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被炸,美國是假傷心、真套路,欺負日本人傻嗎?

2020-12-05 騰訊網

1941年12月7日,是一個令美國人咬牙切齒的「恥辱日」。

轟隆、轟隆........無數聲炮擊聲在美國上空響起,炮火雲煙中,從六艘日軍航空母艦上起飛的數百架飛機呈穿雲破空之勢,直直撲向珍珠港,打了美國海軍一個措手不及。這便是二戰時期最著名的偷襲事件——「珍珠港事件」。

此次日軍偷襲事件讓美軍人員傷亡4500人,損失飛機260餘架,使40餘艘船艦被炸沉,太平洋艦隊直接陷入癱瘓長達半年之久,損失不可謂不重。

然而令多數人都沒想到的是,面對被美國人視作恥辱的這場偷襲,史學界卻冒出了一種觀點,那就是「一切都是羅斯福的陰謀」,聲稱美國人早就知道日本要偷襲,設下圈套,等著日本人來跳,好藉此事名正言順地參與二戰。此觀點一出,瞬間引起史學界熱議,呈滾雪球之勢,一發不可收拾。

那麼,珍珠港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美國人真的提前就知道了日軍的偷襲計劃,設好圈套等著日本人來跳嗎?

陰謀?圈套?

能夠將這樣一場令美國人損失慘重、深惡痛絕的偷襲事件給判定為美國人自己的陰謀、圈套,想必提出這個觀點的人應該有不少的依據吧!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的事實依據究竟是什麼呢?

一、日軍偷襲珍珠港時,美軍的三艘航母不在港內

本來就三艘航母不在,極有可能就是巧合而已,但是吧,這三艘航母偏偏不是那種很普通,沒啥「身份」的航母,而是在二戰中發揮了莫大作用的航母。這難道還是巧合嗎?偷襲剛要來,航母就剛好被調走了,世界上還有這麼巧的事呢?說出來怕是也沒人會信。

出於這種懷疑心理,有不少人認為美國提前就已經知道日本的偷襲計劃,才會及時把這三艘重要的航母給藏了起來,好在日後發揮大作用。

這個猜測,聽起來好像很合理,但能不能站住腳,那可就不得而知了。

二、羅斯福早就知道情報,但他卻把這次偷襲當做美國跨出「孤立主義」的契機

作為全球聞名的情報大國,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如此大的動靜上,美國怎麼會一點都沒有覺察到呢?這很明顯就不可能啊。可事實偏偏就是美國被偷襲了,而且損失很慘。

沒有察覺,還損失慘重。這......也不知道讓人說些啥了。美國會是這麼沒有能力的國家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那麼,既然美國很牛,出現這樣嚴重損失的原因只有一個,肯定是美國早就知道了情報,卻依舊等著日本人來偷襲,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加入二戰。

說實話,這個觀點倒也不是沒有道理,不過,美國會甘願坐等如此慘重的損失嗎?他們又不是傻子。

三、面對日軍即將偷襲珍珠港的情報,美軍高層顯得十分淡定

日軍即將來襲,美軍能夠破獲情報本來就是很稀鬆平常的事,然而當情報官把日軍即將偷襲珍珠港的重大情報告訴羅斯福時,羅斯福卻絲毫不慌,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我知道了」,然後,居然就沒有下文了。著急、生氣這樣的情緒在他的臉上絲毫沒有體現,從始至終,有的只是淡定。

此時不得不感嘆一句,不虧是你!羅斯福!總統果然還是總統,這種情況也能不慌張,欽佩、欽佩啊。

不過,這似乎跟個人氣魄沒什麼關係,因為當這份情報送到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面前時,他的反應居然和羅斯福如出一轍,甚至更為淡定。只見他一把將情報扔在桌子上,很不屑地說:「這沒有什麼!你的職責已經盡到了,可以走了,這件事別跟任何人說。」

啊,這.......難道不應該立即部署嗎?這樣的反應實在是太不對勁了吧。果然,珍珠港事件真的是一件美國軍隊高層皆知的陰謀,畢竟遇到戰爭還能這麼淡定,也是獨美國一份了。

站不住腳的依據

分析得這麼頭頭是道,這些依據看起來倒真的是很令人信服啊!不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就從第一條論據來說,把至關重要的航母調離是美國提前做好的準備,這個確實是冤枉人家美國了。

先不說在二戰中作為艦隊主力的根本就不是航母,而是戰列艦,美國之所以用那三艘航母作戰,純粹就是因為珍珠港被炸,太平洋艦隊癱瘓無法使用,被迫趕鴨子上架,誰知道會起這麼大的作用嘞!說白了,這還不是託了日本偷襲的福嗎,不然美軍也不會發現航母的作戰能力這麼強,也不會在太平洋戰爭中把日本打得落花流水了。

再來看第二個猜測,羅斯福早就知道情報,還設好了圈套?

