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經濟」:滿足年輕人價值千億的孤獨

2020-11-29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劉志剛

5月22日,據成都商報報導,四隻「下海拍片」的貓主子帶領「鏟屎官」共同致富,一同住進了130平米的豪宅。目前,這四隻「網紅貓咪」已經擁有1500萬粉絲,其在YouTuBe的視頻播放量已經高達3550萬。

據稱,依靠貓咪們帶來的人氣,「鏟屎官」們僅靠流量分成就獲得了90萬元的利潤,在貓咪的光環下以吸貓為主業的「鏟屎官」們過上了夢寐以求的生活。

於是,起源於日本的「貓咪經濟學」又一次被現實驗證。事實上,貓咪經濟學的背後是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人們的孤獨感的釋放和情感的寄託。分析「吸貓人群」的特徵便不難發現,「吸貓者」大多數為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輕人和「空巢老人」。因而,「擼貓本身」是充滿孤獨感的人群對於情感需求的替代式滿足。

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城鎮養寵用戶已經達到7355萬人,其中養貓人群為2258萬人,佔了總數的大約三分之一。而日本關西大學的一份數據顯示:2015 年「貓咪經濟」就為日本帶來了超過 2.32 萬億日元(人民幣約 1394 億)的經濟價值。據一份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兩千億元。

一連串的數據預示著,以「鏟屎官」們為支撐的「它經濟」成為了新的商業藍海。另一方面隨著城市中人們的「低欲望」特徵的愈加明顯,在高企的住房壓力下,90後都市青年成為「它經濟」的主流消費人群。

事實上,兩千億元的規模還遠遠未到寵物經濟市場規模的天花板,據愛狗人士計算,一隻小型犬每年要花費3000-5000的飼養費,而且不涉及醫療、寵物玩具等方面的支出,由此觀之,在寵物「人性化」的趨勢下,未來我國的寵物經濟市場還有著巨大潛力。

「雲擼貓」背後,用流量生意做大市場「蛋糕」

「一時擼貓一時爽,一直擼貓一直爽」——某愛貓網友

目前,微博大V「王可可是個碧池」已經擁有232萬粉絲,作為王思聰的愛寵,王可可成為當之無愧的「狗生贏家」。如果說王可可的成名更多是因為王思聰的影響力的話,那麼在抖音快手、b站上走紅的阿貓阿狗們則是憑藉著自身「萌寵」特質以及「鏟屎官」們在內容製作上的運營走上「人生巔峰」。

以抖音帳號「開掛貓咪秀」為例,僅憑藉著55部「貓片」便斬獲381.4萬粉絲,獲得2116.8萬個贊。而對於其運營者來說,有流量在手,變現自然不是難事。如今憑藉「擼貓」走上「人生巔峰」的創作者已經屢見不鮮,「貓咪流量」也成為新的「流量風口」。

「貓咪流量」風口的背後,是「雲擼貓」者的糾結與掙扎。事實上,對於大多數居住在城市的年輕人來說,萌寵的誘惑無異於新款智慧型手機以及新款化妝品的誘惑,但繁忙的工作亦或是來自房東的阻礙並不能夠支撐其養一隻寵物的現實行動,因而「雲吸貓、吸狗」則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空巢青年」的部分情感需求。

事實上,大量「雲吸貓、擼狗」者的存在也從側面印證了寵物經濟仍然具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決定寵物經濟市場規模大小的重要原因在於寵物飼養人群數量。因而,要想做大市場「蛋糕」必須要先做大寵物飼養人群的「基本面」。

但就目前而言,做大寵物飼養人群的「基本面」依然有著難以逾越的阻礙。

由於先到經濟起步較晚等歷史原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國內貓、狗等作為功能性家畜飼養的情況尤為普遍,實際上國人「擁寵」時間不長,因而在觀念上仍然難以根本上接受寵物「人性化」的理念,另一方面,在以往經濟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寵物雖給予了飼養人一定的感情慰藉,但在經濟上仍未能獲得與家庭成員相同的地位。

