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除了牛排之外,肥牛卷也有可能是「合成肉」!

2021-01-10 尋食記生鮮管家

躲過了「合成牛排」的摧殘,卻沒能抵禦住「重組肉卷」。

你以為合成的「牛肉」只能做成牛排嗎?不,它們還可以刨薄片做牛肉卷和羊肉卷。

所以,在購買牛肉卷的時候,注意看下商家的標題有沒有光明正大地寫「原切」兩個字:原切現在不僅可以冠名在牛排前面,也可以冠名在牛肉卷前面。

原切肥牛卷

看到網上有些文章說鑑別肥牛卷是否是原切的要看解凍後瘦肉和脂肪是否分離,我覺得這種判斷方法很不準確,因為正常的肉質肥瘦部位筋膜也會因為解凍而正常脫落,反而有些加了卡拉膠的重組肉,反而會粘得很牢根本扯不開。

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配料表(這點商家還是不敢亂寫的,大家放心,除非購買的是三無產品)。真正的牛肉卷的配料只可能有一種東西,那就是「牛肉」,至於「飲用水」「食鹽」「卡拉膠」「大豆分離蛋白」……這些應該都是不存在的。

花紋很奇特的「肥牛磚」

重組的肥牛卷一般切之前的形狀都是「長方體」,特別規整!商家們正常會把這種整塊肉成為「磚」,「肥牛磚」,所以在購買的時候看到這樣的字樣,還請三思!

這裡,簡單梳理一下,肥牛卷和牛排一樣,分成三種:原肉原切肥牛卷,調理肥牛卷,重組肥牛卷。

1、原肉原切肥牛卷

毋庸置疑,這是最健康最好的肥牛卷,原肉原切,一般可以做肥牛卷的部位是:前胸、後胸、上腦、米龍、保樂肩、嫩肩……如果商家夠講究,夠自信,一定會在品名上標清楚,這是什麼部位,牛種是什麼,比如這樣的標題「澳洲原切谷飼安格斯前胸肥牛卷」「烏拉圭谷飼和牛大米龍牛肉卷」,有足夠的底氣才敢寫這樣的標題,所以,請放心購買。

原切大米龍肥牛卷

2、調理肥牛卷

這種肥牛卷的配料一般是「牛肉、水、食用鹽」,簡單說,就是醃製過的,所以說,牛肉應該是牛肉,但是肉質很差。有可能是低端草飼肉,或者一些老的根本咬不動的部位,不醃製根本入不了口的部位,這種當然要比原切的肥牛卷便宜些,口感嘛,一等價錢一等貨。一般醃製過的肉也會被壓成「磚」,然後再刨片。因為如果不壓的話,那麼醃製過的肉基本上都不成型了。而且因為要醃製,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個肉:「解凍——冷凍——解凍——冷凍……」需要多少次這個環節?

(這裡就不配圖了,怕被其他商家投訴,大家自己看配料表吧!)

3、重組肥牛卷

有市場就有需求,這種肥牛卷的存在就和合成牛排一樣,國家允許生產出來就證明對人體應該沒有什麼傷害,但是也別奢求它有什麼營養。一是除了牛肉之外,應該還會有鴨肉、豬肉等成本更低廉的肉類,二是為了能讓這些不同口感的肉肉重組成為統一口感,代價就是各種添加劑,一般外面的自助火鍋店用的都是這樣的牛肉卷,因為成本極低,基本上牛肉味很淡甚至沒有,但是異常嫩滑。

(這裡就不配圖了,怕被其他商家投訴,大家自己看配料表吧!)

最後的最後,提醒大家一句,購買之前請看配料表!除了牛肉啥也不要有的就是最好的,就算多了一個「食用鹽」,也是值得三思的,正常的肉切片為什麼要加鹽呢,加鹽就證明有貓膩,你們說對不對?

以上所有的道理同樣適用於「肥羊卷」!