首先,作為總統,羅斯福根本就不可能為了名正言順地參與二戰,對日本偷襲珍珠港坐視不理,也不可能為了換取美國民眾對美國政府參與二戰的支持,從而讓太平洋艦隊和幾千士兵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

其次,如果羅斯福這樣做了,難道他不怕有朝一日東窗事發,毀了他在美國人民心中的聲譽嗎?用士兵性命來做賭注,羅斯福萬萬做不出這樣的事來。

至於第三個依據,怎麼說呢,小編認為輕敵和決策失誤的確是美軍高層的錯,畢竟誰也沒能事先料到,日軍差點毀了整個太平洋艦隊。若是美軍高層真的絲毫不慌,那麼在事發後,羅斯福怎麼會讓自己陷入被問責,被迫推出金梅爾等人替他擋著的困窘境地呢?這明顯不是一個理智的總統能夠做出來的事。

這樣細細地看下來,「陰謀論」的依據確實是不怎麼能夠站住腳。

袁史有話說

珍珠港事件,一場偷襲者看似贏了,實則卻輸得一敗塗地的賭博之戰。

對於挑起者來說,能夠下定決心偷襲珍珠港,山本五十六無疑是下了個天大的賭注,所幸日軍偷襲成功了,美軍的太平洋艦隊癱瘓了。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惹怒美國真的是個明智的決定嗎?答案早已在太平洋戰爭中揭曉,山本五十六這場賭博註定會輸得一敗塗地。

對於被偷襲者美國來說,此戰損失如此慘重,怪不得日本不道義偷襲,畢竟輕敵和決策失誤都是自己造成的。

愚蠢的偷襲者,輕敵的被偷襲者,在這場被比作天大賭局的戰爭中,註定了任何一方都不會奪得完全的勝利。

參考資料:[1]任晉海.駁「羅斯福陰謀論」——珍珠港事件淺析[J].黑龍江史志,2015(13):13+22.

[2] 彭訓厚.珍珠港事件:誰說它是「苦肉計」[J].世界知識,2002(17):25-27.

[3] 馬駿.驚天大陰謀:羅斯福與日本聯手偷襲珍珠港[J].新世紀文學選刊(上半月),2007,No.61(05):46-47.