雖然人們的觀念一時難以改變,但短視頻平臺上的「貓咪流量」或許能使這樣的情況得到改觀。

據一份市場調查顯示,國內寵物產業的發展與90後消費主力的崛起有著緊密的聯繫,2016年80後養寵用戶是主力人群達48%,90後佔比僅為17%。到2018年時,90後一路攀升至43%,成為飼養寵物的主要人群。

喬納·伯傑(Jonah Berger)在《Contagious: Why Things Catch On》(中文名:《瘋傳》)一書中提出了「社交貨幣」的概念:「就像人們使用貨幣能買到商品或服務一樣,使用社交貨幣能夠獲得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更多好評和更積極的印象。」

網際網路江湖團隊(ITVIPT1)認為:在「社交貨幣」理論「貓咪流量」的雙重作用下,自帶話題性的萌寵在滿足了90後飼養者的情感需求的同時,實際上為也帶來了一定數量的「社交貨幣」,從而使寵物本身具有部分「社交價值」。因而在「流量風口」+「情感需求」的雙重效應下,未來90後寵物飼養群體也將進一步擴大。

對整個國內的寵物經濟賽道而言,「基本面」的持續增長也必定帶來整個行業市場規模的增長。

「營銷+渠道」構築寵物經濟品牌壁壘

先人道:「春江水暖鴨先知」。寵物行業的變化亦逃不過資本市場的「嗅覺」。

據青桐資本整理的一份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寵物行業總共發生32起資本事件,其中融資億元以上的拓瑞監測、美聯眾合動物醫院均為寵物醫療細分領域中的選手。在不同細分賽道的融資比例上,寵物服務用品賽道融資比例達28,寵物醫療佔比25%,寵物食品佔比18.75%,寵物服務賽道融資比12.8%。

從行業內的融資情況來看,各個細分賽道融資數量相當,但寵物醫療賽道的融資金額更大;從融資的時間線上來看,目前多數公司的融資進展均為A輪或以下,此時資本入局也是為了獲得一張進入賽道的門票,行業也處於「前奏期」。

2018年7月11日,被譽為「寵物食品第一股」的佩蒂股份於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一個月後,主營寵物零食和主糧的中寵股份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據佩蒂股份的財報顯示,2017年佩蒂股份海外銷售收入6.02億元佔總營收的95%,而據中寵股份的財報顯示,其境外業務收入達11.57億元,而國內業務收入則只有2.51億元。

另一方面,作為寵物行業的頭部企業,佩蒂股份在國內渠道建設上進展緩慢,此前有媒體報導,截止2018年上半年,其國內營銷及服務網絡建設進度僅為1.34%。與此同時,佩蒂股份北美市場渠道成熟,而國內渠道建設緩慢。

由此觀之,國內的寵物經濟市場仍處於發展早期階段,市場仍然需要長時間的培育,目前整個行業的經濟體量決定了其較低的CR4值,「小而散」的局面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

縱向來看,寵物經濟的機遇主要集中在下遊的寵物食品、寵物醫療、寵物用品等細分賽道,其中,寵物食品賽道的剛需特點,使得其成為寵物經濟的主賽道,而現階段,國內寵物食品高端趨勢明顯,且高端市場多為國外品牌佔據,但隨著寵物飼養人群的擴大,消費者普遍缺乏獨立的辨識能力,總體品牌忠誠度較低,因而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市場機遇。

網際網路江湖團隊認為,寵物食品的生意,本質是「快消品」生意,因而營銷驅動+驅動雙向驅動特色寵物食品增長驅動的核心。

OEM生產模式下寵物食品領域並無較強技術壁壘,因而,品牌壁壘的構建則是寵物食品企業的核心要務。

另一方面,營銷最終的目的是實現轉化,而渠道的建設則是實現銷售的關鍵。

在渠道策略上,從線下到線上實現由點到面的覆蓋是實現產品與用戶有效觸達的關鍵,即通過電商渠道以及短視頻等流量平臺實現線上轉化,線下部分通過寵物用品搭售以及寵物店的鋪貨實現線下場景的覆蓋。

