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辰光朋友圈被一張照片刷屏:一個禮拜裡,溫度從21攝氏度、25攝氏度、27攝氏度、30攝氏度,一記頭躥到39攝氏度。後來氣象臺馬上出面闢謠,講是某些手機軟體個「大數據系統」出錯了,其實只有28攝氏度。
勿過,搿種「高燒」日腳說來就來,一記頭就熱起來也勿是勿可能。喏,中浪向,太陽下頭走辣馬路浪已經曬得有點頭昏了。
彎進超市8塊洋鈿買根雪糕。辣末生頭想起小辰光,爺娘下班回來,用一隻胖篤篤矮墩墩個竹殼熱水瓶裝回來個冷飲水,有辰光是鹽汽水,有辰光是酸梅湯。
從泡進熱水瓶到拎到屋裡向,起碼也有個把鐘頭了,吃到嘴巴裡冷飲水會覺著已經稍許有一點點溫吞了。勿過,一碗酸梅湯,甜咪咪酸嘰嘰,是大熱天裡阿拉小朋友伸長仔頭頸盼好仔個好物事,而且,還是覅花銅鈿嗰。
後來再曉得,酸梅湯幾乎是阿拉國家個國民飲料了。北京有信遠齋個酸梅湯,交關老吃客儕對伊念念勿忘:冰糖多、梅汁稠,味濃而釅,甜酸適度,吃一口冰冰涼涼……至於阿拉上海,也有鄭福齋個桂花酸梅湯。老底子,大世界旁邊個鄭福齋門前總有勿少人立辣海,花一角洋鈿吃一碗又甜又酸、帶桂花香氣個酸梅湯,搿也是從前上海灘熱天裡個一道風景線。
後來免費個冷飲水嘸沒了,再後來大家儕吃可樂搭仔雪碧了,再後來,又重新有瓶裝酸梅湯賣了。真是風水輪流轉。
其實,酸梅湯自家做做也便當煞嗰。到中藥房去買點烏梅、甘草、陳皮、山楂,考究點嗰,也可以再加點桑葚、洛神花、薄荷葉、桂花老啥,先擺適量水,浸泡一兩個鐘頭以後,用大火燒開,小火篤一個鐘頭,最後擺冰糖,篤到冰糖烊脫。等冷透以後,拿湯水潷出來,擺辣冰箱裡冰一冰。
從大太陽下頭回到屋裡,吃一口冰鎮酸梅湯,味道勿要忒好,感覺一記頭就清涼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