相關焦點

  • 日本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嗎?為什麼要偷襲美國珍珠港?
    在一戰和二戰中,美國大發戰爭橫財,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在經濟軍事和軍事方面都比日本厲害多了。日本難道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為什麼偷襲美國珍珠港呢?這不是引火燒身嗎?原因有三一、資源問題:島國小日本資源匱乏,但野心很大,為了他所謂的「大東亞共榮」的計劃,先武裝侵略中國東北,然後揮師南下,一路上的侵略氣焰甚至囂張。這威脅到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利益,引起了美國的強烈反對,美國先是拒絕向日本出售石油,然後聯合英國、荷蘭一起對日本禁運所有的戰略物資。
  • 惹怒美國是自掘墳墓!日本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其實在賭一把大的
    在整個二戰過程中,德國閃電襲擊波蘭成為了歐洲人的二戰的起點,巴巴羅薩計劃是蘇聯人的起點,而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是真正把美國「中立」這塊遮羞布去掉的起點。 日本偷襲珍珠港已經過去七十九年,隨著許多檔案的公開,對於日本為何要偷襲珍珠港也得到了答案。
  •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為何一定要挑釁強他許多的美國
    本文就來分析一下二戰中,已經陷入中國焦土抗戰泥淖中的日本,為何一定要另起戰端,惹到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美國。我們現在都感覺不可思議,當時的日本,百分之七十的陸軍兵力被牽制在了中國本土。曾經妄圖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在中華民族積極抗戰中失敗,陷入了人民抗戰的汪洋大海。陷入僵局的日本,制定了偷襲珍珠港的秘密計劃。
  • 如果當年日本沒偷襲珍珠港,美國不參戰,中俄能不能掌控局面?
    日本偷襲珍珠港可以說是二戰中最為重要的轉折點之一,在此之後美國參戰,徹底改變了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力量對比。現在有很多人認為美國參戰才是同盟國獲勝的根本原因,如果日本沒有愚蠢地去偷襲珍珠港,二戰的結局將難以預料,真實情況是這樣嗎?如果沒有珍珠港事件,美國就不會這麼快參戰,這點是可以肯定的。
  • 日本襲擊美國的珍珠港,卻忽略了重要因素,才導致中途島戰役慘敗
    日本在二戰期間,屢屢表現突出,在很多國家的領地上留下了自己罪惡的腳印,很多的小國因為日軍的入侵而支離破碎。在二戰後期的時候,日軍在亞洲的戰場上已經發揮不出自己的實力來了,於是將戰場轉向了歐洲。在東南亞地區有很多的資源,日軍將目標對準了美國的珍珠港。
  • 二戰後,美國曾想讓日本人都說英語,日本做了啥?美國人沒敢實施
    對於二戰時期的日本,美國和中國一樣,對這個國家深惡痛絕。原因有兩個主要方面:其一是日本為了打通海上通道,不惜採取卑鄙的偷襲手段,通過發動「珍珠港偷襲」行動,讓美軍傷亡慘重。這一令人不齒的手段,自然引起了美國對日本同仇敵愾的憤怒之情,所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國會演講之後,在決定是否對日本進行嚴懲時,國會罕見地投出了全體贊成票,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這次大家的意見高度一致。其二是日本的負隅頑抗。
  • 日本人被美國暴打的七大好萊塢影片,真解氣
    日本人被美國暴打的七大好萊塢影片,真解氣好萊塢是世界聞名的電影中心,每年在此舉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則是世界電影的盛會。其出品的經典電影讓人嘆為觀止。小編下面要來盤點美國暴打日本七大好萊塢大作,不得不說,大快人心。《虎!虎!虎!》
  • 日本人多沒有羞恥心,從這部電影可以看出來
    就好像一個狂妾自大的人欺負了一個比他弱小的人,把別人打得傷痕累累,他卻說,我好慘,我打他打到我累了。他,日本,就是這樣的不知羞恥,不要臉。這種不要臉不知羞恥的電影廣受歡迎,這是因為什麼呢?因為日本這種不知羞恥的文化是日本民族的文化,他們覺得做了錯事不羞恥,而是覺得做錯事後被人發現才感覺羞恥,導演這部動漫電影裡以一個平民的眼光去看待戰爭帶來的苦難,以二戰時期為背景,講述了玲子的純樸,和善良,戰爭帶給她的無辜傷害。一個赤裸裸的賣慘形象贏得了全日本的同情心。完全沒有提及戰爭爆發的原因,廣島為什麼會被美國轟炸,也沒有看到日本軍人在二戰的形象。只是說,我很慘,我被炸了。
  • 二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後,為何不在返航途中佔領中途島?
    所以消滅美國航母才是正事,如果當初偷襲珍珠港能全殲美國海軍,那麼日本下一步登陸目標就沒必要取中途島了,直接拿下夏威夷豈不更好。就是中途島的防禦力量,我覺得是因為「企業」號等三艘航母剛剛給中途島運送了一批戰鬥機。
  • 被原子彈炸完的廣島:鬼哭狼嚎,人間煉獄。中心區域的人瞬間蒸發
