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 傾力守護三江源頭(小康路上·綠色力量)

2021-01-08 光明時政

  狠抓黃河生態保護,清理整治河湖「四亂」

  青海 傾力守護三江源頭(小康路上·綠色力量)

  本報記者 王 梅 賈豐豐

  圖為青海瑪沁縣境內黃河源區掠影。青海省水利廳供圖

  核心閱讀

  黃河發源於青海,源頭保護情況直接影響著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質量。

  近年來,青海狠抓黃河生態保護,推進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推動河湖長制不斷落到實處,並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力爭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從三江源頭汩汩流出,黃河在青海的流域面積達15.23萬平方公裡。青海還有著數千條河流、數千個湖泊。近年來,青海省水利部門把黃河保護的「源頭責任」扛在肩上,強力推進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致力清理亂佔、亂採、亂堆、亂建,推動河湖長制不斷落到實處。

  掛號整改,拆除涉河湖違規建築

  牧民多傑尖措家以前住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拉加鎮黃河老橋附近。去年底,瑪沁縣河長制辦公室工作人員在巡查中發現,拉加鎮黃河邊有13戶居民自建房屋75間,嚴重危及黃河生態保護及行洪安全,必須及時搬遷。多傑尖措家也在其中。

  讓牧民搬離熟悉的家園,談何容易。剛開始,牧民們並不理解。瑪沁縣河長制辦公室工作人員一次次上門,講政策、算細帳,經過多次勸說,大家終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決定聽從安排、搬去縣城。「搬過去後,政府集中安置,生活條件比以前要好,我也在申請成為一名護河員。」多傑尖措說。

  去年以來,青海省水利部門強力推進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水利部反饋、省市(州)縣自查的756項河湖「四亂」問題整改銷號,共拆除涉河湖違規建築面積8.77萬平方米,清理非法佔用河道岸線11公裡、非法圍堤16.1公裡、非法採砂點44處。目前,全省運行的194座水電站實現生態基流下洩設施、監控裝置應設盡設,生態基流基本得到保障。

  在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波浪灘,黃河繞城而過。然而,2017年,一個包含農家院、休閒度假屋、水上樂園等在內的觀光園建了起來,「不僅嚴重壓縮行洪空間,而且導致河流的流速流態發生改變,對沿岸生態也有較大影響。」青海省水利廳河湖保護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丁金水說,「河流保護,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海東市河湖長制辦公室和水利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聯合執法,截至去年年底,違建設施已全部拆除。

  一河一策,監管措施更加精準

  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尖扎灘鄉洛哇村村民卡洛自2017年當了巡河員,習慣了每天在河邊巡護。眼看著河水一天天變清了、河岸變美了,野鴨、天鵝等動物在此安家,卡洛別提有多自豪了。

  在青海,5000多個湖泊星羅棋布,4200多條河流縱橫交錯,每年向下遊輸送600多億立方米的源頭活水。與此同時,河湖基數大、布局較分散、管護任務重、責任大,也是青海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通過設立村級河湖長,每天都有人巡河巡湖,實現了問題及時發現、及時反饋、及時解決。目前青海的村級河湖長有4258名。

  打開「青海河長制」微信公眾服務平臺,隨手拍、投訴舉報管理、監督舉報電話等專欄跳入眼帘。青海省水利廳河湖管理處處長程鵬介紹,現在監管手段更加便捷,全省河湖長制管理信息平臺建成投運,縣級以上平臺安裝使用率100%,各級河湖長、管護員使用手機APP巡河、巡湖,工作效率明顯提升。

  「監管範圍更加明確,對流域面積超1000平方公裡的河流、水面面積1平方公裡以上的湖泊,劃定了管理範圍,並向社會作了通報。」程鵬介紹,為了讓監管措施更精準,青海還印發了多項方案和規劃,逐級完善「一河(湖)一策」實施方案,建立了「一河(湖)一檔」。

  全民參與,統籌流域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尖扎縣位於青海東南部,黃河縱貫南北,在其境內流程96公裡,過境水資源203.9億立方米。近年來,尖扎縣確定生態立縣之路,積極實施「河湖長制+」。

  2017年底,位於尖扎縣的黃南鋁業關閉了。回憶起當初的選擇,尖扎縣副縣長、縣級責任河長王徵很是感慨:「心裡不舍,但絕不後悔。」

  黃南鋁業曾經是當地的利稅大戶,但鋁廠旁邊尕布河的生態環境受到很大影響。王徵說,鋁廠關停後,空氣清新了,水也變好了。此外,尖扎縣還清理了黃河岸邊的採砂場,支流的沙石料廠也全部關停。

