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說「胡同」,您未必知道「胡同」什麼意思

2021-01-08 騰訊網

北京雖然是首都,以北京語音為基礎普通話雖然推廣到全國,但是只有真正的老北京才知道,現在有些老北京文化已經瀕臨滅絕,甚至比大熊貓還瀕危,老北京文化的傳承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世居北京四百年的趙振華老師(網名:一把駁克槍),研究北京文化多年,他將老北京傳統文化分為11個種類。在今後一段時間,趙老師將每周六晚上八點到九點,在「舊京圖說」讀者群中,分門別類地講述老北京文化。

他說,做這個分享的目的,一方面是想讓更多人了解老北京文化;另一方面,也想對老北京文化的傳承,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有識之士來出謀劃策,群策群力,眾人拾柴火焰高,讓老北京傳統文化的傳承真正落到實處。

「舊京圖說」也將會將講座內容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今天我講第一類——語言文化類,也就是老北京的語言。

有關老北京的語言文化,我準備分五個方面來講,一是近千年以來,老北京語言的幾次重大變化;二老北京語言今後發展的趨勢,發展的可能性;三老北京話的分類,我把老北京話分了幾大類,每類各有特點;四為什麼要傳承老北京話,有哪些必要性;五怎麼傳承。以上就是我的講座中有關語言文化類的五大方面。

近千年來老北京語言的幾次重大變化

說到老北京的語言,為什麼我要從近千年開始來說呢?實際上,北京地區有人類居住,就開始有了北京的語言,那是幾千年前的事兒,已經不可考了。

別說幾千年前,就說從北京建城,據有些專家認為,北京有個建城史,有個建都史。建都是從遼、金的都城開始(註:遼代,北京作為陪都,成為遼的南京,後來金攻陷遼,遼南京經過修繕,擴建成為金中都)。建城史呢,到現在接近3000年了。可是這3000年前的語言,現在已經不可考了,有文字,但沒有語言,文字變不了聲音,所以我是從北京建都開始,講北京的語言。

遼金老北京話什麼樣已不可考

在建金中都之前,契丹人和女真人先後來到了北京,或者說叫佔領了北京,將北京建成了都城——陪都(註:北京曾先後成為遼的陪都,以及金的國都),而契丹人和女真人,他們的語言和原來北京當地人的語言是不一樣的,區別是非常之大的。契丹人和女真人,這兩個種族的語言也不同。

西城區金中都街頭公園。龐錚錚攝

位於昌平縣下莊公社西湖村西面的銀山古塔,建於遼金年代,這裡松柏常青,古塔顯得更加雄偉壯觀。劉瑞聰攝於1980年。

他們一個是屬於蒙古語系的,另一個屬於早期滿語的,他們先後到了北京之後,和北京本地的語言進行了碰撞和融合。經過了將近300年的交融之後,究竟融合到什麼程度?還留下了哪些痕跡?目前不太可考,但是我認為,這次就是北京地方語言與外來語言的一次大的碰撞和融合。

因為契丹人和女真人,來到北京有二三百年,時間長;另外,進來了不少的契丹人和女真人,參與管理和建設遼南京和金中都,所以使語言發生了變化。這應該算是老北京語言的第一次大的改變。

「胡同」:蒙古話給北京語言留下的印記

第二次大的變化,那就是出現在元朝。元朝忽必烈,挺進中原,在北京建立了元大都。雖然元朝在中原的統治不足百年,但是對中原的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語言上,它的影響可不止百年。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元朝蒙古族人佔領北京是在1215年,而將北京設立為元大都是在1267年,中間歷經50多年。從他佔領北京,到元朝覆滅,有150年的時間,在這150年裡,蒙古人在北京,使蒙古語和北京的語言,再一次發生了大的碰撞,產生了融合,使得無論在文字上還是在語言上,都留下了深刻的歷史痕跡。比如,「胡同」就是蒙古語的音譯,這已被專家廣泛認可的。

元大都遺址公園

我在這方面也進行了調查、研究和分析。我認為蒙古語言和北京話的融合,是有一個時間過程的,這個過程是從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攻陷北京之後,數十萬軍隊,絕大多數沒駐紮在廣安門一帶的金中都,因為廣安門一帶有幾十萬的老百姓,所以他們是駐紮在現在北京城的內城一帶。

