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報董慧:來自三江源頭的感動和力量

2021-01-15 新華網客戶端

董慧

  2013年8月至今就職於青海日報社,中共黨員。一直在政教新聞部從事新聞採編工作7年。2015年5月在立足「立足崗位 成就夢想」演講比賽中榮獲二等獎。2015年9月在在青海文化旅遊節期間榮獲貢獻獎。2016年5月深入青藏線採訪。2017年4月作為首期赴玉樹記者站採訪。2018年8月在「好記者講好新聞」演講比賽中榮獲二等獎。2019年榮獲省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2019年榮獲全省「好記者講好故事」一等獎。2020年7月「立足本職做表率我的崗位請放心」演講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青海日報董慧:來自三江源頭的感動和力量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採訪鄉鎮人大代表

在青海文化旅遊節採訪省級非遺代表傳承人馬牙古白

在玉樹藏族自治州白扎林場採訪照

  專家點評:

相關焦點

  • 青海 傾力守護三江源頭(小康路上·綠色力量)
    狠抓黃河生態保護,清理整治河湖「四亂」  青海 傾力守護三江源頭(小康路上·綠色力量)  本報記者 王 梅 賈豐豐  圖為青海瑪沁縣境內黃河源區掠影。青海省水利廳供圖  核心閱讀  黃河發源於青海,源頭保護情況直接影響著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質量。
  • 三江源頭,大美青海,風光無限
    長江、黃河之源頭在青海,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青海名始於清朝,最開始以黃河為界,分為青海,內蒙和玉樹等四十族土司,民國建立後新建青海省。先秦時代,青海屬「西戎氐羌地」。青海是三江源頭,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三江源」、「江河之源」、「中華水塔」。
  • 三江源頭,那些最感動人的身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有人主動請纓,逆向前行;有人自願「蝸居」在家,配合篩查核實;有人堅守崗位,衝在一線;有人「看不見你的臉,但能感覺你的暖」的奉獻愛心,積極捐贈……一切都只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嚴防死守」三江源頭這一方淨土。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那一個個感人的身影不斷進入我們的視野,逐漸明朗,進而高大起來。
  • 三江源頭聖水「會水」儀式在玉樹舉行
    央廣網青海4月10日消息(記者劉澤耕)備受關注的2019青海文化旅遊節暨中國西北旅遊營銷大會開幕在即,作為這一大型活動的序曲,三江源頭聖水「會水」儀式於4月9日上午在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格薩爾文化廣場舉行。
  • 青海溼地面積躍居全國首位 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
    中新社西寧9月19日電 (孫睿)「青海溼地面積躍居全國首位,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水源涵養量年均增幅達6%以上,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穩定向好。」青海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湯宛峰19日在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研討會上表示。
  • 三江源頭摘「窮帽」——青海高原脫貧攻堅掃描
    新華社西寧4月25日電題:三江源頭摘「窮帽」——青海高原脫貧攻堅掃描新華社記者駱曉飛、白瑪央措樹染新綠,花香漸濃,青海高原春天來了。脫貧攻堅戰場傳來捷報:位處三江源頭的青海省,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在平均海拔4058米、屬於六盤山和四省藏區兩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全覆蓋的青海高原,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無疑是「硬仗中的硬仗」。
  • 「三江源頭」的「老松」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樊永濤報導)提起玉樹,自然會想到這樣一句介紹——玉樹藏族自治州,位於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頭。本文要說的「三江源頭」是一家名為玉樹三江源頭的農貿有限公司,老松是公司總經理,本名就叫「老松」。
  • 中國首次對三江源頭大規模科考 建國家地理標誌
    青海省政府在西寧市舉行隆重的授旗儀式,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一行冒雨向青海南部高原挺進。  此次科考活動將歷時45天左右,總行程約8000公裡,探尋並確定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的地理位置,準確測定其坐標和高程,建立國家地理標誌,並對這一地區進行地球空間信息變遷的監測與研究。  飲水思源。
  • 三江源頭
    黃河、長江和瀾滄江:源頭地理坐標正式確定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成果日前通過專家組評審,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地理坐標被正式確定。據考察,根據以河源為遠的原則,當曲的且曲源頭應為長江源頭;卡日曲的那扎隴查河源頭為黃河源頭;扎阿曲源頭應為瀾滄江源頭。
  •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活動圓滿完成(圖)