  尖扎縣河湖長制辦公室工作人員馬玲慧介紹,尖扎縣將河流管護工作與扶貧相結合,提供河道岸邊垃圾清運和保潔的公益崗位,每月工資1800元,共解決了200多名貧困人員的生計。

  「我們的黃河管護工作還與小流域治理結合,三年造林12萬畝。以前以生態林為主,去年開始種植經濟林,一方面控制泥沙、減少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改善黃河岸邊的景觀,春天賞花、秋天採摘,群眾也能增收。」馬玲慧說。

  青海省河長制湖長制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青海正探索長效機制,在推進引黃濟寧等重大工程的同時,深度調整經濟、產業布局,推動黃河青海段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促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 責編:袁晴 ]

相關焦點

  • 青海日報董慧:來自三江源頭的感動和力量
    董慧  2013年8月至今就職於青海日報社,中共黨員。一直在政教新聞部從事新聞採編工作7年。2015年5月在立足「立足崗位 成就夢想」演講比賽中榮獲二等獎。2015年9月在在青海文化旅遊節期間榮獲貢獻獎。2016年5月深入青藏線採訪。2017年4月作為首期赴玉樹記者站採訪。2018年8月在「好記者講好新聞」演講比賽中榮獲二等獎。2019年榮獲省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2019年榮獲全省「好記者講好故事」一等獎。2020年7月「立足本職做表率我的崗位請放心」演講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 三江源頭摘「窮帽」——青海高原脫貧攻堅掃描
    新華社西寧4月25日電題:三江源頭摘「窮帽」——青海高原脫貧攻堅掃描新華社記者駱曉飛、白瑪央措樹染新綠,花香漸濃,青海高原春天來了。脫貧攻堅戰場傳來捷報:位處三江源頭的青海省,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在平均海拔4058米、屬於六盤山和四省藏區兩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全覆蓋的青海高原,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無疑是「硬仗中的硬仗」。
  • 三江源頭,大美青海,風光無限
    長江、黃河之源頭在青海,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青海名始於清朝,最開始以黃河為界,分為青海,內蒙和玉樹等四十族土司,民國建立後新建青海省。先秦時代,青海屬「西戎氐羌地」。青海是三江源頭,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三江源」、「江河之源」、「中華水塔」。
  • 為了三江源頭亮明燈——青海「三區兩州」電網建設攻堅掃描
    5月,位於三江源頭的青海省乍暖還寒。但脫貧攻堅現場,「三區兩州」電網建設在一座座高山峻岭間拔節延伸,大山裡正在生長新的希望。作為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覆蓋區域,青海省是國家扶貧攻堅的重點地區,全國10個藏族自治州中,青海佔據了6個,而這裡也是「三區兩州」電網建設的主戰場之一。
  • 青海溼地面積躍居全國首位 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
    中新社西寧9月19日電 (孫睿)「青海溼地面積躍居全國首位,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水源涵養量年均增幅達6%以上,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穩定向好。」青海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湯宛峰19日在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研討會上表示。
  • 三江源頭聖水「會水」儀式在玉樹舉行
    央廣網青海4月10日消息(記者劉澤耕)備受關注的2019青海文化旅遊節暨中國西北旅遊營銷大會開幕在即,作為這一大型活動的序曲,三江源頭聖水「會水」儀式於4月9日上午在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格薩爾文化廣場舉行。
  • 中國首次對三江源頭大規模科考 建國家地理標誌
    中國首次對三江源頭大規模科考 建國家地理標誌 2008年09月06日 18:15 來源:新華網 青海省政府在西寧市舉行隆重的授旗儀式,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一行冒雨向青海南部高原挺進。  此次科考活動將歷時45天左右,總行程約8000公裡,探尋並確定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的地理位置,準確測定其坐標和高程,建立國家地理標誌,並對這一地區進行地球空間信息變遷的監測與研究。  飲水思源。
  • 三江源頭
    黃河、長江和瀾滄江:源頭地理坐標正式確定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成果日前通過專家組評審,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地理坐標被正式確定。據考察,根據以河源為遠的原則,當曲的且曲源頭應為長江源頭;卡日曲的那扎隴查河源頭為黃河源頭;扎阿曲源頭應為瀾滄江源頭。
  •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活動圓滿完成(圖)
    10月14日,三江源頭科考隊完成了沱沱河源區的考察回到格爾木。在三天的考察中,科考隊對各拉丹冬雪山姜根迪如冰川等地進行了綜合考察。新華社記者 張進林攝  新華網西寧10月16日電(記者張進林 任曉剛)經過41天的艱苦努力,三江源頭科考隊16日回到了青海省省會西寧市。至此,三江源頭科學考察的各項任務已經圓滿完成。