東便門外大通橋、通惠河(在外城東段北垣外這段即為外城護城河)、內城護城河(近處)。大通橋內外是漕運轉運碼頭,可見橋西側的駁船。

他們駐紮在這一帶,是因為大量的給養要通過大運河、通惠河運過來。另外,有糧,還得需要有水,軍隊也不可能都駐在河邊,那麼他們就得打井。

我認為現在留下的胡同名兒,有一部分是最早期佔領北京的蒙古軍隊,在1215年之後,沒有建成元大都之前,他們在北京的駐紮地,自己打井,打井後,這個井的名稱,後來逐漸變成了胡同名稱。他們打井的時候,那時還沒有胡同呢,但是留下了井名兒,變成了胡同,留到了今天。

現在有些胡同可能拆遷沒有了,但是這些胡同在清朝、民國,有的甚至到解放之後還有呢。現在胡同留下來的就很少了。

錫拉胡同幼兒園飯前阿姨給孩子們洗手,攝於1959年。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說,在王府井,往北,西邊有個錫拉胡同(註:文字中的胡同名稱,如與音頻中的不同,以文字版為準)。

錫拉胡同,按蒙語說就是「黃色的井」。為什麼是黃色的井?那麼就說明,他們打這口井時,挖出的土是黃土,所以叫錫拉胡同。錫拉胡同是北京話按蒙語的音譯,而且有關部門了解,確實在錫拉胡同附近土地是黃色的。在那附近,有原來的黃土坑,也是個老地名,有黃土崗,都印證了那一地帶的土是黃色的。

還有流傳下來的一個地名,叫「螞螂胡同」。螞螂胡同是在東直門裡邊,往南,還沒到朝陽門。螞螂胡同意思就是「飲牲口的井」。因為那邊有他們的糧倉,運河運來的糧食,下了船之後要用馬車,或者是駱駝,運到糧倉。那些牲口要喝水,所以他們打一眼井,專門用來飲牲口。

還有其他的,像新街口往西往北,新街口四條那邊,有個屎殼郎胡同。屎殼郎胡同,有人還說,可能是當初那裡是個大糞場子,所以屎殼郎多,就叫屎殼郎胡同。這都是瞎推測。如果按蒙古話說,那個意思就是甜水井。確實西直門往裡的那一帶,水是比較甜的。

有甜水井,就有苦水井,像在北新橋的西北角,曾經有一個鼓稍胡同,這鼓稍胡同清朝時還有,到民國後就沒了。它是什麼意思?就是苦水井。

還有像秦老胡同,秦老胡同的意思就是石頭井。

我認為,這些都是蒙古軍隊剛來到北京的時候,親自打井,把這個井叫了這個名字,後來才成了胡同。

還包括扁擔胡同。扁擔胡同按蒙語是什麼意思呢?是軍用,這口井是軍用井。

這些井,我認為是蒙古軍隊打的,為蒙古軍隊軍人以及牲畜飲水所用。後來還有蒙語起的胡同名兒,但是「胡同」這兩個字,過了幾十年之後,已經不作為井的概念使用了。

那麼,我經過分析認為,比如像西直門裡頭的巴兒胡同,就是後來的大安兒胡同,現在還有呢,南大安兒、北大安兒,在西直門裡那裡。巴兒胡同蒙語的意思就是老虎,因為那邊確實有個老虎廟。

