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數字報-天熱吃碗酸梅湯

2021-01-18 新民晚報數字報
  圖文 / 沈一珠

  前一段辰光朋友圈被一張照片刷屏:一個禮拜裡,溫度從21攝氏度、25攝氏度、27攝氏度、30攝氏度,一記頭躥到39攝氏度。後來氣象臺馬上出面闢謠,講是某些手機軟體個「大數據系統」出錯了,其實只有28攝氏度。

  勿過,搿種「高燒」日腳說來就來,一記頭就熱起來也勿是勿可能。喏,中浪向,太陽下頭走辣馬路浪已經曬得有點頭昏了。

  彎進超市8塊洋鈿買根雪糕。辣末生頭想起小辰光,爺娘下班回來,用一隻胖篤篤矮墩墩個竹殼熱水瓶裝回來個冷飲水,有辰光是鹽汽水,有辰光是酸梅湯。

  從泡進熱水瓶到拎到屋裡向,起碼也有個把鐘頭了,吃到嘴巴裡冷飲水會覺著已經稍許有一點點溫吞了。勿過,一碗酸梅湯,甜咪咪酸嘰嘰,是大熱天裡阿拉小朋友伸長仔頭頸盼好仔個好物事,而且,還是覅花銅鈿嗰。

  後來再曉得,酸梅湯幾乎是阿拉國家個國民飲料了。北京有信遠齋個酸梅湯,交關老吃客儕對伊念念勿忘:冰糖多、梅汁稠,味濃而釅,甜酸適度,吃一口冰冰涼涼……至於阿拉上海,也有鄭福齋個桂花酸梅湯。老底子,大世界旁邊個鄭福齋門前總有勿少人立辣海,花一角洋鈿吃一碗又甜又酸、帶桂花香氣個酸梅湯,搿也是從前上海灘熱天裡個一道風景線。

  後來免費個冷飲水嘸沒了,再後來大家儕吃可樂搭仔雪碧了,再後來,又重新有瓶裝酸梅湯賣了。真是風水輪流轉。

  其實,酸梅湯自家做做也便當煞嗰。到中藥房去買點烏梅、甘草、陳皮、山楂,考究點嗰,也可以再加點桑葚、洛神花、薄荷葉、桂花老啥,先擺適量水,浸泡一兩個鐘頭以後,用大火燒開,小火篤一個鐘頭,最後擺冰糖,篤到冰糖烊脫。等冷透以後,拿湯水潷出來,擺辣冰箱裡冰一冰。