    此次三江源頭科學考察活動由青海省人民政府組織,青海省測繪局負責實施,國家測繪局、武漢大學給予了指導和技術支持。世界著名大河源頭的確定一直被視為重大的地理發現,發源於本國國土上的大河長度及源頭地理坐標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地理數據。  長江、黃河和瀾滄江都發源於青海南部高原,長江源區、黃河源區、瀾滄江源區山水相連,總稱江河源區,這一地區也因此有「三江源」、「中華水塔」的美譽。
  • 三江源頭是怎樣找到的
    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上報水利部,仍認為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瑪曲曲果豎立了河源標誌。  2008年,青海省政府組織了三江源頭科學考察活動,考察隊的結論是——卡日曲是黃河正源。  關於瑪曲和卡日曲哪個才是黃河正源,看來仍存在不同意見,各有各的主張和道理。
  • 三江源頭科考隊進入長江源區考察
    新華網當曲9月20日電(記者張進林 任曉剛)在順利完成對瀾滄江源頭地區的綜合考察後,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今天進入中國第一長河長江的源頭重要支流當曲,開始對當曲源區至少5條源頭支流展開綜合考察。
  • 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
    據介紹,青海「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確定的6方面23項重點任務基本完成,11項約束性指標全部提前完成,全省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司文軒介紹,經過近五年努力,全省汙染防治階段性目標順利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 為了三江源頭亮明燈——青海「三區兩州」電網建設攻堅掃描
    5月,位於三江源頭的青海省乍暖還寒。但脫貧攻堅現場,「三區兩州」電網建設在一座座高山峻岭間拔節延伸,大山裡正在生長新的希望。作為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覆蓋區域,青海省是國家扶貧攻堅的重點地區,全國10個藏族自治州中,青海佔據了6個,而這裡也是「三區兩州」電網建設的主戰場之一。
  • 清潔能源智慧供暖走進三江源頭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綜合智慧能源是針對區域內的能源用戶,改變原有的能源品種、供應環節單獨規劃、單獨設計、單獨運行的傳統模式,以電為核心,提供電、熱、冷、汽、水等能源一體化的解決方案,通過中央智能控制服務平臺,實現橫向能源多品種之間、縱向能源供應環節之間的協同和互動,是能源革命的一種實現形式
  •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三江源頭打造國家公園典範
    原標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三江源頭打造國家公園典範  青海玉樹雜多縣水系眾多,河流密布,並享有「瀾滄江源頭第一縣」的美稱。圖為美麗的雜多草原。(資料照片)  按照《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確定的目標,青海三江源地區全力開展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打破過去「九龍治水」的管理格局,初步建立了相關法律政策體系、標準體系和規劃管理體系,摸清了自然資源資產本底,國家公園形象及其管理體制初步建立  隆冬時節,黃河源頭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已是呵氣成冰的極寒天氣。
  • 青海有個「三江源」,你知道是哪三江嗎?
    那這三江究竟是哪「三江」,你知道嗎?這第一條江就是我們的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從這句詩裡我們也不難聯想到,黃河的源頭正好就在青海巴顏喀拉山的卡日曲。這第二江就是我國最長的長江了。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冬峰,它的位置在青海的西南部,正好是青藏高原腹地所在。最後一條江就是瀾滄江了。
  • 幹青海事 喝三江水 做高原人
    21年來,從踏上雪域的那一刻起,博士們就把這裡當作第二故鄉,幹青海事、喝三江水、做高原人。作為中組部第15、16、17批來青博士服務團成員李玉平博士多次延期對口支援工作。「長期在此工作的青海人,守著一方淨土,太難了。」李玉平感嘆道,正因為這樣,掛職幹部們更應該要有責任心,需要下大力氣,要把更多資源引到這裡。
  •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挺進瀾滄江源頭腹地安營紮寨
    新華網瀾滄江源頭9月10日電(記者張進林 任曉剛)9月10日下午,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經過近10個小時的艱難跋涉,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城挺進到海拔4500多米的瀾滄江源頭腹地,並在雜多縣扎青鄉昂鬧村安營紮寨,這也是此次科考隊首次在三江源區建立起科考大本營。
  • 三江源頭60朵「格桑花」 在首都唱響天籟之音
    青海新聞網訊 「在那遼闊的青藏高原,有一方讓人嚮往的地方;它在遙遠的地方,那就是美麗的青海……」8月24日,一首寄託思鄉之情的《鬱金香的故鄉》唱響北京蟒山。24日上午,由求是雜誌社主辦,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武警部隊北京總隊二支隊協辦的第四屆雜多縣師生「三熱愛」教育實踐活動走進蟒山北京國際青年營,孩子們在寓教於樂的拓展訓練中,探索和感受營地教育的意義和魅力。營地工作人員組織所有師生通過團隊破冰、穿越電網、搭橋過河、攻防箭、雷區取水、穿越絲路6個項目的課程設置,讓這群高原兒女很快融入一個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