老虎廟的事兒,我以後還會跟大家詳細說,今天不細說。元朝有老虎廟、有巴兒胡同的時候,這「胡同」兩個字,已經不代表「井」了。

蒙古軍隊來到北京,過了幾十年,也許是二三十年,我估計啊。後來有巴兒胡同,紗絡胡同。紗絡胡同,就是那兒有珠寶市,這個「紗絡」就是蒙語「珊瑚」的意思。

1977年,茶食胡同小學一年級學生認真上好語文課。司馬小萌攝

還有取燈兒胡同,取燈兒就是火柴的意思;茶食胡同,現在宣武區還有茶食胡同,是蒙語紙張的意思。

這些個胡同的名兒,那是蒙語音譯過來的,而「胡同」這倆字也是音譯,但已經不是「井」的概念了,而是現在的胡同概念。

由這兒著再往後,就是發展到完全使用融合後的北京話來命名地名。比如,西四有個磚塔胡同。

元雜劇《張生煮海》中梅香自述「我家住磚塔兒胡同」。「磚塔兒胡同」即現在西四南大街西側的磚塔胡同,胡同得名於一座磚塔——萬松老人塔。萬松老人是對金元間高僧行秀的敬稱,成吉思汗的股肱之臣耶律楚材曾拜教於他三年。行秀去世後,耶律楚材建此磚塔以紀念,磚塔胡同也是文獻中提到的最早的胡同名之一,是北京城布局變遷的見證。現在的九層磚塔砌於清乾隆年間,內中包裹著元代的七層密簷塔。

2014年,萬松老人塔開闢為正陽書局。路豔霞攝

這磚塔胡同,很多專家認為是北京城裡很早很早的一條胡同。元雜劇裡,有一個《張生煮海》。在這齣戲裡,張羽問梅香:「你們家住哪兒啊?」梅香就說,「我們家住磚塔胡同」。這是元朝的一齣戲,那麼就證明了在元朝,磚塔胡同就已經有了。

元朝的磚塔胡同,那麼大約什麼時候有的?我分析,首先這個磚塔就是萬松老人塔是什麼時候建的?現在沒有文字記載。可是,萬松老人是死於1246年。1246年還沒建元大都呢。我估計是萬松老人死後,也就是十年之內,塔建起來的,也就是1256年左右。1256年建成塔了,又過十年左右,應該就有這個胡同了,也就是在1266年左右。

忽必烈建元大都是1267年。從1267年一直建了18年,到1285年,基本上把元大都的城建起來了。就下令把金中都,也就是廣安門那邊的老百姓,尤其是有錢的遷往元大都。所以我認為,他下令居民遷居的時候,就是北京城胡同大量建設、興起的時候。

老北京語言和胡同的演變,有一個連帶關係。我分析,元朝蒙古的語言和北京原有的語言,發生了碰撞,產生了融合,而徹底的融合,應該是在1267年之後。

蒙古族人從1215年佔領北京,到1267年開始建元大都,這有50多年的時間,五十年,算起來能有三代人,這三代人對老北京語言的變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留下了很多體現那個時代語言變化的胡同的名和地名。

第一代,就是完全用蒙語命名;

第二代,是把胡同這個蒙語的「井」,音譯變成了胡同;

