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二偉傷了一條蛇,爺爺說:你不該傷它,二偉因此遭報應

2021-01-08 詩文書畫匯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6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故事雖然聽起來比較離奇,不過在這則民間小故事的背後,同樣蘊含著人生之大道理。

閒話不多說,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故事發生在90年代,在東北的一個小村子裡,有一個叫做二偉的小孩。

這個二偉的爸媽在外面打工,沒時間照看他,爸媽就將他留在了村子裡,跟著爺爺一起生活。

那時候的農村很安寧,車輛也不多,孩子們在外面玩,家長們也都放心。

不過二偉打小就淘氣,在外面玩時禍也沒少闖。就因為這個,他爺爺管他還是很嚴的。

有一天下午,院門外傳來玩伴的呼喚聲,二偉一聽,就和爺爺打了個招呼,說要和小夥伴們出去玩一會兒。

爺爺就說:「你一會兒就回來,呆會就該做晚飯啦!別瞎跑,別闖禍聽見沒?」

「知道啦!」二偉邊跑邊喊道。

幾個小夥伴便結伴去了村北面的林子裡。那裡有一片荒草叢,這幾個小孩就開始在裡面玩捉迷藏的遊戲。

玩了好幾把,輪到二偉找了,他就在林子附近跑來跑去,可就是沒發現其餘的小夥伴。

正在他犯難的時候,他就聽見不遠處林子裡有窸窸窣窣的聲音。二偉心想:「嘿嘿!還是被我發現了,看你們往哪跑!」

他朝著那面跑了過去。可走近一看,哪裡是什麼小夥伴,一條水桶粗的大蛇正蜷縮在那裡!

二偉嚇了一跳,隨即喊來了小夥伴。小夥伴們一看,也是大吃一驚!

「這蛇咋這麼粗啊?咱快跑吧!」其中一個小孩說道。

「你看看它,好像受傷了,它爬不動呀!」

這幾個孩子本來就淘氣,看見大蛇不動,這幾個孩子就想鬥鬥它。

於是乎,石頭、木棍就往大蛇身上招呼上了。那大蛇疼得直吐蛇信子,幾個孩子一看,打得更狠了。

二偉啥事都是出頭的,他拿起一塊大石頭就朝著大蛇腦袋砸了過去。那蛇腦袋一下流了血,登時不再動彈。

而就在這時,晴朗的天突然陰雲密布,似乎大雨就要來了。

幾個小孩心裡害怕,各自朝著家跑去。

二偉的爺爺已經做好了晚飯,爺倆剛端起碗,這大雨就下來了。

閃電加上雷聲也跟著來了。

「好些年沒遇到過這樣的暴雨天了,這雷打得真叫人害怕!」爺爺邊說邊向外望去。

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這雷,這閃電似乎只打在二偉家,別人家一點事沒有!

爺爺經歷的事情多,只覺此事有蹊蹺。他忙轉身去問二偉:「偉啊!你說實話,你是不是惹禍了?爺爺不怪你,你如實說!」

二偉聽著外面的雷聲越來越大,聽爺爺這麼一說,心裡就害怕了:「爺爺,我們打死了一條大蛇,那蛇就在林子裡。」

爺爺一聽,心裡就是一驚!因為林子裡的那條大蛇,村民們偶爾能看見。那條大蛇據村裡老輩人說,在他們年輕的時候,那條蛇就常在林子裡出現。

這蛇年數長了,似乎有些道行了。

爺爺嘆了口氣對二偉說道:「你不該傷它啊!那條蛇可是仙啊!」

爺爺猜測今晚這奇怪的雷雨肯定與那條蛇復仇有關。

他想起老輩人說過的土方,將二偉拉到了院子中,讓他脫下了衣服,躺在地上,隨後拿一口大鐵鍋將他罩在了下面。

據說這樣做可以隔絕人的氣息,這樣就不會遭雷劈了。

「記住,爺爺不喊你,你千萬別出來!」說完爺爺便跑回了屋裡。片刻後,從大門外爬進來一條水桶粗的大蛇,那蛇朝著大鐵鍋爬了過去。

它盤在大鐵鍋上,用頭對著鐵鍋猛敲了幾下。此時爺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正當爺爺想要出去救二偉的時候,那條大蛇卻爬走不見了!

