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剛果戰爭中捲入其中的非洲各國參戰的原因是什麼

2021-01-08 馬三哥觀天下

在第一次剛果戰爭中卡比拉藉助盧安達、烏幹達、安哥拉等國的支持,推翻了蒙博託政權,控制了剛果(金)大局。上臺執政的卡比拉對遲遲不肯撤離的盧安達駐軍漸生猜忌,雙方矛盾日深,在試圖強制其撤出後,盧安達勢力開始把槍口轉向了卡比拉政權。戰爭在1998年爆發,至2003年交戰雙方達成和解並共同組建剛果民主共和國過渡政府才結束。

剛果(金)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哪些非洲國家捲入到了這場戰爭中?它們參戰的原因分別又是什麼?

盧安達:支持剛果(金)的反政府武裝,用武力推翻卡比拉政權,建立一個對盧安達友善的剛果(金)政權以維護兩國邊境安全和穩定。

盧安達雖是小國,人多地少、資源貧乏,卻有成為地區強國的野心,為此盧安達希望借剛果(金)戰爭,從剛果(金)攫取領土。

盧安達覬覦剛果(金)豐富的礦產資源,掠奪剛果(金)的礦產,也是其出兵剛果(金)的重要原因。

打擊活動在剛果(金)東部境內的胡圖族民兵組織,因為此組織對盧安達新生政權(圖西族建立,胡圖族和圖西族是世仇)構成了嚴重威脅。

烏幹達:支持剛果(金)反政府武裝,力圖用武力推翻卡比拉政權。

清剿剛果(金)境內的烏幹達反政府武裝—「民主力量聯盟」, 消除邊境安全隱患。

借出兵剛果(金),掠奪佔領區內豐富的礦產資源,為烏幹達獲取豐厚的經濟利益

烏幹達是東非強國,不僅想成為東非聯邦的領袖,也想稱霸大湖地區。而剛果(金)歷來是中部非洲和大湖地區的盟主。烏幹達介入剛果(金)戰爭,一方面想以此削弱剛果(金)的實力,另一方面想藉此稱霸大湖區。(大湖地區指的是非洲中東部東非大裂谷周圍的一些國家)

蒲隆地:支持剛果金反政府武裝,反對卡比拉政權。

出兵原因與盧安達、烏幹達大體相似。

蘇丹:支持卡比拉政權。

蘇丹與烏幹達關係不和,雙方互相支持對方國內的反政府武裝。烏幹達反對剛果(金)卡比拉政權,蘇丹自然是支持卡比拉政權。

如烏幹達支持蘇丹國內的反政府武裝—蘇丹人民解放軍。作為報復甦丹則支持烏幹達的反政府武裝—民主力量聯盟。

防止曾是剛果(金)卡比拉政權盟友的蘇丹反政府武裝—蘇丹人民解放軍再次與卡比拉結盟,以便保持一張對抗烏幹達的王牌。

蘇丹想要在剛果(金)開闢戰場,與烏幹達直接較量。這樣既可以幫助卡比拉與烏幹達、盧安達軍隊直接對抗,又可部分牽制烏幹達對蘇丹反政府武裝——蘇丹人民解放軍的支持。

辛巴威:支持卡比拉政權。

辛巴威參加第二次剛果戰爭,支持卡比拉政權,有經濟、政治兩方面的原因。

經濟方面:

在卡比拉推翻蒙博託政權的戰爭中辛巴威就曾提供了幾百萬美元的貸款, 而且辛巴威在剛果(金)的投資就高達2. 4億美金。

辛巴威的軍火工業也向卡比拉的軍隊賒售了5300萬美元的軍火、食品、服裝。若卡比拉垮臺,辛巴威則無法收回這些債務。這次辛巴威直接幹預就是防止剛果(金)的債務打水漂。

由於剛果(金)礦產資源豐源,辛巴威當局希望藉此大舉投資投資剛果(金)的礦產業,獲得剛果(金)豐富的礦產資源,以擺脫本國的經濟困境。

政治方面:

辛巴威的穆加貝總統面對國內反對勢力的質疑和不滿,希望通過在剛果(金)的軍事行動來轉移國內外的視線,重振自身的聲望。

辛巴威總統穆加貝出於和南非總統曼德拉爭奪南部非洲領袖地位的心理,反對南非對剛果(金)戰事提出的各方和談建議,所以對剛果(金)內戰高調介入,並以此展現辛巴威地區大國角色,打壓南非在南部非洲的影響力。

安哥拉:支持卡比拉政權。

追擊雖然是安哥拉國內的反政府武裝但卻在剛果(金)建有後方基地的薩文比領導的「安盟」勢力,並以此切斷「安盟」在後方的補給線。

保護本國在下剛果一帶的石油設施。

在金夏沙維持一個友好的、服從安哥拉利益需求的政權,而卡比拉政權正符合安哥拉的需求。

謀求獲取剛果(金)的礦產資源,獲得豐厚經濟回報。

納米比亞:支持卡比拉政權。

維護和擴大自己在剛果(金)的礦產利益。

查德:支持卡比拉政權。

想獲得在非洲法語國家的影響力。

利比亞:支持卡比拉政權。

想藉機改變「洛克比空難」後自己在國際上的孤立地位。

剛果(金)與周邊鄰國

以上就是捲入第二次剛果戰爭的各國參戰的原因。這些國家的捲入惡化了剛果(金)的局勢, 成為剛果金和平難以實現的重要原因之一,更加重了這場戰爭的激烈程度,加深了剛果(金)人民的苦難。截止2007年4月統計,剛果(金)戰爭以及戰後的持續衝突,總計造成的人口損失達540萬。

第二次剛果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非洲地區最大規模的地方衝突,參與國家之多、投入兵力之巨、造成的財產損失和人道主義災難之重在非洲歷史上都尚屬首次, 因此第二次剛果戰爭又被稱為「非洲的世界大戰」。

