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日本沒偷襲珍珠港,美國不參戰,中俄能不能掌控局面?

2021-01-10 大國將令視頻

日本偷襲珍珠港可以說是二戰中最為重要的轉折點之一,在此之後美國參戰,徹底改變了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力量對比。現在有很多人認為美國參戰才是同盟國獲勝的根本原因,如果日本沒有愚蠢地去偷襲珍珠港,二戰的結局將難以預料,真實情況是這樣嗎?如果沒有珍珠港事件,美國就不會這麼快參戰,這點是可以肯定的。

那麼我們先從德國這邊開始說起,佔領法國後,德軍迅速向蘇聯進攻,蘇聯方面由於判斷失誤和此前的軍隊中的「大肅清」,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一路敗退。後來蘇聯雖然調整過來了,但還是與德國打得不可開交,最終德國和蘇聯之間的戰事白熱化時間會更長。此外英國方面被倫敦上空的鷹、海上的狼弄得焦頭爛額也沒有多大實力對德軍產生威脅,在非洲戰場,第八集團軍根本打不過隆美爾的非洲之師,那麼德軍將在非洲所向披靡。

再看亞洲戰場,日軍在中國遇到了抗日民眾的頑強抵抗,深陷長期戰爭,但沒了太平洋戰爭的拖累,抗日戰爭的難度將上升一個檔次,勝利的時間也將延後,騰出手來的日軍將從我國東北方向與德國一起進攻蘇聯,蘇聯腹背受敵,作戰就將更為艱難。

由此看來,少了美國這一大國的力量,二戰時的同盟國的戰事的確將變得更加艱難。但同盟國的力量遠不是軸心國可比,同盟國成立之初有26個國家,到二戰結束全世界一共有52個國家,這些力量遠超軸心國,此外,蘇聯、英國、中國三國人民將逐漸擺脫困境,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蘇聯在最初被德國打懵後不久就反應過來,組織起了有效的抵抗,在豐富資源的支持下,各種兵工廠發動起來,人民從軍殺敵的欲望空前強烈。

而德國相對來說是個短板非常明顯的國家:它不能打持久戰,因此回過頭來的蘇聯能夠完全纏住德國並逐漸獲得優勢。亞洲戰場上,日本相比之下遠不如德國,在我國軍民的抵抗下,日本是會被逐漸拖垮。而戰鬥力遠不如德國的日軍進攻蘇聯也會受到蘇聯人民的頑強抵抗,以英國為首的同盟國也不會坐視不理,它們將在各個方面為戰鬥在第一線的中、蘇等國家提供支持,因此即使美國沒參戰,同盟國最終也將獲得勝利,不過這個時間將延後一段,各國的損失也要更為慘重一些。

這些都是美國不參加二戰的可能結果。當然歷史沒有如果,當時海戰屢戰屢勝的日本也沒有想到美國會打敗他們,更沒有沒想到美國竟然真的有核彈這種黑科技。不過美國不是世界的救世主,沒有美國的參與,世界人民會付出更大的犧牲來戰勝法西斯。但與之相對的,美國也就不再會擁有如今的國際地位和實力

