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數字報-穿越馬裡亞納海溝

2021-01-20 新民晚報數字報
  戴大年

  2016年歲末,我們一行五人乘坐大西洋號,開始46天環南太平洋之旅。從天津出港,經韓國濟州島,一直波平浪靜。在離開韓國領海後,船折向東南,突然間,風髙浪急,船在遼闊的海面上顛簸,似一片無助的樹葉。船上英語廣播提示,我們正行進在馬裡亞納海溝的域面…… 

  馬裡亞納海溝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長約2550公裡,平均寬70公裡,一般深度8000米,最深處11000米,打個形象比喻,如果把喜馬拉雅山放進海溝,則珠穆朗瑪峰頂尚在水下。

  我忍住劇烈的頭痛,登上十四層甲板,只見深藍色的大海發著無邊無際的脾氣,風卷著雲,浪撲著船,一切都在搖晃,一切都是混沌而深不可測。就這樣,10萬噸的巨輪在顛簸中行進了將近四天,約1500多海裡。直到第四天凌晨,太陽出來了,海面才漸漸歸於平靜。這時,前方出現了一座綠樹灰巖白沙相間的島嶼,塞班到了! 

  塞班是鑲嵌在太平洋中的明珠,是度假者天堂和潛水者夢想地。小島靜謐,海天一色,雜樹生花,空氣中瀰漫著椰香。

  我們都是所謂旅遊的「老江湖」,不循輪船公司安排的諸種指定路線,下船後,包了一輛商務車自由行。司機是一個黝黑矮壯的南亞漢子,我們用英語問話,他卻用不甚流利的國語作答,原來他是印度的孟加拉族人,名「夏蟹」,竟然娶了個來自江蘇南通的女子為妻。

  此人殷勤,大半天便帶我們把小島逛了一遍。我們登上鳥島,居然沒見一隻鳥;我們鑽了藍洞,湍急的浪花將同伴王老師的拖鞋卷進了大海中……不到一天時間,我們經歷了驟雨、晴天、陰雲和大風等各種熱帶海島氣候,見到了夢幻般的雨後彩虹。 

  「夏蟹」還帶我們到了人跡罕至的一處海灘,發音「泡泡海灘」,海水閃著迷人的寶綠色,我們徜徉海邊,疲憊一掃而光。接著我們乘坐擺渡船來到軍艦島,純淨的海水,純淨的沙灘,海鳥翻飛之下,成片的各種膚色的男女陶醉在灼熱的陽光下,我們也脫去上衣,好好曬了回日光浴。 

  塞班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役的一處主戰場,在美軍猛攻下,兩萬餘名日本官兵及婦孺家屬,死不投降,喊著天皇萬歲的愚忠口號跳崖墜海,屍橫遍地遍海,連奇襲珍珠港的前線指揮官南雲中將也戰亡於此,海灘邊到處橫陳著鏽跡斑駁的日式坦克炮車等。

  1945年8月,美國B29轟炸機先後攜兩顆原子彈,從塞班的天寧島機場起飛,終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