  • 清潔能源智慧供暖走進三江源頭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綜合智慧能源是針對區域內的能源用戶,改變原有的能源品種、供應環節單獨規劃、單獨設計、單獨運行的傳統模式,以電為核心,提供電、熱、冷、汽、水等能源一體化的解決方案,通過中央智能控制服務平臺,實現橫向能源多品種之間、縱向能源供應環節之間的協同和互動,是能源革命的一種實現形式
  • 「三江源頭」的「老松」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樊永濤報導)提起玉樹,自然會想到這樣一句介紹——玉樹藏族自治州,位於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頭。本文要說的「三江源頭」是一家名為玉樹三江源頭的農貿有限公司,老松是公司總經理,本名就叫「老松」。
  • 三江源頭科考隊進入長江源區考察
    新華網當曲9月20日電(記者張進林 任曉剛)在順利完成對瀾滄江源頭地區的綜合考察後,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今天進入中國第一長河長江的源頭重要支流當曲,開始對當曲源區至少5條源頭支流展開綜合考察。
  • 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
    據介紹,青海「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確定的6方面23項重點任務基本完成,11項約束性指標全部提前完成,全省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司文軒介紹,經過近五年努力,全省汙染防治階段性目標順利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 三江源頭 萬象更新
    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在這裡,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在這裡。  這裡有把對黨的感恩化為維護民族大團結家族精神基因的尼都塔生一家四代人,這裡有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做出突出貢獻一心為民的好黨員好幹部尖措……這裡民族團結、社會和諧、文化繁榮、經濟高質量發展,這裡就是青海。  歲月,像一支如椽巨筆,記錄了青海涉藏六州五年來歷史性跨越發展。
  • 三江源頭重點貧困村的綠色脫貧之路
    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供圖中新網西寧7月7日電 題:三江源頭重點貧困村的綠色脫貧之路作者魯丹陽蒲積芳7月初,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進入了冬蟲夏草採挖末期。27歲的雜多縣莫雲鄉達英村脫貧戶尕松揣著挖蟲草賺的3萬多元錢帶著妻子來到省會西寧看病。「我和妻子阿吉都有結核病,以前家庭條件不好,我們就在當地的醫院看病,吃些藏藥。」
  • 三江源頭是怎樣找到的
    2008年,青海省政府組織了三江源頭科學考察活動,考察隊的結論是——卡日曲是黃河正源。  關於瑪曲和卡日曲哪個才是黃河正源,看來仍存在不同意見,各有各的主張和道理。但也許這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隨著人們對黃河源區考察的深入,現在的人們對於黃河是怎麼發源的,黃河源區是怎樣一番圖景,已經有了越來越清晰明了的認識。
  • 三江源頭,那些最感動人的身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有人主動請纓,逆向前行;有人自願「蝸居」在家,配合篩查核實;有人堅守崗位,衝在一線;有人「看不見你的臉,但能感覺你的暖」的奉獻愛心,積極捐贈……一切都只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嚴防死守」三江源頭這一方淨土。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那一個個感人的身影不斷進入我們的視野,逐漸明朗,進而高大起來。
  • 青海有個「三江源」,你知道是哪三江嗎?
    那這三江究竟是哪「三江」,你知道嗎?這第一條江就是我們的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從這句詩裡我們也不難聯想到,黃河的源頭正好就在青海巴顏喀拉山的卡日曲。這第二江就是我國最長的長江了。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冬峰,它的位置在青海的西南部,正好是青藏高原腹地所在。最後一條江就是瀾滄江了。
  •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挺進瀾滄江源頭腹地安營紮寨
    新華網瀾滄江源頭9月10日電(記者張進林 任曉剛)9月10日下午,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經過近10個小時的艱難跋涉,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城挺進到海拔4500多米的瀾滄江源頭腹地,並在雜多縣扎青鄉昂鬧村安營紮寨,這也是此次科考隊首次在三江源區建立起科考大本營。
  • 幹青海事 喝三江水 做高原人
    在青海的工作中,我體會到濃烈的家國情懷,在奉獻高原的同時,青海之行也重塑了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第20批來青博士服務團團長、掛職青海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的李瑞說。「新栽楊柳三千裡,引得春風度玉關。」自1999年以來,中組部、團中央已先後安排19批、259名「博士服務團」成員到青海掛職鍛鍊。