第三代,完全是用融合後的北京語言,來叫這些地名。

相關焦點

  • 北京胡同700多年歷史,魯迅在磚塔胡同寫專著,頒賞胡同王府特多
    到北京的時候總能看到名目繁多的胡同,就像王安憶筆下的上海弄堂一樣,就是一種生活街區。胡同,已經有700多年歷史了,可以追溯到1267年元代始建大都時期,胡同本來是蒙古語的譯音。胡同這個詞,在三國志裡面出現過,意思就是胡人漢人同居一處的意思。
  • 和順七條胡同與聖恩寺丨胡同長春
    2019年9月,@多瑙河畔拍攝的聖恩寺建築局部  2018年5月13日行走和順七條,與胡同裡的鄰居們隨意攀談,詢問起寺廟的情況,鄰居們說這裡原來住著兩位尼僧,一大一小,後來小一點的搬走了,只剩下大一點的一個人
  • 北京八大胡同:賽金花與小鳳仙軼聞
    說雅致一點,在參觀的一所舊日妓院遺存景點的門票上,寫著「以接待王公貴族、達官顯貴為對象的高檔社交、休閒娛樂場所」。當然,客觀的說,八大胡同並不意味著色情,很大程度上確實也是品味的象徵。關於「八大」胡同
  • 老北京胡同,名字如何起?
    北京的胡同雖然看起包羅萬象,既有河湖海(大江胡同、河泊廠胡同、團結湖、海濱胡同)、山川日月(圖樣山胡同、川店胡同、回升胡同、月光胡同)、人物姓氏(張自忠路、賈家胡同)、市場商品(菜市口胡同、銀碗胡同)、工廠作坊(打磨廠、油漆作胡同)、花草魚蟲(花枝胡同、草園胡同、金魚胡同、養蜂夾道)、雲雨星空(雲居胡同、雨兒胡同、大星胡同、空廠)、雞鴨魚肉(雞爪胡同
  • 蟈蟈、蝴蝶、螳螂……欣賞一組五道營胡同裡的昆蟲磚雕
    最近很多朋友都問小編北京的哪條胡同最值得一逛,要是擱頭些年的話,小編也許還能說出幾條有點兒意思的胡同,但是現在實在是沒有什麼可推薦的了。終於又到周五了,今天小編給您分享一組位於五道營胡同的昆蟲磚雕。 有圖有真相,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
  • 北京胡同一覽
    大院胡同:舊稱大阮兒胡同(二道柵欄併入)·       大盆胡同:舊稱盆兒胡同·       大乘胡同:舊稱大乘寺、武衣庫、武盈庫胡同·       大麻線胡同:舊稱麻線胡同·       大喜胡同:舊稱喜雀胡同(福壽裡併入)·       小水車胡同:舊稱水車胡同、西水車胡同·       小英子胡同:舊稱小英子胡同
  • 這是一個老北京孩子的痛,你也叫胡同?
    舉個例子,北京最寬的胡同是哪?很多人都會回答「闢才胡同」。這教科書般的定義寫在了網際網路的各個文章中。然而,您眼中的闢才胡同,真的還是「胡同」嗎?闢才胡同,來自街景地圖。眾所周知,這是一條街,寬敞平坦,兩側綠化優美,樓房林立。這與我們常說的胡同,或者說記憶中的胡同,已經不一樣了。
  • ​ 北京的胡同裡面竟然隱藏著這麼多的秘密,你知道嗎
    導語:北京的胡同名其實算是比較人性化的,尤其是極具有方位感,同一個地名的四個方位,甚至是走向都會出現在胡同牌子上。比如說在北京的普度寺前巷,後巷,東巷,西巷。這就是因為普渡寺而得名的,但是我們要尋找那座隱藏其中的普度寺,反倒是被這些胡同給搶了鏡頭。
  • 一批最接地氣胡同名兒來了!
    餑餑胡同:在命名的7條道路中,1號道路位於西黃城根南街東側,東西走向,東起府右街,西至西黃城根南街,道路全長約370米,現狀寬約8米。沿用周邊歷史地名,命名為「餑餑胡同」。據了解,清代的時候,這裡是內務府專門用來做甜品的廚房,又稱「餑餑房」。周邊居民介紹,博學胡同以前就叫「餑餑房胡同」。如今命名為「餑餑胡同」,可謂沿襲古意。
  • 何冰京味兒電視劇,芝麻胡同展現了百態人生,京腔京韻代入感十足
    他是《情滿四合院》中的廚師傻柱,他是《芝麻胡同》中的嚴振生,他是地地道道皇城根兒長大的北京人,醬菜好比人生酸甜苦辣各種滋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清楚沉寂多年的他,從藝三十多年最終榮獲白玉蘭獎,他就是北京人心中演什麼像什麼的的影帝何冰今兒就和您聊聊醬菜罈子裡泡出的百味人生,由何冰本色出演的京味兒年代劇
  • 胡同導遊說的靠譜嗎
    「中國人講究『門當戶對』,『門當』說的就是門前這倆門墩,『戶對』就是門框上突出來那個柱頭。戶對有兩個的,有四個的,越多說明官兒越大;門墩有圓形的,有方形的。圓形的代表武官,方形的代表文官。找兒媳婦嫁閨女,得先看看兩家般配不般配:兩個戶對找四個戶對的叫『高攀』,反過來叫『下嫁』……」