相關焦點

  • 火鍋必點肥牛,同樣是肥牛卻不同價,4種方法讓你避開「合成肉」
    當我們在吃火鍋的時候,「肥牛卷」「see you tomorrow」等等,都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們經常會發現,不同品牌不同店家,同一個肥牛卷的價格就有高有底,而且差距還不小,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很多號稱肥牛卷的菜品,其實是合成的。這就讓我們不禁開始害怕,害怕自己會吃到不過關的肉肉,這就需要小編來教你們4個小方法了。
  • 這7種常見食物,很多人愛吃,都是人工合成的,沒營養還髒,少吃
    第二種、肥牛卷、肥羊卷吃火鍋要是不點肥牛卷、肥羊卷,能算是吃火鍋了嗎?這2種是很多人都愛吃的。有些肥牛卷的質量很差,根本不是整塊肉切成的,而是用碎肉壓成塊,然後切成片的。這種肥牛卷無論是口感還是營養都是特別不好的,同時劣質肉很容易夾雜細菌、雜質等,對我們的健康沒好處,在選購和食用時一定要看清楚。第三種、奶油奶油是很常見的食材,通常和蛋糕一塊出現的,奶油蛋糕是很多人的最愛,尤其是奶油厚厚的那種。奶油是以乳脂肪為主要成分,所以脂肪含量是很高的,經常吃奶油很容易變「肥胖」。
  • 牛排三大經典部位,除了西冷和菲力,你知道另一種嗎?
    而豬、雞、鴨、魚經常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經常吃也有點膩,那我建議你可以嘗試一下牛肉。買一片牛排,將它煎熟,澆上醬汁,最後再撒一些黑胡椒,又或者是檸檬汁。一口咬下去,濃厚的牛肉汁夾雜著胡椒味爆炸開,沉迷其中久久不自拔!然後再用一些其他食材、蔬菜做點綴,外表的樣子十分誘人,有種忍不住大吃一頓的欲望,吃起來也是一種享受。
  • 如何區別牛肉是不是合成肉?
    我的回答是:合成牛肉冒充新鮮牛肉的事情,已經屢見不鮮了,對於那些不經常接觸牛肉的朋友來說,一個不小心就會買到合成的假牛肉,畢竟合成牛肉與普通牛肉太相近了,如果沒有專業知識的話,真的很難區分出來的,這讓我們真的很無奈,不過我可以給出以下幾個建議,讓大家能了解一下,合成牛肉與普通牛肉的區別在哪裡。
  • 肥牛是牛的哪個部位 肥牛是什麼肉做的
    肥牛非常的好吃,它當然是牛肉啦,但不是指牛的具體哪一個部位哦,下面來一起看看文章了解一下。肥牛是牛的哪個部位肥牛其實並不是牛身上哪個什麼部位,牛身上根本沒有一個叫做什麼「肥牛」的部位。肥牛的意思是,「放在熱鍋裡食用的牛肉」。
  • 懶人版的肥牛蔬菜卷,簡單快手,營養下飯,午餐便當的不二之選!
    就算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抽出十幾分鐘,就可以給自己做一頓單而又豐富的飯,就比如說肥牛卷。對於沒有充足時間對著一鍋牛肉慢慢燉的現代人來說,肥牛卷真的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東西,油脂和瘦肉交錯,薄薄一片極易熟。既能下熱鍋涮肉,也能代替難處理的牛裡脊做蔥爆牛肉。肥牛片可以說是日本料理裡最常出現的身影,不論是名揚天下的日本和牛,還是大家常常吃到的吉野家的肥牛飯,都缺少不了牛肉片的身影。
  • 冬天吃火鍋少不了肥牛,肥牛到底是什麼肉?這3種肥牛口感最細嫩
    冬天吃火鍋少不了的就是肥牛,肥牛到底是什麼肉? 這3種肥牛肉質最細嫩天冷了,吃火鍋可以續命,沒錯,你和暖的距離,只差一頓火鍋。這幾天,連著吃了三次火鍋,兩次是涮肉,一頓暖暖的肥牛火鍋與嚴冬最溫暖的相遇,從口裡一路暖進心裡。
  • 合成牛排實驗大曝光,碎肉加上卡拉膠,居然可以變成整塊牛排!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南洋理工大學的教授做了一個合成牛排的實驗,用一種叫「穀氨胺轉胺」化學物質俗稱肉膠。他把碎牛肉撒上肉膠粉,揉搓碎肉,再用保鮮膜包裹放幾個小時,神奇的一幕出現了,變成整塊牛排,肉質緊緻,抖都抖不散。
  • 「合成牛排」跟「原切牛排」有什麼區別?買的時候要注意這幾點
    隨著西餐在中國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牛排。甚至一些減肥、健身人士也在推薦牛排。當然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牛排好吃,而是牛排利潤很高。而正因為如此,所以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合成牛排,利潤進一步放大。很多人都是買回家才發現,那麼合成牛排和生切牛排有什麼區別呢?接下來,林大大為大家解答疑惑。
  • 買牛排時,只要包裝上有這「3個字」,不管啥牌子,都是合成牛排
    去超市逛逛,冷凍櫃裡的牛排五花八門,價格也是從10幾元一片到6、70元一片不等,那麼為什麼價格會相差那麼多呢?因為那些便宜的牛排大多是「合成牛排」。合成牛排,也可以稱為重組牛排、拼接牛排,是將添加劑加在碎肉上充分融合,將碎肉粘合在一起,再進行分割切片的肉排。這些碎肉通常是牛肉的邊角料。