事實上,寵物經濟品類之複雜、細分領域之廣與快消品類似,且在不具備行業壁壘的情況下,需營銷驅動,另一方面,因為目前國內市場份額有限,因而可以預見的是,行業將會長期處於「割據」階段。因而,如何在有限營銷下構築品牌壁壘,是國內寵物食品品牌商需要面臨的現實問題。

感性價值導向下的孤獨經濟

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馬爾克斯 《百年孤獨》

消費升級的時代,人們購買商品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使用價值,更多時候是購買一種情感上的滿足。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表明,人在滿足最底層的生理需求以及安全需求之後,便開始追求歸屬感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

在物質極度豐盛的現代社會,大部分90後的面臨著更多的情感需求。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的單身人口已經高達兩億,其中8成左右是年輕人。此前曾有調查支出,當代的年輕人72.19%在外地生活,其中61.47%的人會感到孤獨。因而,「單身狗經濟」成為許多行業的新方向。

對於孤獨感愈發濃烈的年輕人來說,萌寵的陪伴則會讓他們獲得安全感以及被需要感的滿足。因而,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年輕消費者在寵物相關的消費上也更加注重感性價值。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寵物經濟實質上是「孤獨經濟」的一種延伸,因而對於寵物經濟賽道中的企業們而言,感性品牌價值的塑造將成為打造企業品牌壁壘的有效手段。

另一方面,對寵物醫療、服務等偏線下的賽道而言,感性價值導向下,除了對寵物本身的關注之外,讓單身的「鏟屎官」們感到服務的溫暖與貼心才是用戶留存的「終極法寶」。

網際網路江湖團隊認為:無論是寵物經濟還是「單身狗經濟」實質上是由解決人孤獨狀態而衍生的新的經濟形式,因而由感性價值驅動的消費行為則成為寵物經濟賽道增長的機遇,而在以營銷為核心驅動的寵物經濟中,從用戶體驗出發,在做好產品與服務的同時發力情感營銷,才是構築核心品牌壁壘的不二法門。

尾聲

市場的藍海催生資本的火熱,但投資缺乏「基本面」的寵物經濟賽道也許只是資本購買的入場券。當下國內的寵物經濟,無論是用戶還是市場都需要一個緩慢且艱難的培育過程,對於賽道中的企業而言,相比風口上的相互追逐,腳踏實地的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道才是長足於世的根本。(本文首發鈦媒體)