這大雨也突然停了,天空的陰雲一下也散開了。

爺爺跑了出去,將鍋拿來,此時的二偉對著爺爺正傻笑呢!

「偉啊!它走了,你沒事了,來,回屋去!」但二偉卻對著爺爺一個勁兒傻笑,嘴裡一句句地喊著「爺爺,爺爺救我……」

二偉打這之後就傻了。

村裡人得知此事後,有的人說:「那二偉是被雷聲嚇傻了」;

不過更多的人卻說:「二偉害死了那條蛇,他這是殺生害命遭了報應了!」

結語:

咱不管二偉是如何變傻的,讀過這則小故事後希望大夥明白一個道理:莫傷動物,別做殺生之事!故事中的二偉就是個反面例子,各位看官引以為戒啊!

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來源於民間傳說,目的是藉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蛇門世家:殺蛇的報應是巨大的(真實故事)
    我爺爺給他吐沫了一種味道很大的藥,是一種黑色的膏,這個大爺抹上膏藥後說不痛不癢了,便求我爺爺把藥罐給他,但我爺爺拒絕了。「這藥只能救你一時,而你這病是一世因果所成的,治不了了。」我爺爺當時說的這句話,我現在都記得。
  • 民間故事:獵人壞了規矩,捕獵懷孕的母鹿,最終他遭了報應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2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古代的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小故事後,小田希望各位看官能有所收穫。對於文章中所影射的寓意,希望大夥能引以為鑑!文白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古時候,在一個小山村裡,住著一個叫王五的獵人。王五除了農忙季節,很多時候都會去山林裡打獵。
  • 市中醫院收治今年首例蛇傷病人咬人的是一條五步蛇
    當天中午十二點多,何女士正準備收工時,突然覺得右腳的腳踝一陣劇痛——低頭一看,一條全身棕色花紋的、頭部呈三角形的蛇從她的腳邊滑過。  下午一點半,何女士被送到安吉當地醫院,醫生給傷口做了局部清創並切排毒素,但因為沒有蛇毒血清,醫生建議她轉院到杭州。  下午四點左右,何女士被送到杭州市中醫院急診科,此時出現頭痛、頭暈、噁心,牙齦也開始出血。
  • 民間故事:孩子久病,爹媽四處尋醫,先生:是一條斷尾蛇在作祟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斷尾花蛇》,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2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夠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就不多聊了,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路過亂墳崗,他看到兔子拜月,老人說:它要成精
    說盡天下奇聞趣事,道盡人間喜怒哀樂。大家好,歡迎來聽故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第34期,如果您喜歡看,歡迎關注本帳號!前幾天,村裡的槐漢老爺爺去世了,享年98歲,他這年紀算是我們村最長壽的老人了。它身上的毛油光滑亮,在月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槐漢爺爺又驚奇又好笑,心想你個雜毛畜牲,不知道在哪撿了一件死娃娃的衣裳,就想裝神弄鬼,看我不治你一治。他順手就撿起了腳下的一塊小石頭,暗中瞄準了一下,然後用力將石頭朝著那兔子投去。
  • 經常進屋上梁一種蛇,一年吃老鼠二百隻,價值不菲農民卻沒人傷它
    這種蛇是在農村裡很普片常見的一種無毒蛇,經常爬進屋裡,梁上,瓦上。可農民看到也不會傷害它,它一年能吃二百個老鼠左右。正因為它捕鼠能力強民間一直稱它為家蛇,對它非常友善。菜花蛇又叫黑眉錦蛇,它和水蛇,油菜紅那些蛇相比算大的了,最大能長到兩三米多長,三斤左右。菜花蛇的頭和體背黃綠色或棕灰色,眼後有一條明顯的黑紋,體背的前、中端有黑色梯形或蝶狀斑紋。
  • 與危險動物說拜拜 野外防蛇措施與蛇傷治療