  • 呼蘭的「黑瞎子胡同」
    上歲數的人都知道呼蘭街裡有個黒瞎子胡同,就是不知縣府大門朝南朝北,也知黑瞎子胡同在哪街哪巷。民間叫黒熊為黒瞎子,黑瞎子胡同,顧名思義就是這個胡同裡生活著一頭黒熊。行人一挺脖子說:"脖子後長個火癤子,不疼不癢,沒啥事呀"當家的看了看告訴行人,別小看這個火癤子,它學名叫癰,老百姓叫它"砍頭",那可是閻王招手,藥王搖頭先生發愁的玩意,多虧小黒熊提醒,否則就出人命了,不痛不癢的癤子最要命。最後還說:「好好感謝小黑瞎子吧!」行人嚇得汗都下來了,衝小黒熊直勁行禮作揖。稱讚小黑熊是救命恩人。小黒瞎子能聞病一下子傳開了,越傳越神。
  • 《芝麻胡同》熱播,沁芳居裡醃醬菜,胡同裡演繹小人物的別樣人生
    中國地方文化傳統歷來有海派和京派之說,海派指的是上海的時尚,京派當然是指北京的局氣。上海人無論男女出口嗓音總是細聲細語斯文的讓人拘謹,不像北京人一口「京片子」聽起來爽快又利落。所以北京話北京人的「京片子」成了普通話的樣板。有多少人還以能說一口流利地道的北京話為驕傲。
  • 「提籠架鳥侃大山」的「老炮兒」跑了 網紅胡同究竟是對還是錯?
    電影中飛簷走壁的屋頂/圖片來源:網絡 氣勢宏偉的高樓與冗長靜謐的胡同,看似是一對毫無關聯的個體,但又同時存在於同一個城市之中,這著實有點兒意思
  • 學貓叫、鴨子叫的北京80歲胡同大爺,是口技是擾民?看解決方法
    網友的評論很多都是譴責這個大爺,我也不認同他的損人利己行為,最後不知道怎麼解決的?北京東城區也有位奇葩大爺,他今年也80歲整,他的「危害性」沒有那個「搖門大爺」厲害,受到困擾的主要是附近幾戶居民。他做了什麼?關注我,讓咱們一起:看人間冷暖,品世態炎涼,嘗生活百味,賞芸芸眾生的故事。
  • 小石虎胡同的前塵今事(上篇)
    學校設在西單小石虎胡同,一座雖然破舊,但仍不失往日恢宏氣象的王府大院裡。那是社會動蕩之中一個短暫的恢復正常秩序的年代,我和其他一些從父母的「幹校」回京的同學,有機會在這裡上了「文革」後首批招生的高中,得到知識的滋養,這才能夠在1977年大亂結束後高校招生時考入大學。可以說母校對我們有再造之恩。
  • 北京地名 | 菊兒胡同:唯一一條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的胡同
    如果說北京城是座開放的博物館,「地名」就是各種「陳列品」的說明書。近年來,北京市的地名保護與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北京地名」欄目旨在向公眾更好地普及與展示地名背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菊兒胡同是很特殊的一條。
  • 角落裡的八大胡同,一起探尋老北京的故事
    但其實,八大胡同也是非常有料的一個地方,這裡曾是舊社會的煙花之地,在北京城當然也算是「名聲在外」。體驗老北京的純正感覺、領略胡同文化、茶館中聽書看戲等都非常愜意。但是許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八大胡同到到底是指哪幾條。值得一逛的八大胡同竟然是這八條,漲知識了!八大胡同最初了北京人們口中所說的一片區域,一般就是指前門外的那邊的大柵欄一帶,範圍非常的寬泛。
  • 科學網—遙想夏家胡同
    北京西單北石虎胡同的興隆街和崇文門西側的興隆街都離曹雪芹的舊居和活動之處不遠。崇文門舊有蒜市口胡同,在磁器口東偏北處;修兩廣路,曹雪芹家道中落後隋赫德手下留情,沒有沒收曹家在蒜市口的十七間半房。通州張家灣曹家600畝地和一間當鋪也是曹寅在抄家時跟雍正匯報過的財產。通州人民認為《紅樓夢》賈璉偷娶尤二姐的「花枝巷」是張家灣的花枝巷。通州人民也認為書裡的「恆舒當」在張家灣。
  • 東城區胡同的灰塵,不能「隨便掃掃」,必須「斤斤計較」
    近日記者到北京東城區採訪,有兩件事印象深刻:一件是帶吸塵器的現代微型清掃車開進了胡同,對胡同進行精吸細掃,把古老的胡同打掃得一塵不染。曾幾何時,北京的胡同曾是「髒亂差」的典型場景,電線亂拉,車亂停,垃圾亂倒,汙水亂潑,每天胡同的打掃,通常也是用大掃把隨便掃掃,塵土掃到了旮旯裡,一陣風颳過,依然塵土飛揚。這種粗放、隨意、無標準的管理方式,使胡同日漸衰敗。 胡同,是北京歷史文化的活生生的載體,一磚一瓦,一牆一柱,都是歷史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