拜他的寫作才華,要麼欣賞他的處事態度。蘇軾一生留下大量詞作,這三首尤其經典,都是難以超越的作品,越讀越覺得有味道,如果沒有讀過的話,堪稱人生一大遺憾。
  • 李清照的這首詞,清新雅麗,寫盡了少女情竇初開的嬌羞!
    金釵溜:意謂快跑時首飾從頭上掉下來。倚門回首:這裡只是靠著門回頭看的意思04、詞的大意春色極好,日陽高照,蕩完鞦韆起身,懶得揉搓細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滲透著薄薄的羅衣。突然進來一位客人,她慌得顧不上穿鞋,只穿著襪子抽身就走,連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下來。她含羞跑開,倚著門作假裝聞梅子的動作回頭看,似乎想要看清那男子的相貌。
  • 巴斯奎特與「真正的轟動」:他並不僅僅是街頭塗鴉藝術家
    【編者按】17歲在紐約街頭藝術界轟動一時;23歲和麥當娜在紐約的地下文藝場打拼;25歲和安迪·沃霍爾一起辦展覽。美國藝術家巴斯奎特的傳奇不僅因為他少年得志,也因為他的英年早逝。倫敦巴比肯中心的正在展出的展覽「巴斯奎特:真正的轟動」分14個章節介紹了藝術家短暫而多產的藝術生涯。
  • 那些令你戀戀不忘的詩詞 是在何種情境中經歷過多少磨難才寫下的
    這就是人生。這首詞相信許多人都讀過。70多歲的時候,曾經偷偷回到瀘州短住,不久又被押解回永昌。臨終時作詩:「七十餘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歸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為滇海囚。」也曾回憶前生寫下「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