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青島5月3日訊 (實習記者 楊慧) 5月2日晚,由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主辦的青島市首屆媽祖文化節書畫展暨媽祖祈福文藝晚會在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港東社區舉行。
近千人相聚為媽祖祈福
當晚的活動邀請了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曾經出訪過的東南亞國家及臺灣地區的友好宮廟,福建湄洲媽祖祖廟等負責人,以及相關文化、旅遊、經貿等人士,還有島城各界近千人參加,來自青島本地的演藝團體和臺灣的原住民演藝團體共同為數千人呈現了精彩的文藝節目。
臺灣風俗炸寒單贏得滿堂彩
當晚,來自臺東玄武堂的炸寒單節目贏得滿堂彩。寒單爺又稱玄壇爺,是臺東地區漢人的民間信仰中相當獨特的一支,臺東炸寒單的儀式十分特別,由真人扮演的「肉身寒單」-頭扎紅布,並以毛巾蒙臉,身穿紅色短褲,赤裸上身,手拿榕葉護體,站立於神轎之上在大街小巷中繞境,接受店家及信眾投以鞭炮炸身。目前在臺灣有真人扮肉身寒單接受炮轟的僅只有臺東而已。
炸寒單
三太子和千裡眼順風耳
膠州秧歌讓人領略本土風情
而作為本土的藝術,由青島茂腔劇團表演的膠州秧歌《喜洋洋》以及由國家一級演員張梅香老師帶來的茂腔《趙美蓉觀燈》,同樣讓來自海內外的觀眾大飽眼福和耳福。膠州秧歌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形式,以其「三彎九動十八態」的藝術魅力蜚聲全國,並於2006年成功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茂腔被譽為「膠東之花」,也是地方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其藝術魅力源遠流長。
此次活動的舉辦地位於王哥莊街道港東社區的港東漁碼頭。港東社區地處嶗山北麓,三面環海,有廣闊的海岸線和豐富的灘涂資源,已有537年的歷史。社區總面積3.5平方公裡,擁有馬兒島、獅子島、長門巖、兔子島等大小島嶼5個,現有居民1100戶,人口3000人,捕撈漁船300餘艘,2016年社區人均收入2萬元,是嶗山區唯一擁有村級2級港口和全國2A級景區漁碼頭的社區。
港東漁碼頭有媽祖廟一座,當地稱為娘娘廟,始建於1780年。港東漁碼頭是文武港,每年颱風天碼頭外海面巨浪滔天,碼頭裡也是風平浪靜,因此成為遠近漁船避風的良好選擇。據傳這是因為受到媽祖(海神娘娘)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