相關焦點

  • 非洲為什麼有兩個剛果國家?剛果(金)和剛果(布)為何不合併?
    ▲兩國首都距離僅1公裡多,為世界上距離最近的首都(除羅馬和梵蒂岡)為了方便區分這倆孿生國家,國際上一般會在「剛果」之後附上其首都縮寫,分別稱「剛果(金)」和「剛果(布)」。既然名字一樣,這兩個國家的同名現象產生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 非洲水量最大的剛果盆地,為何有兩個同名剛果的國家?
    印象中的非洲,乾旱而貧瘠。實際上,非洲部分地區的水資源是比較豐富的,世界級的大河就有三條:北部的尼羅河,西部的尼日河,中西部的剛果河。剛果河長4640公裡,這個數字看上去不是特別顯眼,在非洲也要排在尼羅河之後。但是,剛果河有幾個特點,是其他河流無法相比的。
  • 大灰狼物流助攻非洲剛果金經濟快速崛起
    當年非洲大陸被稱為「絕望的大陸」。 而今,其廣闊的市場藍海已成為國內各電商平臺和賣家緊盯不舍的對象,中非合作規模逐步擴大,中國製造品不斷出口非洲,通過抖音看非洲才發現它早已不是我們印象中那個「落後、貧窮」的國家。
  • 地理學堂:非洲大陸兩個剛果,哪一個才是盧卡庫他們的「故鄉」?
    其中,以盧卡庫、本特克、奧裡吉、巴舒亞伊、蒂勒芒斯、孔帕尼來自非洲的一個國家——民主剛果。此外,中超勁旅,外號御林軍的北京國安前鋒巴坎布就是民主剛果的主力前鋒和進攻核心。翻看非洲地圖,我們發現除了民主剛果之外,非洲還有一個國家也叫剛果,即剛果共和國。
  • 文一:歐洲給非洲帶來了什麼?一位剛果父親欲哭無淚
    導讀法國總統馬克龍上任後,便頻頻向非洲「示好」,以期重塑法國在非洲的影響力。近期,在接受專訪的時候,他又拋出了這樣的觀點:「法國和非洲之間,一定是一場愛情故事。」「這段歷史一直在那裡,我們是歷史的繼承人,這段歷史也被承認、研究」,「我們不能做歷史的囚犯,這很可怕。」可當我們研究非洲被殖民的歷史會發現什麼呢?
  • 剛果(布)和剛果(金),這兩個國家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中部非洲大陸上,坐落著兩個名字都叫做剛果的國家,這兩個國家不僅名字相近,而且兩個國家僅隔一條剛果河。許多讀者感到好奇,既然是兩個國家地理位置相近,且都以剛果命名, 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雖然都叫「剛果」,但一個是是剛果共和國(布),另一個則是剛果民主共和國(金)。除了名字有區別以外,兩個「剛果」的國情也有很大的區別。
  • 聯合國人權報告發布10年,剛果怎麼樣了?
    穆克維格未能親自出席抗議活動,因為他在反對這一時期暴力行為的運動中面臨死亡威脅。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自2012年以來一直由聯合國士兵守衛,但在5月新冠爆發後,這支部隊撤出了。 穆克維格對法新社說:「否認剛果(金)有反人類罪和戰爭罪,甚至否認剛果(金)有種族滅絕,都是不誠實的。」
  • 非洲出現神秘未知病原體,致死率或高達90%!專家:熱帶雨林中還潛藏...
    伊波拉病毒發現者、剛果(金)國家生物醫學研究所所長塔姆弗姆也警告稱,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基於科學事實進行的判斷,非洲的熱帶雨林中潛藏著很多未知病原體,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威脅。據央視新聞此前消息,11月中旬時,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第11輪伊波拉疫情宣告結束表示歡迎。
  • 剛果(布)和剛果(金)有什麼區別?是同一個國家嗎
    —— 莎士比亞 從歷史大框架來說,剛果(布)和剛果(金)還真的曾經就是一個國家,國家的名字叫剛果王國,一個曾經在非洲大陸叱吒風雲的國家。 1483年,葡萄牙人發現它之時,已經傳承到了第五代或者第八代君主,因為在葡萄牙到達之前的剛果王國資料留存不完整,此事件節點至今沒被完全定義。 發現剛果之後,由於葡萄牙人力上的限制,葡萄牙人和剛果並未爆發直接戰爭,反而是成為了一對好基友,葡萄牙為剛果國王提供武器繼續徵服周邊的領土。
  • 非洲大陸的神秘恐龍,剛果恐龍真的存在嗎?真相又是如何
    其中,關於剛果恐龍的猜測是最多、最神秘的。相傳在非洲大陸,有一種恐龍主要生活在非洲泰萊湖附近,它有著長長的宛如蛇一樣的脖子和粗壯的尾巴,看起來很像一種蜥腳類恐龍。其身長約在五到十米,脖子可以長達1.6-3.3米,主要的顏色是紅褐色或灰棕色。根據很多當地人的描述可以推斷,剛果恐龍是一種食草性動物,所以它們的性格也比較溫順,攻擊性較弱。
  • 即使你疫情捲土重來,非洲剛果金物流也絕不能「休息」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國外進口產品已經全方面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比如澳洲牛排、紐西蘭奶粉、非洲剛果金礦產等,對於一些吃食,我們並非沒有了它們就不能存活,但是如果礦產資源不足了呢?我們的國家會如何?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礦資進口大國,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大,進行了各種工業活動,比如鐵路、飛機、汽車製造後,自身礦物資源虧損嚴重,但是我們又不能停止發展的腳步,只能從其他國家進口,比如非洲剛果金。疫情形勢好不容易有所緩和,近日竟再次緊張,北京、河北突現大量病歷物流再受影響,但是小編想說的是:即使疫情再嚴重,非洲物流也絕不會休息!