相關焦點

  • 寵物經濟異軍突起 一門千億級「孤獨生意」
    近年來,市場規模迅速達到億級的新興產業不在少數,上期說了養老,這期說說市場規模達到千億級的寵物經濟。國慶假期雖然過去了,但在那期間發生的種種,仍留給我們思考的空間。國慶黃金周期間,出去旅遊的人多了,造就了寵物託管服務生意異常火爆。事實上,寵物託管只是千億寵物經濟的「冰山一角」。
  • 中國寵物經濟的發展——千億級的「孤獨」生意
    在過去30年裡,寵物早已由「看家護院」的角色轉變為「家庭成員」。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在2019年達到2212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295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0%。隨著寵物的廣泛普及和寵物行業延伸服務的挖掘,中國寵物經濟早已成為一門千億級的生意。
  • 「單身狗養狗」:你的孤獨,價值千億
    這句馬薇薇在《奇葩說》中的金句,如今真的成了很多年輕人的生活現狀。寵物經濟是年輕人的「孤獨生意」,糅雜著人們特殊的感情寄託,借著網際網路的東風,中國寵物經濟正在走向爆發。柴犬在呼呼大睡。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據某機構調研,中國人2019年有望在寵物上花費2020億元,較去年增加19%。
  • 千億寵物經濟慰藉了什麼?
    近年來,「擼貓」「吸狗」成為一種風潮,寵物成了人們的精神寄託。寵物經濟有多火熱?都是哪些人在消費?其崛起的背後是「孤獨加了一把柴」嗎?思客君為你解答一二。寵物經濟有多火熱?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突破2000億,整體消費規模達到2024億元,比2018年增長18.5%。
  • 千億寵物市場背後的「孤獨」死亡
    這些都只是千億寵物經濟的「冰山一角」。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崛起,我國的養寵人群快速增長,這些年圍繞一隻寵物,衍生了多條細分領域,除了基本的主食、零食等吃的商品,更是覆蓋了寵物的穿、住、行,寵物美容、攝影、醫療、社交、殯葬......養寵這個新興群體,誕生了無數的新消費。
  • 資本湧入寵物經濟:孤獨的年輕人正在被掏空
    一條隱形的寵物鄙視鏈貫穿其中。從寵物的品種,到寵物的衣食住行檔次,再到陪伴寵物的時間,都是真金白銀堆起來的較量。  傳說的中貓品種鄙視鏈  事實上,養寵人群正在加速擴大,寵物經濟早已走向千億規模。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在2019年達到2212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2953億元。
  • 千億級的孤獨生意!寵物經濟前景如何?
    尤其是一些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白天承受了高強度的壓力,晚上回到空無一人的出租屋,內心的孤獨可想而知。但為了詩和遠方,又不得不留在大城市工作,於是養一隻可以排陪伴自己的小貓小狗便成了不少年輕人的選擇。這就大大增加了寵物的需求,寵物經濟加速發展。經常刷某音的朋友應該都看到過不少寵物的視頻,這些小貓小狗吃的、用的都是高級品牌,所以下方評論區往往也會出現「人不如狗」的調侃。
  • 寵物經濟:一門千億級的孤獨生意
    寵物行業也是青桐資本重點關注的領域,我們通過梳理國內寵物市場的現狀,發現火熱的「它經濟」正呈現出5個新特點,希望能給大家一些思考和啟發。 寵物行業的5個新特點 縱觀2018年國內寵物經濟的現狀,我們也觀察到行業正呈現5大新特點,主要體現在消費人群、產業鏈環節、寵物種類等,這些變化又將如何影響寵物經濟格局呢?
  • 雙11貓狗經濟大爆發:90後用「孤獨」投餵出2500億寵物市場!
    90後的孤獨撐起千億級寵物市場「養了十年的狗和交了一年的男朋友,誰更重要?」「當然是狗,相比於不確定的男朋友,狗的陪伴和忠誠更為重要,也是一種情感寄託。」你知道嗎?吸貓擼狗,已經在中國「擼」出了一個千億規模的消費市場。
  • 千億寵物經濟,慰藉了什麼?丨思客問答
    近年來,「擼貓」「吸狗」成為一種風潮,寵物成了人們的精神寄託。寵物經濟有多火熱?都是哪些人在消費?其崛起的背後是「孤獨加了一把柴」嗎?思客君為你解答一二。寵物經濟有多火熱?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突破2000億,整體消費規模達到2024億元,比2018年增長18.5%。
  • 新消費主義|資本湧入寵物經濟:孤獨的年輕人正在被掏空
    一條隱形的寵物鄙視鏈貫穿其中。從寵物的品種,到寵物的衣食住行檔次,再到陪伴寵物的時間,都是真金白銀堆起來的較量。傳說的中貓品種鄙視鏈事實上,養寵人群正在加速擴大,寵物經濟早已走向千億規模。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在2019年達到2212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2953億元。2015—2019五年內市場規模翻了2倍,年複合增長率20%。