    美國為了讓紅了眼的日本投降,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丟下了兩顆原子彈,這一下把日本炸懵了,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正式結束。 歸根溯源的話,這一切都要從1941年說起,喪心病狂的日本,為了得到更多的石油資源,對駐紮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進行了偷襲
  • 從偷襲珍珠港到決戰中途島,英國曾是海上霸主,為何幫不上美國?
    ,隨即對其發起一次成功的深水炸彈攻擊,並迅速將此事上報給駐夏威夷瓦胡島港口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為了爭取太平洋地區的穩定,我們與日本人進行的談判如今已經停滯,日本人未來幾天很可能發起攻擊……請做好必要防範……。」此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已經在海上活動,正朝著珍珠港進發,他們甚至早在美日雙方談判破裂前就已經出航了。  其實,早在11月24日,斯塔克就已向他的艦隊指揮官們發出了外交形勢日趨惡化的警告,他甚至提醒哈爾特和金米爾,日本人有可能發起一場突然襲擊,但襲擊的目標和方式尚不確定。
  • 主人傷心,二哈拍著主人的腦袋:鏟屎的,誰欺負你!我給你報仇去
    哈士奇的拆家本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人們都覺得二哈智商低,有點傻。但是我覺得它一點都不傻,挺聰明的也。你說它的時候可以感覺到它是可以聽懂的,就是那股勁和眼神讓人覺得搞笑!哈士奇:鏟屎的,別傷心了,誰欺負你!我上去拆了他家給你報仇!
  • 山本五十六小傳:策劃「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島戰役」的八指將軍
    他負了重傷,左手的食指、中指被炸飛,只剩下了八個手指。當時藝妓修剪指甲時,按手指頭收費,每個一毛,正常人正好一元。經常出入煙花之地的山本,偏偏少了兩個,因此給他取了"八毛錢"的綽號。這個綽號一直伴隨著他,後來也稱他為「八指將軍」。1913年(29歲),父母相繼逝世,他繼承母姓,改名為山本五十六。
  • 為什麼日本人不願意移民美國?
    但日本人到了美國,他們是仍然愛著自己的日本,還是會愛上美國這個民族大熔爐呢?「二戰」的時候,因為日本襲擊珍珠港後,導致美國國內群情激憤,仇日情緒高漲。實際上美國參加「二戰」,就是在日本襲擊珍珠港之後。之前美國對於德國,他們只是宣傳反納粹,反希特勒。但是日本真的襲擊了珍珠港,美國直接向日本開戰。
  • 中途島戰役日本慘敗,原因有三,其中一個預示著日本必敗
    不知道為什麼山本五十六那麼喜歡這個南雲忠一,其實日本海軍將星如雲,美國那麼容易就能恢復使用珍珠港,就是因為南雲忠一優柔寡斷。 當時日本有的是炸彈,完全可以繼續轟炸珍珠港的油庫,而美國太平洋艦隊和航空兵已經完全喪失了戰鬥力。海軍的軍艦,航空母艦等要消耗大量的油,南雲如果把珍珠港的油庫炸了,那美軍至少在一年內用不了這個基地,也就不會出現從珍珠港出發的這些航母艦隊。
  • 指揮偷襲珍珠港和中途島海戰,南雲忠一為何發揮不穩?下場又如何
    在二戰時期,日本出現過許多著名的人物,而我們今天介紹的,就是在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指揮官南雲中一。在二戰時期,南雲忠一指揮了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等著名戰役,同時也是山本五十六的得力助手。那麼,作為偷襲珍珠港的指揮官,他的生平和結局是怎樣的?最後的結局南雲忠一有受到報應嗎?
  • 日本人在美國開店遭威脅:「猴子,滾回日本,不然炸了你店」
    美國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壓」致死後,美國系統性種族歧視的頑疾再次為世人所關注。不僅是黑人,亞裔在美國也飽受歧視。本輪抗議熱潮爆發以來,全美已發生多起針對華裔、菲律賓裔等亞裔群體的「仇恨犯罪」。本周,美國加州一家日本人經營的店鋪被貼了一張「恐嚇信」。
  • 測你是真傻還是假傻
    是大家的果敢代表,外在的優秀容易遭來讓人的嫉妒,因此你八面玲瓏的形象逐漸在人們心中梳理。但實際上,你的心中單純柔軟,不易被人發現,這也是你的隱藏屬性。 C、你在辦事的時候,絕對是不苟言笑的人,但是一回到日常生活裡,你卻可以馬上變成一個搞笑天才。
  • 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為何在中途島大敗?山本犯了一個兵家大忌
    但是,更多的美機俯衝下來,接連有四枚炸彈命中艦橋附近,艦橋上的玻璃窗全被猛烈的爆炸震得粉碎,前部升降機附近的艙面甲板被炸得面目猙獰地朝上翻卷,完全擋住了指揮區的視線。大火在飛行甲板上裝好炸彈的飛機間蔓延、爆炸。巨大的黑色煙柱騰空而起,「飛龍」號的航速開始減低下來。
  • 二戰中對襲擊美國本土這件事情上,德國很搞笑,日本很認真
    而作為德國盟友的日本卻突然偷襲珍珠港導致把美國拖下水,這讓已經在歐洲陷入兩線作戰德國很惱火,有後期資料解密稱,日本襲擊美國的計劃並沒有經過與德國的商議,當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消息後在柏林暴跳如雷,但也無可奈何,作為軸心國同盟不得已只能一起向美國宣戰,在這種應激反應的刺激下,在1942年6月希特勒本人親自參與策劃了叫做「帕斯特裡歐斯行動」的對美國本土實施的破壞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