  • 王毅:歡迎剛果(金)成為非洲第45個「一帶一路」合作夥伴
    新華社布拉柴維爾1月6日電 金夏沙消息:當地時間1月6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金夏沙同剛果(金)國務部長兼外長通巴舉行會談。會談後,雙方籤署了兩國政府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  王毅表示,「一帶一路」是重要國際合作倡議,致力於促進各國發揮經濟互補性,對接發展戰略,形成發展合力,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目前,中國已經同44個非洲國家分別籤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歡迎剛果(金)成為在非洲的第45個合作夥伴。
  • 如果當年日本沒偷襲珍珠港,美國不參戰,中俄能不能掌控局面?
    日本偷襲珍珠港可以說是二戰中最為重要的轉折點之一,在此之後美國參戰,徹底改變了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力量對比。現在有很多人認為美國參戰才是同盟國獲勝的根本原因,如果日本沒有愚蠢地去偷襲珍珠港,二戰的結局將難以預料,真實情況是這樣嗎?如果沒有珍珠港事件,美國就不會這麼快參戰,這點是可以肯定的。
  • 非洲森林中的花園式工廠:記中國有色集團投資的剛果(金)馬本德項目
    在眾多成功案例中,中國有色集團在中南部非洲的投資開發較有代表性,我們將該公司在剛果(金)投資開發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有益嘗試、被外界稱為"用世界上較美的語言形容都不為過"的馬本德項目呈現給讀者,讓大家共同分享中國有色金屬企業"走出去"的光榮與夢想。
  • 一戰爆發後的北洋政府:不願選邊站隊,又怕不參戰自己吃虧
    隨後,英、法、德等國家紛紛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一戰爆發後,世界各國紛紛選邊站隊,而遠在東方的中國,也同樣在關注戰爭局勢。 北洋政府特意詢問了英國人的態度,因為英國和日本是盟友,一旦英國人參戰,日本很可能會捲入其中,中國必然不能倖免。
  • 滅絕的恐龍疑似再次出現,非洲剛果捕獲恐龍,食用後全體暴斃
    在人們的認知裡恐龍早已經滅絕,很多人都想知道如果時至今日恐龍還存在的話,世界會是什麼樣子?不幸的是,我們都知道恐龍早已經在大災難中滅絕了,再也不會在地球上出現。這對於一個恐龍愛好者來說,無疑是個令人沮喪的消息,但是現在我們大多數人肯定意識不到,恐龍不再出現對人類來說可能是件好事。
  • 人民幣10000塊兌換240萬剛果法郎,在剛果能做啥?剛果美女告訴你
    ,今天給大家介紹這個剛果是大家陌生的剛果。陌生的剛果是什麼意思呢?是這樣,世界上兩個國家的名字的簡稱都叫剛果,都在非洲地區且互為鄰國,為了區分兩個國家在書寫上加上了各國首都名字的第一個字,一個寫為剛果(金),一個寫為剛果(布),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後者,全民叫做剛果民主共和國。
  • 非洲強迫中國籤訂唯一不平等條約:最惠國待遇,還想有黑人駐兵權
    中國與各國所訂條約規定之人身、財產與審案之權,剛果亦得享有;中國民人可隨意遷往剛果,買賣動產、不動產,經營工商業,均得享受最惠國待遇。 這是中剛《天津專章》條約中規定的內容,它發生在1898年5月12日,由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李鴻章與剛果全權大臣餘式爾於天津籤訂,整個條約只有這兩條內容。
  • 【留學北大60年之勺海英傑】一個來自非洲的取經者:記剛果(金)籍...
    60年來,中國招收的留學生在培養規模、層次、教學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一批批來華留學生學成歸國 ,成為加強中國同世界各國友好往來的橋梁和紐帶。這就是蒙德利,一個來自剛果(金)的非洲留學生。在理解與尊重中澆灌友誼的花朵大學畢業那年,蒙德利面臨一個選擇:去哪裡留學。
  • 「血鑽石」-中新網
    非洲中西部蘊藏了大量的礦藏,像奈及利亞擁有大量石油,剛果民主共和國藏有大量核能發電原料鈾礦、醫療用放射性元素鈷、鑽石等,藏量都在世界前三名。由於這些資源屬民生必備或重要能源,因此掌握這些資源的國家便能增強國力,但中西非多數國家無法獨立開採,只得引進外國的資金與技術,此舉卻在各國原本部落林立的複雜情勢上再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