  • 撬開萌寵市場的「情感經濟」
    分析「吸貓人群」的特徵便不難發現,「吸貓者」大多數為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輕人和「空巢老人」。因而「擼貓」本身是充滿孤獨感的人群對於情感需求的替代式滿足,寵物情感經濟也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寵物情感經濟的蓬勃發展數據顯示,在2015年,貓咪總共為日本GDP貢獻了約2.3萬億日元,甚至遠遠超過了日本國民偶像AKB48的565億日元。
  • 天貓超市全年萌寵數據,解密消費背後的情感經濟
    撬開千億市場的「孤獨」消費升級的時代,人們購買商品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使用價值,更多時候是購買一種情感上的滿足。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的單身人口已經高達兩億,其中8成左右是年輕人。此前曾有調查指出,當代的年輕人72.19%在外地生活,其中61.47%的人會感到孤獨。因而「孤獨經濟」成為許多行業的新方向。
  • 寵物外賣興起,催生千億規模的「寵物經濟」
    千億規模的「寵物經濟」正在催生寵物外賣這一新消費趨勢的崛起。於是,寵物經濟逐步與不同業態融合,摩擦出新商機的火花。近段時間,餓了麼和美團這兩大外賣平臺就先後釋放出加碼寵物市場的信號,「寵物外賣」的市場潛力隨之而受到關注。
  • 養寵物是年輕人的自我治癒和孤獨的陪伴
    馬薇薇在《奇葩說》中的金句,道出了寵物經濟火爆的重要歸因:雜糅著特殊的感情寄託,寵物經濟,就是年輕人的「孤獨生意」。自我治癒和孤獨的陪伴寵物經濟火爆,映襯著年輕人渴望陪伴的心。當前,中國的單身成年人已經超過兩億,其中,有超過 7700 萬的成年人過著獨居生活,而中國城市的寵物貓狗主人中,幾乎有一半是 90 後,約一半是單身。對這些「獨而不願孤」年輕人來說,寵物是一場「愛的投資」,是暫時逃避生活繁雜的溫暖棲息。
  • 中青報刊文談寵物經濟:養寵物是年輕人的自我治癒
    馬薇薇在《奇葩說》中的金句,道出了寵物經濟火爆的重要歸因:雜糅著特殊的感情寄託,寵物經濟,就是年輕人的「孤獨生意」。寵物經濟火爆,映襯著年輕人渴望陪伴的心。當前,中國的單身成年人已經超過兩億,其中,有超過7700萬的成年人過著獨居生活,而中國城市的寵物貓狗主人中,幾乎有一半是90後,約一半是單身。對這些「獨而不願孤」年輕人來說,寵物是一場「愛的投資」,是暫時逃避生活繁雜的溫暖棲息。
  • 貓咪經濟、顏值經濟、悅己經濟、盲盒經濟……這屆年輕人在消費什麼?
    貓作為寵物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養貓、去貓咖擼貓、「雲吸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催熱「貓咪經濟」,甚至有媒體稱,年輕人不顧養貓「致貧」,一定要給自己的貓孩子最好的待遇,從而刺激了寵物市場的發展。
  • 中國寵物經濟崛起 年輕人成消費主力
    從家鄉湖南來到重慶工作的趙玲玲說,「湯圓」既是她的寵物,也是她的「家人」。許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和趙玲玲一樣,選擇養寵物作為生活的調劑。近年來,80後、90後成為主要的養寵人群,寵物經濟也被稱為年輕人的「孤獨生意」。他們有的暫時單身,寵物成了他們不會說話的生活伴侶;有的決定不要小孩,寵物因此成了「孩子」。他們在養寵上傾注財力與精力,享受著寵物對自己情感的吸收和回饋。
  • 近一半的工資花給寵物!年輕人如何排解孤獨?
    寵物消費激增 年輕人如何排解孤獨在我國,越來越多青年情感缺口開始由萌寵來彌合,他們在寵物上的消費正在推動萌寵經濟發展和升級。大量研究證據表明,飼養寵物對人類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都具有積極的影響: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的人群中,擁有寵物的患者恢復更好;與寵物互動能夠減少個體的焦慮、抑鬱與孤獨感,提升自我的幸福感。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快速增長的寵物消費折射出的社會問題。伴隨著城市生活的壓力與疏遠感上升,青年群體越來越孤獨,於是他們轉向寵物尋求慰藉。
  • 從天貓雙11看寵物經濟崛起
    "而在一些樹洞博主收到的求助中,類似"男朋友不喜歡我的貓怎麼辦"之類的問題,下面的網友評論往往也都是"換一個男朋友就好了",雖然調侃的成分居多,但似乎也可以從中窺得一些當代年輕人的生活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