    第一部分蛇的防範:  一、行軍防蛇:  1、除眼睛蛇外,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我們沒有發現它而過分逼近蛇體,或無意踩到蛇體時,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動進攻,千萬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振動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來救援。
  • 民間故事:蛇仙上身
    民間故事:蛇仙上身。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02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又到了跟大家扯犢子的時候了,這開故事之前要是不跟大伙兒閒扯一會兒,我都不知道這故事該怎麼寫了。筆者就喜歡跟人聊天,對於粉絲的回覆,我看見了也會及時回復,不為別的,這跟大夥閒聊一下,感情不也就加深了嘛!這民間的傳統故事目前有很多,但筆者很少拾人牙慧,所以總想方設法到處去收集,不過好的故事、新奇的故事真的很少。昨天和媳婦閒聊的時候,無意中又得來一個小故事,今天整理成文,分享給大家。
  • 農村一種有刺野草,蛇見到就跑,是治蛇傷良藥,農村娃卻當零食吃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它的大名了,但是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在農村的民間,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那就死「身藏槓板歸,嚇得蛇倒退」,於是這槓板歸就有了「蛇倒退」這一個俗稱。筆者小時候第一次聽到村裡老人家說這俗語的時候,一直很好奇,蛇為什麼見了槓板歸會倒退呢,就會掉頭就跑呢?原來是有2個原因的。
  • 不該等的人別等,不該傷的心別傷——傷心物語
    只要有你在,多辛苦多不算累。只要有你在,每一天都陽光明媚。只要擁有你,就等於擁有了全世界。不該等的人別等,不該傷的心別傷。不該放棄的別輕易放棄,不該堅持的別固執堅持。我以為我能堅強地面對,眼角卻不停地流淚,說要忘掉你的一切,內心卻一直沉醉。故作堅強地轉身離去,是不想讓你看到我是多麼的狼狽。
  • 俗語「識得八角蓮,可與蛇共眠」,它可用於蛇傷,要是看見請珍惜
    俗語「識得八角蓮,可與蛇共眠」,它可用於蛇傷,要是看見請珍惜文:三農小七「平生不見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金庸先生的《鹿鼎記》中,韋小寶常用這句話,顯得氣勢十足,也讓人覺得人生在世,有些人或者物不得不加以認識!同樣的,民間也有一些類似的俗語,比如一句「識得八角蓮,可與蛇共眠」!
  • 民間故事:太爺爺臨終前他的床邊總有一條蛇,後來人走蛇死
    也沒有生什麼大病,但是生病之前幾個月就非要自己住在家裡的南屋,後來聽爺爺奶奶說,他自己不分早晚的一個人自言自語,特別不喜歡別人進他的屋子。有次奶奶去送飯,看到他的床邊有一條蛇,老爺爺在對著蛇說話,我奶奶一進門,蛇就爬進了床下。老爺爺過世之後,那條蛇居然也死了,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老爺爺的葬禮時,現在的我記憶很是清晰,是一個陰天,天色昏黃的厲害,印象中大家都站在屋簷下,我也在。
  • 一座「百草園」,五十載閩南蛇傷療法傳承路
    拜師學藝19年辨識百草獨當一面談起與蛇的不解之緣,李良贊說,早年間,15歲的他家中貧困,為了生計就拜入師父白山龍的門下。原想跟著學點武術強身健體,卻發現白山龍是安溪著名民間醫師,更擅醫術,尤擅治療蛇傷。從那時候起,他跟隨著白山龍遊走於福建各縣市,遍訪大山,採集治蛇傷的草藥,學習蛇傷醫療技藝。
  • 野外防蛇措施與蛇傷治療方法
    第一部分蛇的防範:  一、行軍防蛇:  1、除眼睛蛇外,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我們沒有發現它而過分逼近蛇體,或無意踩到蛇體時,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動進攻,千萬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振動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來救援。
  • 當心:都市頻見蛇出沒! 專家教你辨蛇防蛇治蛇傷