相關焦點

  • 日本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嗎?為什麼要偷襲美國珍珠港?
    在一戰和二戰中,美國大發戰爭橫財,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在經濟軍事和軍事方面都比日本厲害多了。日本難道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為什麼偷襲美國珍珠港呢?這不是引火燒身嗎?當時,日本在東南亞的戰勢好比「開弓沒有回頭箭」,如果不能打開美國的資源封鎖。等本國那一丁點兒戰略資源耗盡後,日本將無計可施。所以,日本不得不採取「以戰養戰」的冒險策略賭一把。二、政治問題:日本狂妄的「大東亞共榮」的政策,給被侵略各國帶來深重的災難,也讓世界各國不滿。以美國為首的國聯對日本提出譴責,給予中國等東南亞各國經濟援助,還成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 惹怒美國是自掘墳墓!日本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其實在賭一把大的
    在整個二戰過程中,德國閃電襲擊波蘭成為了歐洲人的二戰的起點,巴巴羅薩計劃是蘇聯人的起點,而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是真正把美國「中立」這塊遮羞布去掉的起點。 日本偷襲珍珠港已經過去七十九年,隨著許多檔案的公開,對於日本為何要偷襲珍珠港也得到了答案。
  • 二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後,為何不在返航途中佔領中途島?
    既然是突襲,就必須隱蔽,如果要進攻一個有重兵把守並有強大岸防炮的面積達4.7公裡的島嶼,就需要大量的海軍進攻力量和登島部隊,如果那樣子興師動眾,根本就達不到隱蔽突襲的目的,那偷襲珍珠港太平洋艦隊的計劃就無法達成。其制定的行動計劃就毫無意義。日海軍戰爭思路,是打掉美國機動艦隊,沒有艦隊的美國海軍,整個太平洋上的島嶼那就是日本想佔哪就佔哪。
  •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為何一定要挑釁強他許多的美國
    本文就來分析一下二戰中,已經陷入中國焦土抗戰泥淖中的日本,為何一定要另起戰端,惹到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美國。我們現在都感覺不可思議,當時的日本,百分之七十的陸軍兵力被牽制在了中國本土。曾經妄圖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在中華民族積極抗戰中失敗,陷入了人民抗戰的汪洋大海。陷入僵局的日本,制定了偷襲珍珠港的秘密計劃。
  • 珍珠港被炸,美國是假傷心、真套路,欺負日本人傻嗎?
    」,聲稱美國人早就知道日本要偷襲,設下圈套,等著日本人來跳,好藉此事名正言順地參與二戰。 一、日軍偷襲珍珠港時,美軍的三艘航母不在港內 本來就三艘航母不在,極有可能就是巧合而已,但是吧,這三艘航母偏偏不是那種很普通,沒啥「身份」的航母,而是在二戰中發揮了莫大作用的航母。這難道還是巧合嗎?偷襲剛要來,航母就剛好被調走了,世界上還有這麼巧的事呢?說出來怕是也沒人會信。
  • 指揮偷襲珍珠港和中途島海戰,南雲忠一為何發揮不穩?下場又如何
    本來按此進度,南雲忠一的前半生一切都很順利,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必然可以晉升為上將。然而在1941年這一年,歷史讓他的命運發生了轉折。二、指揮珍珠港豪賭日美開戰源於珍珠港事件,而該事件的導火索是在1941年的7月份,美國宣布全面對日本出售戰略物資。
  • 從偷襲珍珠港到決戰中途島,英國曾是海上霸主,為何幫不上美國?
    ,隨即對其發起一次成功的深水炸彈攻擊,並迅速將此事上報給駐夏威夷瓦胡島港口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為了爭取太平洋地區的穩定,我們與日本人進行的談判如今已經停滯,日本人未來幾天很可能發起攻擊……請做好必要防範……。」此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已經在海上活動,正朝著珍珠港進發,他們甚至早在美日雙方談判破裂前就已經出航了。  其實,早在11月24日,斯塔克就已向他的艦隊指揮官們發出了外交形勢日趨惡化的警告,他甚至提醒哈爾特和金米爾,日本人有可能發起一場突然襲擊,但襲擊的目標和方式尚不確定。
  • 日本襲擊美國的珍珠港,卻忽略了重要因素,才導致中途島戰役慘敗
    日本在二戰期間,屢屢表現突出,在很多國家的領地上留下了自己罪惡的腳印,很多的小國因為日軍的入侵而支離破碎。在二戰後期的時候,日軍在亞洲的戰場上已經發揮不出自己的實力來了,於是將戰場轉向了歐洲。在東南亞地區有很多的資源,日軍將目標對準了美國的珍珠港。
  • 中途島海戰:日本4艘航母VS美國3艘航母,日軍為何會慘敗?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大本營認為在他們順利偷襲了珍珠港後,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已遭到重創,美國暫時沒有與日本艦隊決戰的勇氣和實力。 在偷襲珍珠港事件中,日本表現出了強大的情報工作實力,然而此時此地日本卻出現了重大的情報失敗,在中途島海戰之前美軍就破譯了日本海軍的密碼,在這種情況下美軍可以事先知道日軍的戰略部署和作戰計劃,這次情報工作的失誤所帶來的後果無疑是致命的。
  • 美國投下原子彈前曾空投6300萬張撤離傳單,為何日本人無動於衷?