  從大太陽下頭回到屋裡,吃一口冰鎮酸梅湯,味道勿要忒好,感覺一記頭就清涼下來了。

相關焦點

  • 新民晚報數字報-連笑連笑謝科登科?
    昨天下午,中國棋院老院長王汝南、劉思明,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常昊九段,新民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朱國順,新民晚報社副總編輯閻小嫻,吳江區副區長湯衛明,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同裡鎮)管委會副主任陳建忠,棋手連笑九段與謝科五段等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上,陳建忠、朱國順、常昊先後致辭。
  • 新民晚報數字報-微風吹過風鈴
    趙榮發  今年2月6日,大年初二,新民晚報在寸土寸金的頭版上,用了將近半個版面,推出了一位「楊浦爺叔」
  • 酸梅湯還是手工熬製的好喝,冰涼酸甜,口味純正,天熱就愛這一口
    在酷熱的夏天,若是能喝上一碗冰鎮酸梅湯,那簡直是「人生樂事」,唇齒生津的酸梅湯,入口清涼,酸甜開胃,一碗下肚,身上的暑氣瞬間便消了大半,可謂是夏日裡不可多得的解暑飲品。酸梅湯的歷史也非常悠久,據古籍中所載「土貢梅煎」,說的就是我們現在喝的酸梅湯。
  • 新民晚報數字報-雙頭鳥
    第一顆頭大笑,說:「我們倆共有同一個胃,無論是你吃,還是我吃,沒有什麼區別。這樣吧,我將這塊蘋果送給我的女朋友,她會十分開心的。」說完,第一顆頭叼起地上的蘋果,送給了它的女朋友。第二顆頭對第一顆頭的行為十分不滿。  第二天,雙頭鳥飛進了一座果園,果園的樹剛被園丁噴了農藥。
  • 新民晚報數字報-揮之不去的耳鳴耳聾也會導致老年痴呆
    為此,新民健康特邀從事耳鳴耳聾臨床治療與科研工作多年,且臨床診療經驗豐富的專家尚玉山主任進行科普講座,宣教答疑。凡成功報名的讀者,即可獲得專家現場面對面諮詢名額。耳鳴、耳聾、耳膜穿孔、中耳炎患者可以致電新民健康報名諮詢熱線:52921348,或發送簡訊「耳鳴耳聾+姓名+聯繫方式」至13636588970報名。
  • 新民晚報數字報-熱愛老柴
    這話深得我心,像報了仇似的。  怎麼說呢,我還是特別特別熱愛老柴,愛那個多面的老柴。
  • 新民晚報數字報-文鳥
    我很高興,心想也許用不了多久,它們就能飛到我手上吃食了……就這樣期盼著的時候,我卻生病了,得離開這裡一段時間,於是文鳥只好拜託給房東餵養,草草交代了幾句注意事項之後,我就離開了。就這樣,兩三周過去了,我突然想到了文鳥,心裡感到很不安,趕緊給房東打了一個電話。沒想到電話那邊傳來的竟是噩耗,房東解釋說,一直按照我說的方式餵食著,但其中一隻突然就死去了。
  • 新民晚報數字報
  • 新民晚報數字報-馴麻雀
    或許,吃哪家飯就聽哪家話,哥站在鳥籠旁發出「啾啾、啾啾……」的呼喚聲,小麻雀竟循聲振翅飛回鳥籠上。三隻小麻雀被輪番放飛喚回,每天上演精彩的一幕,圍觀的孩子們為之歡呼雀躍,作為哥馴麻雀的助理,我也很得意。  為馴養麻雀,哥挨了我媽不少板子。那次,他在周家巷周老爹家的屋簷下,發現了麻雀窩。
  • 新民晚報數字報-穿越馬裡亞納海溝
    戴大年  2016年歲末,我們一行五人乘坐大西洋號,開始46天環南太平洋之旅。
  • 新民晚報數字報-在火地島吃帝王蟹
    晚飯在一家類似自助餐的館子吃,來之前導遊告訴我們火地島的帝王蟹有名,個大肥美價優,值得品嘗。於是,我們請導遊提前預訂了一隻。聽說火地島的帝王蟹是世界各地個頭最大的,有的重達幾十斤。我們將要享用的這隻帝王蟹有十斤多,是按照10個人的平均食量預訂的,每隻100美元。
  • 新民晚報數字報-飛快獵犬
    中午的時候,他們經常是下麵條吃。那時的人家都買新鮮標準粉切面吃,但是大全家吃精白粉卷面,價格比切面貴。所以這在我們小孩眼裡也就有些了不起。每當他們開始下麵條吃了,我們也就回家了。中午,外祖母總是炒蛋炒飯給我吃,我吃厭了,覺得吃精白粉卷面高級。  後來,大全進中學了,我家搬走了;我也進中學了,我們分別在兩個不同的重點中學上學,就沒有繼續地交往。
  • 新民晚報數字報-生存的原動力
    奇怪的是,沒人見這隻老豹捕捉過獵物(它只吃管理員送來的肉食),也沒見過它威風凜凜地從山上衝下來。它常躺在裝有空調的豹房,吃了睡,睡了吃。  一些市民說它太孤獨了。說一隻沒有愛情、沒有伴侶的老豹,怎麼能有精神呢?於是大家自願集資,又通過外交渠道,與哥倫比亞和巴拉圭達成協議,定期從他們那兒租雌豹來陪它生活。
  • 新民晚報數字報-真的養個「蛙」要多少錢?
    食 健康有機食品  看看這隻蛙平時吃的「世界風」食物:野葡萄司康餅,它可是英國女王經常吃的配茶小點心,野葡萄你懂的,有機是必須的;還有帶新鮮橄欖的義大利focaccia麵包、有肉餡的香蔥俄羅斯麵包Pironzhki。日式的有各種和果子(軟羹)、在各大溫泉勝地買的溫泉饅頭、金平糖等,看來要想採購齊,只能到九百下面的久光超市去了。
  • 新民晚報數字報-蜘蛛的故事
    那天早上,天泛魚肚白,它懷抱著那部沉甸甸的百科全書,偷偷潛入叢林裡。它最鍾愛的孫女,因為好奇而悄悄地尾隨著它。紅蜘蛛懷抱百科全書,攀爬上樹,但是,爬行不久,便因為承受不了懷裡的重量而狼狽地跌落下來。它屢試屢敗,硬是無法把這部嘔心瀝血的百科全書妥帖地送上樹頂。這時,一直躲在暗處偷看的孫女忍不住現身了,它說:「爺爺啊,您試著把百科全書馱在背上,我保證您能順利把它送上樹頂。」
  • 四十年代的老北京夏天,冰鎮汽水、老冰棍還有幾碗酸梅湯
    這是一張在路邊吃老冰棍的老人與兒童,可以說是非常可以啊,超級愜意!這兩個女生在幹嘛呢?手裡拿著小扇子!優雅又清爽!還遊泳池邊的女子,女生也不拘小節!街頭賣酸梅湯的小販,中間的盆子裡還有大冰塊哦,清涼爽口!幾碗酸梅湯也能很開心。在湖邊乘涼的兩個女生,面對面很愜意!一個在下午在院子中玩「高爾夫」的少女!
  • 新民晚報數字報-虎頭鯊
  • 新民晚報數字報-虛懷若谷的「阿公」
    初次拜見,老人家溫文爾雅,笑容敦厚,秀琅架眼鏡裡透出慈祥目光;師母糯糯細語招呼我吃茶、剝糖果,我端坐又自在,也跟著吳越君以及弄內眾人那樣喊起「阿公」「阿婆」。去了幾次,請益起來毫無拘謹,後來幾乎每周都帶著習作去討教。
  • -山西晚報數字報
    伴隨冷空氣的,還有久違的湛藍的天和清新的空氣。在太原市迎澤公園東碼頭,山西晚報記者看到,一隻只綠頭鴨和大白鵝不懼嚴寒,冷風裡笑傲,紅掌依舊撥清波。  東碼頭位於七孔橋南,停泊著多條木質畫舫,近百隻綠頭鴨和大白鵝如同開會一般,在畫舫旁邊戲水理羽,個個體大健碩,嘎嘎呱呱的叫聲也格外嘹亮。  迎澤湖面沒有結冰的時候,鴨子和大白鵝通常在七孔橋周邊戲水玩耍。
  • 新民晚報數字報-隔壁兄弟
    誰給他燒飯吃?媽媽回答說:跟我走也可以,孫子還是我來帶好了。大毛說:四中心是重點小學!   至此,大毛非常恨小毛,是他把媽媽趕走的!一氣之下,他把913和914打通的牆頭封掉了。至此,小毛也恨大毛:媽媽已經幫你帶兒子帶了6年,難道還要帶下去?我也要生兒子了,媽媽應該幫我把小人帶到讀小學!  大毛和小毛住在貼隔壁,是親兄弟,也是鄰舍,但是老死不相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