  • 今日分享「金針菇肥牛卷、水煮龍利魚、白玉菇炒肉」
    食材牛肉卷半斤金針菇一把娃娃菜半個番茄一個(大)番茄醬兩勺食用油適量姜蒜適量生抽一勺耗油一勺鹽、雞精適量青紅線椒各一個泡椒三個香蔥兩根做法1.肥牛卷取出,金針菇去根洗淨撕小朵,娃娃菜洗淨切絲。5.水開下牛肉卷,焯燙至牛肉變色,撇去浮沫。6.撈出備用。7.起鍋燒油,油熱下姜蒜,炒出香味。8.下番茄,炒至糊狀。9.加適量水,下番茄醬,攪拌均勻。10.加一小勺白胡椒粉。11.一勺生抽,一勺耗油,一小勺鹽,攪拌均勻。12.下金針菇、娃娃菜,煮兩分鐘。
  • 別管啥牌子的牛排,只要配料表有這「三個字」,都是合成牛排
    最近想吃牛排了,就想從網上下單買點牛排。這網上的牛排很多,但是質量層次不齊,價格也差很多,最便宜的只要幾塊錢一份,這個價格買到的真的是牛排嗎?大家都知道平時去買個牛肉有多貴,好幾十塊錢一斤,更別說牛排了,況且在網上買還有郵費什麼的成本,牛排怎麼能賣的那麼便宜呢?
  • 買牛排時,無論什麼牌子,只要袋上有這3個字,都是合成牛排
    買牛排時,無論什麼牌子,只要袋上有這3個字,都是合成牛排牛排是我們大家都愛吃的一樣美食,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 ,談個戀愛都要去西餐廳找找情調,牛拍就是必點的美食,西餐廳的牛排好吃是好吃,就是價格有一點的小貴,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是選擇在超市買醃製好的,回家自己煎一下就好,味道也是不錯的
  • 火鍋店裡的「肥牛卷」是鴨肉做的?教你一招,讓你輕鬆辨別出來
    冬天到了,吃火鍋的要注意了,你愛吃的「肥牛卷」,可能只是鴨肉!馬上就是冬天了,很多地方已經開始下雪。在冬天最受歡迎的美食,那一定要屬火鍋了。外面飄著鵝毛大雪,屋裡熱氣騰騰,一家人圍坐在火鍋旁邊,看著各種食材在火鍋裡沸騰翻滾著。
  • 買牛排時,如果包裝上有「這行字」,儘量別買,多半是「合成肉」
    這就是因為有些牛排是用碎肉合成的,本身營養價值低口感也差,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區分一款牛排是否是「合成」的呢?看配料表其實方法很簡單,只需要看牛排的包裝即可。一般的牛排都是獨立包裝的,而且上面都會有一行字,那就是配料表。如果你在配料表中發現了「穀氨醯胺酶,大豆分離蛋白,食用膠、卡拉膠」等添加劑的話,那麼它就一定是合成的牛排。
  • 這些肉再便宜也不要買,大多都是人工合成的「假肉」,小心吃大虧
    但是市面上的肉良莠不齊,很多不良商家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會賣一些人工合成的「假肉」。這種肉價格便宜,而且吃起來也非常美味。但是這種肉中大多含有多種添加劑,長期食用會對身體造成巨大危害,所以在購買時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細甄別。
  • 南瓜還能搭配肥牛?肥牛除了涮鍋子原來還有這種「清新」吃法
    眾多周知,肥牛是用來涮鍋子的。這冬天也到了,大家就少不了幹一件事——叫上好兄弟出去涮鍋子,相約好姐妹一起吃火鍋。既然都提到了火鍋,那麼「肥牛」這個詞就不能迴避了——就問哪個「憨憨」在吃火鍋的時候不點肥牛?所以大家知道肥牛的具體來歷嗎?
  • 「牛上腦」「上腦肥牛」是什麼?
    有些小夥伴在吃火鍋的時候,見過一個這樣的名字,如「上腦肥牛」。可能到現在還有小夥伴誤把「牛上腦」和「牛腦」、「牛的腦子」認為是一樣的東西,其實這兩者沒有關係,接下來小編帶你科普一下。牛上腦是牛後頸部肉,在脊骨的兩側,因接近頭部故稱「上腦」,俗稱「脖子肉」。具體的位置可見下圖。
  • 港媒:碎肉加入卡拉膠 內地"合成牛排"掀食品安全擔憂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 港媒稱,曾有澳大利亞媒體報導,當地肉類市場出現大量以碎肉加肉膠造成的合成牛排,是全球行業內潛規則。該類以食用膠製作的合成肉(港稱重組肉)引發內地食安憂慮,有浙江媒體發現合成牛排在內地非常普遍,且製作過程、原材料入手均非常輕易。
  • 牛排市場魚龍混雜,牛排真假難辨
    牛排市場魚龍混雜,拼接牛排真假難辨如今食品安全是百姓們非常重視的話題,然而牛排造假的新聞卻屢見不鮮,「假牛排」的新聞和報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畢竟牛排的營養價值高、口感好,許多大人和孩子也都愛吃牛排,卻有些黑心商家從中牟利。如今市面上的牛排魚龍混雜,你吃的牛排是真牛排嗎?我們平日裡提到的「假牛排」指的便是拼接牛肉,其實拼接牛排指用食用膠將牛排的邊角餘料拼接組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