    二戰是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一場正義戰爭,而法西斯國家主要就是以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為首的軸心國,在亞洲戰場上,日本對中國等國家發動了殘暴的侵略,給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二戰後期,日本海軍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珍珠港進行了偷襲,讓美國海軍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 二戰中讓美國蒙羞的戰役,麥克阿瑟將軍逃跑,80000人投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因為日本軍隊偷襲珍珠港所以美國被迫加入了這場戰爭,太平洋戰場就此打響,最終日本也因為美國的參戰受到重挫,在接了兩顆原子彈後最終投降。現如今有人提到珍珠港戰役稱其不僅是日本人的陰謀更是美國人的陰謀,因為當時美國迫切的想要加入二戰通過發戰爭財的方式解決自己國內經濟危機的問題,這次珍珠港事件就是羅斯福搞出來的苦肉計。雖然但是羅斯福是真的很想加入二戰,但我覺得苦肉計這件事情不太可能。
  • 從偷襲珍珠港到中途島海戰,勢不可擋的日軍如何走向毀滅
    1941年12月7日,強大的日本航母機動部隊對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基地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美日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抓住美國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遭重挫後產生的短暫頹勢,日本陸海軍迅速出擊,達成了戰前制定的第一階段戰略目標。
  • 杜立特空襲東京,尼米茲為何不贊成?全戰區5艘航母不及日本一半
    1941年11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將美國拉進了二戰,對同盟國來說,這無疑是個利好消息。然而,與美國民眾義憤填膺、誓要報仇的熱烈氣氛不同的是,美軍並沒有做好「雪恨」的準備,尤其是海軍,總共6艘航母,還不及日本的一半。  不要說進攻了,就是自保都成了問題,尼米茲為此傷透了腦筋。
  • 為何中途島海戰美國只有3艘航母參戰?沉的沉傷的傷 3艘實屬不易
    中途島海戰時美國海軍處於一個很尷尬的狀態,要同時照顧到太平洋方向和大西洋方向兩線作戰,再加之又經歷了珍珠港事件和太平洋上一系列海上行動,海軍艦艇只損失不補充,所以能在1942年6月拿出3艘航空母艦已經算是很好了。我們已知的大規模服役艦艇那是1942年年末才開始的,都沒有趕上中途島海戰。
  • 珍珠港事件後山本為何盯上中途島?日本高層不同意,他一句話搞定
    這就是中途島,它距東京2250海裡,距珍珠港1135海裡,是美軍在夏威夷群島中重要的戰略前沿基地。1937年,日本將魔爪伸向亞洲,中國東北、新加坡、菲律賓等地相繼淪陷,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在日本,這些「成績」的取得都要歸功於陸軍,而海軍只是配角的位置。這讓自命不凡、彼此「世仇」的聯合艦隊很不服氣,誓要壓過陸軍的勢頭。
  • 山本五十六小傳:策劃「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島戰役」的八指將軍
    1919年(35歲),山本奉命到美國哈佛大學學習,同年晉升為海軍中佐。這時的美國,正是「大蕭條」前「繁榮的十年」,美國強盛的國力讓山本既羨慕有震撼。1921年(37歲),山本回國後,任海軍大學教官。(山本五十六在美國)1924年(40歲),山本擔任日本海軍航空隊教官,開始訓練飛行員。他親自參加飛行訓練,是日本航空兵建設的奠基者。
  • 二戰後,美國曾想讓日本人都說英語,日本做了啥?美國人沒敢實施
    對於二戰時期的日本,美國和中國一樣,對這個國家深惡痛絕。原因有兩個主要方面:其一是日本為了打通海上通道,不惜採取卑鄙的偷襲手段,通過發動「珍珠港偷襲」行動,讓美軍傷亡慘重。他們所組建的「神風突擊隊」,說白了就是人肉炸彈,以自己的性命換來美軍戰艦的損毀,戰爭打倒了這個份上,在美國眼裡,日本就如惡魔般的存在一般。也正是如此,美國才不惜扔出了兩顆原子彈,這一人類終極大殺器,終於沉重打擊了日本的囂張氣焰,迫使他們作出無條件投降的決定。但是對於這樣一個不正常的國家,美國在日本派駐了駐軍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想著如何去改造日本。
  • 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為何在中途島大敗?山本犯了一個兵家大忌
    那為何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勝利後卻在中途島戰敗呢? 中途島海戰是海軍史上成敗瞬息萬變的一戰,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一個著名戰例。在這場海戰中,美軍共損失1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147架飛機和307人。日軍共損失4艘大型航空母艦,1艘重巡洋艦,322架飛機和3500人,另有1艘重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受重創。
  • 珍珠港事件半年後,本來佔據優勢的日軍,為何會在中途島大敗?
    1941年12月,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發動了對美軍航空母艦艦隊所在基地珍珠港的偷襲。由於日本提前就做好了部署,所以這一次戰役。在短短的95分鐘的時間裡,日軍用極小的代價換取了擊毀敵軍40餘艘戰艦,擊傷擊斃美軍士官四千多人的驕人戰績。美軍太平洋艦隊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至此而元氣大傷。
  • 為什麼日本人不願意移民美國?
    但日本人到了美國,他們是仍然愛著自己的日本,還是會愛上美國這個民族大熔爐呢?「二戰」的時候,因為日本襲擊珍珠港後,導致美國國內群情激憤,仇日情緒高漲。實際上美國參加「二戰」,就是在日本襲擊珍珠港之後。之前美國對於德國,他們只是宣傳反納粹,反希特勒。但是日本真的襲擊了珍珠港,美國直接向日本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