    原標題:當心:都市頻見蛇出沒! 專家教你辨蛇防蛇治蛇傷   昨日上午11時許,柳州市馬鞍山觀景臺附近兩條大蛇纏繞在一起的場景讓不少遊客吃驚。此外捕蛇高手梁先生還在她家陽臺發現了一兩個月前的蛇糞,他說有可能蛇跑出去了,也有可能藏在某個衣櫃或者角落裡。昨日上午11時許,劉女士家又現蛇蹤,嚇得劉女士一家跑到屋外。而這次造訪的蛇並不是之前發現的眼鏡蛇,而是一條銀環蛇。除了這條銀環蛇外,當時劉女士的父親在屋外還發現了另外一條青黃色、一米多長的蛇。
  • 新版農婦與蛇——尖吻蝮出沒,收好這份防蛇治傷寶典
    圖中的這位女士就是這次事件的「被害人」,而「行兇者」則是其左手上的一條巨大的尖吻蝮(圖片源自新浪綜合)我們將詳細分析這則事件中當事人應對毒蛇的行為,講述夏季防蛇和科學處理蛇傷的一些基本知識。尖吻蝮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次事件中的反派角色——尖吻蝮。
  • 民間故事:這祠堂你還是自己拆吧,我不管了,半年後馬三遭了報應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89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小故事後,小田希望各位看官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文白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在過去東北的某個村子裡,發生過這麼一件事兒。村子裡有一處祠堂,祠堂裡那時候供奉著一些牌位。
  • 農村一種野草,蛇見到就跑,過去是治蛇傷良藥,如今卻常用來餵豬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農村一種野草,蛇見到就跑,過去是治蛇傷良藥,如今卻常用來餵豬。很多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應該挺老人講過,農村裡喜歡把蛇稱作「小龍」,而筆者要分享的這種野草就跟蛇有關,叫做「降龍草」。降龍草只是民間的一種叫法,它的學名叫做「地耳草」,而因其價值,在民間被稱作「降龍草」,在不同的地區還有著不同的俗稱,如「降蛇草」、「 散血毒蓮」、「 虎山葉」、「 秤桿蛇藥」等。降龍草其實也算是我國農村裡一種比較常見的野草了,在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如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而北方少部分地區有分布。
  • 民間傳奇故事:現世報有關蛇的因果報應
    導讀:有些動物是有靈性的,比如黑貓、比如蛇、比如狗,人們不能傷害它們,不然會有報應產生。雖然大部分人認為勸善的事,是迷信。但事實的規律,確實是這樣的。希望大家千萬不要傷害生靈。萬物有靈,特別是龜、蛇等動物壽命長,靈性大,嗔恨心重,報復力也強,遇到蛇龜,千萬不要去玩弄或者殺害,否則它會要你的命!福厚的人一時報不了,它就等機會;福薄的立馬就現報!因為蛇多數是心胸狹窄、心性惡毒的人或眾生死後轉生的,所以很多都有毒性,其報復心、仇恨心勝過其他動物無數倍,千萬小心!故事一陳某,上山打獵,發現一條約3公斤重的大蛇,他馬上用槍託按住蛇頭,想活捉它。
  • 這野生物很危險,人稱「蛇不鑽」,價值卻很珍貴能治蛇傷
    記得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出現的鏡頭是,當人們在山中受了傷時,就會就地取材,拿一些草藥用石頭搗碎了,塗抹在傷口處止血消炎,算是一種在野外處理傷口的簡單方法和一種生存能力吧。每當到了這個時候,我總是非常想知道這種能夠止血消炎的植物到底是什麼,如何識別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想法,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這種植物,就是傳說中可以止血消腫的,它的名字叫做刺蓼。這刺蓼啊,可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植物,特殊之處到底在哪裡呢?那就是這野生物碰不得摸不得很危險,這就奇怪了,作為一種植物,竟然不能碰不能摸,那到底有什麼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